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849|回復: 1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珍惜生命—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8-14 18:05: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8-14 18:54 编辑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二○○六年六月十七日    
地點:臺北圓山飯店    
對談人:聖嚴法師(法鼓山禅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黃春明(知名作家,國家文藝獎得主)    
吳念真(知名導演)    
李明濱(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主持人:葉樹姗(新聞主播) 

  葉樹姗(以下稱葉):國人自殺問題嚴重,十分令人憂心,根據二○○五年主計處的統計,臺灣因自殺而身亡的人數超過了四千人,比九二一大地震時身亡的人數還要多。在臺灣十大死亡原因中,自殺排名一直往前,不但人數節節攀升,年齡層也不斷下降,究竟我們的社會發生了什麽問題?

  在我們的生命中,相信許多人都曾經有過想要自殺的念頭,即使只是閃過腦海短短的一秒鍾,甚至連聖嚴法師也不諱言也曾有這樣的念頭。我也曾有自殺的念頭,其中一次是我就讀北一女時,因同儕關系有一點緊張,所以有一天我在擦窗戶玻璃,同學對我冷嘲熱諷時,我心中曾想:「我跳下去,讓你後悔一輩子!」所以請與談者分享自身的經驗,自殺究竟是一種怯懦的表現?或是想要逃避現實?以及爲何會生起自殺的念頭?












五、放下自責内疚,勇敢承擔責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12-8-14 18:10: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8-14 18:59 编辑

珍惜生命—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一、可以再多想想,放下自殺念頭

  
  吳念真(以下稱吳):我有自殺的念頭,是在金門服役時。那個年代,在金門服役是沒有假期可以回臺灣的,只能靠書信與家裏聯絡。有一天接到家裏的一封信,弟弟在信中寫到家裏生活狀況最近比較不好,有一次沒錢繳電費遭到斷電。當時我家所在的九份礦區的生活,家家戶戶日子都過得很辛苦,我身爲家中老大,又比較會胡思亂想,因此心情大受影響。
  
  剛好有一次演習,我私自将無線電對講機借人,後來出了狀況,可能會面臨軍法審判,我腦海中想到了自殺,因爲我有槍、有子彈,要自殺很容易。那天晚上我反複地想,覺得自己真的沒辦法再承受壓力了;可是繼而又想,我希望以後要成爲很有用的人,結果反而産生一股撐下去的力量。因爲這樣的一個轉念,加上後來也解決了軍務上的問題,所以沒走上自殺這條不歸路。
  
  黃春明(以下稱黃):我過去是一個不良少年,念過很多所學校,從北部的宜蘭、羅東開始,一路被退學、轉學、重考,念過頭城中學、臺北師範、臺南師範,最後考上臺灣最南的屏東師範,校長還跟我開玩笑,說我是「流」學,不是留學,是流水的流,從宜蘭一路流下來。校長還說屏東下去是巴士海峽,沒有師範學校可讓我念了。
  
  我不受學校歡迎,加上與父母的關係不好,在這樣的情形下,自殺念頭慢慢在醞釀。我常常想:「死神是什麽?」也變得很喜歡胡思亂想,我那時候以爲,來到世上或是出生在這個家庭都非我所願,唯一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思做,就是自殺!自殺的時間、地點與方式都可以自行決定,終于可以找到自我,找到我當時認爲的自我。
  
  當真正要去自殺時,我更懷有一種報複心,一想到身爲長子的我死了,父親一定會難過、傷心;還有想到父母會被鄰居指指點點,我内心便覺得很高興,他們在我死後可以受到譴責!
  
  就在同時,我也想起疼愛我的爺爺,如果我死了,他一定比任何人都難過。我只要想到兩行淚掛在他老態龍鍾臉上的畫面,整個要自殺的勇氣頓時就消失了。後來我稱那個畫面爲「呼喚的力量」,任何事物都能成爲呼喚的力量,把人的生命喚回來。
  
  後來,當我大兒子出生的那一天,我在産房陪太太,小孩子一生出來,我莫名其妙地哭了。我很清楚地告訴自己說:「黃春明!你已沒有自殺的權利!」如果自殺是一種權利的話,我已經沒有自殺的權利,我有的是養育兒子的責任,還有其他的生命任務。
  
  葉: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可是在生起自殺念頭時,都會産生這樣的迷思:以爲這樣做,可以懲罰别人,讓别人爲我傷心。另外,自殺還可能讓人誤以爲是很壯烈的行爲,例如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被視爲英雄;或是自殺是很羅曼蒂克、很凄美的事,例如西方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東方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接下來請李明濱從學術、醫學的角度來談自殺,而且自殺的原因錯綜複雜,應該用怎樣正确态度來面對?
  
