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05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圣凯法师]真谛三藏对阿黎耶识的建构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7-30 08:40: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真谛三藏对阿黎耶识的建构——具有认识论意义的存有论
编辑:释圣凯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从《摄大乘论》中阿黎耶识的“摄藏”义出发,护法、玄奘一系建立了“互为摄藏”,这当然不符合无著的本义。但是,沿着“摄藏”,完全有建立“互为摄藏”的可能。真谛继承了无著、世亲的思想,建立一重摄藏的能所关系,而且指明执藏阿黎耶识的主体是阿陀那识与意识,这是其创新的地方,也是其“一意识师”立场的表现。从能藏、所藏、执藏的说明,到自相、因相、果相的建立,从而建构了“互为缘性转相”。无著、世亲的立场基本上是从种识不分来阐明阿黎耶识的三相,玄奘增补“三性”来说明“三相”,其旨在于引导种识不分的“三相”说,走向以现行阿黎耶识为中心的“三性”说。后来,玄奘门下各依种子与现行阿黎耶识来解释三藏,其根源在于玄奘的体系里本身所蕴含的。而真谛则是继承无著、世亲的思想,是唯识古义的忠实者。而将阿黎耶识视为果报识,其性类是无覆无记,则是古今唯识所共同的观点。
  关 键 词:真谛  玄奘  一意识师  三藏
  作者简介:1972年生,南京大学哲学系2002级中国哲学博士生。
  识的意义是指主体(心意识都是主体观念),原始佛教虽主无我,但不能不在经验的层面说明主体的活动,亦不能不交代生命的来源。于是,产生认知能力的六识和十二因缘的识支。部派佛教以后,对主体观念作深一步研究,发觉在生命流转的过程中,必须建立统一主体,否则无以交代记忆的保持问题、业果的承担问题,自我的责任问题;换言之,在道德的公平原则之下,必须预设自我的延续,作业者与果报者的统一,这也就是“业”的观念的要求;而“无我”说无疑为这种统一带来困难。为了消除业与无我的观念的冲突,于是部派佛教提出了种种类似的主体观念,如说一切有部的“命根”观念、犊子部的“胜义补特伽罗”;化地部的“穷生死蕴”;分别论者的“细心”说;上座部的“有分识”;大众部的“根本识”等。同时连带到知识的累积、记忆的保持、业力的传递等问题,于是又有无表色、无表业、不失坏、随眠、种子等观念产生以作中介。部派佛教在无我的观念下,成立一个特殊的主体观念及连结前因后果的媒介概念,以解决轮回主体及业力相续的问题。
  瑜伽行派的兴起,这两个问题得到统一处理。唯识学派首先提出阿黎耶识的观念作为轮回主体,又用种子学说来交代业力相续,但阿耶黎识与种子并非为不同的存在,而是一整体。阿黎耶识是总名,它的内容就是种子,舍种子外,阿黎耶识并无内容,所以阿黎耶识别名“种子识”,它摄持一切种子。种子一方面是未来诸法生起的根据,一方面又是过去经验活动熏生的结果,无论来者、去者都以阿黎耶识为集散过转之地。所以阿黎耶识的重要功能是贮存,以使过去的经验活动(业)不散失。同时,《解深密经》的阿陀那识从执持种子、根身,进一步说明了阿黎耶识逐渐成为主体。这样,在后世发展出阿黎耶识的三个意义——能藏、所藏、执藏。这是沿着轮回问题、行为问题、因果问题、生命现象问题所建立起来的阿黎耶识的主体观念,基本上是存有论及伦理学的进路。
  阿黎耶识是瑜伽行派最根本与最重要的概念,阿梨耶识的名称和意义,在真谛所传译的诸论书中,各有不同。在《转识论》被译为“阿黎耶识”,异名本识、宅识、藏识;在《显识论》,译为“阿梨耶识”,异名为显识、本识;《决定藏论》中译为阿罗耶识;《佛性论》中译为阿梨耶识;《三无性论》译为“类”,此“类”即阿黎耶识,异名本识、乱识;《摄大乘论》和《摄大乘论释》译为阿黎耶识,异名一切种子识、阿陀那识和心等。梵文qlayavijqna的译语,真谛译为阿黎耶识、阿梨耶识或阿罗耶识,其译语之不统一,原因在于其特殊的翻译背景。真谛来华,恰值中国南方变乱,流离转徙,未尽所怀,屡欲西反1。译语不同,笔受者亦异,所以很难做到译语的统一。
  qlaya是动词q_√l](qlayate)而来,动词词根√l]是粘着、执著、定着、留的意思,qlaya是q_√l]_a的名词形式,其意思十分丰富,从粘着、执著的原意出发,可以引申出爱著、贪著、执著、欲贪等的意思;而从隐、定着、留的意思,引申出家宅、住居、隐居所、贮藏所等意思2。在原始佛教乃至部派时代,阿黎耶一词是执著、爱着这种心理学式的意义,或者说是所执著的对象——五种感官对象或取蕴。瑜伽行派一开始并未采用此义,《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强调阿黎耶识对身体的“摄受、藏隐、同安危”,这是将阿黎耶识诠释为“隐藏在肉体中的识”,它或许是瑜伽师在禅定实践中所直观到的实践主体,在经典中将其解释为隐藏在肉体中,以肉体为其所依,当然从其与肉体安危同一,却似乎也不能否定其有执受根身的作用,只是从语源诠释来看,在《解深密经》中其第一义是“隐藏”,而后才是“执受”;而此时阿陀耶识不但具执受义,且与执持种子的功能亦较密切。3
  阿黎耶识相当于现象学中的“纯粹自我”,纯粹自我是意识的一种功能,是意识活动的“执行者”或承担者。它是关系中心或极点或意向的出发点。据此,它也成为个体意识流的统一。每一个体验都在体验流中产生和消失,但在此体验中“出场”和“退场”的纯粹自我却不因此而产生和消失。它伴随着每一个现时的体验活动,并因此而构成整个体验流的统一。陶静随着瑜伽行派的发展,与各种思想的碰撞与交流,阿黎耶识的涵义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真谛对阿黎耶识的诠释,继承了唯识古学以来的种种观点,同时也赋予自己的解释。
  一、能藏、所藏与执藏
