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48|回復: 0

卍续藏第78册No.1549净土圣贤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7-5 20:49: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卍续藏第 78 册 No. 1549 净土圣贤录




  净土圣贤录卷四

  往生比邱第三之三

  齐玉

  齐玉。姓莫。霅川人。早岁出家。日记数千言。始参祥符神智。后依慈辩。受一心三观之旨。出居苕溪宝藏寺。每岁终。大兴净业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作诸不善。其罪无量。犯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唯有一心念佛。则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庶得出离地狱。成就庄严。况父母生我。令我出家。唯望度脱。以报重恩。若破戒堕陷。何以为人。何以为子。大众闻者。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或损额失声。宣和六年。迁居上竺。尝中夜顶像行道。有僧失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已而悔曰。彼虽不肖。呵以畜生。有玷三宝。自是对佛悔过者三年。建炎元年秋。谓首座修慧曰。床前多宝塔现。非吾愿也。所愿见阿弥陀佛耳。可为我集众念佛。首座鸣钟集众。僧至百余人。玉举首加敬曰。佛来也。端坐合掌而化(佛祖统纪)。

  蕴齐

  蕴齐。字清辩。姓周。钱塘人。幼试经得度。传教观于法明会贤师。尝患疫。百药不治。遂力课观音尊号。梦一女人以凿开其胸。易其心。以手摩之。患即愈。畴昔所览靡不通晓。走笔成章。率归典雅。历主苏杭诸方丈。晚归常熟上方。建炎四年正月。集众讽弥陀经。称佛号而化。茶毗获舍利。起塔上方(佛祖统纪)。

  道言

  道言。会稽人。灵芝元照之弟子也。专修净业。临终数日前。见二神人长丈余。谓言何不系念。于是大集道俗。称佛名三昼夜。将毕。自升座说法。为众忏悔。至晓。即座而化(佛祖统纪)。

  元肇

  元肇。姓陆。明州人。蚤岁习律。阅大藏。诵莲经万部。又刺血书莲经一部。律宗诸疏三部。建炎四年。金兵破明州。肇时住湖心寺。金兵强之北行。至南徐。谓左右曰。吾将西归矣。即闻笙歌声。西望念佛而化(佛祖统纪)。

  思净

  思净。姓喻。钱塘人。受法华于德藏瑛法师。既悟厥旨。复潜心净观。专志念佛。日课观经。大观初。于府治北关创精舍。饭僧三百万。因扩舍为寺。接待僧侣。宣和初。遇乱。直造贼垒。愿以身代一城之命。贼悚然。为之少戢。素善画佛。每画。先于净室念佛。注想久之。乃下笔。一日画丈六像。忽见佛光。良久乃灭。众皆瞻礼。世因呼为喻弥陀。或问净何不参禅。答曰。平生只解念弥陀不解参禅可奈何。但得五湖风月在。太平不用起干戈。绍兴七年冬。端坐想佛。经七日。忽起然香供佛。归坐跏趺而化。顶上经七日犹暖。异香不散(佛祖统纪西湖高僧事略)。

  如湛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梦见宝塔而湛生。幼试法华得度。依车溪卿法师。后参慧觉玉法师于横山。昼夜体究。尽通教观。初主车溪寿圣寺。讲余课法华经一部。佛号二万声。有求为知事者。不见用。其人怀憾。挟刃入室。见达官满座。惶恐而退。次夜复入。则昏暗无路。又一夕复入。则见湛分身十余。皆同一状。遂骇走。其后私以告人。人亦以是神之。湛少睡。夏月坐草莽中。口诵法华。袒身施蚊。门人谓湛年高。宜少息。湛曰。翾飞之类。安得妙乘。所冀啜我血。开我经。以结净缘耳。后人表其处为喂蚊台。晚岁谢事。闲居小庵。日熏净业。绍兴十年七月。念佛如常。端坐而化。阇维。得五色舍利。著有净业记释观经疏等书(佛祖统纪)。

  宗利

  宗利。姓高。会稽人。七岁。受业于天华。既具戒。往苏州依神悟。即入普贤忏室。要期三载。忽梦亡母谢曰。蒙汝忏功。已生善处。又见普贤从空而过。忏毕。复往灵芝谒大智律师。增受戒法。尝于定中神游净土。见宝池莲华宝林境界。寻诣新城碧沼寺。专修念佛三昧。阅十年。复游天台雁荡天封。皆建净土道场。晚归天华。建无量寿佛阁。建炎末。入道味山。题所居曰一相庵。绍兴十四年正月。谓弟子曰。吾见白莲华遍满空中。越三日。复曰。佛来矣。即书偈曰。吾年九十头雪白。世上应无百年客。一相道人归去来。金台坐断乾坤窄。端坐而逝。是日近山人见异僧满山。不知所自云(佛祖统纪)。

