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ching47102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請問佛性.自性.個性有何差別?

    [複製鏈接]
38#
 樓主| 發表於 2012-8-3 11:4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martz 的帖子


仁者您好!  感恩賜教!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五祖說的好,

行道不是只有在死法上求得解脫,祂們皆是在渡人中渡己,
覺他中覺己,是在成就他人中忘卻自己,忘了自心染著,
久了自然去除,非刻意為之。
此說的更好,(此為自心歸依自性是真歸依)   阿彌陀佛!

如何能解?又有何解?真有所解,為何佛陀又云未曾說過一法

無說無聞,才是真說真聞。就如佛陀在臨入涅槃時,文殊師利

菩薩懇請佛陀住世,再轉法輪,可是佛陀卻對文殊師利菩薩開
示說:「我住世四十九年來,不曾說過一法,可是你現在卻要
求我再轉法輪,這是不解佛意,我何曾轉過法輪呢?」

佛陀一生的隨緣隨機說法,皆是為了令眾生從煩惱中解脫,照
見自性的方便權巧,所以他說法 並無一定的形式或內容。

況且,般若並非文字音聲所能掌握的言詮,
而是個人內心自證的體悟。

如果強將語言形式,執著為佛法真義,反而曲解了般若妙諦。

就如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云:「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般若的甚深微妙,只能直證,無法言傳。

以佛菩薩之心為己心,以佛菩薩之路為己路,屆時心佛眾生何
須分別?或說何有分別?

佛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佛道同本不離眾生心性,

是咱們自生分別,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發表於 2012-8-3 13:25:28 | 只看該作者
讚美 諸位菩薩發心賜教!

蕅益大師要解云 :

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報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 試舉金與金器。譬喻無相之實相。及無不相之實相。世間所有一切諸相。種種不同。如金器各有相狀不同。有生有滅。一一金器。皆可改造。所有諸相。皆虛妄不實之相。無相之實相。無字。當作離字解。若離卻金器。瓶。環。釵。釧。虛妄之相。即見金之實相。法中。若離卻世間。諸法虛妄之相。即見真如實相。故曰無相實相。又。一切金器雖然千差萬別。於差別異相中。不是沒有平等之一相。瓶。環。釵。釧。差別相也。真金。平等相也。真金是一。能成無量器。無量器。不出一金。即依金作器。器器皆金。諸器差別相上。不是沒有金之平等相。法中。即世間諸法差別。虛妄相上。不是沒有真如平等真實之相。故曰無不相實相。是實相。為諸法所依之體。亦為諸大乘經正體。"

" 實相妙理。以要言之。實相。離一切諸法之相。實相。即一切諸法之相。離約真諦真空說。離一切幻相。故為無相之實相。即約俗諦妙有說。即一切諸法。故為無不相之實相。正說真空無相。不壞俗諦。即真不礙俗。正說俗諦妙有。不壞真諦。即俗不礙真。真俗圓融無礙。無名立名。不得已強名實相。 實相之體。不落二邊。寂是空義。照是有義。非寂非照。即非空非有。不落空有二邊也。又。寂是不變義。照是隨緣義。而復寂而恆照。即不變常隨緣。照而常寂。即隨緣常不變也。"

" 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者。真心包裹太虛。周遍沙界。楞嚴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又曰。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當知空界。本自心所現。西方極樂世界。亦自心所現。"

蕅益大師要解又云 :

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 此文具四法界。一念心性。是理法界。所現極樂。是事法界。全事即理四句。是理事無礙法界。我心遍故三句。是事事無礙法界。一室千燈。即喻事事無礙之義。

又深信西方。依報世界。正報佛生。主即彌陀。伴即菩薩聲聞人天。皆吾人現前。一念心性所現之影。性心如鏡。西方依正。如鏡中之影像。○全事即理者。事依理成。事不離理。故即理。如一切金器。依金而成。器不離金。故眾器即是真金。○全妄即真者。妄依真起。妄無自體。全體即真。如冰依水起。冰無自體。全冰即水。○全修即性者。修德屬始覺智。性德為本覺理。依理起智。全智即理。如依鏡有光。鏡光即鏡。○全他即自者。他指諸佛眾生。自即自心。謂不獨我之正報身心。與我之依報世界。是我自心所現。即諸佛菩薩。以及一切眾生。他之依正二報。亦即是我自心所現。此中四句。皆是事不礙理。理不礙事。理事無礙法界。

我心遍故下。事事無礙法界。我之心性隨緣。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佛心。眾生心。亦隨緣。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事與事。亦得無礙。故立一譬喻。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相遍滿。重重交相攝入。一光遍多光。多光遍一光。多光攝一光。一光攝多光。光光相融。不相妨礙。即法界十玄門中。一多無礙法門。如是信者。是名信理。"

" 我等發心修行。但老實念佛。求出娑婆。求生極樂。從事實上做起。最為穩當。千萬不可執理廢事。蓮池大師云。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

慚愧感恩!     阿彌陀佛!