  李明濱(以下稱李):在我看診的經驗,幾乎天天都會碰到有自殺想法的人。按照我們去年針對臺灣一萬多位民衆的最新調查統計,大概百分之一的人在過去一年裏曾經有過自殺的意念,百分之零點五曾經有計畫過,百分之零點二曾經實際去行動。去年全國自殺死亡的個案有四千二百八十二人,按照統計,自殺個案約是自殺未遂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所以每十萬人口約有二百人自殺未遂。十大死因中因自殺身亡的,每十萬人口裏,以前大概平均約十萬分之十五,最近飙到十萬分之十八點九,所以自殺率很明顯升高。
  
  但自殺行爲會成功,絕對不是突然的,一般是從自殺的意念醞釀起,變成自殺的計畫,最後在衝動的作用之下,或者媒體報導的模仿作用之下,或發生一個誘導的壓力事件,才會導致自殺的行爲。

  自殺是可以預防的,爲什麽?因爲從意念到行爲這中間,最短一個月,最長可以達好幾年。這一些人之中,有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曾透露訊息,只是我們聽了卻沒有認真思考。

  
  一個人會有自殺意念出來,最基本的是來自生活的壓力事件,包括:離婚、倒債、卡奴、親友死亡等等之外,其次是精神方面的疾病,特别是憂鬱症。任何原因導致一個人覺得無助、無望,便很容易産生自殺的意念;而無助、無望的基本定義就是對自己、對旁人、對未來感到灰暗,感覺得不到他人的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於 2012-8-14 18:15: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8-14 18:59 编辑

珍惜生命—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二、正確的價值觀,破解自殺迷思

  葉:另外,媒體屢屢報導父母攜子自殺,或是前陣子媒體沸沸揚揚的報導,一位老阿嬷帶孫子一起自殺,理由是不想讓我的孩子或孫子繼續受苦,甚至認爲一起死可以解決所有的痛苦。真是如此嗎?聖嚴法師是否可從宗教的角度來探讨這樣的自殺迷思?


  聖嚴法師(以下稱師):就連我母親也有這樣的想法,在我要離開大陸之前,大陸局勢已經非常混亂。最後一次與母親相聚時,我的母親對我說:「看樣子,你也做不成和尚了,就回家吧!」但我覺得回家也沒前途,可是我母親向我說:「活着一起活,死了一起死。我們全家人能夠活下去就活,活不下去就一起死,這樣死在一起總比分散死在各地好。」我向母親解釋這樣的觀念不對,現在我們是父母兒女,死後可就不一定,因緣暫時在此時和合了,我們因此相聚,明天不一定還是這樣。所以我還是離開了我的家鄉、父母,随着軍隊來到臺灣。


  無論是父母攜子,或是爺爺奶奶攜孫自殺,或是其他因感情遇到三角習題無解,當事者一起自殺,或是爲了财務的問題,夫妻相約自殺,這樣的觀念是有問題的!這可能是我們漢民族的迷信,認爲:「要活大家一起活,要死大家一起死;死了以後,大家還能在一起。」希望不要因爲家裏某個人死後,留下很多後遺症或麻煩,讓自己的兒女、配偶,或是自己的後代受苦,因此大家一起走,好像也盡到自身的責任了。這個責任就是我把所有人一起帶走,不管是到天國也好,到陰間也好,無論到哪裏都還在一起。現今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人沒辦法突破這樣的觀念、想法,以至于讓悲劇一再發生。


  這種錯誤的觀念,歸根究底是因爲缺乏正確的人生觀,沒有深入探討生命的意義,也不了解生命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種想法,無論從佛教或其他宗教、哲學的觀點,都不贊成,也非常的不健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樓主| 發表於 2012-8-14 18:18: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8-14 19:00 编辑

珍惜生命—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三、肯定自我價值,實踐生命意義
  
  葉:自殺沒有辦法解決問題,也沒有所謂一了百了。黃春明本身歷經喪子之痛,當您的孩子自殺身亡後,自己對生命的看法是否有任何的改變?
  
  黃:我的兒子自殺是相當衝動的一件事情,因爲他走不過愛情的關卡。我和太太當然也會互相交換想法,我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将他挽回。但是,換個角度來想,三十年來擁有這麽乖巧的孩子,好難得啊!身爲父母的我們多麽富有!
  