  道琛

  道琛。姓彭。温州乐清人。年十八。受具戒。初学律仪。已而从渊师于法明寺。微言妙旨。一闻便领。寻主广济寺。迁广慈。建炎三年。敕主资福院。赐号圆辩。专修念佛三昧。作唯心净土说。略云。或问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为当往生。为即心是。若往生者。何谓唯心。若即心是。何故经云过十万亿佛土邪。答曰。当知十界四土。若净若秽。不离我心。此但直具而已。若达全具为遍。遍彼生佛。彼彼生佛。互遍亦尔。趣举一法。是法界之大都。互具各具。互融互摄。参而不杂。离亦不分。一多自在。不相留碍。夫如是者。岂有娑婆释迦乐邦弥陀而离我心邪。故辅行曰。学者纵知内心具三千法。不知我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尔。苟顺凡情。生内外见。应照理体。本无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今更以譬喻显之。如彼帝释殿上。千珠宝网。众珠之影。映在一珠。一珠具足众珠。彼彼千珠。互映亦尔。现前一心。即是千珠中一。彼弥陀佛土。亦是千珠中一。所有十界众生。趣举一界皆是千珠中一。既我一珠能映众珠。我心之外无复众珠。则离我心外无别净土。何故尔邪。以释迦亦是一珠。既举一全收。岂心外有法。故曰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也。若尔唯心而已。何云净土。须知体非因果。一念唯心。迷悟既殊。因果宛尔。弥陀果悟。我等因迷。忻厌心生。顺佛劝往。故云唯心。又称净土矣。然则既有取舍忻厌。莫成虚伪邪。曰。当知圆人。舍则舍秽究尽。三土九界皆舍。取则取净穷原。直取上品寂光。故妙宗曰。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良由寂光不离三土。十界只是四土耳。若以四眼二智观之。则万像森罗。三土九界须舍。若以佛眼观之。则真空冥寂。非离三土九界。别有寂光。非寂光外。别有娑婆。如古德曰。只缘即心是佛。须假修行者。乃此意也。若了唯心本性。只一三千融妙之法。十万遐方。皆不为碍。何以故。以心具故。以三千故。以融摄故。故得如斯。以上略提梗概。若欲深证此理。须除情想。一日禅定中。见一老僧坐禅榻上。顾谓琛曰。吾四明法智也。琛惊喜作礼。问曰。道琛于一家法相。未能通达。乞垂指教。老僧首肯之。觉而心地豁然。慧辩日进。自是言教观者皆禀焉。绍兴十二年。主南湖。行法华三昧。感普贤放光。建净土系念会。于月二十三日。集道俗念佛至万人。二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集众讽观经。昼夜不绝。众闻异香盈室。琛曰。佛来接我。即沐浴更衣。书偈曰。唯心净土。本无迷悟。一念不生。即入初住。令讽安乐行品。未终。嗒然坐逝。留龛弥月。貌如生(佛祖统纪乐邦文类)。

  子元

  子元。平江昆山人。茅氏子。母柴氏。夜梦一佛入门。次旦生元。因名佛来。投延祥寺出家。习止观。定中闻鸦声大悟。自后栖心安养。自号万事休。逆顺境中。未尝动念。慕庐山远公莲社遗风。劝人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念阿弥陀佛五声。以证五戒。普结净缘。欲令世人净五根得五力出五浊也。乃集大藏要言。编成晨朝忏仪。代为法界众生。礼佛忏悔。期生安养。后往淀山湖。创立白莲忏堂。同修净业。述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开示莲宗眼目。又作劝人发愿偈云。万法从心生。万法从心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持戒无信愿。不得生净土。唯得人天福。福尽受轮回。辗转难脱离。看经无慧眼。不识佛深意。后世得聪明。乱心难出离。不如念佛好。现世无名利。行坐不多罗。则是阿弥陀。发愿持戒力。回向生乐国。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释迦金口说。弥陀亲摄受。诸佛皆护念。诸天善护持。见此念佛人。与佛不相远。应当坐道场。转于大法轮。普度无边众。譬如贫家女。腹孕转轮王。诸天常爱护。贫女自不知。腹中有贵子。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忆佛常念佛。不久当成佛。诸佛善护持。其人自不知。我当生净土。却要来后世。再得生人中。譬如贫人家。地内有伏藏。藏神常守护。不令其有失。贫人自不知。家内有宝藏。逐日趁客作。求衣食自济。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不知念佛人。具足如来藏。自说我无分。反要生人中。譬如病人家。自有真妙药。不知妙药性。不能自治病。每日床枕边。痛苦受无量。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不知念佛心。能灭贪嗔痴。能为大医王。能为大宝藏。利济一切人。能为大法王。覆护一切众。将谓是凡夫。不得生净土。且自持斋戒。后世愿为人。辗转更修行。方可生彼国。多见修行人。常作如是说。不称弥陀愿。不合净土经。邪见障覆心。毕竟难出离。非是他人障。皆是自障心。今世不得生。一蹉是百蹉。劝汝修行人。信我如来说。佛无不实语。岂是虚诳言。但当自精勤。一心求净土。因风吹于火。用力不消多。幸有念佛心。回愿超三界。逢宝不取宝。遇食苦长饥。咄哉大丈夫。不见真实意。我今略劝赞。辗转传与人。代我广流通。作于如来使。真是诸佛子。真名报佛恩。普愿如说行。同生极乐国。乾道二年。诏至德寿殿。演说净土法门。赐号慈照宗主。三月二十三日。于铎城倪普建宅。告诸徒曰。吾化缘已毕。时当行矣。合掌辞众。奄然示寂。二十七日茶毗。舍利无数。尝集弥陀节要行于世(莲宗宝鉴)。

  妙云

  妙云。字慈室。姓杨。明州人。受业于清修久法师。通达教观。绍兴十九年。继主清修。历慈溪南湖。寻退处溪口吴氏庵。一旦往别吴君。归而沐浴趺坐。谓侍人曰。吾有瓣香藏之三十年矣。拟临终焚之。用报佛恩。今正其时。吾将有行矣。及香烟正炽。起白佛陈请求归安养。合掌就座而化(佛祖统纪)。

  睎颜

  睎颜。字圣徒。明州奉化人。幼试经得度。从久法师受观法。文藻高妙。后进爱慕。晚岁自省余习未净。乃住桃原厉氏庵。专志念佛十余年。谓人曰。净土之道。岂有一法可得。但于修中不见一法。则寂光上品。无证而证。扁所居小轩曰忆佛。尝步菜畦。见诸虫咂食。惧伤物命。不复茹蔬。唯买海苔以供朝夕。临终预别道俗。沐浴更衣。西向作观。忽称佛来。合掌而化(佛祖统纪)。

  道因

  道因。字草庵。姓薛。明州人。十七受具戒。从学于明智立法师。已而遍历讲坛。屡参禅室。读四明十不二门指要钞。有省。遂遥礼法智为师。历主永明宝云广受治平。晚主延庆。乾道三年四月十七日。别徒众曰。华严世界。洞彻湛明。甚适我怀。今将行矣。乃令举所述弥陀赞曰。无边刹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莲华宫。莲宫周遍遍空漏。空海独露弥陀容。阿弥陀佛不生灭。难觅难拈水中月。绝非离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说。我与弥陀本不二。妄觉潜生忽成异。从今扫尽空有尘。父子天然两相值。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业无瑕玷。我今以此念弥陀。不见弥陀终不厌。赞毕。随众唱佛数百。讽观经至上品上生。即敛念坐脱。越三日。顶足皆暖(佛祖统纪)。