點評

阿彌陀佛! 師兄感恩!  發表於 2012-8-7 00:5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
發表於 2012-8-4 00:1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ching471025 的帖子

前賢所說者是,
末學所學尚淺,
未如前賢所說之切要,
關公面前舞大刀,
實是慚愧。
末學受教了~感恩上天

點評

師兄您好! 末學亦是初學者! 阿彌陀佛!  發表於 2012-8-7 00:5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發表於 2012-8-4 01:53: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rtz 于 2012-8-4 15:46 编辑

前賢所言者是,
但以末學淺見,
自古以來成就之佛菩薩。
能知一切實相,
心中卻不留一切實相,
而是當用即有,用完即捨,
任用一切妙用自如。
故藉一切外境外法,
開發吾人之佛性智慧,
而非鑽研不出文字道理,
更重要的是讓所有原靈佛子,
知其深要亦入修行,
方不負今生有幸能得人身,能生中華,能聞佛法,
若能再尋一見性之明師,了卻今生一大事因緣,
才是眼下最重要之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
發表於 2012-8-4 10:15:52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martz 的帖子

請問什麼是元靈佛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
發表於 2012-8-4 15:53:32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感恩前賢,
末學錯字了,
"原"靈佛子才對,
即是指世上所有的人,
本俱足與佛相同佛性,
亦即是所有的人原本都是佛。
但以末學淺見,
其實所有一切的生命都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
發表於 2012-8-4 16:10:14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martz 的帖子

阿彌陀佛 martz師兄好
為什麼所有的人原本是佛又變成不是佛了??
不好意思,我學佛沒多久,還迷迷糊糊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發表於 2012-8-5 01:25:47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這個問版主應該會比較清楚,
末學僅以自己學得之範圍稍加解釋。

末學不清楚上天在造這世界的最原始之真實意義為何,
或許是為了試煉,或許是為了再提升自己,不得而知。

所有的佛菩薩的本性(即我們之佛性)是清淨無染的,
佛所居之地,即是西方極樂世界,是真空妙有,一塵不染之境。
而這世間是一個有形有象,有聲有色的花花世界,
來到這個世間,有很多佛菩薩或許為因為身在這個世界,
原本清淨的本性開始動搖,開始對這個世界產生貪戀執著。

如同一盞明亮的燈,沾染了灰塵,
漸漸不再像一開始那麼亮,甚至是不再亮了,
修行有一句話說:氣之清輕者上浮為天,氣之重濁者下凝為地,
氣就是人的世俗心,世間的習氣沾染越重,
所在之境界就越往下層,反之則越往上升,
所以人忘卻自己原是佛,而在這世間輪迴不止,
就連萬德莊嚴的佛陀,也是來到這個世間輪迴了數千次,
才又回復成佛的原貌。

這是比較簡單的解釋,
不知前賢是否了解?

若有疏失不足的地方,還請前賢多多指正,
感謝上天慈悲

點評

阿彌陀佛!  發表於 2012-8-7 00:5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
發表於 2012-8-5 11:49: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8-5 17:04 编辑

阿彌陀佛,感恩師兄慈悲解惑

但有關人原是由西方來的佛菩薩來世間被染污一事末學仍有存欵,記得在佛說阿彌陀經中有一句: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經中的阿鞞跋致翻為不退轉,此乃世尊佛藉由叮嚀舍利弗其實是在呼喚勸請大眾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因為只要眾生一生到極樂世界者,無論是誰,都能悉皆即得不退轉呀~

在四十二經文,佛有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人人本具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在理上法身清淨OK,事相上呢?佛陀已修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完滿報身,但反觀自己圓滿幾相了呢?俗語說悟後起修真功夫,在領悟到這念心之後,再來是如何中保任呢?

點評

師兄 阿彌陀佛! 能明心見性即能保任!  發表於 2012-8-7 01:0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7#
發表於 2012-8-6 01:4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呵呵,
看來前賢比末學懂得還多,
末學著實出糗了。

姑不論人與佛究竟從何而來,或是否人本是佛,
不可否認的是,人本俱足與佛相同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經典中記載佛菩薩為救渡眾生,倒裝或分靈再來之記錄亦有之,
辯論這個也無真實助益。

前賢所舉阿鞞跋致一段,以末學淺見,
佛之本意是要吾人修行有一目標有所堅持,
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只是修行萬法之一,仍屬一執相,
最終仍需破除此執相,佛心是無相無執無分別,
再且,若娑婆世界中人人皆能開啟佛性智慧,那麼又與佛國蓮花邦何異?
若有所分別,佛又何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言,豈不自打嘴巴?

於理法,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於實相,心佛眾生卻是差異甚大,
以末學淺見,
佛之相實是一種示現,人人皆可透過明理實修,修得與佛相同圓滿之果。
自己當然尚未能達到佛之境界,然卻不可退縮失志,或認為做不到,
那絕不是諸佛菩薩以身示現修行路之本意!