  孩子自殺身亡後,我了解自殺背後的成因是複雜、多重的,甚至當事者自身沒辦法控制那股想死的衝動。我看待生命的态度,覺得在地球上的所有物種都是生命,就算看一隻螞蟻在爬動,我都會覺得生命是這麽美麗!最不愛惜生命的物種就屬人類,最不懂得生命可貴的也是人類。每個人都應該從生活學習感動,心靈多一點感動,生命将會更美好。
  
  此外,物質環境跟心靈生活的不同,也影響到對待生命的态度,例如在歐洲的瑞士或瑞典,或是亞洲的日本,他們的國民所得很高,但是自殺率也很高。但我知道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郊區,有一處都是違章建築,當垃圾車從馬尼拉市大飯店開出時,後面會追着一群小孩子、青少年,等着垃圾一倒出便去搶那些食物,如果還沒壞到不能吃,就撿來吃,剩下來的還帶回給家人,要讓家人活下去。反觀比利時有一個針筒公園,因爲沒有辦法禁止年輕人不吸毒,所以只好到公園來統一管理。生物都有繁衍後代的使命,例如我們種花,如果給過多的肥料與水分,並不會開花;如果給它少一點養分,反而拚命開花,因爲它意識到「死亡」,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使命,要把物種傳下去。我所舉的例子,是要說明生命不能只用知識來教育。
  
  雖然由統計數據告訴我們,自殺的原因中,憂鬱症比例相當高,但自殺的成因是很複雜的,每一個人都不同。有些面臨要自殺或站在自殺關口的那些人,無可否認,他們的生命力與生存條件比較差、弱勢。那是現實的問題。另外,還有一種是一時沖動的情緒,一激動起來時,内心裏就像刮颱風,我們能阻擋颱風嗎?當發生大地震時,誰能阻擋呢?自殺者本身也沒有辦法,雖然明知自殺是不好的,但還是去做了。
  
  如果我們真正懂得生命,態度一定會謙卑,但不是一種知識性的謙卑。例如我們一聽到「母親」這兩個字就會覺得溫暖又偉大,但是絕對不是今天年輕一輩的母親讓我們産生了這種印象,而是以前臺灣的貧窮時代,家中小孩子很多,男人當軍夫在海外陣亡,或者某些原因造成早死,母親便扛起家庭的所有責任,她的生命與行爲多讓人敬佩!
  
  她們幾乎都是文盲,沒有媒體告訴她生命有多可貴。但是從她的生活體驗裏,還有在她的觀念中,體認到必須要把血脈傳承下去,那種不自覺的力量,展現她的生命力,那是有責任感、有倫理的。她認爲在家裏既然扮演怎樣的角色,就應該做什麽;在社會站在怎樣的地位,就應該對社會有怎樣回饋。她們很自然就懂得這些,不是用知識教育而來的;生命是去實踐的,在實踐中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2-8-14 18:21: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8-14 19:01 编辑

珍惜生命—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四、落實人文關懷,成功防治自殺

  葉:生命是要實踐的,生命力也是一種本能,不管遭遇怎樣的困境還是要活下去,爲什麽?因爲責任感,這也是生命的本能。黃春明提到當自殺的沖動跑出來時像臺風、像地震般沒辦法預防,真是如此嗎?

  李:聽完黃春明的分享,我還是要強調,自殺應該是可以預防。自殺的形成確實是多原因的,包括遺傳體質、憂鬱症及其相關之精神疾病、環境壓力、個性與家庭支持⋯⋯等。但會導致自殺的行爲,是因爲當事者已經承受了某一些壓力,或是對自身疾病已感到無助無望,覺得人生無奈。所以我還是要呼籲「要自殺的人,不是突發的」,無論是國内外的資料都顯示,百分之五十以上自殺身亡的個案,生前都曾經向身邊的親友間接或直接透露過,隻是我們的敏感度不夠。

  面對有自殺意念的人,我們最需要的是同理心,我的經驗中有個罹患憂症的國中學生想自殺,因爲父母親責備他成績怎麽退步了。其實,憂郁症很容易讓人無法專心,導致成績退步,當他在周記上勇敢地寫說自己好痛苦,幹脆去死好了,可是老師給他評語卻是:「要莊敬自強⋯⋯,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他已經很痛苦,已經瀕臨絕望,老師又隔靴搔癢,對他根本沒幫助,而且更覺得連老師都覺得自己不夠堅強。此時我們能做與最需要做的是「積極聆聽」,就是聽他講,讓他抒發,讓他覺得被了解、覺得不孤單。

    自殺也是一種生病的現象,就像罹患高血壓會頭痛一樣,如果我們要求高血壓者不要頭痛,這只會讓他聽起來覺得很無聊,就是血壓升高才會頭痛呀!當他那麽悶時,勸他不要自殺,只會讓他壓力更大,因爲我們根本沒有進入他的心靈,沒有真正了解他的痛苦。