  有朋

  有朋。字牧庵。金华人。性强记。谒车溪卿法师。昼夜叩请。尽得其道。主仙潭。讲止观。时天衣持师分卫至境。入寺就听。竦然曰。我所未闻。设礼而去。湖人薛氏妇早没。时见形于室。其家为斋千僧。诵金刚般若。请朋演说经旨。妇凭语曰。谢翁婆一卷经。今得解脱矣。翁问千僧同诵。何言一卷。答曰。朋法师所诵者是。徙能仁。晚主延庆。开讲日盛。乾道四年十二月三日。坐青玉轩。请行人讽观经。至真法身观。令大众唱佛名。留偈坐逝(佛祖统纪)。

  惟月

  惟月。不详其所出。居诸暨化城。明律学。修净业。一日有异僧来迎。后二日微疾。急呼同住僧道宁曰。吾见阿弥陀佛高八丈。驻空中。可以行矣。言讫而化(佛祖统纪)。

  思敏

  思敏。不详其所出。依灵芝照律师。增受戒法。专心净业。二十年如一日。偶疾。请众讽观经者半月。越三日。见化佛满室。临终唱佛。声出众表。酷暑留龛七日。异香郁然(佛祖统纪)。

  慧亨

  慧亨。字清照。不详其所出。初依灵芝习律。已而住杭州延寿寺。专修净业。阅六十年。每对人必以念佛为劝。建宝阁。立三圣像。最称殊特。有江自任者。忽梦宝座从空而下。云亨律师当升此座。适社友孙居士。预启别亨。即在家作印而化。亨往炷香问讯。归而谓其徒曰。孙君已去。吾亦行矣。乃集众念佛。为说偈曰。弥陀口口称。白毫念念想。持此不退心。决定生安养。即端坐脱去(佛祖统纪)。

  行诜

  行诜。不详其所出。受具时。诵四分戒本。三日而通彻。学律于大智法师。住明庆寺二十年。偶寝疾。即设西方佛像。命徒唱佛名。数日。忽起索三衣。自唱弥陀经。厉声称佛。跏趺而化(佛祖统纪)。

  用钦

  用钦。不详其所出。居钱塘七宝院。依大智学律。闻大智示众曰。生宏毗尼。死归安养。出家学道。能事斯毕。即标心净土。一志不退。日课佛三万。尝神游净土。见佛大士种种异相。谓侍者曰。吾明日西行矣。即集众唱佛。黎明合掌西向。跏趺而化(佛祖统纪)。

  惟渥

  惟渥。钱塘人。杜门谢事。阅大藏三过。华严法华诸经。总诵二万卷。晚年诵弥陀经二十藏。一夕偶疾。西向端坐。作印而化(佛祖统纪)。

  仲明

  仲明。不详其所出。居山阴报恩寺。素无戒检。偶因感疾。谓同学道宁曰。心识散乱。何药可治。宁云。但随息念佛为上药。明依法念之。至七日困甚。宁又令观想佛像。久之。忽言二菩萨至。已而曰。佛来也。瞑目而化(佛祖统纪)。

  冲益

  冲益。不详其所出。居钱塘净光寺。刺血书净土七经。复金书法华。刻西方三圣像。依止观坐禅法。念阿弥陀佛。一日感疾。不服药。拈香对佛忏悔。请大众同唱佛名。讽弥陀经。至西方世界。奄然而化(佛祖统纪)。

  本空

  本空。字虚堂。姓徐。明州奉化人。母梦神光绕室而有子。空少时常蔬食诵经。年十四出家。从智涌然法师受教观。淳熙中。主资教寺。后迁白莲寺。大扬宗教。日以往生为正念。绍熙三年三月三日。别众就座。书偈而化(佛祖统纪)。

  法因

  法因。字刳心。姓顾。明州慈溪人。学于草庵因法师。尽其旨要。时称为小因。主广寿寺三十年。冥心净业。昼夜讲演。未尝一日诣族姓家。施者至。不得却。受其少分。所居室。或劝新之。曰此躯尚无常。何事外物为哉。绍熙四年八月示疾。于定中见净土二菩萨。谓左右曰。吾睹法华道场。与平时所见异甚。吾将行矣。即集众讽观经。称佛号。或请留偈。乃书曰。我与弥陀本无二。二与不二并皆离。我今如此见弥陀。感应道交难思议。挺身端坐。结印而化(佛祖统纪)。

  智廉

  智廉。不详其所出。居上虞化度寺。禀性质朴。是非不挂唇吻。初遍参宗门。晚节一意西方。庆元元年秋八月。无病。忽别众曰。我梦中见阿弥陀佛。身长七八尺。紫金相好。现白毫光。大众围绕而说法。佛言诸善人等。当起大信心。修诸善法。来生我国。说已即隐。我既见佛。往生必矣。乃书偈曰。雁过长空。影沈寒水。无灭无生。莲华国里。书毕。回身向西。结印而化。年八十二(乐邦文类)。

  慧明

  慧明。字无晦。杭州盐官人。出家祥符寺。依上竺慧光二十年。了一心三观之旨。晚居菁山常照寺。修净业。日课法华全部。楞严圆觉等经。亦循环讽诵。持弥陀号日万数。庆元五年春。示疾。召徒属曰。吾学大乘。求生净土。今必遂矣。弟子请作颂。斥曰。我临死。岂更谜语乎。不得已。大书骨头只煨过五字。即累足坐逝。众闻天乐西来。徘徊顶上。有顷而息。茶毗。得五色舍利无数(乐邦文类)。

  了义

  了义。号木讷。钟离少师之曾孙也。年十五。举进土。过金陵。见保宁玑公。闻法开悟。即从剃染。随所至处扁曰昨梦。念念西方。未尝间断。祥公赴黄檗。挽之偕行。一夕祥梦义来别云。西归矣。复见佛菩萨。授以金台。越三日。炷香宴坐。含笑而化。尝诣五台。忽觉随众菩萨后行道。有紫绶金章二人从其后。义诘其名。一僧引至殿旁。观玉牌金书王古葛繁二名字。二人俱修净业。事具本传中(佛祖统纪)。