末學之修行路尚屬初學皮毛中的皮毛,
但末學深切的相信,與其看自己是什麼樣子,
與其光在佛法文字經典中鑽研,
不如看過以後照著佛菩薩走過的路,實實在在的走一遍,
否則文字對修行只是障礙物,實無任何助益。

宏觀所有有成就之諸佛菩薩,
何者不是歷盡滄桑,吃盡苦頭,受盡磨難而達圓滿,
絕對沒有任何一位是光看文字,或光聽道理就修得成佛菩薩的。
悟後起修如何保任?以末學之見,絕無二法,
只有想盡一切辦法利益眾生,使眾生都能明理實修,
做到忘我即可,其他自然水到渠成。

末學妄言了,感謝上天慈悲,前賢賜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發表於 2012-8-6 07:36: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8-6 08:17 编辑

回复 martz 的帖子
阿彌陀佛,五小時前回覆,不就半夜..太感恩師兄慈悲這麼晚的時間還慈悲開示

然師兄過讚了,末學所知不多,只是借助網路方便查詢

師兄說經典中記載佛菩薩為救渡眾生,倒裝或分靈再來之記錄亦有之,
末學知道觀音菩薩倒駕慈航有三十二應化身,聞聲救苦何處以何身得渡者則化身,相信佛菩薩都有此多化身救渡眾生,但不知師兄的分靈是從何而來?請恕末學才疏學淺未曾在佛門中聽過如此說法?當然這不是討論的重點

宏觀所有有成就之諸佛菩薩,
何者不是歷盡滄桑,吃盡苦頭,受盡磨難而達圓滿,
絕對沒有任何一位是光看文字,或光聽道理就修得成佛菩薩的


拍拍手,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隨喜讚嘆師兄慈悲開示

理可頓悟,事仍漸修,看自己乃是反省檢討用,不是照鏡子自影垂憐啦
哈~看自己有幾相,偶是沒半相啦~但後學知道要在平常中注意自己的動心起念,在因地中修清淨因將會成就莊嚴佛果,至於如何不著相~如何在行六度萬行菩薩道時降伏其心不起煩惱不退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金剛經的核心要義則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金剛經提問者,當機者須菩提尊者是阿羅漢,在經中有他由小乘轉大乘大徹大悟的精彩內容,金剛經有云一切諸佛皆由此經出!!大家有空看看~很好哦~再討論下去偏離主題~哈~哈~


金剛經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點評

阿彌陀佛! 讚哦!  發表於 2012-8-7 01:0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發表於 2012-8-6 09:15: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至欽 于 2012-8-6 09:23 编辑

雖然說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但不同宗教確實有層次的差別,宗教的淺深次第,是不容易說得大家同意的。
現在依據佛經──諸天世界建立的層次來說明。  
1.最低級的宗教,要算是(幽靈,妖怪等)多神教了。
在三界中,最低的天是:四王天與忉利天(四王天以下,還有一些夜叉天)。這二天,可說是鬼神王國  。忉利天主──帝釋,近於道教所傳說的玉皇大帝;天女圍繞,享受著物欲的幸福。
帝釋,有著戰鬥神的特性,手持金剛杵(從此以上,再沒有戰爭。這個多神王國的叛亂者,名為阿修羅,住在海底),為多神王國的共主。
四王天的分化一方,猶如四嶽。他們所統攝的部屬,遍布在人間,山、林、江、湖;是龍、夜叉、羅剎、犍達婆、緊那羅、迦樓羅、摩!7羅伽等,為首的都是大力的鬼王、畜王。龍與夜叉王等,統攝著一切的鬼靈、妖怪。
忉利天王與四王天王,雖比較高尚,而該括一切天龍八部──神來說,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因為鬼神們,有時會發極大的瞋心,毀傷多數的眾生,或者毀壞稼穡。貪欲──貪財、貪色──心也還非常強;忉利天王也還沈醉於金粉的樂欲中。這類天神,自我的貪欲極強(瞋是貪的反動)。
2. 比多神教高一級的,應該是一神教。
這在三界中,自兜率天以上,一面到初禪的大梵天。
大梵天即世界的創造主。梵天說:這世界,世界的一切,以及人類,都是從他而有的。印度傳說的創造神,近於希伯來傳說中的耶和華。
大梵天以  下,有著政治形態的天國。到達大梵天,有一無二,名為「獨梵」。所以在宗教中,這是唯一神教。
大梵天(包括梵眾、梵輔──天國中的臣民)是超欲界── 超過屬於情欲世界的。屬於情欲世界的統治者,是他化自在天王──魔王,與基督教的撒旦相近。一神教,比多神教的神格,高尚得多。依佛法說:貪欲心極微薄(物欲與男女欲,都沒有了,所以說:要以心靈來崇拜他);瞋恚也沒有了(神是完全的愛)。
但我慢卻特別強,總以為自己最高:自己是常住不變,是無始無終,是究竟自在;是一切的創造者,一切的主宰者。由此神格的特點,凡是一神教,都充滿了唯我獨尊的排他性。
佛經中說:一次,馬勝尊者到大梵天去,大梵天正在宣揚他是:常住、究竟安樂、人類之父等教說。大梵天見到馬勝,怕尊者揭露他的真面目,就拉著尊者的手,到僻靜處,請他不要說破。這雖是傳說,卻說明了大梵天的不究竟。
不但有著狂妄的自我慢,還有矯誑心呢!不過,我以為一神教有他的長處,他把多神教中,穢惡、迷濫的毛病,一齊淨除,而著重道德與善行,敬虔與純潔,充滿了無瞋的慈愛!  
3. 從大梵天向上,經二禪,三禪,到達四禪的色究竟天。這與初禪,可總名為梵天(但初禪有政治形態,故別說)。
這類天國,是西方所不大明了的。他不是一神,也不是多神,是無神的(有時也神格化,那是梵天的本地)。在宗教方面,可名為梵我教,因為這是自我的宗教,以恢復自我的自由,常住與妙樂之本性的。要完成這種自我解脫的目的,須修習禪定,發明「神我」的真智。
這是沒有政治形態的,純為個己解脫的宗教。所以在人類的宗教信仰中,並不普遍,而是少數玄學者,本體論者的宗教。從禪定──瑜伽的實修中去解脫自我,依佛法說,這是一類專著自我(小我、大我)見的宗教。
4.此上還有四空處,這四天,是自心宗教
不但沒有政治組織,而且還是離開物質世界,純為安住於內心的靜定。
四天的次第,便是唯心觀的次第。
在一般宗教中,自心宗教是最高的。這一類的宗教學者,自以為是最究竟的超脫。
然依佛法來看,這還是不出無明──癡的窟宅,還在虛妄的流轉中。多神與一神是神教,在哲學中,是泛神論與唯神論。自我宗教,在哲學中是唯我論。自心宗教,在 哲學中,當然是唯心論。
  上面所列的宗教層次──四類宗教,都不離自我的妄執,都是虛妄的,不徹底的。
唯神、唯我、唯心,追根究原,只是同一內容──自性見(我見)的變形。
佛教,是超越這印度的四類宗教而實現為正覺的宗教。西方缺少後二類(唯我與唯心宗教),所以對佛教的境界,不容易理解,因為距離太遠了。
佛經中有『小空經』,說明修行的過程。從人間起,一地一地,一界一界的超出,末後完全出離了三界。
等到超出三界,經裡告訴我們,還在人間,著衣,喫飯,教化眾生。所以認真說來,佛教是否定了神教,我教,心教;否定了各式各樣的天國,而實現為人間正覺的宗教。如以一般神意論的宗教眼光來看佛教,確是難以理解的。部分的西方人,研究南傳的佛教,覺得佛教是無神論,起初本不是宗教。
那裡知道,宗教不一定要有神的。無神論的梵我教,自心教,佛教,還是一樣的宗教。佛教是無神的宗教,是正覺的宗教,是自力的宗教,這不能以神教的觀念來了解他。
(節錄自印順長老著作)

