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台灣佛教網路論壇wiki

buddhist-??

佛教佛法-01

佛教佛法-02

佛教佛法-08

佛教佛法-03

佛教佛法-07

佛教佛法-04

佛教佛法-06

佛教佛法-05

佛教佛法-19

佛教佛法-10

佛教佛法-09

會員登入

佛教佛法-14

佛教佛法-13

會員登入

佛教佛法-11

佛教佛法-12

 

佛教佛法-18 發表主題:集、滅、味、患、離與色、受、想、行、識 佛教佛法-17
 

佛教佛法-15主題發表人:味患離(medicwang) E-Mail

雜阿含42經 
奉師父之命來稍微說明集、滅、味、患、離與色、受、想、行、識的關係: 
 
首先我們要了解,整部阿含經講的就是要斷除欲貪,甚致超越欲貪。 
為何要斷欲貪,因為有貪就有苦,如佛陀所說:於色愛喜,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則於苦不得解脫。 
這也是四聖諦中集諦的意思。集乃是苦的因,為何有集,因為有了愛染,有愛染、愛渴就一定有苦! 
那對什麼愛染呢?答:色受想行識五蘊!而我們修行就是要漸次去除對五蘊的愛渴! 
 
【1】所以要如實的知道什麼是色,色就是四大,有外四大,及內四大,這裡講的是內四大,就是我們的肉身! 
色集就是對色的愛渴, 
色滅就是色的愛渴熄滅了, 
色滅道跡就是熄滅對色愛渴的方法,這方法就是八正道:正見、正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方便(正精進)、正念與正定。 
什麼是色味呢?就是我們對色產生愛渴的時候如實知道! 
什麼是色患呢?因為色是無常的,所以對色愛渴就是苦,就是過患! 
什麼是色離呢?就是對色的愛渴消失了!又有分三個階段,1調伏欲貪2斷欲貪3超越欲貪。 
 
以下可以用心經: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來帶過! 
 
【2】但還是稍微說明一下:受有六受,受眼觸色而生受,耳聽聲而生受,鼻聞香而生受,舌嚐味而生受,身遇觸而生受,意因法而生受。 
簡而言之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意受。 
受集就是對受的愛渴, 
受滅就是受的愛渴熄滅了, 
受滅道跡就是熄滅對受愛渴的方法,這方法就是八正道:正見、正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方便(正精進)、正念與正定。 
什麼是受味呢?就是我們對受產生愛渴的時候如實知道! 
什麼是受患呢?因為受是無常的,所以對受愛渴就是苦,就是過患! 
什麼是受離呢?就是對受的愛渴消失了!又有分三個階段,1調伏欲貪2斷欲貪3超越欲貪已 
 
下直接用原文,不用翻譯了! 
【3】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如是想如實知。 
云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 
云何想滅如實知。觸滅是想滅。如是想滅如實知。 
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跡。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 
云何想患如實知。若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 
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 
 
【4】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 
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 
云何行滅如實知。觸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 
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行味如實知。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 
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 
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 
 
【5】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 
云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 
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 
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 
云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

  TOP

 
佛教佛法-21 佛教佛法-23

 

佛教佛法-20   佛教佛法-22

瀏覽人數:    

   

 佛法心得討論版精華區     佛教熱門話題     佛學藏經閣

 藥師咒咒輪-釋大寬法師-佛網Buddhanet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6 牟尼佛法流通網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02-2378-0262 傳真:02-2377-5977

| Android APP Store | 佛教網路電視 | 佛教視頻影片 | 佛教文物購物網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清心 | Buddhism wiki |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慈悲小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佛法流通網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弘憶有情互聯網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淨土宗第十四代祖師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釋大寬法師翻譯 | 禪話 | 禪宗 | 禪定 | 禪修 | 標點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