  由于qlaya丰富的内涵意蕴,导致阿黎耶识的含义不断得到充实,对其依、缘、相应、性类、断舍等特点的辨别亦越来越明晰。依安慧的解释,阿黎耶识称为qlaya的原因,在于一切杂染法的种子以其为“住处”,这样阿黎耶识与一切法为因;同时,一切法以果的状态而藏于阿黎耶识中,系属于阿黎耶识。4《成唯识论》指出阿黎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5,而尤其强调执藏义。《摄大乘论》没有出现这三义,但是在阐述阿黎耶识的名字及得名原因时,引用《阿毗达磨经》说:
  [玄] 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6
  [真] 诸法依藏住,一切种子识,故名阿黎耶识,我为胜人说。7
  [西藏译]chos kun bon thams cad pa4i  rnam par ses pa kun gshi stede bas kun gshi rnam 1es te   dam pa dog la xas b1ad do
  [藏译重译] 诸法一切种,识以为依处,由是为藏识,我开示圣者。8
  玄奘将“依”译为“摄藏”,这是从种识“非一非异”出发,一切种子识在相续的识流中,具有能生的功能,能作诸法的摄藏,给一切法作所依处,这是从“一切种子识”的功能来定义阿黎耶识。现代学者在还原“摄藏”的梵文时,还原为qlaya和ql]ya,则可译为“被摄藏”、“被隐藏”、“被内藏”。9
  同时,《摄大乘论》的阿黎耶识的意义和《解深密经》相比,发生了变化,着重探讨诸法与阿黎耶识之间的关系10。无著、世亲对阿黎耶识的功能进行详细论述、解释,真谛译《摄大乘论释》说:
  论曰:一切有生不净品法,于中隐藏为果故。此识于诸法中,隐藏为因故。复次诸众生,藏此识中。由取我相故,是故名阿黎耶识。
  释曰:一切谓三世,三世中取正生,能生不净品法,谓翻五种净品名不净品。诸法谓阿黎耶识果,即不净品等,阿黎耶识藏住此果中为因。藏者以执义,约阿陀那识及意识。说众生名,何以故?一切众生无无我执。我执若起,缘何境缘本识起,微细一类相续不断故。11
  玄奘将“隐藏”译为“摄藏”,即梵文ql]ya,现代汉译为“被内藏”。真谛译《世亲释》与玄奘相比,有增补的部分,而且玄奘译出阿黎耶识为诸法的“因性”、“果性” 12。阿黎耶识具有二义:(1)隐藏义,这与安慧的解释相同,一切杂染法作为结果的状态,被内藏于阿黎耶识中;同时,阿黎耶识作为原因的状态,被内藏于一切杂染法中。“隐藏”或“摄藏”,也就自然具有了《成唯识论》所说的能藏、所藏。(2)执藏义,玄奘译只说到“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并没有清楚地叙述此中执藏的主体、对象及其原因,而真谛则加以详细解释。由于本识一类相续,恒常不断,成为体验流的统一,所以阿陀那识(即染污意)藉其统觉的综合作用,把念念种子综合起来,将之认同,看成是同一的无数点,即执此同一的无数点为我。这是下意识中的事,我相仍未具体显现,到意识分别我执生起,我相即得具体显现了。因此,真谛将阿陀那识与意识作为执藏的主体,阿陀那识即染污意。护法、玄奘一系只是将染污意作为执藏的主体,这是二者的不同。因此,从无著、世亲、安慧、真谛一系来说,种子与本识融为一体,这样阿黎耶识与杂染法只是一重能所的摄藏或隐藏关系。如《转识论》以譬喻称阿黎耶识:“名宅识,一切种子之所栖处;亦名藏识,一切种子隐伏之处。”这是与《摄大乘论》一样,都是从种子与本识不分,来探讨阿黎耶识的意义。
  但是,从种识不一的视角,则可能有两重因果的解释。无性在解释《阿毗达磨经》的偈颂时,就建立了“辗转摄藏”的思想:
  能摄藏诸法者,谓是所熏,是习气义,非如大等显了法性,藏最胜中。阿赖耶识摄藏诸法,亦复如是。为简彼义,是故复言一切种子识,与一切种子俱生俱灭故。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缘故,辗转摄藏,是故说名阿赖耶识。非如最胜即显了性,显自简劣故。……一切杂染库藏所治,种子体性之所摄藏,能治彼故,非互相违,为因果性。是正道理,然得为所依。若处有所治,亦有能治故。于此摄藏者,显能持习气。由非唯习气名阿赖耶识。要能持习气,如彼说意识。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者,是执取义。13
  无性的解释有两个特点:第一,通过熏习与习气,来建立阿黎耶识与杂染法的摄藏关系,阿黎耶识作为所熏法,诸杂染法作为能熏法,能够摄藏杂染法的习气。由于通过熏习建立一种能所关系,再次阿黎耶识所摄藏的种子能生杂染法,阿黎耶识是能藏,种子是所藏,又建立了显现的另一种能所关系。第二,由此二种能所关系出发,从而建立阿黎耶识与一切杂染法“互为缘”,即能辗转摄藏。
  护法、玄奘、窥基继承无性的观点14,但是玄奘门下的圆测却与此观点发生分歧。惠沼《了义灯》卷三说:“能藏所藏等,西明三释:第一,八现望余现;第二,以杂染种为能藏,种能持果故;第三,现种俱能藏。意取第二,《要集》亦取第二为正。”15护法、玄奘一系重视阿黎耶识作为“识”的角色,从而将“本识”区分为种子与现行阿黎耶识,并且依十门详细阐述阿黎耶识的性格16。圆测所提到的三种解释,都肯定现行阿黎耶识的存在。圆测自己认为,杂染种是能藏,因为种子能摄持诸果法,所以种子是能藏,诸法是所藏;反过来说,现行诸法熏习种子,所以,诸法是能藏,种子是所藏,即第二种解释17。圆测是通过种子来建立阿黎耶识与诸杂染法的两重因果,玄奘、窥基是通过现行阿黎耶识,二者的立足点不同。
  因此,从《摄大乘论》中阿黎耶识的“摄藏”义出发,护法、玄奘一系建立了“互为摄藏”,这当然不符合无著的本义。但是,沿着“摄藏”,完全有建立“互为摄藏”的可能。印顺坚决反对阿黎耶识与诸杂染法之间的“互为摄藏”,而强调阿黎耶识作诸法的“依住”与统摄机构,二者之间只能互为因果。18
  其实,这必须追溯瑜伽行派建立阿黎耶识的本意。阿黎耶识作为主体观念,必须对诸法的生起作出存有的说明。但是,唯识学的存有论,不仅在于存在做出自己的诠释,其重点在于改变有情的世界观,即实践论与认识上的意义,因此这是具有认识论意义的存有论19。因此,依本识而安立一切法,只有一重能所关系是不够的,因此阿黎耶识与一切杂染法“互为摄藏”是具有实践论与认识论上的意义。真谛继承了无著、世亲的思想,建立一重摄藏的能所关系,而且指明执藏阿黎耶识的主体是阿陀那识与意识,这是其创新的地方,也是其“一意识师”立场的表现。