點評

阿彌陀佛! 感恩師兄! 慈悲賜教!  發表於 2012-8-7 01:0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0#
 樓主| 發表於 2012-8-7 00:32:18 | 只看該作者

阿彌陀佛!    諸位師兄大家好!
         
在圓覺經中,金剛藏菩薩問佛,一切十方眾生本來是佛?


既然本來是佛,怎麼會因為有了煩惱而變成了眾生,

那麼當初在做佛的時候,為什麼?

又在什麼時候有了第一個無明的苦惱?

因而從佛變成了眾生呢?

圓覺經 第四章 金剛藏菩薩 (問佛原文)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


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

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

,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

岸移,亦復如是。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

,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花

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

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

為虛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

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善男子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

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維心,測度如來圓覺境

界。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

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

斷無始輪迴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

,已如空華。用此思惟心,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

輾轉妄想,無有是處。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

,非為正問。(以上是原文看能否讓諸位師兄釋疑)

         


                         (十法界眾生惟心所造) 阿彌陀佛!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起

煩惱,不能證得。


心本清淨,因「妄想」而起煩惱;

心無罣礙,因「執著」而起痛苦;

若無妄想、執著,本無一物,何來塵埃。   阿彌陀佛!


淨空老和尚開示:學佛第一個一定要無條件的相信自己本來是佛。

佛法裡面第一個無條件的是信自己,蕅益大師在《要解》裡講

得好,第一個信自己,第二個信他,他是什麼?他是佛。我們

修淨土信阿彌陀佛、信釋迦牟尼佛,首先信自己,不相信自己

,信佛也沒用,佛幫不上忙。大乘教裡面世尊給我們說得很多

,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我們的老祖宗告訴我們

,也是這個意思,一定要相信自己本性本善。所有一切不善是

習性,不善是輪迴心,本善是佛心,你本來是佛,今天變成這

個樣子,就是迷失了自性,不是真的失掉,迷了,不知道自己

有本善,不知道自己本來是佛。這些話全是佛在大乘經裡面常

講的,我們要真的搞清楚,真的明白。


(以上這段是淨空老和尚的開示)

唯有清楚明白才能如佛所說究竟解脫。  感恩大家賜教!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發表於 2012-8-7 08:26:18 | 只看該作者
呵呵,
諸位前賢都能信手拈來引經據典,
末學受教了~

乘璦前賢,
分靈之說,實不是人人可接受,
倒駕慈航即可,無需多所研究。

末學之恩師常告誡我們,
縱使學得三藏十二部經典倒背如流,
切忌把佛法道理當成裝修自己門面的工具,
念佛禪坐研究經典時,看似慈悲,
卻在事境來臨時,拿著佛法道理傷人傷己,
習性稟性未改,拿來當成辯解的護身符,
左念佛,右謗佛,修習全是表面功夫,
小心修佛不成反成魔。
但不知各位前賢,
於生活中如何實踐佛法?
或是有何心得?