  慧诚

  慧诚。不详其所出。居钱塘资圣寺。诵金刚经。礼西方佛。尝神游净土。亲睹佛容。旋于山岫秽薪为龛。坐龛中。称佛号。纵火自焚(佛祖统纪)。

  祖南

  祖南。不详其所出。居南岳。刺血书阿弥陀经五百卷。金刚经一百卷。法华经十部。先后二十七年。长时念佛。期生安养。末后血干骨立。念佛之声不绝。一日至方丈。升座而化。体中迸出舍利。随取随生(佛祖统纪)。

  晞湛

  晞湛。山阴人。少为儒生。忽厌世出家。与莹行人建无量寿佛殿于院社。专修净业。坐不背西。久之。常见三圣相。一夕面西诵经。正坐作印而化(佛祖统纪)。

  法持

  法持。不详其所出。居化度寺。修弥陀忏三年。烬二指。增受戒法。造西方三圣像。诵观经弥陀经如意轮咒。愿促阎浮之寿早生安养。一日小疾。哭祷佛前。愿垂接引。唱佛之声。闻于百步。忽见佛身丈六。立于池上。即自言曰。我已得中品生矣。端坐面西而化(佛祖统纪)。

  了宣

  了宣。姓潘。明州奉化人。肄业于南湖。精究三观十乘之旨。阅大乘经。无不通晓。修法华忏法。二十七年。与释善荣相善。凡所进修。必与荣偕。荣尝金书法华楞严净名圆觉等经。宣助成之。或施人手画观音像。二人结誓往生。随方劝诱。于是从而念佛者日众。一日宣诣荣室。曰归期已迫。当重会净土。荣笑曰。正欲见君作略尔。宣即集众告别。命诵经唱佛号。书偈曰。性相忘情。一三无寄。息风不行。摩诃室利。合掌而逝。时正炎暑。停龛七日。颜色红润。口流微涎。异香喷人。时嘉泰元年五月十日也。阇维舍利无算。宣入寂三年。荣取经像分施故旧。讽普贤行法经。小弥陀经。令众助称佛号。乃跏趺曰。我赴宣公之约。言毕。蜕然而化(佛祖统纪明高僧传)。

  昙懿

  昙懿。不详其所出。居钱塘净住寺。以医为业。晚年礼法华经。修念佛三昧。出平时所蓄。供佛饭僧。造像设浴。如是二十年。后微疾。屏药石。延七僧唱佛以助往生。次日见莲华大如屋。又一日见梵僧临榻问讯。夜半。众闻唱佛声渐微。视之。泊然逝矣(佛祖统纪)。

  祖朗

  祖朗。姓李。蓟州人。九岁出家。礼燕京大圣安寺圆通国师为师。金大定中。历住崇寿香林诸寺。真祐间。赐号圆通大师。日诵弥陀数万声。年七十四。将示寂。预告其徒曰。吾生缘尽矣。其徒讶之。后七日。口占偈曰。咄这皮袋。常为患害。继祖无能。念佛有赖。来亦无来。去亦无碍。四大五阴。一时败坏。且道还有不败坏者么。良久云。浮云散尽月升空。极乐光中常自在。遂跏趺而卒(湛然居士集)。

  太微

  太微。不详其所出。儿时。投钱塘法安法师出家。初授弥陀经。便能背诵。及受具。发愿扃门念佛。为不退僧。尝纵步后山。忽闻笛声。豁然开悟。因蓄一笛以自娱。有凌监薄者。亦修净业。称微为净土乡长。一日叩门曰。净土乡弟相见。微曰。可相见于净土。今日诵佛正忙耳。翌朝。人怪其不赴粥。往视之。见笛钵禅椅。先经火烬。跏趺地上而化(佛祖统纪)。

  思聪

  思聪。不详其所出。居钱塘法安寺。少喜作诗。及读大乘诸经。有会。遂息心净土。日诵莲经二部。兼持佛名。未尝语及世事。一日忽谓弟子曰。夜见佛菩萨同来接引。弟子曰。或恐魔试。奈何。聪曰。吾去后。但视吾胸前。可验也。越二夕。命声磬唱佛名。喜曰。佛来矣。奄然而化。视胸前一掌许。有文红润。如莲华(佛祖统纪西湖志)。

  净观

  净观。不详其所出。住嘉兴寂光庵。修净土忏法十余年。谓弟子曰。我后二十七日行矣。至期二日前。见红莲华。次日。又见黄华满空。有化童子坐于华上。三日入龛端坐。命众唱佛。顷之脱去(嘉兴县志)。

  利先

  利先。不详其所出。居新城法慧寺。日诵法华。兼持佛号。每至中夜。其声哀切。愿早脱娑婆。往生极乐。晚岁。屡感祥梦。忽示疾。命众同唱佛名。西向凝望。端坐而逝(佛祖统纪)。

  师安

  师安。不详其所出。受业乌镇普静寺。通华严宗旨。修弥陀忏。观想净土二十年。昕夕不废。一生多病。临终忽精爽异常时。谓弟子曰。佛菩萨已降。吾将行矣。即端坐而化(佛祖统纪)。

  如宝

  如宝。不详其所出。受业霅川觉华寺。闻古德有以浴僧功德回向净土者。遂治浴室。供众僧。阅二十年。建西方佛像。誓求往生。年八十一。请众啜茶言别。闻钟鸣。众方惊异。即向西跏趺。合掌凝望而化(佛祖统纪)。

  显超

  显超。博州人。受金总持三藏。持秽迹金刚咒法。济病解冤。计所得施五万缗。入永寿常住。后病中见佛菩萨前迎。莲华遍满。技乐杂奏。弟子哀恳。愿留住世。救苦众生。净土变相。渐渐隐没。乃复住十五年。行咒救人。一日忽闻天乐异香。佛及众圣。并现空中。即面西跏趺而化(佛祖统纪)。

  有开

  有开。不详其所出。居霅川千步寺。专修净业。旦暮不忘。于岁旦请众唱佛讽经。至西方世界。即瞑目长逝(佛祖统纪)。

  道生

  道生。不详其所出。居常熟兴福寺。造丈六弥陀像。得县令梅汝能施财庄彩。即集众讽经唱佛。陈白恸哭辞佛归卧房。书偈坐亡(佛祖统纪)。

  若观

  若观。不详其所出。居乌镇嘉会寺。结十万人。同唱佛号。人各十万声。期先得生者。次弟汲引。观诵法华光明二经。满数十万部。誓与群生。庄严净业。一日索笔书偈。趺坐而化(佛祖统纪)。

