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007|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卍续藏第61册No.1164净土十要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8-10-1 18:3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来金口言  赞叹西方土  如入长安城
 无别天子都  普贤佛长子  文殊七佛师
 授记及回向  是果位往生  释种得法忍
 善财证佛果  面奉阿弥陀  是菩萨往生
 龙树破有无  祈婆最胜根  皆得佛授记
 是禅师往生  闻佛心信乐  诵念与持讽
 大石置船上  是下劣往生  阿难世多闻
 佛子中第一  不如念一佛  顿了诸经法
 云何义解家  得轻易念佛  诸正念法门
 经中皆悉载  但一大乘法  无二亦无三
 奉劝悟达士  趁时歇狂解  一心念阿弥
 莲华念念生  此是常寂光  非报非方便
 作是观为正  勿妄生分别  禅教律三乘
 同归净土海  一切法皆入  是无上普门
 教海义无量  瓮观拾少许  一脔遍鼎味
 是中有全藏

  第四教相门

  夫一大藏教如器衔空。空无相体。器有方圆。器尽空除。教忘教灭。是故随缘普应则涅槃真如一器也。称智自在则名相专持一空也。药无定方。定方以病。岂玉屑珊瑚概治四百四病哉。病除药贵。便溺即是醍醐。异证同方。参苓化为酖毒。何况无上医王治三乘出世之药。疗人天凡小等疮者哉。先德约教。或一或多。名相虽别理趣是同。道人不揣固陋。窃附先哲。分别诸句。用彰一乘。使知净土法门摄一代时教。毋为儱侗禅宗轻狂义学诳惑云尔。一假有教(原名纯有)二趋寂教三有余教四无余教五顿悟教六圆极教

  (纯有即人天乘。趋寂等五即小.始.终.顿.圆也。若论判教。须约化仪四教.化法四教.通别五时方可全收一代所说法门。今仅依五教尚可商惜。中郎四十余岁已弃世。未入台宗之室也。又纯有不能出世。不得立教。秪可附在三藏教耳)。

  一假有教者

  凡夫耽爱。染造黑业。如来悲悯。为说地狱苦.饿鬼苦.畜生苦.无福德着我所苦。欲生人天。当修善根。佛初为提胃说世间因果。五百贾人同受五戒。先忏五逆十恶谤法等罪。是为有教。观经修三福。首言孝父母.奉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无量寿经极言五恶.五痛.五烧之苦。教化群生令持五善。二经为求往生遮诸不善。非忻人天小果。修持同证果别。楞严.华严诸方等经亦兼带之。不名为有。观经钞曰。圆顿行者岂违小乘出家之式三皈众戒威仪等事。又曰。得前前不得后后。得后后必得前前。何故。诸佛无不以十善得度故。华严经。十不善业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怖三界。阙大悲。从他闻声而了解。故成声闻乘。若修治清净。不从他教。大悲方便不具足。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若修治清净。心广无量。具足悲愍。方便所摄。发生大愿。不舍众生。希求诸佛大智。净治菩萨诸地。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上上品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乃至菩萨如是积集善根。成就善根。增长善根。思惟善根。系念善根。分别善根。爱乐善根。修习善根。安住善根。以此善根所得依果修菩萨行。于念念中见无量佛。如其所应承事供养。又云。虽无所作而恒住善根。又虽知诸法无所依。而说依善法出离。奉劝悟达之士。猛省永嘉豁达之言。早寻白社不请之友。勿轻戒律。无作业之佛。勿贪虚名。有对证之鬼。莲邦不远。请即加鞭。

  二趋寂教者

  小乘寂灭趋向涅槃。严土利他不生喜乐。与净土大乘之教正反。然无量寿及观经皆有须陀洹乃至阿罗汉。先德谓。小乘定性不生。若先发大心熏成种子。退心小乘。垂终回小向大则得生。以退大既久。习小功深。彼佛称习说小。且令证果。然不住小位。还起大心进行弥速。或五劫或十劫得成初地。如是阶级犹是殊胜。是故不同。

  三有余教者

  了二空真理。修万行。趣大乘佛果。唯不许阐提二乘成佛。谓阐提无性。二乘定性。决不可成。未尽大乘真理。故名有余。此经五逆二乘种不生。教义似同。然五逆不生。以谤法故。是无信心。非无性。观经。毁戒众生临终恶现。闻赞佛功德。地狱猛火化清凉风。五逆十恶具足十。念见金莲如日轮。刹那顷得往生。此自性不思议功德。仗不思议佛力显现。若不具佛力。如顽石岂能透月。当知念能显性。如是往生是性力。故如日能显空。空非因日。是故一切众生皆成佛。不同有余之教。

  四无余教者

  一切众生平等一性。悉当成佛。为大乘极则之教。唯一自心为教体。故云无余。净土法门依正信愿等法。究极皆归一心。故言一心不乱即得往生。又大本。三辈生者皆云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佛性是。华严曰。菩提心如种子。生一切佛法故。如良田长众生白净法故。如大地持一切世间故。如净水洗一切烦恼垢故。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如盛火烧一切诸见薪故。广在彼经。当知菩提心是铁炮中利药。念佛是药线。华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即是此义。菩萨五位加行亦药中引线耳。无量妙行讵有加一行三昧者哉。

  五顿悟教者

  长者论。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从地位渐次。故为顿教。思益经。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一地。楞伽经。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乃至无所有。何次。当知顿者谓阶级。即非阶级。如空中鸟迹。速而无痕。由此出生一切阶级而俱非阶级。故顿教者教之纲领。亦名教外别传。本不可名别传。尤不可别立一教。若可别名别立。早已落阶级矣。然名别传立顿教者。如棋谱中谱活眼法耳。观经钞曰。经于化法。以圆为顿。何故。无生忍位别在初地。圆在初住。别教凡夫经无数劫方至此位。唯有圆教即生可入。韦提及侍女并是凡夫。即身得忍。判为顿者是圆顿故。此经五逆十恶持名即生。皆得不退。正合顿义。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心宗更无迂回。且如阿弥一声是非俱刬。何等直截。古人谓之头则公案。镬汤波底岂贮寒冰。烈火??中讵容寸草。达磨复起不易吾言。更或踟蹰万年千里。

  六圆极教者

  慈恩谓先德判经论有四宗。第四显实宗。涅槃.法华.华严等显真实中道义。舍化城而归宝所。故知弥陀经乃第四宗也。又谓以教准宗。宗有其八。一我法俱有宗。此乃外道。列于正宗为不可晓。乃至八应理圆实宗。如华严及弥陀经是第八宗收。真歇了禅师等以帝网千珠发明净土圆融之义。诸书具载。近有以华严配此经。谓圆全摄此。此分摄圆。得圆少分。但圆义无全无分。如月在川。川川皆有全月。乃至瓶池寸水亦是全月。无分月故。如风在树。树树皆有全风。乃至寸叶茎草亦是全风。无分风故。若圆有分。圆即有段。若分非全。圆即不遍。分全双乖。圆义不成。今约莲宗圆极。分五种义。一刹海相含义。一切诸佛报化国土互相摄入。全他全此而无留碍。若计不相入者。此即情见。情见非实。如室中含空。其中若人若畜若鬼若虫若几若瓶若架之类。皆依空建立。空属人时。则鬼畜虫几瓶架所依之空一切摄入人中。空属畜时。则人鬼虫几瓶架所依之空一切摄入畜中。乃至鬼虫几瓶架等一一皆然。参而不杂。离亦不分。非入非不入。是故经云。国土光净遍无与等。彻照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世界。如明镜中现其形像。当知一切净方浊土交光相入。如千灯一室。故二三世一时义。众生情见执有时分。过见未来等事。实相中无时体可得。何故。若计晦明是时。晦明是业相。如病眼见眚非定相故。若计老少是时。老少是幻质。如敝网裹风非定质故。云何是中而有实义。今约延促相入以明时体。一促中有延。如人假寐。梦经城邑聚落及见故人。悲笑分明经历时月。醒问几时数千钱耳。其人自思。假寐无几。云何经历许事。了了记忆。非病非醉。展转追惟终不可解。二延中有促。如人暴死数日忽起语人曰。门外罗刹捉我欲啖。裂袖得脱。家人曰。为汝烧银烛已数十枝了也。其人异曰。适从门外一掣臂耳。何遽越几昼夜耶。以是二喻进退互观。毕竟无有三世可得。是故经云。观彼久远犹若今日。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是谓三世无间。三世无间者时体不可得故。三无情作佛义。权教中有情有佛性。无情无佛性。一切草木器界不能成道转法轮。此执情强计。属意即有。属物即无。不了诸法皆住法位。何以故。意是色故。是空根故。是往古来今故。是无情故。一无一切无故。青黄是意故。风鸣谷响是意故。草木瓦砾是意故。是有情故。一有一切有故。故知情可说自亦可说物。不应言谁无谁有。夫筋骨血肉亦无情虑。是众生耶非众生耶。梦中见山见水见木见石亦是无情。是情想摄耶非情想摄耶。是中尚无是我非我。云何更计有情无情。是故经中道场宝树能净诸根。风枝水响咸宣妙法。无一物非佛身。无一物不转法轮。岂情见妄知所能计度。四依正无碍义。依是器界。正是身根。凡情横计有依有正。是义非实。何以故。若言虚空是依者。如人张口则虚空入。乃至毛孔骨节心腹之内皆有虚空。是依耶是正耶。若言地水火风是依者。如涎液入器为水。发焦为土。两手相触成火。嘘气为风。是依耶是正耶。是故经中无量宝华。一一华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光明。一一光明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佛。普为十方说一切法。以佛力故现有宝华。以宝华故复现诸佛。是故当知尽一刹是佛身。刹刹皆然。无一身非佛刹。身身皆然。非佛神力变现。唯一真法界智为依正故。五充遍不动义。众生妄计佛身即有去来。而实佛身无去无来亦无不去不来。辟如鸟飞空中一日千里。空非随鸟。鸟不离空。是故经言。阿弥陀佛常在西方。又言至一切行人之所。涅槃经。佛言。波罗柰城有优婆夷。割髀肉为??送病比丘。优婆夷患疮苦恼。即发声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我在舍卫城闻其音声。起大慈心。是女寻见我持良药涂其疮上还合如本。我即为说种种法。闻法欢喜。发菩提心。我实不往波罗柰持药涂优婆夷疮。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见如是事。调达多服酥头痛腹满受大苦恼。发如是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我在优禅尼城闻其音声即生慈心。调达寻见我至其所摩盐汤令服。服已平复。我实不往调达所摩头腹授汤令服。慈善根力令调达见如是事。憍萨罗国有五百贼。王捕挑目逐着黑林受大苦恼。各作是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啼哭号啕。我在祇桓精舍闻其音声即生慈心。时凉风吹香山。种种香药满其眼眶。寻还得眼。诸贼开眼即见如来立其前而为说法。贼闻法已发菩提心。我实不作风吹香山药住其人前而为说法。慈善根力令彼群贼见如是事。如上之法岂容思议。皆是一真法界。不得言自心感见。亦不得言心佛和合。以佛地中离自离他离和合故。是故入此门者莫同凡夫情见分别计度。如清凉云。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犹属情量。何以故。十方世界惟一智境。无别佛故。