  另外,面對想自殺者,我們可以判斷醫療是否可以處理?社工是否可以協助?是否需要心理輔導?或是轉介其他相關社團尋求協助?或是尋求家庭的支持力量?或是藉助信仰的力量?換句話說,就是去改善他的危險因子,強化他的保護因子。所以自殺防治人人有責,我們要提高敏感度,了解周遭的人,當有人出現負面想法時,就應該提供支持;最重要的是,可以尋求有這種相關經驗的人一起來分享。

  人,是一個身心靈合一的整體,生理、心理、靈性缺一不可,當我們要處理問題時,必須有其優先次序,例如,醫生評估此人是一個急性憂、失落反應的話,不管原因爲何,也許是體質或遺傳等等,我們先施與抗憂郁劑或抗焦慮劑後,必須先穩定這種所謂内心的風暴,才能處理其他的問題。


  總而言之,自殺的防治,要全面性提高民衆的醒覺,同時也不要把自殺污名化。


  我也一再強調,要成功地防治自殺,一定要具有人文關懷,這與生命教育息息相關。教育民衆擁有人文關懷爲基礎的生活態度,是刻不容緩的事,無論是透過學習或經驗,還是個案新聞事件讨論,都可以教導民衆去關懷别人,尊重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每一個人都有尊嚴。一旦我們遇到親友出現自殺想法、灰暗想法時,才能更用心去關懷。


  所以自殺防治的起點,就是用心關懷周遭的人;有了關懷以後,才有辦法協助他、陪伴他,引導他去接受正規的醫療或谘詢。因此,以珍愛生命和愛心爲關懷的出發點,這是預防自殺最基本的要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2-8-14 18:26: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8-14 19:02 编辑

珍惜生命—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五、放下自責内疚,勇敢承擔責任
  
  葉:同理心與互相扶持,真的對自殺者非常重要。吳念真導演曾經歷父親、弟弟、妹妹三次親人自殺離開人世的痛苦。對于自殺者的家屬而言,他們會不會陷入一種自責:「我應該可以防範的,可是我沒有做到,沒有盡力。」而這個自責會不會成爲另一種循環,讓他對生命價值産生扭曲,吳念真您是怎麽走出來的呢?
  
  吳:我每次遇到這種事情,都會感到自己多麽無能!因爲某些結果都有跡象可尋,但是自己就是沒有辦法阻止它發生。拿我自身的例子,我父親是礦工,年紀大得了矽肺病,因爲呼吸困難,多次送進加護病房,有一次颱風夜,因爲氣壓低,所以病情更嚴重。當天我去加護病房探望,同時要求醫生在父親的點滴裏放維他命,騙他說那是特效藥可以讓他度過危險期,可是年輕的醫生好似工匠,只是將X光片拿起來,向我父親說:「歐里桑,你末期了,馬上要插管。」他不知道我父親曾交代,萬一有一天他需要插管,他寧願死。所以當醫生講這句話時,我内心就有預感,但是加護病房的探病時間有限制,我不能在病房内陪伴他,當我們離開醫院後都還沒到家,醫院已打電話告訴我,父親從四樓跳下來。
  
  還有我弟弟本來是計程車司機,後來進入電影圈當製片,後來他染上賭博,我想他大概想快速致富,就像雜誌、報紙到電視等媒體永遠告訴我們,成功就是全身名牌,擁有多少,就是多少身價,讓人誤以爲,人所要承擔的「内在責任」不重要,是「外表包裝」才重要。
  
  我弟弟是玩電玩賭博,本來我們以爲他大概賭輸幾百萬吧!可是除了我幫他還,還有朋友幫他還,到後來他仍無法處理鉅額賭債,他選擇把自己關在車子裏,一氧化碳中毒身亡!他難道不知道自己的責任嗎?他有個聽障的女兒還在念書啊!在這樣的過程中,我也開導過他,告訴他責任所在,甚至用哥哥的身分責罵,但到最後我甚至都可以預估他會走上絕路。而我妹妹是長期憂症,她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自殺,吃藥、開瓦斯等,這十幾年來我送她急診就有四次,還沒加上其他親人送她去的次數!
  
