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55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四书老子选粹白话解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0-8-19 09:00: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四书老子选粹白话解

§四书老子选粹
打开智慧的金钥匙(代序)

贤明的老师、家长与同学们:
欢迎您进入经典的世界,经典是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如四书五经、圣经、佛经
等,都蕴藏着无限的宝藏,等待您来挖掘!
经典的读诵有一定的道理与方法,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可求其速成。首先
应该先熟读、熟记,进一步要求达到滚瓜烂熟的标准;经过咀嚼、消化、涵养的
工夫,方能求解其义,所谓「经读千遍,其义自见」,亲自深刻的体会,您将发
现读经之乐乐无穷。
千万注意的是:不可以在经文仍然生疏的时候,就急着想了解经义,否则看完就
忘了,还谈什么潜移默化、改变气质;当然更无法将经典的智慧运用在生活之中
,结果入宝山而空手回,读经大义全失,岂不可惜!
人生,有钱不一定买得到快乐;但是,有智慧的人生必定是快乐的。贤明的您,
请务必拿出耐心、恒心配以滴水穿石的决心,天天读!一两年之后,必能优游于
古圣先贤的大智慧海中,为自己彩绘出快乐灿烂的人生。您千万不能当面错过唷

诚挚的祝福您!
  为学贵在明理
自古圣贤明王,犹须勤学,何况平凡百姓乎!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
利于行耳。未知孝亲者,欲其观古人之顺意承欢,怡声下气,不惮劬劳,惭愧自
惕,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尽忠职守,见危授命,不忘诚谏,
以利社稷国家,思欲效之也。
夫学所以求益耳。今人读书,便自高傲,凌忽长者,轻慢同辈,抑或愤世嫉俗,
人恶之唯恐不及;如此以学自损,自私自利,不能反求诸己,不如无学也。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耳。古之学者为人,行道
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富贵名利皆为一己之私也。夫学犹种树也,春赏其花
,秋收其实。读书立志,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礼记》云: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琢磨,互相启明也。
为学与做人,乃圣贤教人第一义,两者不可偏废,尤应虚心涵泳,将圣贤言语在
生活中切己体察,不可先入为主预设立场,方能得学问之真实利益。
参考数据:颜氏家训勉学篇 朱子读书法
四书老子选粹  白话解 目 次
代序:打开智慧的金钥匙一
   为学贵在明理三
壹、原文
 一、大学一
 二、中庸七
 三、论语一七
 四、孟子五九
 五、老子八三
贰、白话解
 一、大学九一
 二、中庸一○五
 三、论语一二五
 四、孟子二二一
 五、老子二六九
参、附录:
 一、礼记学记白话解二九一
 二、礼运大同篇三一一
 后记三一三
 孙中山先生-殷切的期望三一六

壹、原文
 一、大学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
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
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
人交,止于信。
 诗云:「……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
谓 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
,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
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名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
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二、中庸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
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
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
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
也。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
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
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
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
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
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
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君子之道,肇端乎夫妇。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
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
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
,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
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
一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
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
;道前定,则不穷。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
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
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
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矣。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
所以成物也。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
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及其
身者也。」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
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
与入德矣。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
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三、论语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
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
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
礼者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
『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
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
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
戚。」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入大庙,每事问。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
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公冶长第五》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
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
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
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
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雍也第六》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
,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
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
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
人。」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
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乡党第十》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
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
量,不及乱。
食不语,寝不言。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先进第十一》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
生,焉知死?」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颜渊第十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
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
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
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路第十三》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
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
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宪问第十四》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卫灵公第十五》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
虽州里行乎哉?」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辞,达而已矣!」
《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
,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
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
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
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阳货第十七》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
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微子第十八》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
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子张第十九》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
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尧曰第二十》
 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
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
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
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
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富在知足
贵在知退
福在受谏
四、孟子
《梁惠王章句》
 孟子曰:「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曰:「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
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公孙丑章句》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
『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
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
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曰:「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
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
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滕文公章句》
 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孔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尚之风必偃。』
 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
邪侈,无不为已。」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
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
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
得已也!」
《离娄章句》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
律,不能正五音;尧 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
者亦然。」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
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曰:「道在尔,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
天下平。」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
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
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
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
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
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万章章句》
 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
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
,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告子章句》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
,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曰:「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孟子曰:「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也。」
《尽心章句》
 孟子曰:「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
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曰:「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
 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孟子曰:「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
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
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
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曰:「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
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闲也。」
 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
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 舜
之知而不物,急先务也;尧 舜之仁不爱人,急亲贤也。」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
不爱,及其所爱。」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
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
,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
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
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
,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狂者进取,獧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四书选粹 终
五、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
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
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故有道者不处。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
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
以为道。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
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治大国,若烹小鲜。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
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选粹 终
四书老子选粹 终