  (奇问。慈善根力者。法性无人我。众生受苦。皆如来性中境相耶。答。此说止得正因佛性。正因宁独如来。众生亦尔。教中言。十地以上菩萨。一呼其名即蒙利益。以分别业尽故。杜顺和尚一履悬门。十年无人窃去。自云多生不作盗业。宋郑橐驼者人一见其面辄得祸近。时某妃子贫甚。凡手所触物寻即废去。不能自存。非多生业力之故欤。佛善根力。合得如是报)。

  第五理谛门

  夫即性即相。非有非空。理事之门。不妨遮表之诠互用。言无者。水月镜花不同龟毛兔角。言有者。风行云起不同石碍金坚。是故若滞名著相即有漏凡夫。若拨果排因即空见外道。梦中佛国咸愿往生。泡影圣贤誓同瞻仰。说真说相似完肤加疮。道有道无类洪罏点雪。爰约真谛。分别四门。一即相即心门二即心即相门三非心非相门四离即离非门

  一即相即心门者

  净土境观要门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故极乐国土宝树宝地宝池。弥陀海众正报之身三十二相等。皆我心本具。皆我心造作。不从他得。不向外来。了此方可论即心观佛。观经。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天台作二释。一约感应道交释。二约解入相应释。若无初释则观非观佛。若无次释则心外有佛。至释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从修观边为心作。从本具边为心是。又曰。观心观佛皆属妄境。意在了妄即真。不须破妄显真。故荆溪云。唯心之言岂惟真心。烦恼心遍。不知烦恼心遍安知生死色遍。色何以遍。色即心故。若尔。不须摄佛归心方名约心。观佛如此。非但深得佛意。亦乃迥出常情。宗镜录曰。自心遍一切处。若见他佛即是自佛。不坏自他之境。惟是一心。众生如像上之模。若除模。既见自佛亦见他佛。何者。见他佛即是自佛。以自铸出故。亦不坏他佛。以于彼本质上变起他佛之形。是自相分故。又曰。自心感现佛身来迎。佛身常寂无有去来。众生识心托本佛功德胜力。有来有去。如面镜像。似梦施为。镜中之形非内非外。梦里之质非有非无。但是自心。非关佛化。故知净业纯熟目睹佛身。恶果将成心现地狱。如福德执砾成金。贫人变金成砾。砾非金而金现。金非砾而砾生。金生但是心生。砾现唯从心现。转变是我。金砾何从。正法念处经。善巧画师取种种彩色。取白作白。取赤作赤。取黄作黄。取鸽作鸽。取黑作黑。心业画师缘白取白于天人成白色。欲等漏垢所不染污。取赤彩色于天人作赤色。所谓爱声味触香色。取黄彩色于畜生道作黄色。递互饮血啖肉贪欲嗔痴更相害故。取鸽彩色攀缘观察。于饿鬼道作鸽色。身犹火烧林树饥渴所恼种种苦逼。取黑彩色于地狱作黑色。以黑业故有黑铁壁被燃被缚得黑色身。乃至心业画师善治禅彩攀缘明净。如彼画师善治彩色画作好色。皆是自心非他所作。心业画师以纯净色画作净土亦复如是。般舟三昧。菩萨得是三昧。便于是间坐见阿弥陀佛。如毗耶有淫女名婆利。舍卫淫女名曼那。王舍淫女名槃那。有三人各闻。昼夜专念心着不舍。梦与从事。觉已心念。彼不来我不往而事得办。一切法皆如是耶。往告?陀和菩萨。答言。诸法实尔。皆从念生。如是种种为三人说。得不退转地。菩萨于是间闻阿弥陀佛。数数念。用是念故见阿弥陀佛。如人念乡里。梦归故乡。见家室亲属共语。觉为知识说之。菩萨如所向方闻佛名。常念所向方。欲见佛。菩萨一切见。如比丘观死人骨着前。有观青时。观白时。观赤时。观黑时。其骨无持来者。亦无骨。亦无所从来。是意所作。菩萨如是。欲见何方佛即见。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佛功德力。用是三事得见佛。如年少人端正姝好。以净器盛好麻油及净水。或新磨镜。或无瑕水精自照。以明净故自见其影。影不从中出。不从外入。菩萨以善清净心随意即见诸佛。见已欢喜。作是念。佛从何来。我身不去。即时便知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去。复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随心所念悉皆得见。以心见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亦不自见。若取心相悉皆无智。心亦虚诳从无明出。因是心相即入诸法实相。当知心外见佛即成魔境。以心外无一法可得故(以心性无外故。以一切十方三世诸法皆不在心外故。若达心外无法则魔界即佛界。以一如无二如故)。

  二即心即相门者

  谓诸法毕竟空故有诸法。若诸法有决定性则一切不立。般若经。诸法不空。无道无果。法句经。菩萨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华严经。菩萨摩诃萨了达身及众生本来寂灭。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于诸境界永离贪欲。而常乐瞻奉诸佛色。知佛国土皆如虚空。而常庄严佛刹。以是义故菩萨乐修。净土群疑论。问。佛土皆空。众生如第五大。何得取著有相。舍此生彼。答。佛说法不离二谛。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成就一切者。世谛诸法也。离诸法者。第一义谛无相也。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常修净土行。教化诸群生。汝但见圆成实教破遍计所执毕竟空无。而不信依他起性因缘之教。即是不信因果。说诸法断灭为邪见外道。十疑论。不生不灭者于生缘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于生体亦不可得。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诸法散时不守自性。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非因缘生灭外别有不生不灭。亦非不求生净土唤作无生。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又。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真无生。此谓心净故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不达此理横相是非。瞋他求生净土。几许诬哉。长芦曰。以生为生者常见也。以无生为无生者断见也。生而无生无生生者第一义谛也。永明曰。即相之性。用不离体。即性之相。体不离用。赞性即是护相。毁相祗是毁性。天如曰。性能现相。无生即生。相由性现。生即无生。是则无声声中风枝水响。非色色里宝树栏干。岂同灰飞烟灭之顽空与拨无因果之魔属哉。

  三非心非相门者

  婆沙论。新发意菩萨念实相佛。得上势力。不贪着色身。法身亦不着。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虚空。实性论。佛非可见法。眼识不得见。法非可说事。非耳识所闻。僧名无为。不可身心供养礼拜赞叹。摩诃般若经。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受想行识念。以诸法自性空故。不应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念。不应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念。不应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而念。是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则无所念。无所念是为念佛。智度论。于过去诸佛取相分别回向。不名回向。有相是一边。无相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诸佛实相。若不取相数回向。是为不颠倒。佛藏经。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念佛者离诸想。诸想不生。心无分别。无名字。无障碍。无欲无得。不起觉观。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随无所有。无觉无观无生无灭。通达是者名为念佛。如是念中无贪无著无逆无顺无名无想。舍利弗。无想无语乃名念佛。是中乃至无微细小念。何况粗身口意业。无身口意业处。无取无摄。无诤无讼。无念无分别。空寂无性。灭诸觉观。是名念佛。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转四天下地随意能转。亦能降伏百千亿魔。况弊无明从虚诳缘起。无决定相。是法如是。无想无戏论。无生无灭。不可说不可分别。无暗无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测。但以世俗言说有所教化而作是言。汝念佛时莫取小想。莫生戏论。莫有分别。何以故。是法皆空。无有体性。不可念。一相所谓无相。是名真实念佛。又止观明念佛三昧。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心者佛无心。色者佛无色。故不用色心得三菩提。佛色已尽乃至识已尽。佛所说尽者。痴人不知。智者晓了。不用身口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故。智慧索不可得。自索我了不可得。亦无所见。一切法本无所有。坏本绝本。如是念者。名实相念佛门。亦名绝待门。

  四离即离非门者

  永明谓。若言内力是自性。若言他力成他性。若云机感相投是共性。若云非因非缘即无因性。皆滞阂执。未入圆成。当知佛力难思。玄通罕测。如阿迦叔树。女人摩触花为之出。是树无觉触非无觉触。菩萨摩诃萨不思议念触亦如是。如象齿因雷生花。是齿无闻。花云何生。若雷能生花。诸物应有。菩萨摩诃萨不思议声尘亦如是。如勇士疑石为虎。箭至没镞。箭非克石。石非受矢。菩萨摩诃萨不思议精进亦如是。如人宿空舍。有鬼担死人来。复一鬼争之。鬼言此中有人。问是谁担来。人言前鬼担来。后鬼大瞋。捉此人手?断。前鬼取死人臂附之。如是臂脚头胁举身皆易。二鬼共食拭口而去。其人思惟。我身被鬼食尽。此身尽是他肉。一切时作他身想。五欲亦不贪。是他身不应供养。妻子亦不染。是他身不应有染。种种苦辱皆顺受。是他身无复憍慢。后忽自计。若是他不应有我。若非他他身现在。是中非他非非他。非我非非我。我亦不可得。他亦不可得。从本已来恒自如是。即知一切法是我非我皆为妄计。菩萨摩诃萨不思议观力见佛自他亦如是。如贫人商丘开信富者。言入火不烧。入水不溺。投高不折。随诸诳语皆得实宝物。而贫人无他术。故菩萨摩诃萨不思议贪获佛宝王亦如是。如空谷随声发响。此响不从空。不从谷。不从声来。从空来。空应有响。从谷来。应时时响。从声来。呼平地此响亦传。乃至非和合来。非因缘来。非自然来。菩萨摩诃萨不思议声相非来非去亦如是。如幻人幻长者所爱马入瓶中。瓶不加大而马拂尾如常。长者为设食。马系柱如故。菩萨摩诃萨不思议幻法变现佛刹亦如是。如阿宅迦药一两。变千两铜成真金。非千两铜能变此药。菩萨摩诃萨不思议丹点薉成净亦如是。如安缮那药涂目。行人中人所不见。菩萨摩诃萨不思议药力于念念生中得无生身亦如是。如无能胜香涂鼓。发声一切敌军皆退散。又转轮王有香名海藏。若烧一丸。王及四军皆腾虚空。菩萨摩诃萨不思议正念香伏魔军越三界亦如是。当知念佛三昧不可思议。如普贤毛孔。摩耶夫人腹。净明丈室具足优婆夷小器。何以故。一切法皆不可思议故。若有毛头许可思议者即非法界性海。如上言心言境。有相无相。皆入此不思议解脱。即知一切分别念佛皆为戏论。