  莹珂

  莹珂。不详其所出。受业霅川瑶山。酒炙无所择。一日忽自念梵行亏缺。且堕恶道。向同住僧。取戒珠禅师所编往生传读之。大有感发。择一室。面西设坐。绝食念佛。越三日。梦佛及大士告曰。汝寿尚有十年。且当自勉。珂白佛言。阎浮浊恶。易失正念。所愿早生安养。承事众圣。佛言。汝志如是。后三日当迎汝。至期。命众诵阿弥经。曰佛及圣众俱至。寂然而化(佛祖统纪)。

  智印

  智印。不详其所出。居霅川祇园。常修净观。旦夜无间。病中集众讽弥陀经。甫毕。跏趺合掌而化(佛祖统纪)。

  戒度

  戒度。不详其所出。受业栖心寺。学四分律。晚住余姚极乐寺。一意西归。和陶渊明归去来辞以见志。病中作书别士夫道旧。命众诵观经。至法身观。厉声唱佛。跏趺而化(佛祖统纪)。

  祖辉

  祖辉。不详其所出。居明州城中之佛阁。逢人但云阿弥陀佛。鄞县尉王用享夫妇敬事之。一日诣其家告别云。我明日行矣。明日送者俱会。即入龛端坐。求甘瓜啖尽一枚。唱佛而化(佛祖统纪)。

  如鉴

  如鉴。不详其所出。居明州塔山。两阅大藏。长诵莲经。专志念佛。昼夜不懈。晚年庵居。忽示疾。请邻庵诸僧唱佛。面西跏趺。含笑而化(佛祖统纪)。

  祖新

  祖新。不详其所出。受业四明福原寺。布衣粝食。制行清苦。住方氏庵。别于禅原创净土院。造三圣像。栽池莲。月三八日。集道俗系念。一日往别福原方丈曰。二月十五日将西归。特来拜辞。欲索面一碗以果枵腹。可乎。主人如其言。食讫。竟往净土院像前作礼云。祖新将行。奉别尊像。即归庵别众。谓曰吾其去矣。愿诸仁者勤心念佛。得蚤相会。即趺坐唱佛。遽云佛至。合掌而化(佛祖统纪)。

  妙文

  妙文。姓孙。蔚州人。九岁出家。二十一。抵燕京。依大德明公。学圆顿之道。后居蓟之云泉寺。勤俭节用。廪有余粟。岁荒以赈饥民。蓟人德之。累主讲席。大宏方等。力唱圆宗。晚年退居逸老。专修念佛三昧。元延祐六年。示疾。令弟子高声唱佛名。遽起跏趺。结三昧印。泊然而逝。年八十三(佛祖通载)。

  善住

  善住。字云屋。苏州人。掩关一室。六时念佛。病久不易。终时异香满室。有安养传谷响集行世(往生集)。

  旨公

  旨公。字别宗。杭州人。戒德甚严。创观室于龙山之阳。修念佛三昧。虽经乱离。亦不暂废。临终无疾。沐浴端坐而化(往生集)。

  性澄

  性澄。字湛堂。姓孙。会稽人。母梦日轮堕空而生澄。四岁辄拈笔为佛像。授以佛经。即能成诵。至元十三年。投石门殊律师祝发受具。后依佛鉴铦公习天台教观。大德九年。住杭之东竺。十一年吴越大旱。祷雨。雨立下。岁饥。民死无以敛。乃为掩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至治元年。驿召入京。命居清塔寺。校正大藏。赐号佛海大师。住上天竺。后归佛果寺。笃志净土。修一心三观者七昼夜。屡感瑞应。月旦。众前问讯。澄遽揖曰。老僧向非急于退步。几至半涂而废矣。今日则有。明日恐无。光阴可把玩乎。烦点示衣钵。用表无常。众为称佛名。止之曰。佛须自念。明晨当来一别。黎明众集。端坐而化。年七十八(明高僧传)。

  蒙润

  蒙润。字玉冈。姓顾。海盐人。年十四。出家白莲寺。依古原法师。方礼伽蓝神。像皆仆。古原授以天台止观金刚錍十不二门诸书。即能了大意。古原归寂。事竹堂传法师。因苦学婴疾。修请观音忏七七日。疾愈而心倍明利。寻主海盐德藏寺。日讲法华。迁南竺演福。既而退居于龙井白莲庵。专修念佛三昧。依者日众。复出主下竺。率众修法华三昧。感普贤放光。现诸瑞相。居三年。一日呼弟子实法明?等。示止观安心之旨。已而曰。吾生缘已尽。兹唯其时。骤称佛号数百声。泊然而化。润生平力修。昼夜无间。常行般舟三昧。以九十日为期者七。修法华金光明大悲净土诸忏。以七七为期者。不可悉数云(明高僧传)。

  明本

  明本。姓孙。钱唐人。年十五。决志出家。礼佛然臂。誓持五戒。日课法华圆觉金刚诸经。夜常行不卧。已而参天目高峰妙公。遂从剃染。再三咨决。大彻法原。高峰既示寂。本栖泊江湖间。所至学者辐凑。寻还山。庐高峰塔下。元大德十年。出主师子院。学者称为中峰和尚。寻谢去。诸达官多欲延主浙中诸名山。本固辞不就。仁宗欲致之不可。赐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赐金襕袈裟。改师子院为师子正宗禅寺。本既单提向上。时复举扬净土。尝言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有怀净土诗一百八首。大行于世。又尝作报恩院记曰。秉一心为禅。照万法为观。其为心也。圆湛虚寂。涉入无碍。不可以相求。不可以言诣。舒之则万法即之而彰。卷之则万法依之而泯。凡夫迷昧。引起轮回。苦乐升沈。莫之能释。是故非禅那不足以契诸佛心。非妙观不足以破众生惑。圆觉以三观互推为二十五轮。无量寿以一佛分观于十六处。始则端坐静室。注想一方。存注不休。与想俱泯。所以一轮见谛。妙观澄明。一处功成。诸佛圆具。如当台镜。如帝网珠。万象显而无所照之功。千光聚而绝能收之迹。如是观者。即见清净愿王。白毫亘天。绀目澄海。巍巍光明。殊特相好。遍界光明。化为香台宝树。楼殿池沼。诸庄严具。是时三昧行人。即闻即见。即觉即知。一语一默。一动一静。皆与无作清净妙观。吻然混合者矣。然后即斯妙观于一切时。散作无边庄严佛事。以之报国恩。则圣祚保无疆之永。以之报亲恩。则劬劳超有漏之缠。乃至过现未来。一切冤亲。同时解脱。其为报也。岂有量哉。又尝率诸同事。岁遇佛诞。及三元日。于观世音菩萨像前。发四十八愿。其一愿云。从我今生。尽未来际。临命终时。无诸疾苦。正念现前。心不颠倒。生极乐国。见佛闻法。即悟无生。更往兜率内院瞻拜慈氏。然后退位。出生娑婆。广度群迷。同登彼岸。至治三年。止天目东冈。八月十三日。手书别诸外护法属。明日晨起书偈云。我有一句。分付大众。更问如何。无本可据。置笔安坐而逝。年六十一。其日白虹贯于山巅。露龛三日。貌如生(中峰广录行录发愿文)。