  二、因相、果相与自相
  《成唯识论》将阿黎耶识的能藏、所藏、执藏三义称为阿黎耶识的“自相”,将异熟识称为果相,一切种子识为因相。《决定藏论》从“八相”对阿黎耶识的性质进行详细阐释 20,因此“三相”是略说。21
  论曰:立自相者,依一切不净品法习气,为彼得生,摄持种子作器,是名自相。立因相者,此一切种子识,为生不净品法,恒起为因,是名因相。立果相者,此识因种种不净品法无始习气,方乃得生是名果相。
  释曰:自相义云何?依一切不净品法,熏习此识最胜,为彼得生功能。此功能相复云何?谓摄持种子。云何摄持?熏习成一故言摄持。八识中随一识不净品法所熏习,已得功能胜,异为生彼法,后转成因,是名因相。依止三种不净品法熏习,后时此识得生,为摄藏无始熏习故,是名果相。22
  自相(梵文svala2kaza, 藏文raz gi mtshanid)是深细而不易了知,因此可以从因果关联中去认识。依贪、、痴等杂染法的熏习,阿黎耶识与转识俱生俱灭,接受现行的熏习,从而生起识的胜功能23。同时,阿黎耶识接受熏习后,又能接受所熏习成的习气不失,作为杂染法生起的原因,所以称为“摄持”,这就是阿黎耶识的“自相”。《成唯识论》是立足于种识不一的立场,以现行阿黎耶识来说明“自相”,称为能藏、所藏、执藏24。但是,《摄大乘论》及世亲的注释,并没有提到。阿黎耶识能接受熏习并能摄持种子,即能藏、所藏的意识;同时,“藏者以执义”,执藏是与能藏、所藏相通的。所以,阿黎耶识的自相中虽然没有三藏的名称,但是已经具备这种意思了。但是,以种子或现行阿黎耶识或种识不分为立足点,来对自相进行阐释,则有不同的思想进路。
  因相(藏文rgyu id kyi mtshan id),玄奘译《世亲释》说:“此中安立因相者,谓即次前所说品类一切种子,阿赖耶识由彼杂染品类诸法熏习,所成功能差别为彼生因,是名安立此识因相。”25由杂染法所熏习成的种子,作为杂染法生起的原因。但是,真谛译本则强调“八识中随一识不净品法所熏习”26,这应该是指阿黎耶识受到八识中任何一转识的熏习,所成就的功能,为杂染不净品法生起的原因,称为因相。
  果相是从受熏方面安立的。依能熏习不净品法,从无始来所熏成的熏习,在阿黎耶识的后后相续而生中,引起本识内在的潜移变化。
  无著、世亲的立场基本上是从种识不分来阐明阿黎耶识的三相,真谛《转识论》虽然没有集中概括阿黎耶识的三相,但是我们整理《转识论》中有关阿黎耶识的文句中,仍然可以发现一些相应的说法。“此识能生一切烦恼、业、果报事”,说明阿黎耶识是一切烦恼、业、果报三者的集合体,即是阿黎耶识的“自相”。“果报识者,为烦恼业所引,故名果报”。这是说明阿黎耶识的“果相”,是烦恼及业成熟后所感的果报体,即异熟识。“是一切种子识者,是阿黎耶识,为诸法种子及所余七识种子,并能生自类无量诸法故,通名一切法种子识也”。这是指阿黎耶识的“因相”,从一切种子识的角度,种子能生无量诸法27。所以,真谛是继承无著、世亲的观点,从本识来说明阿黎耶识的三相。
  从无性开始,护法、玄奘、窥基则从现行阿黎耶识来说明三相,使阿黎耶识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玄奘为了说明自己的立场,在其译《世亲释》亦增补藏译本及其他汉译本所没有的一段文字28,玄奘将自相、因相、果相称为自性、因性、果性,尤其解释了自性依因性、果性建立的性质:
  此中自相是依一切杂染品法,无始熏习为彼生因,摄持种子识为自性,果性因性之所建立。此中因相,是彼杂染品类诸法熏习所成,功能差别为彼生因,唯是因性之所建立。此中果相,是依杂染品类诸法无始熏习,阿赖耶识相续而生,唯是果性之所建立。29
  玄奘作为忠实的翻译家,很少对译本有增补的现象。粗看此段文字,玄奘对三性的说明似乎是对自相、因相、果相的简单总结。但是,我们仔细阅读,还是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其实,翻译作为创造性的诠释,必然存在着翻译者的“前见”或“前理解”30。玄奘一生以继承和弘扬护法所传承下来的唯识学为己任,这样必然在一些与护法一系观点不同的地方,会加以一些自己的解释。从唯识思想史的发展来说,“八识现行”与“一种七现”的思想差异一直存在着。但是对于弥勒、无著、世亲三大论师来说,不同的著作往往表现出其本身思想的差异性,如世亲在《摄论释》中主张第八识种识不分,而在晚年《唯识三十颂》则主张“八识现行”。护法、玄奘坚持“八识现行”,从而对以前的唯识思想进行批判与完善。
  在《世亲释》中,世亲强调“功能差别识为自性”、“摄持种子相应”、“摄持种子者,功能差别也”。从种识不分的立场及本识的自性或自相上看,种子是以识为自性,阿黎耶识(即种子)是一切法的所依。但是,玄奘强调“摄持种子识为自性”,即阿黎耶识的自性是摄持种子,接受杂染法的熏习,从而将种子从阿黎耶识中分离出来,而因性、果性都是依现行阿黎耶识而建立的。所以,沿着玄奘的思想进程,“相”是指种子与现行法的关系,“性”是指现行阿黎耶识与杂染法的关系。因相是指功能差别为杂染法的生因,但是这种“相”的关系成就,在于现行阿黎耶识能够摄持种子,即因性。至于果相、果性,玄奘的翻译比较一致,印顺指出玄奘在翻译《摄大乘论》“此识续生而能摄持无始熏习,是名果相”,会使人引起别体的印象31,其实这是他的真实思想,果相、果性就是指现行阿黎耶识接受熏习。所以,玄奘之所以会增补“三性”来说明“三相”,其旨在于引导种识不分的“三相”说,走向以现行阿黎耶识为中心的“三性”说;其深层含意在于无著、世亲所说的三相说,这种思想的内涵在于三性说,故增补加以阐释。后来,玄奘门下各依种子与现行阿黎耶识来解释三藏,其根源是玄奘的体系里本身所蕴含的。而真谛则是继承无著、世亲的思想,是唯识古义的忠实者。
  三、异熟与无覆无记