  第六称性门

  夫一切贤圣称性而行。法性无边行海叵量。或刹那际行满三祇。或恒沙劫未成一念。飞空鸟迹辨地位之疆隅。泪日风花明过现之影像。无胫而走。舍阿弥以何之。不疾而速。识西方之非远。譬五色至玄而亡。万流以海为极者也。今约诸行入一行。略示五门。一信心行二止观行三六度行四悲愿行五称法门

  一信心行者

  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一切诸行信为正因。乃至菩提果满亦只完此信根。如谷子堕地迨于成实不异初种。如稚笋参天暨至丛叶本是原竿。初心菩萨无不依信力成就者。莲宗尤仗信为根本。一信阿弥陀佛不动智.根本智与己无异。如大虚空日映则明。云来则翳。虚空本无是故。又云日即虚空故。二信阿弥陀佛那由他劫难行难忍种种修习之事。我亦能行。何以故。无始漂溺三途生苦死苦。披毛带角铁床铜柱。一切无益之苦皆能受之。况今菩萨万行济众生事岂不能为。三信阿弥陀佛无量智慧无量神通及成就无量愿力等事。我亦当得。如来自性方便具有如是不思议事。我与如来同一自体清净性故。四信阿弥陀佛不去不来。我亦不去不来。西方此土不隔毫端。欲见即见。何以故。一切诸佛皆以法性为身土故。五信阿弥陀佛修行历劫直至证果不移刹那。我亦不移刹那位齐诸佛。何以故。时分者是业。法界海中业不可得故。如是信解是入道初心。信一切诸佛净土之行。

  二止观行者

  如圆觉.楞严.华严诸方等经。古今学者广设观门。唯台宗三观最为直捷。示一心之筌蹄。撮诸法之要领。修行径路无逾于此。西方十六观。一一具此三义。妙宗钞曰。性中三德体。是诸佛三身。即此三德三身。是我一心三观。若不然者。则观外有佛。境不即心。何名圆宗绝待之观。亦可弥陀三身以为法身。我之三观以为般若。观成见佛即是解脱。举一具三。如新伊字。观佛既尔。观诸依正理非异涂。广如疏钞不能具述。知此则知念佛一声具足三观。了能念之心。非肉团。非缘影。是空观。了所念之佛。若依若正。各各主伴圆融。竖穷横遍。是假观。了能所绝待。双亡双照。是中观。又能念即一心三观。所念即一境三谛。能所不二即谛。观不二三谛即法身。三观即般若。谛观不二。念佛相应即解脱。举一即三。如新伊字。是则念佛一声能净四土。如拈一微尘变大地作黄金。是谓法界圆融不可思议观门。

  三六度行者

  起信论。知法性体离悭贪。随顺行檀波罗密。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随顺行戒波罗密。知法性无苦离瞋恼。随顺行忍波罗密。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随顺行进波罗密。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行禅波罗密。知法性体明离无明。随顺行般若波罗密。智度论。菩萨观一切法毕竟空。不生悭贪。毕竟空中无悭贪。悭贪根本断故。乃至般若波罗密毕竟空。常不生痴心。又菩萨虽不见施。以清净公上人心施。作是念。是施无所有。众生须故与。如小儿以土为金。长者不见是金。随意与。无所与。余五法亦如是。是谓菩萨行于六度。修净土者不越一行具此六义。念念离。行于施。念念净。行于戒。念念寂。行于忍。念念续。行于进。念念一。行于定。念念佛。行于智。当知离净寂续一。必有事相随缘而起。而皆从念佛流出。正助不二。事理不二。是故念佛一行能该诸行。以念佛是一心法门。心外无诸行故。若废诸行即是废心。

  四悲愿行者

  诸佛菩萨性海无尽。供养无尽。戒施无尽。乃至饶益无尽。如普贤十大愿王。虚空界众生界无尽。我愿无尽。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一切诸佛无不成就。如是愿王证涅槃果。故天亲菩萨净土五念门以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四种为成就入功德门。回向一切烦恼众生?世间苦为成就出功德门。菩萨修五念门速得阿耨菩提。难曰。净名经。观众生如梦。所见已寤等。发愿利生。将无眼见空华耶。答。智度论引佛云。无佛者破着佛想。不言取无佛相。当知无众生者破众生想。不言取无众生相。故净名谓菩萨作是观已。自言我当为众生说无众生法。即真实慈也。又般若经。菩萨深入大悲。如慈父见子为无所值物故死甚怜之此儿虚诳死。诸佛亦如是。知诸法空。毕竟不可得。众生不知于空法。染着着因缘。故堕大地狱。是故深入大悲。是则诸佛慈悲。正以众生空故。众生诳入生死故。岂有反息悲愿之理。故知菩萨种种度生是深达无众生义。若见有众生即有我。慈悲心劣。岂能行如是二种饶益之行。先德云。未居究竟。全是自利。妙觉佛后。普贤方是利他之行。佛告比丘。功德果报甚深。无有如我知恩分者。我本以欲心无厌得佛。今虽更无功德可得。我欲亦不休。当知行海无边。非丈竿尺木所能探其底里。痴儿见人指门前竿云在天半。即计量言。从地至天止两竿许。佛法戏论亦复如是。

  五称法行者

  法界海无量无边。行海亦无量无边。虚空着彩粉墨徒劳。法界无方辙迹安用。是故菩萨一切行皆称自性。非有非无。非行非不行。称法自在。非初心得。非后心得。今当略出其相。一菩萨度一切众生究竟无余涅槃。而生界不减。如登场傀儡悲笑宛然。唯一土泥空无所有。二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至地狱无罪垢。至畜生无无明憍慢等过。如女子离魂乃至生子而身常在母前。三菩萨自身入定他身起。一身入定多身起。有情身入定无情身起。如猛虎起尸跪拜作舞。唯虎所欲而尸无知。四菩萨于一小众生身中转大法轮。燃大法炬。震大法雷。魔宫摧毁。大地震动。度无量无边众生。而此小众生不觉不知。如天帝乐人逃入小女子鼻孔而女不觉知。五菩萨欲久住世即以念顷衍无量无数百千亿那由他劫。欲少住世即以无量无数百千亿那由他劫缩为念顷。如小儿看灯中走马。计其多寡首尾了不可得。若证如是不思议行者。一念中三世诸佛净土摄入无余。是谓菩萨庄严净土之行。以无思智照之。可见非情量所能猜度。何以故。自性超一切量故。

  第七往生门

  夫究竟涅槃唯除如来。二乘破有执空。假名寂灭。菩萨发真无漏。分破无明。何况劣根浅解大海一滴。辄逞狂慧断无后有。以恣情为游戏。以修行为缠缚。自杀杀他。何异酖毒。佛世一比丘得四禅。生增上慢。谓得罗汉。命欲尽时。见四禅中阴相现。便生邪见。谓无涅槃。佛欺我。恶邪生故。四禅中阴灭。泥犁中阴生。即堕阿鼻。坐禅持戒之流。一念妄证遂沉黑狱。而今禅人得少为足。荡心逸轨。其恶报又当如何也。古云。不生净土何土可生。三祇途远。余门多有退堕。古今圣流皆主此门。今略示六种以定指南。一切菩萨生人中者二菩萨生兜率天者三菩萨生长寿天者四菩萨生三界外者五菩萨初发心时生如来家者六菩萨三祇行满生十方世界利益一切众生者

  一菩萨生人中者

  般若经。有菩萨。人中命终还生人中。除阿毗?致。是菩萨根钝不能疾与般若波罗密相应。诸陀罗尼门三昧门不能疾现在前。夫人中火宅百苦相缠。唯大菩萨处之则无染累。如鹅入水水不令湿。诸小菩萨非深种善根。尺进丈退。何由得诸三昧。舍利弗六十劫行菩萨道。有人乞眼。出一眼与之。乞者嗅唾弃地脚踏。弗思惟言。如此弊人难可度也。不如自调早脱生死。思惟是已退回小乘。又飞行仙人以王夫人手触。神通顿失。迦文往因以欢喜丸媚药?就淫女。贤圣犹尔何况初心。岂若一念阿弥三昧疾现。寄质莲邦永离贪欲者哉。智度论。菩萨以不见现在佛故心钝。即知菩萨常当近佛。以近佛利根疾得般若故。

  二菩萨生兜率天者

  一生补处皆生兜率。菩萨欲随下生亦生彼处。十疑论。兜率欲界退位者多。天女微妙。诸天耽玩。自不能舍。不如阿弥净土。纯一大乘清净良伴。烦恼恶业毕竟不起。遂致无生之位。如师子觉生彼。为受天乐。从去已来总不见弥勒。诸小菩萨尚着五欲。何况凡夫。又弥勒上生经。入正定始得生。更无方便接引之义。是则兜率内院尚不求生。何况欲界诸天妙欲之薮。岂有需饮而入焦石。避溺而沉海底者哉。

  三菩萨生长寿等天者

  智度论。菩萨无方便入初禅。乃至行六波罗密无方便。谓入初禅时不念众生。住时起时不念众生。但着禅味。不能与初禅和合。行般若波罗密慈悲心薄故。功德薄少。为初禅果报所牵。生非有想非无想处。寿八万大劫。或言无色定通名长寿天。以无形不可化。不任得道。常是凡夫处。或说无想天名长寿。是外道天。必从深坠。或说从初禅至第四禅。除净居天。皆名长寿。以着味邪见善心难生。故佛言。天上命终。生人中者如甲头土。堕地狱者如地上土。非本发菩提心。曾于禅中集诸福德。不得还生人中闻佛法。若最初发心求生净土。常得闻法。直至不退。岂有是过。

  四菩萨生三界外者

  二乘三种菩萨折伏现行烦恼。舍分段而生界外。悲智狭劣。若不回心行六度等行。毕竟不入大乘智海。此非所论。般若经。有菩萨摩诃萨得六神通。不生欲界色无色界。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所至处无声闻。辟支乃至无二乘之名。其寿无量。龙树释曰。生身菩萨不断结使。或离欲得五神通。法身菩萨断结使得六通。不生三界。所至世界皆一乘清净。寿无量阿僧祇劫。菩萨生彼为乐集诸佛功德故。当知六通得生甚为希有。凡夫往生者以佛力故。又念力不可思议。以念念中具六神通故。