淨空法師實為一代大師,

修行必有信願行證,
信之以真,
願之以切,
行之以深,
證之以慧。

妄言了,還請各位前賢多多指正。
感謝上天慈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
發表於 2012-8-7 11:06: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會腐敗的肉 于 2012-8-7 11:53 编辑

末學是凡夫談不上修行心得,佛不用修放下即是,能降伏自心才是佛法
事相門中不少一法,實際理地不受一塵
人身是塊逐漸會腐敗的肉,放下對五欲六塵的執著是我們一生一世的功課 ,與諸位大德共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發表於 2012-8-7 13:11: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塵 于 2012-8-7 13:12 编辑

回复 會腐敗的肉 的帖子

隨喜讚嘆這位前賢大德,若無下相當的功夫是無法說出如此精闢要理的言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
發表於 2012-8-7 13:25:17 | 只看該作者
隨喜 諸位菩薩發心踴躍討論 !

末學愚報 :

世尊成佛後, 有一天在默念”阿彌陀佛”聖號時身體非常光亮, 此殊勝現象被阿難尊者發現, 因而啟請世尊說出一部法運壽命最長的”無量壽經” , 殷勸眾生多念”阿彌陀佛”聖號!

這令我想起2006年在 承天禪寺 舉行農曆七月份超度法會時,  有一個星期天, 早上我洗好衣服就到 承天禪寺 去做義工 , 九點多太陽就很大,  我站在停車場指揮交通,  只要見到人 (不論是遊客, 香客, 蓮友, 師父, 男女老少, 或泰勞, 老外...) 都恭敬合掌對他說聲 "阿彌陀佛" , 對方也會高興地回稱"阿彌陀佛" ,到了10:30左右 ,太陽愈來愈大, 人愈來愈多 (因為要參加午供) ,我念 "阿彌陀佛" 愈念愈快 ,來不及擦滿臉的汗, 只關心念 "阿彌陀佛" ,幾乎忘了我在做什麼, 突然全身一陣清涼 ,加持了我快熱倒的身體 , 讓我繼續逢人就念 "阿彌陀佛" ,到了11:00左右,我竟然念到 哭出來 ,我不敢讓別人看到滿臉淚水, 趕快恢復繼續念 "阿彌陀佛"  , 當時我終於明瞭什麼叫做 "驚天地 泣鬼神"  ,念到中午12:30就回山下家中休息.

下午3:00繼續到停車場, 逢人就恭敬地念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不久忽然下了午後雷陣大雨, 我穿雨衣繼續指揮交通, 逢人就念 "阿彌陀佛" 半小時後雨停了, 天空出現一道彩虹, 樹上鳥兒不停地叫著, 我即祈禱眾生早日開拓心中的彩虹 , 接著4:30到了, 我便進入承天禪寺大殿參加晚課, 唱到 "施食" 部分總是淚流滿面 ,最後唱回向偈又是全身一陣清涼, 晚課圓滿後, 我繼續又到停車場, 逢人就念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以表達 ”送客回極樂故鄉”之意 , 我將當天所做一切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 願有形無形眾生皆離苦得樂, 早日學佛念佛同登極樂! 恢復清淨自性, 普渡眾生!  從此, 我發願將以此方法為自我學習之正行.

慚愧感恩!   阿彌陀佛!

點評

好殊勝的分享,隨喜讚嘆  發表於 2012-8-8 00:4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06:02: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ing471025 于 2012-8-8 06:07 编辑

回复 stanley 的帖子

阿彌陀佛!  師兄好!  好感動的分享!

蕅益大師在《要解》裡講得好,第一個信自己,第二個信他,他是什麼?他是佛。

我們修淨土信阿彌陀佛、信釋迦牟尼佛,首先信自己,不相信自己,信佛也沒用,佛幫不上忙。

大乘教裡面世尊給我們說得很多,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

感恩淨空法師開示   阿彌陀佛!

有一則故事拜自心佛:

有一天一位大官去拜訪印光大師,

他看見印光大師非常虔誠地拜佛,

就問大師:   (您拜的佛靈不靈?)

大師說:   (不靈不靈!)

大官感覺很意外,

就再問:   (不靈為何要拜?)

大師說:   (他不靈,我靈!)

印光大師是利用佛像來壓制"身"(奴婢)

而虔誠地拜佛,"口"唸佛,"意"耳聽,

這樣拜佛唸佛使("身口意")六根清淨(無妄想)就是"禪定",

自己就是阿彌陀佛!再繼續才能享受(渾然忘我)"無著"的至高境界。

六祖說:心地清淨就是生活在(淨土)。

其實咱們若誠懇地敬尊敬別人是  (活佛),

就是拜  "自心佛"而此世間就是極樂世界了。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
發表於 2012-8-8 09:29:50 | 只看該作者
讚美 ching 菩薩慈悲開示!