§贰、白话解
 一、大学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白话解: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大学是孔子留传下来的书,是初学者进
修德行的门径。」到如今还能够看出古人作学问先后次序的,全靠这本书的存在
;至于论语和孟子,研读的顺序应在其后。学习的人必须从这本书学起,那就差
不多不会有错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白话解:大学所讲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天赋所具的灵明德性(明明德)
;在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才德日新(亲民者新民也);在精益求精
,达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白话解: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然后心志才会有定向;心志有定向,然后心
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心不妄动,然后才能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
能思虑周详、处事精当;能够思虑周详,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白话解: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
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白话解: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一定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齐家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一定要先修养好自己本身的德行(修身);要想修
养自己本身的德行,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念(正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念,必
先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诚意);要想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必先明理,
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要想明理,必先要革除物欲,修正自己不正确的观念
(格物)。总合「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称为三纲八目。
 格者:正其不正,修正、改正也。
 科学的学庸:「研机于心意初动之时,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白话解:经过一番穷理尽性的功夫,物欲革除之后(物格),一切事物的道理
无不清楚明白(知至);明理之后,起心动念皆是真诚无妄(意诚);起心动念
真诚无妄,自然存心端正无私无偏(心正);身心端正无私,自然会好好的修养
德行(身修);能够修养德行身体力行,自然一家和睦井然有序(家齐);家庭
经营得和睦又井井有条之后,才能够治理好国家(国治);国家的治理能够上轨
道之后,才能进一步使天下太平(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白话解: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如果根本的修身都
乱了、都做不好,却想要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把首要的修身、齐家看得
不重要,反而去高谈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从来没有会成功的。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白话解:商汤在他盥洗用的铜盘,刻上铭辞自我勉励说:「假使能够把今天所
习染的污垢洗净自新;就应该天天求自新、求进步;然后继续不断的努力,去涤
除污染,使自己一天比一天更进步。」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白话解:为人君的(领导者、主管),要做到仁爱;做人臣子(部属)的,要
做到敬业;做子女的,要孝顺父母;做父母的,要慈爱子女;与他人交往,言行
要守信用。
 君有如现代的领导人、主管,臣如部属、员工。
 诗云:「……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白话解:诗经上说:「文质彬彬的君子,他治学修德的功夫就像治骨角、治玉
石一般,不断的切磋琢磨,希望精益求精。」像治骨角般的切磋,是说明他研究
学问的功夫;像雕琢玉石般的琢磨;是说明他自我要求,力行存养省察,敦品励
行的功夫。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白话解:所谓诚意,就是不欺骗自己。
 不欺人是存心忠厚,不被人欺是聪明,不自欺能够诚实的面对自己,才是大丈
夫。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白话解:一个人内心真诚,必定会表露在外表上。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
必定更为小心谨慎,不敢随便。
 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白话解:曾子说:「一个人独处时,就好像有十双眼睛在注视着你,十只手在
指着你,这是多么严峻可畏啊!」
 所以君子不欺暗室,与上文慎独意义相同。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白话解:有钱人,可以用财富来装饰他的屋子;有德行的人,则是用美德来润
泽自身,因为内心坦然宽大平和,身体自然舒泰安稳。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白话解:所谓「修身在于正心」的意思是说:愤怒的时候,心就不平正;有恐
惧的时候,心就不平正;有贪图爱恋的意图时,心就不平正;有忧患的时候,心
也不得平正。
 喜怒哀乐爱恶惧等七情,皆使人心受到种种不同程度的影响。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白话解:如果心不专注,受到情绪的支配影响,就会变成:眼睛看着东西,却
像没有看到一样;耳朵听着声音,却像没有听到一样;口里吃着东西却不知道是
什么味道。
 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白话解:俗话说:「人们通常都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缺点(坏处),也不了解
自家的禾苗已经长得很硕大。」
 中庸说:心有所偏,则不得其正,当然见不到事实真相。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白话解:心里确实有这个念头,诚心诚意努力去做,虽不一定符合目标,但距
离理想也就不远了。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 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白话解:为人君的(领导者),能够力行仁爱,做为家庭的表率,久而久之,