  五菩萨初发心时生如来家者

  顿示本智初心创发十住位即与佛同。如华严经。一类菩萨经百千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密。不生佛家。犹是假名菩萨。以虽见佛性。未彰智业。长者决疑论。从禅定显得根本空智慧门。初生如来智慧之家。名住佛所住。以此见道。无古今中边等见。历五位炼习气。长慈悲。名修道。故言发心便成正觉。方可修道。如善财云。我已发菩提心。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若不得正觉之体。诸行并是无常。皆是人天有生死业报也。又云。经此发心相应。得以正智。于分段身修观行。兼修善业。来生入变易身。以今生分段身是过去作业。今身以智修观行业。来生得神通变化生也。宗镜录。初心成佛。非不具诸功德。如普庄严童子。一生闻善熏习。二生成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一缘起而此三生只在一念。如远行到在初步。然初步之到非无后步。童子得入果海。非不久植善根。问。既久修。何言一念得耶。答。久修在三乘。教从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足。经云。初发心便成正觉。譬众川入海。才入一滴即称周。大海无始无终。余百川之极深。不及入大海之一滴。如三乘中修多劫。不及一乘之一念。又时劫不定。一念即无量劫。如十玄门时处无碍。又大乘明一念成佛有二。一会缘以入。实性无多少。故明一念成佛。二行行才满。取最后念为一念成佛。如人远行以后步为到。若一乘明一念成佛者。如大乘取后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以后即初。初念即是成。因果相即同时相应故。然一念成者。未具究竟。如人始出门。比久游他土者。同在空中。远近有别。是故十信.十住等五位各言成佛。而复辨其浅深。须善思之。若二大士言。即知禅门悟达之士不得废一切行。销磨无始结习也。夫居此浊恶。进一退万。若不近佛。垢腻交集。行何由成。如善财初发心悟道时。德云比丘教以忆念一切诸佛法门。及入弥勒阁后。普贤菩萨为发十大愿王导生极乐。此一切如来入道榜样。华严一真法界不同余教。是经不信。即真阐提。虽使释迦赞叹。普贤劝进。弥勒作证。亦未如何也已。

  六菩萨三祇行满生十方世界利益一切众生者

  菩萨功德成满。自然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马鸣起信论。菩萨种性根等。发心等。所证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龙树智度论。释迦从过去迦文至尸弃佛为初祇。从尸弃至然灯佛授记时为二祇。从然灯至毗婆尸佛为三祇。婆沙论。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行。百劫种相好因。然后获五分法身。唯识谓地前历一僧祗。初地满二僧祇。八地至等觉是三僧祇。然后获究竟法身。难曰。合论不离一念历阿僧祇。何得执定永劫乖第一义。答。长者但言三祇本空。时体不可得。非是无时。如人眼耳鼻舌身现在。说六根本无。不是废却六根言无也。小儿见水中月。爱着欲取。智者教言。是可见不可捉。但破可取。不破可见。诸佛菩萨三世行业。虽一切不可得而非无行。且龙树.马鸣二大菩萨皆禅门传衣之祖。岂肯自诳诳他误赚后来。当知生死事大。非一知半行所能躐出。然三祇行。行非近佛不可。智度论。有菩萨利根心坚。未发心前久集无量福德智慧。得遇佛闻大乘法。发菩提心。即时行六波罗密。入菩萨位。得阿鞞?致。所以者何。从佛闻法故。如远行。或乘羊或乘马或神通而去。羊车久久乃到。马差速。乘神通者发意顷便到。彼菩萨亦如是。从佛闻法发菩提时即入菩萨位。有菩萨初虽心好。后杂诸恶。时时生念。我求佛道以诸功德回向菩提。是人久久无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因缘薄而复钝根心不坚固。如乘羊者。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发心渐渐行六波罗密。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乘马者。是知成佛以智行为根本。智行以近佛为所依。是故悟达之士决当求生净土。如法修行免致退堕。俟忍力坚固。入世利生方为究竟佛果故。

  第八见网门

  夫一切迷情依诸见起。履之则为稠林。溺之则为热海。如蚕作茧。住处为受缚之因。似蛾赴灯。光明作丧生之本。先达云。行起解绝。将趋圣室先入普贤之门。欲修正因首割邪见之网。今约诸家负堕。略分十则。无法可舍。是见必诃。抛家荡子惯怜羁旅之人。落第寒生备识穷途之苦。幸顺佛言。莫依魔教。一断灭堕二怯劣堕三随语堕四狂恣堕五支离堕六痴空堕七随缘堕八唯心堕九顿悟堕十圆实堕(唯心顿悟圆实皆名为堕。非真见理。那有此胆识)

  一断灭堕者

  诸儒滞现在身。疑未来断灭。新发意学人执空相。疑一切断灭。此等尚不信有后世。云何信往生及净土等事。今为略释。一释诸儒。楞严经。佛告匿王。汝伤面皱。面必皱于童年。今观恒河与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否。王言不也。佛言。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言此身死后全灭。智度论。问。人死但见其灭。不见更有出者受后身。答。若身灭便无云。何有先世所习忧喜怖畏等。小儿啼笑无人教而忧喜续生。犊生趣乳。猪羊之生便知牝牡之合。皆先习故。子同父母而好丑贫富聪明闇钝不同。若无先世因缘不应有异。又世间有法可闻。有法可嗅。有法可味。有法可触。有法可知。而此等法皆不可见。然有生有死之法亦可知亦可见。可见者汝肉眼不见。天眼了了见。如见人从一房出。入一房。见人舍此身至后身亦如是。汝与畜生同。见何能见。可知者。如人死生虽无来去。而烦恼不尽故身情意相续更生身情意。身情意造业不至后世。而由是因缘更生受后世果报。如乳中着毒。乳变为酪。酪变为酥。乳非酪酥。酪酥非乳。乳酪虽变而皆有毒。身亦如是。今世五众因缘更生后世五众行业。相续不异。故而受果报。如冬木未有华叶果实。时节会则次第而出。复次有知宿命者如梦觉。忆所经由。又一切圣人内外经书皆说后世。复次瞋恚嫉妒疑悔内恼。身则枯悴颜色不悦。若净信业因缘。心清净。身得轻软颜色和悦。当知必有后世。但众生肉眼。智慧薄。生邪疑。是以虽修福事。所作浅薄。如医师为王疗病。王为起宅而医不知。归见之乃悔不加意治王。复次。圣人说现在事实可信。说后世事亦可信。如夜行险道。导师授手。知可信故。则便随逐。以上比智圣语皆有后世。汝肉眼比智薄。又不信圣语。云何得知身后。如宣圣言费隐则言鬼神德盛。明明说武周达孝在识鬼神之情状。事死如事生处。而考亭先生曲为解说。归之二气。何敢于诬先圣疑后来耶。稗官野史不足论。如彭生为豕。伯有为厉。刘聪为遮须。国王蒋济之子乞官于泰山令。则正史也。玄鸟生商。帝武肇周。正经也。雀化蛤。田鼠化鴽。鹰化鸠。正令也。一微尘。识所知。几何拟欲。蛙嫌海量。萤掩日光。侮圣亵天。当得何罪。不过谓非人所经历及道理不可信者即不足凭。日月度数。五星往来。非人所经历也。何以推测皆验。天何为高。地何为卑。风起云行。春生秋杀。有何道理。胎中之根无知而转。字母之乳无因而出。有何道理。至于一毛一尘一草一木。若有毫头许道理。幸为指出。以常见故则常之。而此常见乃复无理如此。是故不应以不见而疑往生。二释学人执空相者。论曰。学人闻说空。于生死业因缘中生疑。谓一切法毕竟空。无来无去。无出无入。云何死而有生。现在眼前之法尚不应有。况死后复生余处。不知诸法毕竟空而亦不断灭。生死相续亦不是常。无量阿僧祇劫业因缘虽过去亦能生果报而不灭。是为微妙难知。若诸法都空。佛不应说往生。何有智者前后相违。但为除诸法中爱着邪见颠倒。说毕竟空。不为破后身。又为遮罪业因缘。故说种种往生。佛法不著有不着无。不着亦有无。不着非有无。亦不着不着。如是则不容难。如以刀斫空则无所伤。是为毕竟空相。毕竟空不遮生死业因缘。是故说往生。此疑甚浅。以世人此见最多。故首破之。是求往生之第一障难故。

  二怯劣堕者

  有三。一疑结习浓厚。凡夫但知业力。不知业性空。若业性实者。尽虚空界无容受处。如黑云障空风至则灭。若云实者吹亦不去。虚空喻性。黑云喻业。念佛喻风。又业性即法性。乌刍瑟摩闻多淫人成猛火聚。却后遍观四支百骸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夫同一热恼。方其淫成大火聚。及其离成大宝??。若淫性实者。云何是中而得三昧。是故迷成则处胎狱。念成则入莲胞。以胎性即化性。非从外来。如浊水中清非外来故。二疑念力轻微。众生信有形之行业。大不信无形之念力。尤大念力是行业根。一切事业非念不成。如人造罪。无心者重得轻报。有心者反是。以念力重故。如无记时。耳提面嘱亦不记。若心在者。一入耳根虽终身不忘。以念力坚故。苏轼曰。佛以大圆觉。充满十方界。我以颠倒想。出没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净土。我造无始业。本从一念生。既从一念生。还从一念灭。生灭灭尽处。则我与佛同。如投水海中。如风中鼓橐。虽有大圣智。亦不能分别。净土决云。念头所系最急。如水必赴海。火必炎上。刃必伤。毒必杀。无空过者。念佛之念亦如是。如淫男子淫念坚故。化为猛??延烧神庙。月光童子观水窥屋。唯见清水。僧清辩与无想外道论议。外道化为石以证己见。清辩书于石上。明日亦有答辞。是等皆念力坚猛无因变化。云何念佛而佛不现。当知念力是一切法中之王。如摩诃那伽大力勇士。怒时额必生疮。疮若未合阎浮提人无与敌也。三疑亿万刹远。凡夫执定十万亿刹。意谓快马疾帆日不千里。云何刹那得生彼处。不思国土远近从分段身计度生。从肉眼生。此往生者为分段身耶。为是周遍含容之心耶。若分段身者。身是顽质。云何得生。若心生者。心周沙界。净土原在心中。焉有往来。如人在长安思乡。或闽或滇随念即至。岂有程途。又如梦时身在床而遍至他方。无功居士曰。极乐去十万亿刹。凡夫命终顷刻至者。盖自心本妙耳。楞严云。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以此推之。当命终时。染浊缘离。故娑婆当处幻灭。清净缘合。故极乐当处幻生。此灭彼生间不容发。何顷刻之可论。余乡有客能致乩仙。仙即其亲也。后赴京师有所卜。虞地远不能赴。书符宣词。少顷即至。此是业系尚如是疾。况不思议念力。仗阿弥陀本愿功德。顺水张帆有何障难。念佛之人当遣此三疑。若不遣者。真结习浓厚。真念力轻微。真十万程远。如出门而扄其钥。是不欲出。非无门过。