  當我在面對這些遭遇時,我的感覺都是「無能」,很多的困境雖然對方知道應該去面對,可是他已經無法面對了,所以遇到這種事情,到最後我常常隻求、隻問:「自己盡力了沒?」隻能自己承擔痛苦,然後去承擔後續的責任,可以解決的狀況,一個一個去承擔,那是我的責任,也是唯一能做的事。
  
  身爲自殺家屬的痛苦,我覺得有兩種:第一,我身爲長兄,覺得應該是弟弟妹妹幫我辦後事,怎麽是我幫他們辦後事;第二,兄弟姊妹這樣的因緣,怎麽一下子就沒有了?這讓我有時候晚上想到還會想哭。
  
  另外一個最痛苦的感覺,是任何人過世時,生者所承擔的種種摧折卻反而無處可訴。除了悲傷外,身爲長子、長兄的我,通常還必須成爲家中其他人的情緒出口;即使自己也處於極度痛楚中,也只能調整自己,勇敢面對這樣的事實。
  
  我可以面對死亡,但我很擔心現在就死了,因爲我很清楚自己肩上扛了很多責任。但是知道自己的責任,也就知道自己價值所在。所以回複到最簡單的層面,就是「我能做什麽,我就盡力去做」,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責任所在,而那責任的所在就是價值的所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2-8-14 18:3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珍惜生命—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六、呼吸就是财富,活着就有希望
  
  葉:覺得自己無能,使不上力幫助親友,但在經過思考後,就自己所能去發揮影響,這就是責任所在,其實這是一種情緒轉化,甚至是一種生命提升。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會有轉化、提升。只是我們很少察覺到這與生俱來的本能,如何去訓練、激發這樣的本能,讓它轉化成爲生命的動力,這就是生命教育。法師怎麽看待不同的生命歷程,每個人又該如何去尋找自己生命的出口?
  
  聖:對於生命的經驗,我看到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如果有責任感、責任心,在任何困難、痛苦、絕望、失敗及挫折的狀況下,都能夠坦然面對、接受,然後想辦法度過難關。這個責任不只是對自己,還有對親人、與你相關的人。想到有這份責任,他就不能逃避了,一逃避就覺得對不起自己與他們;當有責任時,這個人的價值觀就已經建立了。
  
  人生的價值觀是什麽?許多人不清楚人生的價值觀究竟爲何物,爲什麽會如此呢?第一,沒有人告訴他們;第二,所有的人都認爲擁有物質享受、身分地位、權勢名望,以及愛情就夠了,沒有想到擁有之後,對于生命是不是真的幸福?是不是快樂?是不是平安?是不是健康?沒有人去深思,都只只顧慮眼前,只希望追求物質、有形的東西。
  
  媒體曾經報導有一對父母,他們的兒子從小學到中學都是第一名,可是考進大學以後,父母還是要求孩子不准考第二名,結果這孩子因爲沒有考到第一名,覺得對不起父母,父母也責怪他不夠用功、将來沒出息,結果這個孩子自殺了!
  
  人的價值觀真的只是「考第一名」嗎?事實上,考第一名的孩子,将來未必就很有希望;考最後一名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沒有希望。如果連父母自己也不知道生命的價值觀是什麽,隻因爲大家都是這樣,所以也以同樣的觀念教導孩子。但這樣的觀念害死人,所以這樣的價值觀不正確。
  
  我建議父母、老師,甚至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對自己要這麽勉勵:「生命的價值觀,就是在你的職責上盡你的責任,擔任職務是爲了要盡自己的責任,必須要不斷地學習、創新,然後才能有更大的能量、能力來盡責任、做奉獻。」因此,我們的人生價值,就是讓自己幸福、平安、健康、快樂,同時也讓跟我們相關的人平安、幸福、健康、快樂,這是我們的目的。
  
  如果一個人總是想到自己的問題,覺得自己是沒用的,這個社會看不到自己,或看不起自己,這樣的人不但不健康、不快樂、沒有安全感,也不幸福。我們應該反過來思考,不要只爲自己着想,而是要想到與自己相關的人,爲兒女、父母、配偶,或是爲團體、爲工作相關的人,甚至是爲整體社會與世界,都盡一份力。也許我們都覺得自己很渺小,好像在宇宙中不如一粒沙子,在地球上六十多億的人口中微不足道,唯有變成全世界有名的人,才會受到肯定。但真的是如此嗎?實際上,只要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每種生物一出生就有它的作用,譬如花草,它們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用,但是不能少了它們的價值,無論是插在花瓶裏或長在山邊、水溝邊都是有用的,因爲關係到整個大氣層的平衡。
  
  因此,我要呼籲大家在遇到狀況發生時,首先不要鑽牛角尖,把心靜一靜,心靜不下來怎麽辦?感覺呼吸。呼吸就是财富,但是呼吸就是财富的意思是什麽?我們體驗一下自己的呼吸,當心情非常惡劣、心情非常浮動時,只要仔細地體驗呼吸的感覺,然後在體驗呼吸感覺之後,再體驗自己的心情反應是如何,這樣反複練習,直到内心平靜爲止。颱風是沒有辦法控制的,但是個人的情緒是可以調整的;情緒調整之後,颱風可能還在,但是我們已脫離颱風的暴風眼了;又如地震可能還會發生,但是我們就不會受到這麽大的傷害了。
  