" 其實咱們若誠懇地敬尊敬別人是  (活佛), 就是拜  "自心佛"而此世間就是極樂世界了! "

隨喜感恩!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
發表於 2012-8-8 18:34:25 | 只看該作者
呵呵呵,
看來各位前賢對於修行這回事,
都有不同體悟呢,
但是對於目標都是相同的。

關於 會腐敗的肉 前賢所言,
<佛不用修放下即是,能降伏自心才是佛法>
以末學的粗淺的體會,
這是需經一番修行的歷練,無一修者能免除這個過程
從境的折磨到相的破除至心的無染,
沒有大死一番,我們是不能體悟佛的"放下"所指為何的。
但是降伏己心卻是修行的初步功夫,必須要時刻力行實踐,
如同最後一言<放下對五欲六塵的執著是我們一生一世的功課>,
是修行一生都不能少的課業。

以末學所體悟,
所有修者之師,萬德莊嚴的佛陀,
到涅槃前都還在渡化眾生,
祂一直到最後仍是以身示道,不是空口論佛法,
雖然示現放下,卻也未言放下,
那是一種最真實的~無言的智慧~

妄言了,感謝各位前賢,感謝上天慈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發表於 2012-8-9 12:23:02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martz 的帖子

仁者所言甚是;修行還是須在事中下手,在境界中提昇,佛法如果沒有實踐就會變成學問,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但八正道中第一個是正見如果缺乏正見,只會讓我們白走冤枉路,因此聽經聞法還是很重要

所以千萬不要輕視解義。解義即修行。我們解甚深義,愈解愈深,深到了相當程度,豁然開通,所以,解義即修行。

千萬不要說我們重於修行,不學這一套,那就錯了,因為佛法不二

泛泛贅言,讓大家見笑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發表於 2012-8-10 00:10:12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會腐敗的肉 的帖子

嗯,
誠如前賢之言,正見是八正道之首,
未見性之前,聽經聞法本是必要,悟法解義亦不可少,
可是也不能忘卻正見之後還有正語,正業,正精進,那是修者的該做的本份,亦即利人利己,覺己覺他。

佛菩薩是悟法解義之後再依法修行,那已是六度萬行,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六度萬行,
以心性的角度而言本無分別,只是悟得之程度不同。

末學本無意輕視中小乘之修持,
切不可忘卻中小乘之本,但必更進一步在力行之處。

感恩前賢指正,感謝上天慈悲。




點評

如是.如是  發表於 2012-8-12 12:5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0#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22:16:25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martz 的帖子


佛菩薩是悟法解義之後再依法修行,

那已是六度萬行,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六度萬行,

以心性的角度而言本無分別,只是悟得之程度不同。(說的是)

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

大乘心地觀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涅槃經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願共勉之!                     阿彌陀佛!

點評

說的好~  發表於 2012-8-13 08:5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
發表於 2015-3-30 22:58: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6-12 22:05 編輯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何以故?着相故也,“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经云: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楞严经云:眼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

不狂性,既自然而出,云何眼若达多,视而不见?无端迷故,祖师云:万法本闲,唯人自闹。经云:歇即菩提。

如是,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昧因果转,应(音映/英)作如是观;如是,“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娑婆即是净土,烦恼即是菩提,楞严经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發表於 2015-3-31 21:33:41 | 只看該作者
自性的意思,是说“自我”,我还有个“性”,名为“自性”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
發表於 2015-4-1 08:10: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5-4-1 08:33 編輯

佛法中討論的自性以現代話來說可以說是事物的本質或主體性,例如金盤、金幣、金項鍊。雖然外觀不同但其本質為金,但進一步探討的本質為何?只是原子的排列,探其究竟不可得。又如房屋是由鋼筋水泥人工...等所構成,探其究竟不可得。人也是一樣,主宰我們人的是心嗎?那心在哪裡?
是心臟嗎?不是>是大腦嗎?現代醫學告訴我們大腦中們沒有一個主宰。(但離開心臟。大腦人也活不了)
是靈魂嗎?如果是靈魂,那靈魂跟我們的身體是一還是二,如果是一那人死了靈魂應該也死了,因為是一不可分故。如果是二那靈魂存在於我們身體的哪裡?又我們身體受傷應該不會痛呀!或者要它不痛就不痛。  
故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
善思維之~
  
另外有時經典所述的自性是指物體的性質。例如水有濕性,火有熱性,金有延展性...等等,這要從上下經文中去判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4#
發表於 2015-4-6 22:06: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5-5 01:13 編輯

仁者所言,是说“经典所述的自性”一词,内涵不一,所以
要从上下文中去判别

么?

既然
一切法毕竟空不可得

,云何
事物的本质或主体性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發表於 2015-4-6 22:32: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4-9 22:41 編輯

仁者所言,是说”经典所述的自性“一词,内涵不一,所以”要从上下经文中去判别“么?