  三随语堕者

  六祖言。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庞居士云。事上说佛国。此去十万里。大海渺无边。动即黑风起。因此遂有一辈无知传虚接响。谓净土不足修。自障障他深可怜悯。若论宗门提倡。尚不有佛。何况佛国。为破相明心。是非俱刬。吹毛利刃执则手伤。栗棘金刚吞则噎咽。宗语此等甚多。若执之。释迦老子真以饲云门狗乎。又佛是干??橛。果尔则粪车溷厕应当礼拜供养。疏钞曰。西方十万亿土。坛经言十万八千者。错以天竺为极乐也。六祖未阅藏。闻西方以为西竺者有之。然教中明言极乐。三毒不生。得不退转。今言西方造罪求生何土。此相打无好拳也。秪图着痛。岂料皮顽。然宗门一期之语。要不足辩。学人果能顿悟顿修解行相应如六祖。投金汉水游戏生死如庞公。虽不求生亦何害于生哉(六祖庞老亦何害生西方千古至言)。

  四狂恣堕者

  有等魔民专逞狂慧。不肯持戒修行。妄引经论相似语言。如烦恼即菩提。淫怒痴即梵行之类。随语生解。随解发毒。果如彼说。迦文悟道应亲宝女。阿难淫舍何须提奖。六祖初随猎人尚未受戒。何苦但食肉边菜也。经云。尚无不杀不盗不淫。何况更有杀盗淫事。岂有闻人呵甘松沉水。便谓应住溷圊者乎。昔达磨达有辩慧。师子尊者称其悟解。至传法则授婆舍斯多。达心恨。独行渡水。有女子浣。露其胫。达念白晰乃尔者。忽在旁曰。今日之心可授祖位乎。达摄念礼足求哀。即一淫戒。余行可例。般若经。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波罗密。释云。罪不罪不可得者。非邪见粗心言不可得。菩萨深入诸法相。慧眼观故不可得。罪无故不罪亦不可得。若着无罪。见破戒罪人则轻慢。见持戒善人则爱敬。如是持戒名起罪因缘。不名具足。故知住戒尚破何况弃毁。戒执亦戒始名持戒。诸大经言。梵行不可得等。皆此义。永明曰。带习尚被境牵。现行岂逃缘缚。犹醉象无钩。痴猿得树。奔波乍拥。生鸟被笼。是故菩萨禀戒为师常怀大惧。又曰。末代宗门学大乘人多轻戒律。所以大涅槃扶律谈常。乘戒俱急。号为续常住命宝。何以故。若无此教。但取口解脱。全不修行。则乘戒俱失。故乘谓悟第一义。戒谓止一切黑业。祖师分四料简。一戒急乘缓。戒急生人天中。如箭射空力尽还坠。乘缓虽闻大法如聋若哑。二乘急戒缓。戒缓生恶趣中。乘急常闻大法。华严会上八部鬼神是也。三乘戒俱急。生人天常闻大法。四乘戒俱缓。堕恶道永不闻法。是故乘戒如车二轮。废一不可。龙树曰。破戒之人如清凉池。有毒蛇不中澡浴。其家如冢。人所不到。失诸功德。如枯树。如田被雹。不可依仰。如大病人人不欲近。如吐食不可更啖。祖师如是苦口呵责。曾许人破戒不。千日学解不如一日持戒。何得贪悟道之虚名。受泥犁之实祸。欺己诳人。枉遭王难。夫狂吠人无所不破。今独言戒者。以邪见恶火首烧戒宝故。又戒是净业之基。一切白法由戒生故。

  五支离堕者

  多有法师涉猎教典记注章句。执法身假名。析名相分齐。东缉西补。竟月穷年画面毗卢。排场法界。贡高我慢。得少为优。闻人念佛则曰此摄妄想之一法。或云教海义深。尔辈钝根。念此亦可。或云此三藏中为某藏摄。或云此属何教。似坊上小儿斗曲。以多为胜。各争己见。无实行履。长爪梵志以论议摧伏诸师。搪揬蹴蹋无能制者。后至佛所白佛。我一切法不受。佛问。是见受不。答亦不受。佛言。汝不受一切法。是见亦不受。则无所受。与众人无异。何由贡高而生憍慢。梵不得答。当知饥儿过屠门大嚼。止益馋心无救枵腹。曩有一灵俐座主。示余所得教中奥义。名流注疏多肆评驳。余问是敌得生死不。傲然曰有何生死可敌。余曰。是即是。但恐阎罗殿前无译字生。不会座主语言三昧也。此亦大中讲席之病。奉劝少年开士长。篇短章牵藤引蔓。口诵心忆眼眯脑昏。究其效验不过上几回座。讲几期经。受几个瞎眼礼拜。若无真实功行。唯添业逋。何若一声阿弥直登不退。事不迨半。功乃百千。昙谟最讲涅槃.华严。领众千人。阎罗呵云。讲经怀彼我。以骄凌物。比丘中第一粗行。即押付司。可为明戒。然有义解高流。因参教典悟西方不思议大事。以此自利利他。转益未来。燃长夜炬。功德无量。又何必惩噎废食见蹶停骖也哉。

  六痴空堕者

  学道稍窥法空。闻人念佛即曰。法离名字。若狥假名转益虚妄。文言尚空何况名号。答。法句经。汝观诸佛名字。若是有。说食与人应充饥。若无。定光如来不授我记。如无授者。我不应得佛。当知名字其已久如。以我如故。备显诸法名字性空。不在有无。华严经。诸法不分别自性。不分别音声。而自性不舍名字不灭。群疑论。若言名字无用。不能诠法体。亦应唤水火来。故知筌蹄不空。鱼兔斯得。称斯弘名。生实净土。何得言虚。天台智者曰。行人执其痴空。不与修多罗合。言心是法身。应触处平等。何故经像生敬。纸木生慢。答。我以凡夫位中观如是相耳。为欲开显此实相。恭敬经像令慧不缚。使无量人崇善去恶。令方便不缚。岂与汝同耶。上都仪曰。皈命三宝。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不明无相离念。凡夫系心尚不得。况离相耶。如无术通人居空造舍也。法华经。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具三十二相。乃是真实灭。南泉大师曰。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秪不许分剂心量。若无是心。一切行处乃至弹指合掌皆是正因。百丈和尚曰。行道礼拜慈悲喜舍。沙门本事宛依佛敕。秪不许执着。净土指归曰。圆顿行人语默动静皆遵圣教。尽合佛心。若以念佛生心动念成妄想者。息心无念亦成妄想。楞严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若以念佛著有为患者。执空之人其患尤甚。永嘉云。豁达空。拨因果。漭漭荡荡招殃祸。若以外求他佛为未达者。内执己心不达尤甚。长沙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若以别求净土为偏见者。执目前为净土其失尤甚。楞严经。落魔道者都指现前为佛国。别无净居及金色相好。言眼耳鼻舌为净土。男女二根即菩提。弟子与师俱陷王难。迷惑无知堕无间狱。若以执有修证为权说者。执无修证堕落外道其祸尤甚。楞严曰。自谓已足则有大我慢。魔入其心腑。谓三祇劫一念能越。尚轻十方如来。何况声闻缘觉。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土木树叶叠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疑误众生入无间狱。是故当知执空破相皆是魔属。智度论。田舍人不识盐。见人以盐着食令诸味美。便钞盐满食咸苦伤口。人言痴人。当筹多少和之令美。云何纯食。无智人闻空解脱门断诸善根亦如是。思之思之。任尔一切空生死空。争奈阎罗大王空不得。

  七随缘堕者

  有一等愚鄙邪人。取古人随缘消旧业。任运着衣裳。但顺天真。万行自圆等语。遂谓举足下足谁非净业。何用种种作为。曾有人问。即心是佛。岂假修行。先德云。祇为是故。所以修行。如铁无金。虽经锻炼不成金用。涅槃经。众生皆有念心慧心发心勤精进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虽念念灭。犹故相似相续不断。故名修道。如灯虽念念灭而有光明除破暗冥。食虽念念灭能令饥者饱满。药虽念念灭亦能愈病。日月光明虽念念灭能增长草木树林。宝积经。若无正修。猫兔亦应成佛。牛头融大师曰。若言修生则造作非真。若言本有则万行虚设。长者论。若一概皆平则无心修道应须?修以至无修。慈愍三藏录。若言世尊说诸有为定如空华。如何敕诸弟子修六度万行妙因证菩提涅槃之果。岂有智者赞乾闼婆城。劝人以兔角为梯而登陟乎。故有漏修习是实是正。彼达磨之对梁武。雪峰玄沙之对闽王。为贪著有漏因病发圭。何得以一期之言废佛道业。且不住相戒施等者。谓有而不住耳。有而不住故作而无作。今以本无为不住。如下里乞儿向人言吾不以富贵骄人。岂非梦语。又执言无作者。将槁心枯体。如像塑耶。抑犹酬酢应对如常人耶。若酬酢应对应非无作。若言不乖无作则观佛礼念本自天真。岂应独乖。二义不成。成大妄语。是故当知随缘任运非是无作。若无作是随缘者。蚓壤蛙泥亦是随缘。何不成佛。错认祖机。执砾为玉。与市井儿所宗之无为教何以异哉。

  八唯心堕者

  有人谓自性净土即俗恒真。七宝瓦砾一道平等。荆棘即为琼树。鸡鹜总是珍禽。称理而说但净自心。何须分别。答。汝言心净土净不须分别者。引汝入厕能久住不。入死尸场薉气熏灼不掩鼻不。与疥癞脓血人能同应器床褥不。若不能者。此即厌五浊相。若居尚净室。游宜净侣者。此即忻净土相。忻厌炽然。何谓平等。纵能忍薉浊不求远离。则蜣螂鸦犬亦能亲此种种物。岂皆得道。脱汝净薉俱离。依然取舍于唯心义。亦不相应。是故当知。诸佛以唯心故忻厌出生。以唯心故说名平等。以唯心故庄严佛土。若不唯心岂能随念。若非平等凡夫无分。薉尚不舍何独舍净。舍既是心。取亦何乖。皆由不了佛旨致斯妄执。但识唯心。疑义斯遣。