  优昙

  优昙。姓蒋。丹阳人。家世事佛。弱冠。出家庐山东林寺。后住丹阳妙果寺。元至大初。诏罢莲宗。昙大惧曰。吾承其教将三十载矣。而亡于吾之世乎。即白佛发誓。必复其教。于是着莲宗宝鉴十卷。今录其尤警?者。一云。凡修净土之人。灼然自要敌他生死。不是说了便休。当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须是把做一件事始得。若也半进半退。似信似疑。到了济得甚么边事。如何出离轮回。若是信得及。便从今日去。发大勇猛。发大精进。莫问会与不会。见性不见性。但只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靠着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不动。专其心。一其意。或参念观念忆念十念。或默念专念系念礼念。念兹在兹。常忆常念。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过。念佛不离心。日日时时。不要放舍。绵绵密密。如鸡抱卵。常教暖气相接。即是净念相继。更加智照。则知净土即是自心。此乃上智人修进工夫。如此把得定。做得主。靠得稳。纵遇苦乐逆顺境界现前。只是念阿弥陀佛。无一念变异心。无一念退惰心。无一念杂想心。直至尽生。永无别念。决定要生西方极乐世界。果能如是用功。则历劫无明生死业障。自然消殒。尘劳习漏。自然净尽无余。亲见弥陀。不离本念。功成行满。愿力相资。临命终时。定生上品。一云。若念佛之人。尘垢未净。恶念起时。须自检点。或有悭贪心。瞋恨心。痴爱心。嫉妒心。欺诳心。吾我心。贡高心。謟曲心。邪见心。轻慢心。能所心。及诸逆顺境界。随染所生。一切不善之心。设或起时。急须高声念佛。敛念归正。勿令恶心相续。直下打并净尽永不复生。所有深信心。至诚心。发愿回向心。慈悲心。谦下心。平等心。方便心。忍辱心。持戒心。喜舍心。禅定心。精进心。菩提心。及一切善心。常当守护。更要离非梵行。断恶律仪。鸡狗猪羊。慎勿畜养。畋猎渔捕。皆不应为。当知极乐国内诸上善人。良由舍弃恶缘。修行善业。获生净土。不退菩提。念佛之人。当随佛学。应以去恶取善为务焉。一云。凡修念佛之人。欲生净土。每念世间。一切无常。成必有坏。生必有死。若不亲闻佛法。则舍身受身。轮转三界四生六道。无解脱期。我今有缘。得闻正法。得修净业。唯佛为念。舍此报身。当生净土。入彼莲胎。受诸快乐。永脱生死。不退菩提。此乃大丈夫平生之能事也。才有疾病。正要向前。坦荡身心。莫生疑虑。直须西向正坐。专想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及无数化佛。现在其前。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声声不绝。于诸世间一切事务。不得思念。不得贪恋。若或心念起来。但要急称佛号。于念念中除灭罪障。只此一念。决定往生净土。命若未尽。自得安宁。慎勿妄起留恋世间之心。当存自存。当死须死。但办往生。何须疑虑。若解此理。如脱敝服以着上衣。一舍凡身。便登佛地。岂不伟哉。一云。真信修行之事。端的是要生极乐世界。专意一念。持一句阿弥陀佛。只此一念。是我本师。只此一念。即是化佛。只此一念。是破地狱之猛将。只此一念。是斩群邪之宝剑。只此一念。是开黑暗之明灯。只此一念。是渡苦海之大船。只此一念。是医生死之良方。只此一念。是出三界之径路。只此一念。是本性弥陀。只此一念。达唯心净土。但只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在念。莫教失落。念念常现前。念念不离心。无事也如是念。有事也如是念。安乐也如是念。病苦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如是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问人觅归程乎。书成。遍证诸方。莫能易一字。上书仁宗。乞复其教。允之。命为教主。赐号虎溪尊者。至顺初化去(镇江府志莲宗宝鉴)。

  宏济

  宏济。字同舟。姓姚。余姚人。幼出家里之宝积寺。年十六剃染。持四分律甚勤。后依半山全法师习台教。久之悉通其旨。尝修法华金光明净土等忏。一日于定中睹四明尊者。授以犀角如意。自是辩才日溢。泰定元年。出住万寿圆觉寺。明年。盐官海岸毁。居民惴惴。丞相脱欢忧之。命济即海岸。建水陆大斋。入慈心三昧。取海沙诵大悲咒。遍撒其处。足迹所及。岸复固。人称神焉。后迁集庆显慈圆通诸寺。晚归宝积专修念佛三昧。俄疾作。即召弟子。示以唯心净土之说。或未达。济厉声曰。生死难处。遂逝。时至正十六年三月十日也。年八十六(护法录)。

  必才

  必才。字大用。姓屈。台州临海人。母赵氏。奉佛谨。梦梵僧入堂。觉而生子。年十二。依报恩寺瞿法师出家。未几进具戒。后受业于玉冈润法师。博览群经。深明教观。玉冈叹曰。此子殆灵山会上人邪。泰定元年。继玉冈主海盐德藏寺。寻历杭之兴福演福。为人凝重沉默。精修观行。至讲演经义。纵横无碍。听者无不倾服。顺帝赐号佛鉴圆照。一日头目岑然。即谓众曰。吾缘尽矣。乃焚香面西。高称阿弥陀佛号。尽一昼夜。又告众曰。汝等勿谓修持无验。吾净土缘熟。三昧现前矣。即索浴更衣。为书别相识。合掌而逝。年六十八。阇维。有五色光。自龛中发。火余不坏者二。舌根如红莲华。齿牙如珂贝。舍利无算(明高僧传)。