  阿黎耶识的果相是“异熟识”,所以一向是无记。对阿黎耶识的性类,安慧说:“由意地客尘随烦恼所不覆故,即为无覆;是异熟性故,对异熟不可记别善与不善,所以无记 。”32 “覆”的梵文为niv3ta,是“逆转”、“退转”的意思。《成唯识论》说:“覆谓杂法,障圣道故,又能蔽心,令不净故”,由于阿黎耶识自身不是染性,对成佛的圣道不会构成障碍,因此称为“无覆”;“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33,因为经验上的善、恶活动,将来必分别招致可爱果与非可爱果,这就是记别的活动。阿黎耶识由于异熟性,不能记别果,所以称为“无记”。
  但是,胜吕信静从阿黎耶识(qlaya)的语源出发,认为阿黎耶识最初的意义,是与烦恼结合,是杂染法,为了成立染、净法,由异熟无记发展到无覆无记34。瑜伽行派最早的文献,如《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说:“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35,这说明阿黎耶识与异熟这两个概念已经结合。《摄抉择分》将阿黎耶识规定为异熟无记36,但是相应的异译《决定藏论》里并无“无覆”,只有“无记”37。在一般意义上,“无记”即是“无覆无记”的意思,《摄抉择分》又说:“异熟于一切处,当言唯是无覆无记”38,因此阿黎耶识作异熟果,其性类是无覆无记也是理所当然的。同时,阿黎耶识还承担着成立染净法根据的功能,但是在《瑜伽师地论》、《辩中边论》和《大乘庄严经论》还未出现阿黎耶识是染净法的统一的说法39。但是,在《摄大乘论》已经明确规定,世间杂染法与出世间清净法,都是基于阿黎耶识而成立,而且指出阿黎耶识是无覆无记。无覆无记才能使阿黎耶识接受染、净法的熏习,而持有与迷、悟相对的中性性质。
  安慧将无覆理解为客尘烦恼所不覆,这是把烦恼视为外来的东西,即是说阿黎耶识是一非烦恼性的的存在。但是,这不能代表阿黎耶识是清净的40。其实,阿黎耶识是“杂”法而非“染”法,原因在于它是无记的。对于“异熟”,《成唯识论述记》卷一41指出异熟有三义:(1)变异熟:果是由变异而成熟的,是指“转化”的意思;(2)异时熟:结果与原因不是同一时成熟的;(3)异类熟:结果与原因在性类上是不同的。说一切有部主张“异类熟”,经部主张“变异熟”,瑜伽行派亦主张“异类熟”。因为从前的善恶活动成熟后,转化为现实的存在,经过消解转化,存在本身已经没有善恶色彩,所以异熟故无记。《成唯识论》还列举出两条理由:(1)善染依;(2)所熏性,善恶活动都会影响到生命的存在形态,而作为受熏主体必须容受,故是非善恶性的;同时,熏习的进行,已经设定了阿黎耶识的存在是无记性的。因此,作为阿黎耶识的存有,含有一种隐性的价值意义。
  真谛译《转识论》只是指出阿黎耶识是“自性无记”42,而没有指出是无覆无记。但是,在《摄大乘论释》中则明言“果报识”定是无覆无记。43可见,阿黎耶识是无覆无记,这是瑜伽行派共同的观点。
  四、缘识与用识
  从能藏、所藏、执藏到自相、因相、果相,建立了根本识与诸转识之“互为缘性转相”,通过种子与熏习的作用,保持了生命的连续性与体验流的统一。但是,生命的显现必须建立“阿黎耶识与诸识等俱转”,这样的生命才是有生机的。44
  在《中边分别论》及《摄大乘论》中,阿黎耶识有一异名称为“缘识”(pratyayavij`qna),前六识或七识称为“用识”、“受者识”。《中边分别论·相品》第9偈说:
  [梵]eka/ pratyaya_vij`qna/ dvit]yam aupabhogika/|upabhoga_pariceheda_prerakqs tatra caitasq4\
  [现译]一则是缘识,第二是有受用。受用、分别与起作,这些是心所。
  [真]第一名缘识,第二是用识;于尘受分别,引行谓心法。
  [玄]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所。45
  按照安慧的解释,阿黎耶识称为缘识的原因,在于其为一切有漏法种子所系属,又是其余转识生起的因缘46。阿黎耶识具有三方面的特质:一、摄藏种子;二、显现有情及器世间等;三、一向异熟性故无记。所以,缘识主要从阿黎耶识能够摄藏种子这方面特质而言的。
  转识(prav3ttivij`qna)是由本识生起、现起,所以又可以称为“生起识”、“受用识”47。对于转识,安慧、窥基注释为七识48,《摄大乘论》引用此偈,《无性释》及真谛译《世亲释》注释为“六转识”49。受用识是从本识现起的能取能受用者,这种作用可以分为受、分别、引行三种。真谛译《中边分别论》说:
  于尘受者,谓领尘苦等,说名受阴。分别者,谓选择尘差别,是名想阴。引行者,能令心舍此取彼,谓欲思惟及作意等,名为行阴。如是受等,名为心法。50
  真谛译世亲的注释,受用就是能够领纳、受用五尘的苦乐,为受蕴;分别是能取境界相貌,而安立言说的想蕴;引行(即“推”)是推动、引导心的力量,即是行蕴。无性在注释此偈时,也是将此三种作用称为受蕴、想蕴、行蕴51。但是,玄奘译《辨中边论》将此三种作用称为三种心所,即受用为受心所,分别为想心所,引行为思心所、作意心所52。玄奘的翻译,与梵文相同,即五遍行除触以外的四种心所。
  真谛译《摄大乘论释》继承《中边分别论》的基础上,并且加以增补下面一段:
  二说名受识者,其余诸识前说名生起识。今说名受识,能缘尘起,于一一尘中能受用苦乐等,故名受识,即是受阴。了受名分别者,此三受若有别心能了别,谓此受苦、此受乐、此受不苦不乐,此识名分别识,即是想识。起行等心法者,作意等名起行,谓此好彼恶等;思故名作意,此作意能令心舍此受彼,故名起行,起行即是行阴。六识名心,从此初心,生后三心,故名心法。53
  印顺认为真谛的解释有点杂乱54,他根据《大乘庄严经论·述求品》,指出此三心法分别指前七识55: (1)“能受用”,是前五识,五识依于五根,受用五尘境界,感受的意义特别明显。(2)“分别”,是第六识,意识不但有自性分别,而且有随念、计度二种分别,所以分别是第六识的特色。(3)“推”(案:即引行,《大乘庄严经论》是指“意”),为第七识。推者推度,第七推度,妄执第八为我,所以名推56。《大乘庄严经论》是基于“一种七现”的立场,依种子识而成立唯识。这三心法固然都是受用的转识,是本识现起的各种作用,所以是本识的心所法。在转识的本位上,又现起即心所现的贪等、信等的心所。印顺的这种解释,对于《大乘庄严经论》来说,是通顺而且正确的。但是,相对于《中边分别论》和真谛译《世亲释》来说,尽管其解释有点曲折,但未必如此。玄奘译《世亲释》根本没有解释这三心法,《辨中边论》明确将其解释为“三心所法”。