  九顿悟堕者

  今世禅人皆云一超直入不落功勋。尚不求作佛。何况往生。答。汝舍身之后将灰断永灭耶。抑尚受后有耶。若受后有。为生净土耶。生三界耶。若居三界即不如净土。若净土者即同往生。先德云。善知识明见佛性。与佛同俦。若论其功。未齐诸圣。须从今日步步资熏。又云。未悟而修。非真修也。唯顿悟渐修既合佛乘不违圆旨。彼顿悟顿修者。亦是多生渐修今生顿熟。此在当人时中自验。若所言如行。所行如言。量穷法界之边。心合虚空之理。八风不动。三受寂然。种现双销。根随俱尽。譬诸无病不应服药。如或现行未断。习气又浓。寓目生情。触尘成滞。虽了无生之义。其力未充。不可执云烦恼性空。修成颠倒。夫烦恼性空能令受业。业果无性亦作苦因。苦痛虽虚秪么难忍。如遭重病病亦全空。何求医人遍服药饵。祖师云。将虚空之心。合虚空之理。亦无虚空之量。始得报不相酬。汾阳无业禅师云。如今解禅解道如恒河沙。说佛说心有千万亿。纤尘不尽未免轮回。丝念不忘尽从沦坠。如斯之类不能自识业果。妄言自利利他。自许上流并他先德。但言触目无非佛事。举足尽是道场。原其所习不如五戒十善凡夫。观其发言嫌他三乘十地菩萨。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药。假使才并马鸣。解齐龙树。只是一生两生不失人身。临命终时圣凡情量不尽。纤尘思念未忘。随念受生轻重五阴。向驴胎马腹托质。镬汤炉炭煮烧。从前记持忆想见解一时失却。依旧再为蝼蚁。从头又作蚊虻。虽是善因而招恶果。圆悟和尚曰。生死之际。处之良不易。唯大达超证之士一径截断则无难。此虽由自己根力。亦假方便。于常时些小境界转得行。打得彻。践履将去。养得纯熟。缘谢之时自无怖畏。古德坐脱立亡。行化倒蜕。能得勇健。皆平昔淘汰得净。香林四十年得成片。涌泉四十年尚走作。石霜劝人休歇去。古庙香炉去。永嘉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盖兢兢业业。念兹在兹。方得无碍自在。舍生之后随自意趣。后报悉以理遣不由业牵。所谓透脱生死者耶。当知诸大师密密履践。秪是图个生死好处。路虽不同期于终净一也。有狂僧自负见地。余问。汝信得出家身在长安不。曰恶得不信。汝或梦见父母兄弟。梦为稚子嬉戏。是时知身在客不。曰不知。余曰。论汝信得出家与行脚见道明白当不过此。然才到枕上。返僧为俗易客为家己自不知。况生死长夜。靠些子见地能保其不颠倒也。僧悚然。

  十圆实堕者

  谓华藏世界一刹一尘具含无量国土。本无净薉。焉有往来。故长者言。西方净土是权非实。以情存取舍。非法界如如之体。答。若约真论。华藏亦是权立。何独西方。论言。理智无边名普。知随根益曰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18-10-1 18:32:03 | 只看該作者
是普贤菩萨亦权也。文殊师利是自心善简择妙慧。觉首目首等是随信心中理智现前。是亦权也。又谓尼父颜渊等皆是表法。本无是人。是一切皆权也。今试定量文殊.普贤及此方贤圣。若言权则现有其人。及遗言往行。若言实则是长者诳凡灭圣。犯大妄语。于此辨得。西方亦入刹尘。刹尘亦含西方。岂有权实。论云。莲华藏体是法身随行无依住智体之所报得。宫殿总大悲含有之所报得。楼阁是智照观根顺悲济物之所报得。其地金刚平等自性法身之所报得。摩尼庄严法身戒体随行报得。金刚轮围山大悲戒防护之业之所报得。众华庄严万行利生开敷之所报得。宝树建行利生覆荫含识之所报得。但业不相应者同居不见。犹神鬼与人同处人不能见。若尔则所谓华藏世界与汝所见之刹尘同耶异耶。若同。目连鹙子视听尚隔。若异。何名一真。僧灵干志奉华严。作华严观及弥勒天宫观疾甚。目睛上视。童真问之。答曰。至兜率宫而天乐非久终堕轮回。莲华藏是所图也。须臾复曰。见大水遍满。花如车轮。而坐其上。所愿足矣。言终而逝。此与西方往生为同为别。当知漏卮勺海。萤火焚山。徒益疲劳。诸有智者不应如是分别。

  第九修持门

  夫积劫情尘多生爱海。似蚀剑之苔花。若吞珠之泥绣。无砺不吐去垢方明。欲得心空除非薉灭。悟者常须觉观。迷人勤加炼磨。其或爱锁贪枷。亦当恸年惜月。孔子曰。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今欲一生超僧祇之果。十念摄亿万之程。岂粗见浮思结心尘口所能超越。不??一忍。空累多生。如法而修。免堕魔罥。一净悟门二净信门三净观门四净念门五净忏门六净愿门七净戒门八净处门九净侣门十不定净门

  一净悟者

  欲生净土。当如法了悟。悟是迷途导师。如入暗当燃灯。炬是净国图引。如行远当识邮程。是诸行领首。如冲坚当随将帅。一者悟能了知即薉恒净。不舍净故。二闻净佛国土不可思议不怯弱故。三知毕竟空中因果不失。止一切恶不更作故。四知彼土不去不来。此亦不去不来故。五悟佛身遍虚空。众生身亦遍虚空。如地狱业力。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六闻阿僧祇劫无量诸行。如说弹指顷事。不惊怖故。七修十善三福不住人天故。八如觉忆梦事。不作有无解故。九如眼见故乡。信不信不可得故。十知法无我顺性利生。直至成佛无疲厌故。菩萨入此门成就白法。随意得生。故观经。上品深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疏云。第一义谓诸法实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又安心不动名之为念。钞曰。第一义理。悉不为二边所动。通名为念。西域如韦提.善财.龙树等。以入地往生。此方如远公.智者.永明等。以证悟往生。经论广载不能具录。论中或有言生彼求悟。此为中下人说。至言悟自己佛不必求生。此为十地菩萨以上说。若云悟第一义而结使未断者亦不求生。则龙树.永明等为捏目生花无事多事矣。

  二净信者

  智度论。有信清净。能入佛法。无信不能入。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又经说信为手。入宝山自在能取。无手不能取。昔王仲回问无为子。如何念佛得无间断。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即是不间断。回欣跃而去。未几得生。还来致谢。是故若未能顿悟。当深植信根。不惊不动。一信金口诚言决定当生。二信自心广大具有如是清净功德。三信因果如形影决定相随。四信此身形识及一切世界如阳??空花无所有。五信五浊恶世寒热苦恼薉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六信一切法唯心如忆梅舌酸。七信念力不可思议如业力。八信莲胞不可思议如胞胎。九信佛无量身无量寿无量光不可思议。如蚁子身蜉蝣岁萤火光。十信此身决定当死。若具如是信根。举足下足无非念佛。故知信之一字通上中下。若无甚深信力。如无羽之鸟定不得飞。

  三净观者

  众生无始垢薉遍一切法。如面入沙金在矿。修净业者当加种种观行。磨炼习气为白法之坛壝。作往生之津梁。一净观。观佛相好如十六观经说。二不净观。观身心不净器世界不净生厌离。三无定观。观一切法无定。如一美色。淫人为乐。妒妇为苦。观行人观之。种种恶露异类如土木。四和合观。观身及世界并见闻觉知。如积木为屋。积土为垒。积杂彩为画。无实体。五对治观。观自身何结最重。当用何法对治。如药草等于此病为药。余病非药。如是观察对治。六惭悔观。观一切众生无量劫来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男女。递相淫毒曾不觉知。如枭獍杀父母。牛羊鸽雀配其亲。彼不自知。诸佛菩萨见于我等亦如是。当生大愧恨。七念念观。观一切时中几许忆念佛心。几许利生心。几许垢净沉掉心。八平等观。观一切色一色无好丑。一切声一声无誉毁。一切受一受无恩仇。一切义一义无浅深。九微细观。观佛念法念起于何来。去于何往。十法界观。观一毛一尘皆具无量净佛国土。行者以第一净观为主。余九为伴。如石中觅珠。若不破石无缘得珠。

  四净念者

  一行三昧惟在决定。若不得念即有散漫。三昧不成。一摄心念。一切处摄念不忘。纵昏寐亦系念而寝。不隔念。不异念。二勇猛念。如好色人闻淫女所在。磷途虎窟必往不怯。三深心念。如海深广必穷其底。觉路遥遥不竟不休。四观想念。念念中见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五息心念。息一切名心宦心欲心世间心贪恋心贡高心遮护心人我是非心念佛。六悲啼念。每一想佛。身毛竖。五内裂。如忆少背慈母。及多慧亡儿。七发愤念。如落第孤寒负才寂寞。每念及殆不欲生。八一切念。见闻觉知及毛孔骨髓无一处不念佛。九参究念。念佛一声不能晓了佛与念之分剂。十实相念。了此一念从本以来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是亦有无心。不是非有无心。是为上品念佛门。如是念者现生必得见佛。

  五净忏者

  经云。前心起罪如云覆空。后心灭罪如炬破暗。又云。百年垢衣可于一日浣令鲜净。是故欲除重障。当勤忏悔。一内忏。忏心意识不净因。二外忏。忏一切色声等不净法。三事忏。忏十八界.二十五有.八万四千尘劳结使障。学阿僧祇劫见佛利生诸行业。四理忏。忏入道以来所得狂解。所学经论。所闻奥义。作止任灭等病。障佛无漏智。五过去忏。忏无始世界所作黑业。如今生纵不淫盗不谤法妄语。但所求不如意即盗业未尽。但值不随意眷属即淫业未尽。但言出人疑信相半即谤法妄语业未尽。于一切果中察一切因。当知前生无恶不造。一一当忏悔。六未来忏。一切恶法即今便止。尽未来世永不相续。七现在忏。忏现世所有生老病死种种苦业。种种烦恼业。举足下足业。起口动心业。一切微细不可称量业。八刹那忏。一念中九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一生灭一忏。九究竟忏。等觉位一分无明犹如微烟。誓究竟净。十法界忏。法性无我无人无今无古。普为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平等忏悔。若能如是真实忏者。一切障碍悉得消灭。不离道场得见诸佛。

