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雪廬老人 [打印本頁]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1-6-24 00:49
標題: 雪廬老人
本帖最後由 倒茶弟子 於 2011-6-27 00:21 編輯


雪廬老人事略
         
  公諱豔,字炳南,號雪廬,法號德明,別署雪僧,雪叟,姓李氏,籍山東濟南。世居城內券門巷,積善聚族,已歷三百餘年,詩書相傳,簪纓攸續,城中父老咸知李氏第宅。公於民前二十二年(一八九○)即清光緒十六年,歲次庚寅,臘月七日,誕於斯。尊人壽村公,好禮尚義,教有義方。公自幼穎悟好學,諸經子史,循次讀誦。開講以後,兼治歧黃,又好劍術,而於篇什興趣尤濃,吟詠推敲,屢致忘食。迨研究佛學,教、禪、密、淨,皆嘗修持,最後則歸於淨業焉。
 
  民國紀元(一九一二),公方二十三歲,與濟南學界組成通俗教育會,當選會長。五年,更名私立通俗教育研究會,設講座於西門月洞,日日講學;又時往各集鎮遊行講演,並編印贈通俗詞曲,山東省府獎譽有加。
 
  民國九年(一九二○),公管莒縣監獄,目擊監房湫隘,垂憫囚徒,即謀興革。紆折五年,重建監舍,炳煥寬敞,設施完善。又倡德化重於刑齊,加強獄中教化,俾囚人知非向善。囚罹疾病,以精湛之醫術療之。罪屍無主者,代收瘞之。公始崇儒,宅心厚道;繼讀山東法科學堂,教授時講因果,以喻法學。時有梅教授擷芸光羲,南昌孝廉,掌秋官於魯省,精邃內典法相學,於大明湖畔組佛學社,講授相宗。公聽而悅之,每講必與,儒釋洞達,故從獄政,格外施仁。
 
  莒縣自咸同以後,久無兵事。民國十六年至二十年間,頻遭內戰之禍。公適在莒,周旋其中,保全民命。如在城危之際,縣知事棄城走,謠言繁興,秩序混亂。公率警兵,武裝露刃,巡行彈壓,或偕人縋城說敵,或親登城堞勸阻犯軍。又十七年四月,大盜謀襲莒城,知事北去,縣府無人,公聯合各機關及邑紳,組臨時縣政委員會,搶救災民,以待軍援。十九年,庚午,二月,復有軍閥倒戈,橫據莒城,頑抗中央軍,相持半載;城內日遭圍軍砲擊,民食殆盡,人命不保。公在艱彌厲,偶閱及豐氏子愷「護生畫集」,深感弭兵之本,乃在戒殺護生。遂為蒼生立誓,是難不死,決定終身茹素。未幾,兩軍撒離,公於是實踐誓言,不復肉食。
 
  莒圍方解,適有蘇州宏化社,乃淨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所設,印贈佛書,遠地但付郵資即寄。公獲寄贈,如學佛淺說、佛法導論等,俱宣淨土法門者,讀之歡喜,較前所讀之大經大論,覺其易於契入。繼聞濟寧一老友,言印祖為通儒之高僧。即思皈依,以路遙,未果,心嚮往之而已。越數年,公為某慈善事,得識一佛徒,乃印祖弟子,允為公函介,通信皈依。旋蒙印祖許可,賜號德明,親筆開示,勉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自行化他,專修淨業。爾後公與印祖,問答佛法,郵遞頻繁。又三年,公往蘇州報國寺,參謁印祖,適師閉關,叩見之頃,如見彌陀。師在關中接叩見者,例語十餘分鐘,而公竟蒙開示終日。辭出,月已在天矣。
 
  二十三年,莒縣重修縣志,總纂為莊太史心如,分纂及與其事者,均邑之鴻儒。公由獄政轉任分纂,其古蹟、軍事、司法、金石四類,皆公負責纂修。三年事竣,公因莊太史薦,應聘而入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旋晉主任祕書。


  蘆溝橋變起,日軍大舉入侵,九貢相繼陷,政府遷渝,公隨奉祀官孔上公德成追扈之。一日過長安寺,聞太虛大師卓錫寺內。公向在鄉里,讀海潮音雜誌,久慕大師之德風,今得是緣,即求引見。既入室,欣見梅師擷芸亦在座。寺設佛學社,大師選人赴監所法施,梅師以公薦。公與蜀僧定九師偕,遍蒞講述,績佳,大師喜,題字獎慰之。


  日機大肆轟炸,渝市驛騷。公隨奉祀官,遷入西郊歌樂山,結廬林間,命曰猗蘭別墅。山巔有雲頂寺,無僧,為公教眷屬雜居。殿楹懸標,曰佛學講演會,為大師所書,詢知亦大師所設。公喜其靜,每晨必陟登禮誦。久,未見來講學者,公始悟是為護法保權意也。乃請於大師,願任講席,許之,數年信者眾,終致廟宇為之重新。


  公居蜀時,日機屢施轟炸,彈下如雨,幾為崩土所埋,而仍奔走於硝煙彈雨間,為振濟會,振濟災黎,毫無懼色。


  三十四年(一九四五),歲次乙酉,日本降,明年,公還金陵,從奉祀官府住京三載。其間曾陪孔上公三返曲阜,胥以道梗,僅一返濟南。餘時均在南京普照寺,及正因蓮社,講經說法。徐蚌役後,神州易色。三十八年,己丑,二月,公隨上公,隻身浮海來臺,感慨無限,發之於詩,謂應因緣有契。是歲適公六十初度也。