  我也要再強調兩點,第一點是,人們一定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的價值觀是爲了自己幸福、快樂、平安、健康;爲了達到讓其他人也和我們一樣,我們就要非常努力地學習,學習後要做奉獻,此時面對自己,就不會覺得自己沒用,而當他人發生問題時,又可以幫忙解決。
  
  第二點就是,不要老是擔心自己的問題,而是要考慮到一切萬物,任何事物都有用,我們自己當然也有用,難道我們的生命還不如一根草嗎?如此一想,就不會輕言放棄生命。
  
  自殺是非常糟糕的一樁事,對自己或是家人都是很大的傷害,但是當事者不知道,因爲在那種狀況下他已經豁出去不管了,可是如果能多想一下,深深感覺呼吸一下,那麽自殺的念頭就會打消,覺得自己被刺激、被中傷等念頭就會減輕,而情緒也會轉換,因此我們才會強調:「活着就有希望!」
  
  我現在已經是七十七歲的人,還有什麽希望?早超過臺灣人民平均壽命的七十六歲,難道我活下去是多餘的嗎?不!我是不怕死、不求死、不等死,只要我還活着,我就抱着「廢物利用、資源回收」的心態,盡心盡力奉獻,盡我該盡的責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2-8-14 18:36:03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珍惜生命—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七、重新檢視媒體,重視精神生活
  
  葉:法師一再提醒我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學習關懷、付出;還有要學習跳脫自我、跳脫小我,只要把心打開時,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不一樣的。但是大家怎麽看待自殺,如果它真的成爲風潮,媒體又扮演怎樣的責任與角色?所謂的名人自殺會造成怎樣的效應?
  
  黃:在我們的社會中,大家都很忙碌,人與人之間也變得非常冷漠;這個冷漠是客觀形成的,並非刻意的。但是我們仍需要了解所處的環境,所以我們把耳朵與眼睛借給媒體,媒體幫我們看世界、幫我們看臺灣的社會,而我們也相信媒體所給的訊息。但是媒體告訴我們的真的就等于我們眼睛所看到的嗎?等于我們耳朵所聽的嗎?如果媒體報導臺灣一天到晚都有人自殺,你就覺得臺灣待不下去了,天天報導搶劫兇殺案,也會覺得臺灣不能住了。實際上并非如此,那是媒體沒有平衡報導。
  
  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媒體所形塑的環境中,那是假的叫做「拟似」環境,不是真正活在一個客觀、清醒的環境,媒體制造了很多的假象,我們還以爲是真的,好像我們就生活在那樣的環境,随着媒體影響我們的情緒。這樣的環境是反生命的環境,結果就會産生反生命的行爲,例如自殺,或是覺得活着沒意義、生活如行屍走肉般,這些都是反生命現象。
  
  而且很多媒體爲了提高收視率,唯有高收視率才有客戶廣告,才有收益,因此媒體爲了搶觀衆,抓住一般人對感官刺激有興趣的特性,不管是否有教育的價值,不管是新聞或節目都朝庸俗化的方向沉淪,形成商品化的社會,鼓勵大衆消費。但都是物質消費不是心靈消費,精神層面不受重視了,全是物質導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2-8-14 18:39:28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珍惜生命—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八、重建媒體道德,善盡社會責任
  
  葉:我們現在接收比以前更多的資訊,卻演變成一個反生命的環境,出現很多反生命的自殺行爲。想請教李明濱,在你的經驗裏,是否有數據或現象可證實,因爲媒體的持續報導會讓人起而效尤,或是造成傳染的效應?譬如前一陣子藝人倪敏然的自殺案件,或是更早之前的香港藝人張國榮的跳樓自殺案件?
  
  李:媒體的報導當然有影響,那段時間自殺比例通常會提高。另外在報導相關的自殺案件時,叙述自殺的方法,媒體可能将燒炭講得簡單又美化,卻沒有報導萬一燒炭不死,可能會因爲缺氧變成植物人。所以媒體報導像水一樣,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
  
  媒體在自殺防治裏,其實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例如可以進行全面性的自殺防治教育宣導,以及提供相關的支持。媒體當然可以報導自殺,但是報導出來以後,必須能達到教育宣導,讓民衆知道這個個案發生的整個成因,以及一些專業問題,例如提供谘詢管道。另外,如果因爲這個事件而發掘出問題的核心或關鍵,讓政府、民間與相關機關更重視、關懷照顧⋯⋯等,都是媒體在自殺防治中可以扮演的角色。
  