  真谛将“受识”称为“生起识”,即是转识或六识;“受识”又称为“受阴”,则又成为心所,这是第一难解之处。第二,“了受名分别者”,称为分别识或想,这有将受用与分别合为一种识的嫌疑。这两点是其难解之处,我们列表如下:
  《中边分别论》真谛译《摄大乘论释》〖BHDG1*2,FK10ZQ,K10ZQ,K10ZQ,K10ZQF〗用识转识生起识受识受受阴受识受阴分别想阴分别(了受)
  分别识(想识)
  引行行阴起行行阴
  这里的关键有两点:第一,要分别两种受识,我们看真谛的行文“二说名受识者,其余诸识前说名生起识。今说名受识”,按照牟宗三的解释,六识或生起识的“受识”是“受用主”,强调对六尘的分别性;而受蕴的“受识”是能受用性,受用苦乐等57。这样,我们就不会被真谛所说的“受识”迷惑,而无法分清二者的区别。第二,“了受名分别者”,这是指对“受”的了别或分别,即想蕴的作用,《中边分别论》说:“分别者,谓选择尘差别,是名想阴”,所以分别即是想蕴。真谛说:“六识名心,从此初心,生后三心,故名心法”,阐释了生起识为六识,又可以称为“心”;而受、分别、引行是六识的作用,由六识所生,所以称为“心法”,即是心所。这三种心所法常与阿黎耶识与用识俱起,每刹那都辗转生起,构成虚妄分别的作用。真谛在解释《摄大乘论》时,仍然是按照世亲的思想而进行的,而将用识或生起识的三种作用理解为心(所)法。但是,真谛并没有将染污意包含入转识的范围,体现早期唯识思想的特色。
  同时,由于阿黎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作用,从而与受用识构成相互因果关系。《摄大乘论》引用《阿毗达磨经》偈颂:“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此二互为因,亦恒互为果”,真谛译《世亲释》说:
  释曰:此言欲显本识及受用识互为因果,“以《阿含》为证,与《阿含》不相违则定可信。又若不作此言,未知此证从何而出,为是圣言,为非圣言”。故作此说,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者。若本识作识法因,诸法为果,必依藏本识中。若诸法作本识因,本识为果,必依藏诸法中。此二互为因,亦恒互为果者,若本识为彼因,彼为本识果;若彼为本识因,本识为彼果。“如此因果理,有佛无佛,法尔常住”。58
  转识就是一切杂染不净法,都是以本识为体。转识望于阿黎耶识摄藏的种子,现行诸法都是从种子所生,所以是阿黎耶识的所生果,阿黎耶识是诸法的因,这是从“能藏”义说的。从“所藏”而言,阿黎耶识望于现行诸法的熏习,阿黎耶识是现行诸法的果,诸法又是阿黎耶识的因。因此,从种识不分的立场,以阿黎耶识的能藏、所藏,从而建立了阿黎耶识与转识之间相互因果的关系密切。
  引文开头的引号部分,藏译、玄奘译、笈多译《世亲释》都没有,但是却与《无性释》“此中为显阿赖耶识与诸转识,更互为缘引阿笈摩,令其坚固故,说诸法于识藏等”59有相通之处。按照论文原意,此偈应该出自《阿毗达磨大乘经》,而非出于《阿含》,这种说法出现于唯独《无性释》与真谛译《世亲释》,其余诸本一律未见。《杂阿含经》卷十二“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60说明识与名色的相互因果关系,但是,从《摄大乘论》及世亲、无性的原意,不可能引用《杂阿含经》类似的话,而只可能引自《阿毗达磨大乘经》。61
  《无性释》同时又引用《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的一段文字,来说明阿黎耶识与诸转识的相互缘起关系62。真谛译《决定藏论》卷上,亦指出“阿罗耶识与余诸识互为因缘”,各有二义63。我们依《决定藏论》说明阿黎耶识与转识之间的因果关系。
  首先,阿黎耶识为转识的因缘,有二义:(1)种本,善、不善、无记等诸转识的生起,都是依阿黎耶识作为种子的根本;(2)依托,由于阿黎耶识执持五根身,所以五识得以生起;同时,依阿黎耶识有染污意,依止染污意,意识得以生起。
  六识为阿黎耶识的因缘,有二义:(1)现转增长种本,诸识生起善、不善、无记念念熏习阿黎耶识,未来生起的诸识力量转盛,增长善恶;(2)未来欲生之时令受报,由于诸识善、不善的力量,在未来世令阿黎耶识受果报。
  从《摄大乘论》中阿黎耶识的“摄藏”义出发,护法、玄奘一系建立了“互为摄藏”。这当然不符合无著的本义,但是,沿着“摄藏”,完全有建立“互为摄藏”的可能。真谛继承了无著、世亲的思想,建立一重摄藏的能所关系,而且指明执藏阿黎耶识的主体是阿陀那识与意识,这是其创新的地方,也是其“一意识师”立场的表现。从能藏、所藏、执藏的说明,到自相、因相、果相的建立,从而建构了“互为缘性转相”。无著、世亲的立场基本上是从种识不分来阐明阿黎耶识的三相,玄奘增补“三性”来说明“三相”,其旨在于引导种识不分的“三相”说,走向以现行阿黎耶识为中心的“三性”说。后来,玄奘门下各依种子与现行阿黎耶识来解释三藏,其根源在于玄奘的体系里本身所蕴含的。而真谛则是继承无著、世亲的思想,是唯识古义的忠实者。而将阿黎耶识视为果报识,其性类是无覆无记,则是古今唯识所共同的观点。由于这四种因缘,所以阿黎耶识与诸转识之间互为因缘,从而建立“阿黎耶识与诸识等俱转”。在此辗转互起的过程中,受、分别、引行三种心所法常与阿黎耶识与用识俱起,构成虚妄分别的作用。真谛在解释《摄大乘论》时,仍然是按照世亲的思想而进行的,而将用识或生起识的三种作用理解为心(所)法,建立了“相应转相”。但是,真谛并没有将染污意包含入转识的范围,体现早期唯识思想的特色。
  瑜伽行派将一切杂染法的存有,都归根于阿黎耶识。因此,成立阿黎耶识的主体观念,这是一种建设性的现象学,为描述性的现象与存有,找到一个根据与起因,从而建立了具有认识论意义的存有论。从种识不分的立场看,阿黎耶识因熏习所以有转变,说明了人的存在的时间性和历史性,是不断流转、不断积累、不断更新的过程性总体64。胡塞尔现象学所说的“纯粹自我”应该是相当于现行阿黎耶识,它保持了体验流的统一,如护法与玄奘一系以现行阿黎耶识摄持种子,建立了生命的流转。