又,既然”一切法毕竟空不可得“,则龟毛兔角,”本来无一物“,那么该怎样理解”事物的本质或主体性“呢?”事物“尚且”本无所有“,复云何其”本质或主体性“,如成语所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愿闻指教。阿弥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發表於 2015-4-7 10:35:03 | 只看該作者
所謂"不可得"並不是"沒有"或"否定",而是從實際的現象去觀察發現一切法無常,並且經由透視無常,體會當下的那分清淨(或稱為空,不可得性),無常並不苦,苦的是我們認為它是或希望它是
例如小朋友們在吹泡泡,吹出來的泡泡五彩繽紛,非常美麗,一堆小朋友在追著泡泡玩,您不可能對著小孩子說泡泡真漂亮拿幾個來給我保存明天在玩吧!
泡泡如幻不可得,但不是沒有,另外泡泡需要聚足因緣(條件)才會產生,所以也不是無因有,不同的因緣產生不同的結果,牛是不會生出羊的,故禪者一定是嚴格的持戒者,因了知一切法的因果緣起,如不昧因果誤為不落因果墮500世狐身,不可不慎。
緣起的當下即是空,不是離開了另外有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佛陀勸告我們不要執著,是因為沒辦法執著,因為我們無法擁有任何人.事.物
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共勉之~

最後我們或許看黃檗禪師的一個公案來了解何謂本來無一物
一日,黃檗禪師禮佛,大中見而問曰:「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用禮何為?」
黃檗賞他一巴掌,曰:「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常禮如是事。」
大中逼問:「用禮何為?」
黃檗老婆心切,又給他一掌,大中憤云:「太粗生!」
黃檗又打他一巴掌,說:「這裡是什麼所在,說什麼粗細!」
可惜當時大中不能會意。您會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發表於 2015-4-7 22:49: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6-12 23:59 編輯

见人“用礼”,早落门外;不知不觉,振振有词,岂不该打?!经云:不应取法;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六祖曰: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

云何又挨一掌?乃至“愤云:太粗生”。正所谓:口但说空,心中不空,可见说食,果然不饱,经云:若有我相,应生嗔恨。


又,如仁者所言:“泡泡如幻不可得,但不是沒有”,是说诸法,不是没有,只是不可得么?也不是“不要執著”,只是“因為沒辦法執著”么?这样的观点,是仁者听到有这样说的呢,还是在什么书中看到的呢?学人以为,这样的说法,定非出自佛经,若作此解,实在大悖经义。


没办法执著呢?什么东西,没办法执著呢金刚经云:实无有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楞严经云:有所非觉,无所非明。不可得者,如是故也。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本自具足,无欠无余;唯是一心,循业发现,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不昧因果转,应作如是观;当下不二,无始无生,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无能得,无所得;妄想执着,有漏皆苦,能离于相,法体清净,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无量寿经云:不取正觉,楞严经云:歇即菩提,五祖曰:万境自如如;如如之性,即是真实如是,不可得决不可解为“有而不可得”,或者“不是不要执著,而是没办法执著”,六祖曰:非百物不思,古德曰: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若溪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楞严经云:有不着者,不可名无,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恶。小朋友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不太容易上手执著,若小朋友们吹出来的,不是泡泡,而是珠宝,是不是不少人就都有办法“执著”,“拿幾個來給我保存” 啦?如是,复云何迷?云何“梦幻泡影”?云何虚妄?云何如是?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若学人愚见,求解佛经,重在有据。云何有据?不离佛经,以经解经。任何解释,都必须在佛经中,找到根据,以大乘了义经,为判断一切正误的唯一标准,终极依据。否则,若不能在经中找到根据,或者不能与经义相应、一致,甚至明显与经义抵触、相悖,则不论谁说,皆不可信,末法时期,似乎尤当如此,经云:依法不依人

如是,学人以为,末法时期,若根器相应者,“志求佛法”,似可以潜心读经,为入门第一方便,经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

潜心读经,则可望正见,“知我说法”,如是得筏;正见,自然正信;由是正见正信,则自然具备辨别真伪、正邪的能力;若更不止于正知正见,复能发菩提心,依教奉行,止恶行善,修诸功德,且复更能,心心回向,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如是一心净念,阿弥陀佛;如是之人,累世善根福德因缘所至,故能如是,得救命医药肯服,得救生宝筏愿乘,乃至心不颠倒,则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如是乃至,了生脱死,离苦得乐;如是,即”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如是,由正见,而正定。

读经求解,若有条件,尝试诸经互参,以求互相印证,似不失为一较为可靠的自修方法。若此经此解,彼经彼解,不能贯通,甚至互相抵触,则非“圆通”、“无碍”。不必怀疑,一定是于甚深义有缺失,或者理解有偏差,乃至误解。佛法妙理,一定相通,而且圆通。圆通者,无不通也。言说似不一,妙理实不二,”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六祖曰:终无二说。须参究、再参究,务求正解。“当信佛经语深”,祖言义玄,决不可得少为足,或者含混其义,未解言解,未得谓得,甚至谬解经义,乃至离经任意,不通为通,驰逞不羁,自蔽光明,经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不可不慎”!仁者斯言,至当甚善。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
發表於 2015-4-8 08:58: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5-4-8 09:41 編輯