  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媒體影響的族群,因爲在成長過程裏,此刻具有模仿的特性,當他想尋死,可是不知道方法時,媒體又報導上吊、燒炭、跳樓等自殺方式,勢必會對他們産生非常不良的影響。所以我要呼籲媒體,不應該把自殺事件列爲頭條新聞,自殺者的遺照不要放大,遺書不應登得太清楚,也不要将他的家人曝露出來,更重要的是,絕對不要簡化自殺的成因。
  
  自殺的原因很多,從生命價值觀、珍愛生命的態度,到自殺者的遺傳體質、生理的變化,以及壓力調適等,都會導致無助無望的結果。所以媒體不能過度簡化報導,也不能美化,好像自殺是很轟轟烈烈的,儀式也辦得多風光等。如果媒體可以注意一些細節,強調正面報導外,還應該要徵詢相關專業人員,提供比較完整性的建議分析,甚至刊登相關的資訊,例如衛生署的自殺防治專線「0800--788--995」,諧音是「請幫幫救救我」,除了可以讓大衆得到自殺防治相關的資訊,也可以達到防治的效果。
  
  我個人認爲在臺灣地區現階段,自殺防治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媒體,因此本人呼籲媒體人要以人文關懷爲基礎。如果做任何事情能考慮到他人的利益、價值與尊嚴,多思考講這句話時對人有利嗎?有沒有傷害?有沒有符合公平正義?媒體對家屬的報導就會更慎重。所以,我要呼籲所有的自殺防治工作,都應秉持人文的關懷,以尊重爲出發點,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互助合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2-8-14 18:4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珍惜生命—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九、不做成功的人,做個實在的人
  
  吳:我對媒體沒李明濱主任那樣樂觀,就如記者訪問長榮集團的創辦人張榮發,問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是否有受到政府方面的幫助、扶持,他回答一句話:「别找麻煩就很感激了!」這就是我對媒體的觀點,當媒體報導某些自殺的新聞時,都很聳動,沒有幾分事實,甚至還可以忽視家屬的情緒、心境,強挖或編派一些他們認爲有新聞賣點的密辛。請問,這是怎樣的媒體道德?所以,我對臺灣媒體很感冒,甚至不鼓勵大衆看電視、接觸媒體,因爲那隻會讓自己的生命遭受更多的污染。
  
  葉:吳念真雖然對媒體沒好感,但是他本身也是媒體人,李明濱主任提出的建議是消極的規範媒體,但我想問吳念真,身爲媒體人的你,如何積極主動地傳達正确的生命觀、價值觀,把生命的本質呈現出來?
  
  吳:我身爲媒體人,當然對媒體有所期待,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内,我隻想做一種可以「肯定一個人的基本價值」的節目。例如十年前的「臺灣念真情」。當時我隻是很簡單的一個概念:應該去做一些小人物的故事,或很偏僻地方的故事,讓我們重新去了解那些人的價值,或那個地方存在的價值。甚至去年(二○○五)我在公視制作「這些人那些人」節目,讓各行各業的人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我用正面的肯定态度,因爲我認爲,不論從事什麽行業,隻要敬業就是偉大。
  
  我覺得現在臺灣教育的最大問題,永遠在教導大家變成偉大的人和成功的人,卻沒有教導大衆如何做一個實在的人。記得我爺爺曾講過一句話:「小孩子都還不知道怎麽花錢,怎麽就先教他賺錢?」這是逆向思考,當一個人都還不知道怎麽去用錢,怎麽老是教他怎麽賺錢。我們的教育便是如此,隻告訴我們怎麽賺錢,所以很多人生命中唯一的目标就是趕快賺很多錢,所以就會用許多奇怪的方法去賺錢;但是有錢之後,卻不知道怎麽用錢,問題便産生了。
  
  當我們沒有把握能不受媒體影響、操控時,最好是選擇不看,理由有三:第一,可以節省時間去做别的事;第二,看電視不會讓人更聰明;第三,如果不會讓人心情更好,就可以不用看。
  
  有一天,當我的朋友看到桌上放着兩本書,朋友還笑說不要擺着做樣子,但我是真的看完整本書。因爲當人們關掉電視時,就有更多時間可運用,例如全家可以坐下來聊天,享受家庭之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2-8-14 18:44:59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珍惜生命—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十、逆境讓人成長,打擊磨練意志
  
  葉:法師常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碰到順境,這是反常;碰到有挫折、打擊的逆境,才是正常。」除了消極地不接受媒體所呈現的東西外,我們有沒有辦法積極地培養正确的判斷能力呢?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心怎麽轉?靠我們的心念,念怎麽轉?如何将逆境視爲幫助我們成長的逆增上緣?
  