  〔1〕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16页。
  〔2〕月轮贤隆:《小乘典籍に于ける阿赖耶》,《宗教研究》卷二六,1927年,第64页。
  〔3〕 陈一标:《有关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圆光佛学学报》1999年,第4期,第106页。
  〔4〕霍韬晦:《安慧〈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0页。
  〔5〕《成唯识论》卷二:“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大正藏》第31卷,第7页下。
  〔6〕玄奘译:《摄大乘论》卷上,《大正藏》第31册,第133页中。
  〔7〕真谛译:《摄大乘论》卷上,《大正藏》第31册,第114页上。隋代笈多译“诸法所依住”,北魏佛陀扇多译“一切诸法家”,这三家翻译的第一句与藏译有差别。
  〔8〕吕贗:《西藏传本摄大乘论》,《唯识典籍研究(二)·唯识学专集之八》,《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0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版,第243页。
  〔9〕陈一标整理现代学者的理解与汉译可分类如下:
  (A) vij`qna storing all dharmas:摄藏(玄奘)、埋没(高崎直道):及物动词主动态,主词为阿赖耶识,受词为诸法。
  (B) vij`qna in which all dharmas hide:依识住(真谛)、所依住(笈多):不及物动词主动态,主词为诸法,藏住的地点是阿赖耶识。
  (C) vij`qna which is the house or receptale of all dharmas:家(佛陀扇多)、藏处(山口益):一般名词,住处、所藏处之意。
  (D) vij`qna which is hidden in all dharmas:被内藏(长尾雅人):及物动词被动态,主词为阿赖耶识,被藏的地点是诸法。
  陈一标:《有关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圆光佛学学报》1999年,第4期,第97-98页。陶静〔10〕《解深密经》以阿陀那识能摄持种子,阿黎耶识与根身同安危;而《摄大乘论》以阿陀那识与有色诸根同安危,阿黎耶识具有摄持种子的功能。
  〔11〕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157页。
  〔12〕玄奘译:《摄大乘论释》卷一:“论曰: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名说名阿赖耶识。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释曰:一切有生者,诸有生类皆名有生。杂染品法者,是遮清净义。于中转故,名为摄藏。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者,是执取义。”《大正藏》第31册,第324页中。
  〔13〕无性:《摄大乘论释》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383页。
  〔14〕《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说:“能持染法种种名所藏,此识是能藏;是杂染法所熏,所依染法名能藏,此识是所藏。”《大正藏》第43册,第300-301页。《同学钞》卷二记载窥基的思想,清楚地叙述:“受熏熏之边是所藏义也,持种边是能藏也,我爱缘执是执藏义也。”《大正藏》第66册,第153页下。
  〔15〕《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三,《大正藏》第43册,第717页上。
  〔16〕《三十颂》第二颂至第四颂前半,叙述阿赖耶识的性格,《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将其分科为一、自性,二、果相,三、因相,四、所缘,五、行相,六、相应,七、五受,八、三性,九、因果譬喻,十、伏断位次。《大正藏》第43册,第300页。
  〔17〕圆测排斥其它两种说法,因为现行的本识之体对杂染品法之种子而言,但是所依,无因缘义,所以不能就第八现行与种子说能所藏(针对第三种解释);再则,第八现行对现行前七识,亦无因缘义,所以不能就第八现行与前七现行说能所藏(针对第一种解释)。《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三,《大正藏》第43册,第717页上。
  〔18〕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第39页。
  〔19〕对于唯识思想是否具有存有论(ontology),西方学者一向有争议,如Thomas A. Kochumuttom认为唯识思想只是“经验的解释”,而不是存有的体系,他概括为“主观建构且非存有”。A Buddhist Doctrine of Experience: A New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ks of Vasubandhu the Yogqcqrin,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tted, Delhi, 1999 ,P.5-11. Florin Giripescu Sutton极力反对并且回应他的观点,认为瑜伽行派在终极意义上,反对双重性或多重性的存在,而归入唯心或唯识;诸法都是无常、非永恒的,因此可以在无常意义建立多元论;Sutton强调可以依超越的立场和概念化来阐述存有,不但是从认识论,也可以从精神学的背景,归纳为“尚未证实的唯心一元论”。Existence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Laxkqvatqra_s[tra: Astudy in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of the Yogqcqrq School of Mahqyqna Buddhis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1 ,P.ⅹⅵ-ⅹⅶ.我们同意Sutton的观点,将依阿黎耶识为中心的存有论,称为“认识论意义的存有论”。