  悦可

  悦可。字中庭。不详其所出。住嘉定西隐寺。筑十六观堂以修净业。延祐间。赐号广慧大师。至正中。无疾坐逝。茶毗。齿舌不坏(苏州府志)。

  维则

  维则。字天如。姓谭。永新人。出家后。嗣法中峰本禅师。至正初。住苏州师子林。屡召问。称疾不赴。则既密契单传。复推天台永明之旨。兼宏净土之教。着净土或问。破诸疑惑。?进修行。今录其尤警切者。或问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然则我且做世事。待临终念佛。可乎。答曰。苦哉苦哉。赚自己。又赚天下。僧俗男女。皆此言也。逆恶凡夫。临终念佛。是夙有善根。故遇善知识而得念佛。此等侥幸。万中无一。群疑论云。有十种人。临终不得念佛。一善友未必相遇。无劝念佛人。二业苦缠身。不遑念佛。三偏风失语。四狂乱失心。五遭水火。六遇豺狼。七恶友坏彼信心。八昏迷致死。九陈亡。十坠高岩。此皆寻常闻见。不论僧俗。人皆有之。宿业所招。现业所感。忽尔现前。不容回避。忽然遭着一种。便做手脚不得了也。知识活佛。救不得了也。便随业向三涂八难中受苦。到那时要闻佛名。不闻了也。直饶无此恶缘好病而死。未免风刀解体。四大分离。如生龟脱筒。痛苦逼迫。怕怖慞惶。念佛不得了也。更饶无病而死。世缘未了。世念未休。贪生怖死。扰乱胸怀。又兼家私未明。后事未办。妻啼子哭。百种忧煎。念佛不得了也。更饶未死以前。只些少病痛在身。未免忍疼忍苦。叫唤呻吟。问药求医。祈祷忏悔。杂念纷飞。念佛不得了也。更饶未病以前。只是年纪老大。衰相现前。困顿龙钟。愁叹忧恼。向个衰老身上。左安右排。念佛不得了也。更饶未老以前。正是少壮。稍或狂心未歇。俗务相关。东攀西缘。胡思乱想。业识茫茫。念佛不得了也。更饶清闲自在。有志修行。稍于世相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断。些子境界现前。一个主人翁随他颠倒。念佛不得了也。你看老病之时。少壮清闲之日。稍有一事挂心。早是念佛不得。况临终时哉。更道且做世事。你真痴人。说痴话。敢保你错用心了也。且世事如梦。那有实效。那一件替得生死。纵饶造伽蓝。增常住。攀名位。结官豪。将谓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不体道本。广造伽蓝等戒。有为之功。多诸过咎。天堂未就。地狱先成。生死未明。皆成苦本。眼光落地。受苦之时。方知平日所为。尽是枷上添枷。锁上添锁。镬汤下增柴炭。剑树上助刀枪。袈裟下失却人身。万劫难复。铁汉闻之。也须泪落。祖师如此苦口。曾许他临终念佛乎。死心禅师道。世人财宝如山。妻妾满前。日夜欢乐。争奈前程有限。暗里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滞。阎罗老子。不顺人情。无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据诸人眼见耳闻前街后巷。亲情眷属朋友兄弟。强壮后生。死却多少。世人多云。老来念佛。岂不知广泉路上无老少。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死心如此。苦口劝人。曾许你且待临终念佛乎。人生在世。能有几时。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擞身心。拨弃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或问定力未成。念头无主。眨得眼来。千里万里去了。又或惹着一毫世事。便是五日十日。半月一月。摆脱不去。当何?以治之。答曰。呜呼。此天下学者之通患也。汝当间断之时。若不痛加鞭?。则专修无间之念。永无成就之期。余闻古人有三种痛鞭之?。一曰报恩。二曰决志。三曰求验。第一报恩者。既修净土。当念报恩佛恩国恩。固未暇论。只如父母养育。师长作成。此恩岂非重大。你出家以来。便说要报重恩。离乡背井。二三十年。父母师长。艰难困苦。你总不顾。父母老病。你又不看。及闻其死。你也不归。如今或在三涂。受罪受苦。望你救他。望你度他。你却念念间断。净土不成。净土不成。自救不了。如何救他。既不能相救。你是忘恩负义。大不孝人。经云。不孝之罪。当堕地狱。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地狱业也。又且不织而衣。不耕而食。僧房卧具。受用现成。你当勤修净业。图报信施之恩。祖师道。此是施主妻子分上。减刻将来。道眼未明。滴水寸丝。也须牵犁曳把。偿他始得。你却念念间断。净土不成。净土不成。酬偿有分。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畜生业也。第二决志者。若学专修。志须决定。你一生参禅。禅既不悟。及乎看教。教又不明。弄到如今。念头未死。又要说几句禅。又要写几个字。做几首诗。情挂两头。念分四路。祖师道。毫厘系念。三涂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你却志无决定。情念多端。因此多端。间断正念。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三涂羁锁业也。又且守护戒根。志不决定。或因身口。念念驰求。教中道。宁以洋铜灌口。不可以破戒之口。受人饮食。宁以热铁缠身。不可以破戒之身。受人衣服。况因诸戒不严。邪心妄动。因此妄动。间断真修。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何止热铁洋铜业也。又且断除憎爱。志不决定。每于虚名浮利。自照不破。名利属我。便生贪爱。名利属他。便生憎妒。古人云。贪名贪利。同趋鬼类。逐爱逐憎。同入火坑。你却因此爱憎。间断净土。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饿鬼火坑业也。第三求验者。既学专修。当求灵验。你如今发白面皱。死相现前。知道临终。更有几日。须在目前。便要见佛。只如庐山远法师。一生三度见佛。又如怀感法师。称念佛名。便得见佛。又如少康法师。唱佛一声。即有一佛从口飞出。此等灵验。万万千千。你若心无间断。见佛不难。间断心生。决不见佛。既不见佛。与佛无缘。既无佛缘。难生净土。净土不生。必堕恶道。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三涂恶道业也。如上三?。当自痛鞭。使其念不离佛。佛不离念。感应道交。现前见佛。既见乐邦之佛。即见十方诸佛。既见十方诸佛。即见自性天真之佛。既见自性天真之佛。即得大用现前。然后推其悲愿。广化一切众生。此名净土禅。亦名禅净土也(苏州府志净土或问)。