将会影响全国人也跟着行仁;为人君的(领导者)能够力行谦和礼让的美德,日
子久了,也会影响全国人兴起谦和礼让的风气;如果为人君的贪婪暴戾,日子久
了,全国人民也会跟着犯上作乱。它的影响就是这样大。这叫做:「一句话能把
事情破坏,一个人也能安邦定国。」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白话解:有德行的领导人,必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后再要求别人行善;必
定是先要求自己没有过错,然后才能指正别人的过错。
 子曰:「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白话解:我厌恶上司以不合理的态度对待我,我也不以那种态度对待我的部属
;我厌恶部属以不合理的态度对待我,我也不以那种态度对待上司;相同的道理
,我厌恶在我前面的人,对我所做的事,我也不做那些事,去对待在我后面的人
;我厌恶在我后面的人对我所做的事,我就不做那些事,去对待在我前面的人;
我厌恶在我右边的人所做的恶事,我就不会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左边的人身上;我
厌恶在我左边的人所做的恶行,我就不会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右边的人身上。这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就是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絜矩:指审度法则而不违理。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白话解:看见贤能的人,不能推荐举用,或是虽然推荐举用却不肯优先,这是
怠慢轻忽的行为;看见坏人不能黜退、拒绝他,拒绝之后又不能疏远他,这种行
为是错误的。
 命,郑玄云:「当作慢。」程子云:「当作怠。」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名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白话解:所以君子必先谨慎修好品德。有品德才会有人民拥护,有人民拥护才
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能生产财富,有财富才能供应国家的用度(教育与国家建
设等)。品德是根本,财富是枝末。轻视品德的修养,重视财富的聚敛,无异是
与民争利。所以,如果君主(领导者)的财富聚集了,人民反而会背离(失去民
心);君主分散财富以利人民,民心就会聚集在一起,向着君主。所以,如果你
以不合理的言辞待人,别人也会用不合理的言辞来对待你;财富如果以不正当的
手段夺取,也会以不合理的方式挥霍一空。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白话解:喜好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好的,这叫做违反人性,灾祸必然
降临到他的身上。因此治理国事的君子,必有修己治人的法则,那就是忠诚、信
实才能得民心;骄傲、奢侈、放逸、随便,必将失去民心。
 「?」、『菑』皆古灾字。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白话解:富国裕民有一个重要的法则:从事生产的人多,坐食俸禄的人少;生
产的速度快,财货耗用得慢;这样国家的财富就能经常保持充裕了。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白话解:有仁德的人,运用财物帮助他人,自然得到众人的拥戴,不仁的人,
利用身分地位搜刮财富,终必招来亡身之祸。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白话解: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以利为利,即是以利为目标,孟子说:上下交征利,国危矣!以义为利,即是
以义为目标,方为长治久安之道。

大学选粹.白话解 终
二、中庸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
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
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
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白话解:程伊川先生说:「不偏于一边的叫做中,永远不变的叫做庸;中是天
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这一篇中庸,是孔门传授的心得法要,孔子之孙子
思,恐怕年代久了,传授会有误差,所以把它写成书,传授给孟子。这本书,开
始时祇说一个道理,中间分散为万般事体,最后又汇归到一个道理上。这个道理
展开来可以满天地四方,归纳起来可以收藏在隐密的方寸之间。它的意思无有
穷尽,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善于读书的人,仔细思量,用心研究,如果能体会
出心得,用在做人处世上,就是一生也受用不尽啊!」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自然的本性形成的各
种规范叫做道;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行为,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自然轨范的正道
,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可以离开的,就不是正道
了。
 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存心无私无我,是道也。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人看不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是很
慎重不敢随便。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细微的事物,也是
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是特别谨慎,不使欲念在隐微
中滋长。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内心是平静没有偏斜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繁體字 簡體字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傳燈長老 | 傳燈法師 FB | Instagram IG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臨濟寺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Ptt 批踢踢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道元法師 | 佛教文物購物網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4-19 14:31 , Processed in 0.19050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