  〔20〕阿黎耶识八相:执持、本、分明、种本、非常事、身受、无识定、非气绝者。《决定藏论》卷上,《大正藏》第30册,第1018-1019页上。另外,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大正藏》第30册,第579页上-中。
  〔21〕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二说:“《决定藏论》中,明本识有八相,异彼广说,故言略说三种。”《大正藏》第31册,第162页。真田英范曾经对《摄大乘论》中的“三相”进行简单考察,见《摄大乘论における阿黎耶识の三相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1卷,第1号,1982年,第128-129页。
  〔22〕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二,《大正藏》第31册,第162页中。
  〔23〕功能即是能力之意,即种子的异名。唯识思想以种种现象都以功能为因,而得生起。即一切功能,潜隐在现象界的背后,而为其根本。《俱舍论》卷四说:“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名与色,于生自果,所有辗转邻近功能。”《大正藏》第29册,第22页下。
  〔24〕《成唯识论》卷二:“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大正藏》第31册,第7页下。
  〔25〕玄奘译:《摄大乘论释》卷二,《大正藏》第31册,第327页下。
  〔26〕叶阿月将这句话解读为:在八识之中的任何一识,受不净品法熏习,从而得到胜功能,作为生起杂染法。这种解读方式是将八识都可以作为所熏,认为这是从一识的立场来说明八识与阿黎耶识的不一不异的作用。见叶阿月《唯识思想の研究——根本真理としての三性说を中心にして》,东京国书刊行会1975年版,第146页。我们不同意这种解读方法,从一识的立场是对的,但并不是八识中的任何一识都可以受熏。真谛包括唯识古学的思想,虽然主张八识“同体别用”,但是八识的功能仍然比较清楚,只有第八识才可以受熏,这是瑜伽行派的基本观点。
  〔27〕以上文句散见于《转识论》,《大正藏》第31册,第61-62页下。
  〔28〕叶阿月曾将真谛译、玄奘译、藏译有关三相的解释进行比较,同上书,第144-148页。
  〔29〕玄奘译:《摄大乘论释》卷二,《大正藏》第31册,第327页下。
  〔30〕加达默尔主张“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49页。
  〔31〕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第76页。
  〔32〕霍韬晦:《安慧〈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第57页。
  〔33〕《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第31册,第12页上。
  〔34〕胜吕信静:《唯识说的体系之成立——特以〈摄大乘论〉为中心》;高崎直道等著:《唯识思想》;李世杰译:《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7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151页。
  〔35〕《瑜伽师地论》卷一,《大正藏》第30册,第279页上。
  〔36〕《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六识身无覆无记,异熟所摄,类不可得。”《大正藏》第31册,第579页中。
  〔37〕《决定藏论》卷上:“于六识中,若有一无记识,而独是执所摄持者,无有是处。”《大正藏》第31册,第1018页下。
  〔38〕《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大正藏》第31册,第664页下。
  〔39〕胜吕信静:《唯识说的体系之成立——特以〈摄大乘论〉为中心》;高崎直道等著:《唯识思想》;李世杰译:《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7册,第148-149页。
  〔40〕霍韬晦将“非烦恼性的存在”,等同于“阿黎耶识自身清净”。见《安慧〈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第58页。
  〔41〕《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正藏》第43册,第238页下。
  〔42〕《转识论》,《大正藏》第31册,第62页上。
  〔43〕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四,《大正藏》第31册,第181页。