  善继

  善继。字绝宗。姓娄。越之诸暨人。母梦神僧授以芙蕖。因而有身。生即能言。或见母举佛号。便合掌和之。大德间剃染。明年进满分戒。寻从天竺大山恢法师。习天台教。后往南竺谒湛堂澄公。澄深器之。至正中主天台荐福。又迁能仁。晚岁专修净业。系念弥陀。昼夜不辍。一日忽告众曰。吾将归矣。乃端坐而逝。年七十二。茶毗。舌根不坏(明高僧传)。

  子文

  子文。字宗周。明州象山人。受业于北溪闻法师。出主宝云寺。淹博教观。律规甚严。与人言若不出口。至升座说法。滔滔莫之御也。一日讲十六观经终。即就座别众。将入灭。或启和尚后事未曾嘱付。何遽尔。文曰僧家要行便行。莫做俗汉技俩。众恳益切。于是下座。复归方丈。一一条画之。即合掌称西方圣号。回向发愿毕。遂逝。阇维。舍利无数。异香袭人。弥日乃止(明高僧传)。

  盘谷

  盘谷。字丽水。海盐人。志气超迈。博通经史。讲华严大意于杭之慧因寺。辩才无碍。七众倾服。后至松江。构精舍。勤修净业。日课弥陀佛号。年七十余。无疾。预为期。端坐而寂(明高僧传)。

  文慧

  文慧。不详其所出。居嘉禾青龙寺。善作诗。已而专志净业。至老益厉。一日有疾。闻空中声云。中品中生。遂逝(佛祖统纪)。

  妙叶

  妙叶。明州鄞县人。元明之际。出家为僧。精研台教。专修念佛三昧。着念佛直指上下卷。其直指心要一篇。斥妄显真。最为精造。文曰。大雄氏观娑婆有生老病死业系诸苦。教人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国土。去圣逾远。人世浇漓。错解诸法在心。便认胸中六尘缘影。谓乐土在内。不求生彼。此六缘影。皆属前尘。本无自体。前尘若无。此心即灭。云何有土在此内邪。或谓悟道便为佛土在心。既见性。岂有反执缘影之理。世无此见。最下劣矣。汝欲悟真实本心者。当观所认六尘缘影之心。本在汝胸。胸住于身。身居国土。及一切净秽刹海。悉在虚空。虚空无际。十界依正。一切在中。此空虽大。我不动真实本心。非大极大。彼空在我真心。如小片云。点太清里。云何净秽刹海。不在本心中邪。然则佛说诸法在心者。非在胸中妄想缘影心内。乃在现前一念本真心内也。此心离知觉。超闻见。永断一切生灭增减之相。既一切身土皆在此心。则知极乐娑婆等境。乃全我心。任意于中。舍东取西。厌秽忻净。炽然著相而求。皆不离我心也。故极乐弥陀相好现时。即自心显。自心显时。即彼佛现。我心彼佛心。彼佛我心佛。一体无二。故云唯心净土。本性弥陀。非谓西方无土无佛。不须求生。但在汝生灭缘影之中。名为唯心本性也。求彼佛即求自心。求自心须求彼佛。云何今时破法散僧。闲道游儒。与泛参禅理者。不知即境即心。求不碍真之理。反于不二法中。分内分外。辨境辨心。教人舍外取内。背境向心。使爱憎转多。分别更甚。一分其境。便以极乐为外。教人不必求生。一分其心。便妄指六尘缘影虚伪妄想为心。谓极乐在内。又思此心无质。本无一切因果善恶修证之法。从是恣意妄涉世缘。教人不须礼佛烧香然灯诵经忏愿等。谓之著相。而于天堂地狱。及乐土尘刹。虽曾闻名。因不见故。直说为无。反言快乐便是天堂。苦楚便是地狱。其见卑哉。如来说为可怜愍者。不知我心实与佛心同一理故。弥陀愿力威德光明。在我心中。承我心愚痴之力。作一切佛事。无时不引导于我。我心亦于弥陀愿心之内。修念佛求生一切善行。无行不具含佛德。了彼佛德。成我三昧。故知弥陀愿力。始发心。终究竟。无一法不直趣我心。以我心即佛心故。我亦于无始至今。尽未来际。修一切三昧。无一法不摄归佛海。成本来佛。以佛心即我心故。如是依正色心。因果净秽。虽同一心。而实不妨一一自分。各住其位。以一心故。虽净秽不同。所求不出于真心。以自分故。虽一心。而必舍秽取净也。舍秽取净。则感应道交。见彼本性弥陀。了悟一心。则净秽自分。可悟唯心净土。如是而修。如一滴投海。便同一味。方知大海即自己也。岂有一行虚弃。不成功德者哉。村愚夫妇。虽不识理。以信实有彼土故。于命终时。反得往生。畏有陷空之人。因认缘影为心。谓无外土故。虽修道行。还受生死。是故凡求生者。当深心起胜愿行。或称名持咒。或旋绕礼拜。烧香散华。六时忏悔。尽拨世缘。一心专注。观白毫相。心不懈废。命终便生彼国。更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劝进行者。修如此法。亦生彼也。如此念念求生。正是无念无求无生。何故。即精修是无修。非不修是无修也。人命无常。转息来世。尘事连环。钩锁不断。若不能于尘劳郁结。及得志歇手不得处。一割割断。起愿力行。尽力一跳。焉得应念生彼。我今作礼。奉劝佛子。当一心而行也(念佛直指)。

  净土圣贤录卷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繁體字 簡體字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傳燈長老 | 傳燈法師 FB | Instagram IG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臨濟寺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Ptt 批踢踢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道元法師 | 佛教文物購物網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3-29 15:09 , Processed in 0.1824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