大智度論裡講:無常觀是空觀的第一步
講那多空不如帶去看無常。 如果我們很煩惱時,我們附近剛好有火葬場去看一下。
那時百般的委屈我我我,靠近看一下那個我已經躺下去了。
看到一個人送進來,所有可靠的親友財富碰到死全沒了,這是很現實的。

這就是無常在說法。我們看到如何因緣安樂,如何因緣苦,因何因緣而沒,因何因緣而生,因何因緣而老死。老死不是只看到生命的老死,有衰敗的意思。從有開始一直變化,生住異滅生老死。
這樣粗的、很強烈的生死無常讓我們知道生命的常法不可得,因不可得故譬喻為如夢如幻,對常法真實的認識而厭離就是空的意思又稱為般若智慧。
空的另外一邊「有」叫自性,自性叫做常,無常很容易破常。有時看到人生病,百般的不忍心,但想啊想就想到自己。看到人無常生死很悲哀,悲哀不久就是我們,所以應該利用這個境。
當我們慢慢能超越時反而比較不會罣礙,無常經講要放下,放下那個我們不曾擁有的。
沒有好放下的,現在要我們觀無常,金剛經一切法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所以放下是要放下那個我們不曾擁有的,只是我們誤以為擁有的,及早放下那個不曾擁有的,不是給自己自在嗎?  


了知世間無常進而懂放下的意義是作為修道人一開始重要的地方,我們必須能觀察到這一點,如果無法觀察到它的過失,那連欲界都跨不過,又如何出三界。

一直強調無常,是因為我們避不了,如果我們不能深知過患要如何避?
不是在表面上、意志上的避,真正避是智慧上的避。
  
當我們不斷告訴自己一切法如夢幻泡影的道理,但看到世間法卻跟人家一起羨慕,當我們露出羨慕的眼光時,我們幾年的修學全被打回原點,我們不是真厭離,不是真正認識緣起如幻的道理。

當我們對世間的欲樂生出非常歡喜的黏著時,有正見者應該馬上生起慚愧心,幾年的修學竟然只是這種等次。雖然沒有財色明顯的執著,這種大煩惱轉化到我們身心週邊的財跟色的執著,有沒有?凡讓我們不自在的都是。
  


有一位修行者談到他的不自在:
依道理這個東西是我的,但竟然沒給我,我覺得我要爭取。
但這個在世間法上我們絕對有道理,但在無常法裡我們如果還執著這個道理的話,請問死的時候還有那麼多道理可談嗎?
不管我們找多少理由去執取這個世間道理,但從世間的無常來講,任何的道理只要執取就是障礙。

一般我們修行哪會做不合道理的執著,我們做的都是合道理的喔!但什麼叫道理?我們現在看東西都還是習慣用世間道理,換句話說,我們有沒有改變我們的認知觀念。其實沒有啊!
我們現在認為對、錯、該、不該都依世間道理在論定,我們如果用更深層的佛法解脫的道理來看?第一個層次我們對了,但從修行的角度我們再對也錯啊!

我們現在幾時用佛法的解脫來要求呢?以世間法論對不對時,我們有沒有看到一點:所有對不對裡面都充滿了我跟法,在佛法的根源道理,凡是有我跟法的都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世間人認為是對的喔!


問:那不就沒有是非了嗎?
答:莫行心處路,不掛本來衣,何須正恁麼,切忌未生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9#
發表於 2015-4-8 10:19: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4-11 02:23 編輯

阿弥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發表於 2015-4-8 17:11: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6-5 22:26 編輯

古德颂

蒙弘忆论坛,超级版主至钦,分享禅宗公案一则,受益良多,恭作一偈为颂。祈愿无违,古德本意,复愿随喜至钦,分享功德:

可怜大中,连受三掌;不明不白,不躲不闪;老老实实,不遮不掩;真求无上,不事敷衍。

随喜大中,连受三掌,声色关中,幸闻师吼:什么所在?云何粗细?!断际禅师,掌无虚发;老婆心切,不舍一法;如是下种,当至后熟。


感戴大中,连受三掌;从佛转轮,如是遗嘱;开示后学:日用常行,不取不舍;等念一心,常礼如是。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普贤十大愿 南无普贤十大愿 南无普贤十大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發表於 2015-4-8 17:23: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5-5 00:57 編輯

云何粗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發表於 2015-4-12 22:35: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4-23 09:39 編輯

莫行心处路,万境自如如;不挂本来衣,盛众妙花住。
心上生心妄,头上安头难;云何正恁么?谁忌未生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發表於 2015-4-13 08:0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
發表於 2015-4-13 18:02: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4-27 00:18 編輯

万境如如心处路,盛众妙花本来衣,不取不舍如是住,云何恁么未生时?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繁體字 簡體字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傳燈長老 | 傳燈法師 FB | Instagram IG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臨濟寺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Ptt 批踢踢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道元法師 | 佛教文物購物網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4-25 00:38 , Processed in 0.2878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