  聖: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哭着出生的,因爲當人一出生,就要面臨自然界的挑戰,換句話說,就是自然界給我們生命的一些刺激和壓力。無論如何,人都是要活下去,在這種狀況下就要對抗壓力,要接受環境的各種磨練。
  
  我小時候連飯都沒有得吃,但是在那種狀況下,不覺得自己走上絕路,也不覺得童年很痛苦,因爲這就是生活。在困難的環境中想辦法活下去,我的父母如此,我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希望世界,無論政治、經濟、社會、自然環境,或是教育環境都很好,就像我們身處天國或伊甸園一樣,這是不可能的。從歷史上來看,不管是西洋史也好、東方史也好,都是天災人禍不斷,雖然很多人死亡,但是活下來的人還是比死亡的人多。
  
  也許我們今日批評整個社會環境很壞,道德淪喪,很多政治人物、媒體、教育人員、甚至父母都沒有善盡責任,沒有道德、沒有倫理。其實早在孟子時代,他便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感慨那時有很多人不像人,像禽獸一般,這表示連古代也是如此。我們希望社會是一片天堂或是淨土,有可能嗎?不可能的!外在的環境絕對不可能變成淨土,但我提倡一個觀念,那就是「人間淨土」。
  
  這個「人間淨土」從哪裏來?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百出、問題重重,處處充滿陷阱、危險,在這種狀況下,還能夠遇險無夷,平安地度過,那就要靠我們的智慧,要調整自己的觀念、心態來看人。也許我們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失去安全感,但是依我的經驗,逆境會讓我們成長得更快,打擊能把我們磨練得更堅強。從歷史、社會的角度來看,能夠經得起打擊、磨練、挫折的人,除了意志堅定,主要是不斷地檢讨自己,同時也成長自己,如此才能度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我們常說「自求多福」,我對這句話的诠釋是:「自己求自己的心安。」自己的生活不受所處的環境影響而混亂,心態亦不受環境的影響、誘惑或打擊而混亂,那就會平安。否則,就是我所形容的「不斷随魔鬼的音符跳舞」;事實上,我們看電視而受影響,就是随魔鬼的音符跳舞,但不是要我們不看電視,而是要練習着,很清楚知道那是魔鬼的音符,但不随之起舞。
  
  媒體的報導或是廣告,多半是誇大多而事實少,但難道完全就不是事實嗎?應該還是有些事實可以參考,那就要用智慧去判斷。我認爲不應對我們的社會、世界失望或絕望,要對自己懷抱着希望,将社會當成自我磨練的環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發表於 2012-8-16 20:46:29 | 只看該作者
法鼓山「珍惜生命」書籤 與您歡喜結緣



盼以一份真誠的關懷  觸動每一個迷惘的生命



  社會上有許多人正徘徊在生命的十字路口,一時的迷惘或衝動,可能造成一生不可彌補的傷痛。法鼓山自六月份開始,推動『你可以不必自殺,還有許多活路可走』公益宣導活動,透過座談活動、公益廣告以及成立『你可以不必自殺』網站,整合社會資源,建構保護生命的網絡,強調尊重及珍惜生命的觀念,降低自殺的危機因子,為社會角落中幽暗迷惘的靈魂,打開一扇迎向生命光彩的窗。



  除此外,法鼓山基金會更精心設計『關懷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系列書籤。每款書籤均載有聖嚴法師以佛陀的智慧與慈悲,開示眾生珍惜難得的人身,並教導大家以智慧面對困境,以『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等理念與心態的轉變,來扭轉生活困境,將人生的絆腳石轉化為踏腳石,協助我們邁向絢爛的人生。



  法鼓山期盼透過書籤的流傳,將聖嚴法師淬練生活智慧的語錄,與需要的人結緣,表達一份真誠的關懷,溫暖對缺乏生命熱情的人們。書籤即起開放索取,歡迎社會各界、機關團體、學校等單位來函索取,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如有民眾想要個人索取書籤,可逕自前往法鼓山全省各分院道場,亦或在全國誠品、新學友等知名連鎖書店之服務櫃臺領取。機關學校來函索取者請註明單位名稱、所需書籤數量(1,000張以下)及收件地址,法鼓山基金會將在收到索取資料後儘速寄送。



詳細索取方式如下:

1. 點選網頁http://www.ddm.org.tw/ddm/contant/index.aspx,填寫資料。

2.函寄台北市112北投區承德路七段388號2樓 法鼓山基金會 公關文宣室收。

3.電洽02-2827-6060分機20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繁體字 簡體字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傳燈長老 | 傳燈法師 FB | Instagram IG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臨濟寺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Ptt 批踢踢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道元法師 | 佛教文物購物網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4-26 19:47 , Processed in 0.20498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