  六净愿者

  智度论。菩萨见诸佛世界无量严净。发种种愿。有世界无众苦。乃至无三恶名。菩萨见已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亦如是。有世界七宝庄严。昼夜清净光明。有世界众生皆行十善。有大智慧。衣被饮食应念而至。有世界纯诸菩萨。如佛色身光明彻照。乃至无声闻辟支佛名亦无女人。皆行深妙佛道。游至十方教化一切。如是种种严净愿皆得之。故名愿受无量诸佛世界。问。行业清净自得净报。如田家得谷岂复待愿。答。作福无愿。无所标立。如销金随师作。金无定也。佛说有人不知禅法。修少施福戒福。闻人中富乐及欲天色天心愿乐者。命终各生其中。菩萨亦如是。修净世界愿然后得之。以是故知因愿受胜果。复次庄严佛界事甚大。独行功德不能成。要须愿力。如牛能挽车。要须御者。净世界愿亦如是。福德如牛。愿如御者。问。不作愿不得福耶。答。无愿得。不如有愿得。愿能助福。常念所行福德增长。以是义故。净佛国土当发大愿。一不为福田故愿。愿为一切众生荫生净土故。二不为眷属故愿。愿治一切如来家生净土故。三不为病苦故愿。愿医一切世间无明等疮生净土故。四不为转轮王故愿。愿转诸佛法轮作大法王生净土故。五不为欲界故愿。愿离一切微妙五欲生净土故。六不为色界故愿。愿离一切禅着生净土故。七不为无色界故愿。愿尽种种微细流注证无量相好身生净土故。八不为声闻.辟支故愿。愿以福智饶益一切生净土故。九不为若干世界众生故愿。愿代无央数世界众生苦?一切世界众生生净土故。十不为若干阿僧祗劫众生故愿。愿代无数阿僧祇劫众生苦拔一切劫众生生净土故。如是发大愿。最后刹那定如普贤愿中所说。当知愿为截苦海之舟航。导极乐之明师故。

  七净戒者

  一切净法以戒为址。如作舍求平地。画先治素。练戒亦如是。为诸善法首。入净国之初门。若不持戒。决定障生净土。如恶露敝女欲事帝释。无有是处。一悭贪戒。行财命二施及与法施无爱惜。二毁禁戒。五戒律仪戒乃至无漏戒满足持。三瞋恚戒。以忍调心调身口。遇恶口刀杖但自思惟业因缘法。作偿负想。导师想。风寒冷热想。四放逸戒。谓生死险道无放身处。如人持满钵油行悬缆上。不得左右顾视及生第二念。五散乱戒。摄诸根。息诸缘影。如护风灯。如防生鸟。六愚痴戒。以智慧破诸迷闷。如作务常借日光。若长夜诸作皆废。如登览当开目。若盲及睡眠。山河大地与无等。七憍慢戒。不以才辩贡高。以悟解贡高。以诤论贡高。乃至一切所得如镜面垢。不以此垢骄彼垢。八覆藏戒。我心中一切处。诸佛一切处。菩萨一切处。神明无可覆。如日中逃影无可逃。九无益戒。远离一切戏事。一切诗文。一切尘缘。一切口解脱等。十不住戒。谓持戒为生净土。饶益众生。不求闻誉及人天二乘果。菩萨如是行于净戒。则能摄诸众生生于净土。众生虽至冥顽。莫不钦仰戒德故。

  八净处者

  有志出尘。当舍恶处。若不舍者。是厌离未极。厌未极。是忻净土未极。龙树曰。菩萨心不贵转轮圣王人天福乐。但念诸佛。是故随心所重而生佛土。今小适意处尚不能舍。何况轮王。是缚足欲行。系翅求飞也。一繁华喧阗处当远。二歌楼酒肆处当远。三热??熏约处当远。四论除目及朝事处当远。五恩爱缠缚及熟历处当远。六诗坛文社斗章摘句处当远。七讥刺古今较长竞短处当远。八讲无义味道学处当远。九义解斗名相矜小智处当远。十宗乘狂解妄谈顿悟轻视戒律处当远。是等挠道。与魔不异。若离是处。道业当办。

  九净侣者

  真机非友不发。恶法非友不止。如车二轮去一则蹶。世间文字诸戏论法。尚须同心印正。何况无上大道。因缘经曰。风由栴檀薝卜林来有妙香。若经粪薉死尸其风便臭。如净衣当置香箧。若处臭衣亦臭。友亦如是。当严别净薉。一山林闲适之友当近。能止躁心。二严持戒律之友当近。能淡诸欲。三智慧广大之友当近。能出迷津。四总持文字之友当近。能决疑难。五寂寞枯槁之友当近。能恬进取。六谦卑忍辱之友当近。能消我慢。七直心忠告之友当近。能抑诸过。八勇猛精进之友当近。能速道果。九轻财好施之友当近。能破大悭。十仁慈覆物不惜身命之友当近。能摧人我等执。反上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像设为师。经论为侣。其他游戏之徒宁绝勿通。园无佳花莫植。臭草无益赏心。徒增厌薉。

  十不定净者

  众生根器利钝不同。如上诸法。上根利器方得具足。如来有异方便。开九品之门。分上中下修习。今略开十种。一解义谛未全伏惑。或不深解但能诵读诸经。二但依语生信。或因他生信。或遇贫穷折辱生信。三或观金像。或随意观一相。四晨朝十念乃至百念千念。五但忏粗重习气及十不善业。六为怖生死发愿往生。或遇苦难发愿往生。但不得作人天及诸福德愿。七但持八戒五戒。乃至但戒杀盗淫妄。八一切喧场不能卒离。但时时生厌离心。九诸世法中人不能即断。但不随顺。十或但临终十念。如上诸法能至心受一法者。皆得往生。唯不得疑信相参。若有疑者。诸行悉不成就。如人夜中独趋道路。不得生疑。闻法疑者不如不闻。彼无闻者但不闻法。非有障难。此则自作障难故。

  第十释异门

  夫西方大旨经中自明。净土要门诸论具释。如天亲.智者.海东.越溪等皆抉发幽微。举扬宗趣。近则云栖和尚小本疏钞条分类析。诸师所发已无余蕴。但诸经随时立教。逗根说义。时有差别。致生学者疑畏。今略拈出。博采诸论。附以管见。会归一处。以便参考。一刹土远近释二身城大小释三寿量多少释四花轮大小释五日月有无释六二乘有无释七妇女有无释八发心大小释九疑城胎生释十五逆往生释

  一刹土远近者

  大小弥陀经。西方去此十万亿刹。观经。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二说谁正。释以远近无定。故凡言某方者。某方至某方几城几刹。是从色身建立。身相虚故。所计方向道里亦皆不实。滇人言燕远。是从滇计。燕实无远。齐人言燕近。是从齐计。燕实无近。如十步之地。蚁即远。象即近。不应言远。是实是地不当从蚁计故。亦不应言近。是实是地不当从象计故。又十步亦非实。是地既不从蚁象。亦不当从人计故。蚁象人响。三根可知。智度论。随世俗故说有方。方实不可得。问。经说日初出处是东方。答。不然。须弥山在四洲之中。日绕须弥照四天下。北俱芦日中即东胜神日出。俱芦于胜神则是东方。东胜神日中即南赡部日出。胜神于赡部则是东方。如是展转。一切方皆东皆南皆西皆北。而方实无初始之处。问。且说此国中方相非无初东。答。若此国中日初东出。必北有断处乃可为初。断则无常不能遍运。是故但有方名而无实。是则方所尚不可得。岂有程途。然亦不废方所程途。何故。以但有名。亦可随情说故。

  二身城大小者

  声王经。阿弥陀佛与声闻俱。其城纵广十千由旬。观经。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眼如四大海水。不应身城悬绝如是。海东疏释。彼佛有众多城。随众大小。城亦大小。大城示大身。小城现小身。十千由旬是与声闻俱住之城。佛身相当而住。观经身高大。其城亦随广大。先德云。净光庄严土唯演顿众。香土纯菩萨。故二土佛但现高大之身。若安养土。顿渐俱谈。声闻菩萨共为僧故。佛示生身法身。三十二相通乎生法。大小共见。若八万相局在法身。大乘贤圣得见也。是故应以藏尘尊特相得四悉檀益者。应以八万尊特相得四益者。应以三十二尊特相得四益者。佛各为现三种尊特身。如毗卢遮那。声闻视听隔于对颜。不妨菩萨更见大身。何故。佛身随所被机大小。如日光随隙大小。而是日光无大小故。

  三寿量多少者

  经云。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又云彼佛般泥洹。观世音菩萨作佛。既当入灭即是有量。释。阿弥寿量元是有量之无量。故曰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是举其数也。先德云。藏通补处。彰佛有量。别圆补处。显佛无量。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同一法身一智慧。菩萨机忘。如来应息。名补佛处。实异藏通。前佛定灭后佛定生。故金光明四佛降室疏云。若见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即是常身。弟子唯一乘众。若见四佛佛身不同。即是应化。弟子三乘众多。故知全法界身非生非灭。岂得竖分当现。横论彼此。既非生灭。无量义成。且净佛刹中。尘刹水树皆是佛身。经云。是诸众鸟皆阿弥变化所作。若佛寿量有尽者。道场国土及诸水鸟音声亦应有尽。若有尽者不应有补。若无尽者不广言灭。如虚空分齐。非有分齐非无分齐。以不思议智照之可得。

  四花轮大小者

  小本。池中莲华大如车轮。观经。一一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大本。池中莲华或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夫人世车轮大不逾丈。轮王千辐纵广不过一由旬。何得相悬乃尔。释。花轮大小亦如身城。以众生机有大小。故身城水树现有大小。莲华亦然。如初地见佛百叶花。二地见千叶。三地万叶。四地亿叶等。以自受用身有大小故。见花亦尔。如此方阿育王舍利塔。众生见者有无大小颜色处所动定光明及与异相无量差别。同一肉眼所见尚异。何况菩萨.声闻.人天等功用悬绝。所感花轮焉得不殊。如刹利贵种。飞楼杰阁遍满城邑。寒微茕子敝茅土窟。乃至不得。是自福德所招故。宝池花相应亦如是。