  〔44〕方东美将虚妄唯识分为四个层次:所缘转相、相应转相、互为缘性转相、阿黎耶识与诸识等俱转。见《中国大乘佛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634-641页。
  〔45〕叶阿月:《唯识思想の研究——根本真理としての三性说を中心にして》“资料篇”,第31页。
  〔46〕山口益译注:《中边分别论释疏》,破尘阁书房1935年版,第53页。
  〔47〕玄奘译:《摄大乘论释》说:“受用是生起义”,《大正藏》第31册,第330页中。
  〔48〕山口益译注:《中边分别论释疏》,第52页;《辨中边论述记》卷上:“即七转识皆名受者,以受用境,受数用胜。识从俱时之受,立受者名,即邻近释。皆非根本,并名受者”,《大正藏》第44册,第5页上。
  〔49〕无性:《摄大乘论释》卷二:“能受用者即六转识,为受用故,从缘而生,所缘境界可分别故。”《大正藏》第31册,第390页中。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三:“此六识云何说名生起识。”《大正藏》第31册,第167页上。
  〔50〕《中边分别论》卷上,《大正藏》第31册,第452页上。
  〔51〕无性:《摄大乘论释》卷二:“如是三蕴皆能助心,受用境界,故名心法。”《大正藏》第31册,第390页。
  〔52〕《辨中边论》卷上,《大正藏》第31册,第465页上。
  〔53〕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二,《大正藏》第31册,第167页上-中。玄奘译:《世亲释》根本没有相应的此段解释,真谛依《中边分别论》增补进的。
  〔54〕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第107页。
  〔55〕《大乘庄严经论》卷五说:“偈曰:所取及能取,二相各三光,不真分别故,是说依他相。释曰:此偈显示依他相,此相中自有所取相及能取相。所取相有三光,谓句光、义光、身光。能取相有三光,谓意光,受光,分别光;意谓一切时染污识,受谓五识身,分别谓意识。”《大正藏》第31册,第613-614页。
  〔56〕印顺《摄大乘论讲记》第107页。印顺此解的一个中心,是将“心所”理解为“从心所生”,“心现起的各种作用”。但是,“心所”(caitasikq),是从“心的”之形容词而来的,在成为“被心所有的、为心所有者”之名词后,就被称为“心所”。水野弘元认为,不能将心所法称为“心的作用”,说成“心的属性”会比较贴切。《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选集》(二),释惠敏译: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335页。
  〔57〕牟宗三不同意印顺的解释,他指出,诸转识之所以得名曰“受者”,因为它们是“受用主故”。三心所中的“能受用”就是此“受用主”的能受用性(受蕴),“分别”就是“受用主”的分别性(想蕴),“推”即“受用主”的推度造作性(行蕴即思蕴),所以此三心法就是三心所。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册,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版,第399-401页。
  〔58〕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二,《大正藏》第31册,第167页中。
  〔59〕无性:《摄大乘论释》,《大正藏》第31册,第390页中。
  〔60〕《杂阿含经》卷十二,《大正藏》第2册,第80页下。
  〔61〕唯识论书多处引用《阿毗达磨大乘经》,学界一般承认其确实存在。学界追溯唯识思想的源流,可以分成《解深密经》与《阿毗达磨经》。前者流入《瑜伽师地论》,形成一大主流,产生《阿毗达磨集论》、《显扬圣教论》、《三无性论》,而进入《成唯识论》。后者经由《大庄严论》、《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之后又归《成唯识论》。此二大系统的前驱是《十地经》。保坂玉泉:《唯识诸经论组织系统》,《佛典研究·续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28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9年版,第73-77、158页。
  〔62〕无性:《摄大乘论释》卷二,《大正藏》第31册,第390页;《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大正藏》第30册,580页中。
  〔63〕《决定藏论》卷上,《大正藏》第31册,第1019页中-下。
  〔64〕吴学国认为阿黎耶识不是西方知识论之永恒的先验意识者,也不是纯粹自我。见《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的转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繁體字 簡體字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傳燈長老 | 傳燈法師 FB | Instagram IG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臨濟寺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Ptt 批踢踢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道元法師 | 佛教文物購物網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4-19 15:30 , Processed in 0.18202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