  五日月有无者

  诸本或言日月处空。或言处空而不运转。或不言有无。或直言无有。又经。彼佛光明普照佛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映蔽日月。诸声闻众皆有身光能照一寻。菩萨光照极百千寻。二菩萨光明常照三千大千世界。如是虽有日月如爝火之处太阳。岂有光照。若日月不能照者应无昼夜。何故经言昼夜六时及清旦食时等事。释。此亦权说。借此昼夜喻彼时分。且昼夜往来者。是众生心明暗倾夺感有此相。净佛国土不应有此。忉利而上尚不假日月。何况极乐。纵令有者亦是彼化国众生色空见未尽。现有如是日月相。当知极乐同居圣凡。境量绝异余佛土。以是横超净土故。

  六二乘有无者

  问。天亲菩萨无量寿偈曰。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乃至不闻二乘名。何况有实。然诸经皆言国土声闻不可称量。何也。释。先德云。二乘生者皆是临终回小向大。以习小功深。闻佛所说暂证小果。渐次增进至菩萨位。非是住小。是故说无二乘有二义。一决定二乘不生。是实无故。二不住二乘。实是菩萨故。如二人同一官位。一人实受一人兼摄。实受者是本职。兼摄者非本职。是故净土不得言有二乘。以实是菩萨故。

  七妇女有无者

  声王经。阿弥陀佛亦有父母。何得言无女人。释。本尊成佛。国土始严。未入妙时。相则不定。证妙觉已。母或转现。或示灭度。皆不可知。然海东疏曰。声王说佛母者。是变化女。非实报女。又虽有父母而非胎生。或说声王经有父母是显彼佛所住薉土。是义不然。当知彼经所说提婆达多及魔王等。悉于净士变化所作。不因有此便非净土。如化畜生非薉土故。

  八发心大小者

  魏译。三辈之中皆有发菩提心。观经下品直言十念。诸经互异。何也。释。诸经皆发大菩提心以为因。若无大因。虽复经耳亦生疑难。何得顿闻顿信。故知下品十念是宿植大因。后生退堕。临终遇善知识。如旱苗得雨。萌芽顿发。若无因者。知识尚不得遇。何况信受。聪慧贵游之士有愈闻愈不信者。即知一闻顿念非是小缘。且此人感佛深恩。多发悲愿度恶众生。不应以一生作恶便谓此人无大因也。经云。世间人民得闻弥陀名号。慈心喜悦。毛发耸然。泪即出者。皆是累世尝行佛道。或他方佛所尝为菩萨。是故不论颛愚黠慧。凡至心念佛者皆。是多劫深植善根。发大菩提心故。当知所谓善根。不专言利慧。若复无根。如种焦谷岂有芽出。世间奕棋小事。无知贱流顿学顿精。智士终身居于末品。即知是因。小技无因尚不得入。何况大法。是故若有信是希有难信之法者。是人即是大心菩萨(十恶五逆若信此净土法门。即不思议人。决得成佛。自负大彻大悟。若谤此净土法门。即最下贱人。决定堕落)。

  九疑城胎生者

  元魏译。众生(未悟自心)堕于疑悔而积集善根。(以此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不思议智.无等智.威德智.广大智。于自善根(以未悟故)不能生(真实之)信。由闻佛名起(求生净土之)信心故。于五百岁处花胎中。犹如苑观宫殿之想。不见佛不闻法。是名胎生。魏译。不了佛智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是故胎生。按上二译。以不信自性不了佛智名胎生。尝考宋译。谓念佛人修善求生人天者为胎生。非极乐国中有胎生。王氏本。以不信佛刹不信罪福暂信暂不信为胎生。异前译中闻名起信及修习善本二种往生。释。净土略言九品。广言千万品。不能尽是。故后二译皆为实语。就中元魏译旨趣尤奥。以不信自善根故。依他起信。即是疑城。信自善根者。即顿了自心。不从他得。以入悟方能脱疑。未悟而修。终隔疑胎。胎以裹蔽为义。未悟之人诸障未彻。合得是报。此等当在中下.下上品摄。何故。下品后二种。经六劫十二劫方得花开。此但五百岁故。若王本则信佛猛利。未若最后二种。又所生在其刹边地。不应五百岁得见佛故。

  十五逆往生者

  大经。往生除造五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观经。五逆十恶。临终十念皆得往生。何也。释。大经拣五逆者。以诽谤故。入净土以信为导。诽谤是信之贼。如水无所不容。但不容火。以火自不能容故。如风无所不入。但不入石。以石自不堪入故。诽谤之人。烧正法如猛??。障佛智如铁壁。是故法海慧风无因得受。是以观经拣诽谤不拣五逆者。文异义同。以五逆虽至恶。尚无决定不信之见。不应拣故。然有大心之人。始或不信。后因启发猛省前失。如韩昌黎始斥佛骨。后依大颠。张无尽初诋佛书。欲着无佛论。后观净名经大有省发。卒为宗门龙象。尤是法中希有之事。是故儒林英特或有谬听先入。误谤佛法。但速图改悔即是盛事。不应以谤为障难故。

  西方合论

  No. 1164-13c 旧?

  净土玄门失阐久矣。云栖大师重揭义天。海内共仰而曹鲁川辈犹妄执方山合论。谬争权实。盖由未透圆宗。徒取圆融广大语声故也。西方合论一出。判之为圆实堕。然后知净土诸经的与华严.法华不分优劣。可破千古群疑矣。伏愿见闻此论者。广破邪疑。直开正信。揭净土之心灯。照尘劫而无尽。

  辛卯秋业弟子明善敬?

  No. 1164-13d 附纪梦(出珂雪斋外集)

  公安凫隐 袁中道 纪

  万历甲寅十月十五日课毕趺坐。形神静爽。忽瞑去。如得定。俄魂出屋上。月正明。不觉飘然轻举。疾如飞鸟。云中二童子驶呼予曰。逐我来。盖西行也。下视山泽平畴城邑村落。若垤土杯水蜂衙蚁穴。少坠薉不可闻。极力上振乃否。俄二童子下至地曰。住。予随下。见坦道如绳。平如掌。视其地非沙石。光耀滑腻。逐路有渠。文石为砌。宽十余丈许。中五色莲芬香非常。渠上树枝叶晃耀。好鸟和鸣。间有金桥界渠栏楯交罗。树内楼阁整丽无比。楼中人清美研好宛若仙。皆睨予笑。童子行。予追不及。大呼曰。可于金桥少待。童子如言。始及之。共倚桥上宝栏少息。予揖问。卿何人。此何处。幸为我言。曰。予灵和先生侍者也。先生与卿有所晤言。予曰先生何人。曰即令兄中郎先生。相见自为卿言。可疾往。复取道至一处。树千余株。叶翠羽花金瓣。树下池水汩汩。池上白玉扇。一童先入。一童导过楼阁二十余重。金色晃耀。灵花异草拂檐楹。至一楼下。一人下迎。神似中郎。而颜如玉。衣若云霞。长丈余。见而喜曰。弟至矣。??上楼设拜。有四五天人来共坐。中郎曰。此西方边地也。信解未成。戒宝未全者多生此。亦名懈慢国。上方有化佛楼台。前有大池。可百由旬。中有妙莲。众生托体。满则散处楼台。与有缘净友相聚。以无淫声美色。胜解易成。不久进为净土中人。予私念。如此尚是边地耶。问兄生何处。中郎曰。我净愿虽深。情染未除。初生此少时。今居净域矣。终以乘急戒缓。仅地居。不得与大士升虚空宝阁。尚需进修耳。幸宿生智慧猛利。又曾作西方论。赞叹如来不可思议度生之力。感得飞行自在游诸刹土。诸佛说法皆得往听。此实为胜。拉予行。冉冉上升。倏忽千万里。至一处。随中郎下。无日月。无昼夜。光耀无障蔽。皆以琉璃为地。内外映彻。以黄金绳杂厕间错。界以七宝。分剂分明。树皆栴檀吉祥。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数万千重。一一叶出众妙花。作异宝色。下为宝池。波扬无量自然妙声。其底沙纯以金刚。池中众宝莲叶五色光。池上隐隐。危楼迥带。阁道傍出。栋宇相承。宪阁交映。阶墀轩楹种种满足。皆有无量乐器演诸法音。大小弥陀经所载十不得其杪忽耳。仰而睇之。空中楼阁皆如云气。中郎曰。汝所见。净土地行众生光景也。过此为法身大士住处。甚美妙千倍万倍于此。神通亦百倍千倍于此。吾以慧力游其间。不得住也。过此为十地等觉所居。吾亦不得而知。过此为妙觉所居。惟佛与佛乃能知之。语罢复至一处。无墙垣。有栏楯。院宇光耀非常。不知何物为之。觉黄金白玉皆如土色。共坐下一楼下少谈。中郎曰。吾不图乐之至此极也。使吾生时严持戒律。尚不止此。大都乘戒俱急生品最高。次戒急生最稳。若有乘无戒。多为业力所牵。流入八部鬼神众去。予亲见同人矣。弟般若气分颇深。戒定力甚少。夫悟理不能生戒定。亦狂慧也。归五浊。趁强健。实悟实修。兼净愿勤行方便。怜悯一切。不久自有良晤。一入他途可怖可畏。如不能持戒。有龙树六斋法见存。遵而行之。杀戒尤急。寄语同学。未有日启鸾刀口贪滋味而能生清泰者也。虽说法如云如雨。何益于事。我与汝空王劫时世为兄弟。乃至六道莫不皆然。幸我已得善地。恐汝堕落。方便神力摄汝至此。净薉相隔不得久留。予更问。伯修诸人生处。曰生处皆佳。汝后自知。忽凌空而逝。予起步池上如堕。一骇而醒。通身汗下。时残灯在篝。明月照窗。更四漏矣。

  No. 1164-13e 旧?

  成时曰。此金陵马太昭居士录出。余为评点附入。试观其中字字与教乘相合。至警?处尤非施设言辞者所能。如亲触寒威身毛起粟。尚何有疑于咏觱发歌栗烈者乎。且世世生生于六道中为兄弟。此岂人情所欲自道者耶。真语实语允可流通。

  甲午夏成时识

  净土十要卷第十(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com/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net/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印光大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orde ... =%E5%8D%B0%E5%85%89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s://u3214876.pipipan.com/fs/3214876-302586915 https://u3214876.ctfile.com/fs/3214876-302586915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 陈大惠  http://www.sxjyqqw.org/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  http://www.sxjyxxw.org/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繁體字 簡體字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傳燈長老 | 傳燈法師 FB | Instagram IG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臨濟寺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Ptt 批踢踢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道元法師 | 佛教文物購物網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4-20 07:54 , Processed in 0.19519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