  公抵臺,即寓臺中,初居自由路,繼居和平街,後寓正氣街九號,以迄於今。公之大願,在度眾生,故甫安頓公務,即覓弘法之所。既得法華寺,乃啟講心經,次則法相、四十二章經等。並在寺內,設中醫診所,施醫接眾;又闢圖書閱覽室,會友以文。由是法緣日廣,寖假而從如歸市,經筵擴及靈山寺、寶覺寺、寶善寺,以及碧山巖、慎齋堂、佛教會館、菩提場。靈山寺尤為重心,講經久而且多。臺中慈善堂、贊化堂、豐原龍意堂,原皆鸞壇,亦相繼請公講經,多人逐漸歸佛。終至經筵遍及三臺,猶憾口宣不廣,復藉筆弘。初辦佛學函授,次開佛學問答,假諸雜誌流通,如覺群、覺生、菩提樹、慈光半月刊、明倫月刊,均先後載公之佛學問答。因此,地無遠近,人無差等,咸沾法益焉。


  自廬山諸賢,肇基蓮社,淨土一宗,乃大宏中夏,佛日因之以彰,世風賴歸淳厚。公有鑑及此,遂發倡建蓮社之弘願。經於三十九年(一九五○)與董正之、徐灶生、朱炎煌、張松柏諸居士,籌組臺中市佛教蓮社,庚寅臘月初七日,正式成立,社址暫設法華寺內,公當選首屆社長,著手進行。四十年七月,由許克綏、朱炎煌二居士施貲,購得綠川南湄綠堤巷民舍一棟為社址,篳路藍縷從事興建,屢經締改,不次擴拓,即成當今民生路二十三巷十四號,巍峨雄傑之淨業道場也。


  四十年十月,蓮社成立男女二眾弘法團,男眾弘法臺中監獄,女眾弘法蓮友家庭。四十一年一月三日,辛卯臘月七日,蓮社初建殿宇落成,禮請證蓮老和尚,傳授三皈五戒。四十四年六月,禮請斌宗老和尚,傳授菩薩戒,前後得戒者數百人。以後常請懺雲老和尚於白月黑月,主持誦戒「布薩」盛會。每年舉行「佛七」數次,公常親自主持,並殷切訓示。


  公為蓮社手訂社風十條,旨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積德求學,深信因果。又定社務凡三:一者、講演儒佛經典,化導人心;二者、集眾念佛,各求當生成就;三者、興辦文化慈善事業,以勵道德,而善風俗。


  四十一年二月,農曆壬辰年正月初九日,公在蓮社開講佛學,連續六日,爾後每周講經,率以為常。蓮社首屆國文補習班,四月二十二日開學,禮聘孔上公、傅文平、劉汝浩諸師,講授論語;周邦道、許祖成二師,講授國文,公則親授唐詩。四十九年六月,蓮社十周社慶,復請證蓮老和尚,啟建戒場於慈光圖書館,得皈戒者千餘人,名之曰千人戒會。


  蓮社成立後,聯體機構相繼而起。計四十七年四月,建慈光圖書館於柳川西路六十五號。四十八年五月,建慈光育幼院於瑞光街九號。五十二年四月,建菩提救濟院(後改名仁愛之家)與菩提醫院於臺中縣大里鄉中興路二段六一九號。五十九年三月,設明倫社於蓮社,後另建舍於民生路九巷三十號。


  自四十六年至七十三年,霧峰、豐原兩佈教所,最早創設,其後陸續成立者,計有太平佈教所,員林佈教所、水湳佈教所、東勢佈教所、鹿港佈教所、后里佈教所、卓蘭佈教所、沙鹿念佛會。


  他如香港、南洋,以及美國加州、德州等地,公之弟子所建之道場,為僑民精神團結之中心者,則不枚舉。


  蓮社暨其聯體機構弘化慈善事業,概略言之:蓮社設救濟會、放生會、國文補習班、受託印經會、弘化團、天樂班、兒童德育周、佛經講座、電臺文化廣播、榮富助念團、佛經注疏語譯會、內典研究班、論語講習班、國學啟蒙班、社教研習班。慈光圖書館設佛經講座、圖書借閱、慈光托兒所、國學講座、佛學講座、榮富文化基金會臺中代辦處、蓮友子弟輔導團。慈光育幼院收養孤兒,辦理幼教,分設慈德托兒所、慈德幼稚園。菩提仁愛之家設菩提醫院、菩提安老所、菩提施醫會、並有太虛紀念館、善果林、寶松和尚紀念館。明倫社設明倫雜誌社、青蓮出版社、明倫廣播社,並另設聯善施醫會、孔學獎金會等。


  慈光圖書館之國學講座與佛學講座,創於五十年十一月,每星期六晚間,由公講授禮記,並編佛學十四表講授。參聽者為中部大專院校諸生。後在寒暑假期,中南北各大專院校有志之學子,咸集於此,晝夜講習,連續四星期。課程凡六種:依次為十四講表、八大人覺經、唯識、心經、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公親授十四講表與阿彌陀經,並恭請會性法師蒞臨開示,餘諸課程由公之弟子分任講席。迨明倫社成立,易名明倫大專佛學講座,課程教師如舊。蓮社內典研究班、論語講習班,均係學行俱優之士,旨在培育儒佛弘道人才。公寄望深遠,教之彌勤,責之極切,並禮請會性法師與公之弟子分講內典諸課。明倫廣播社精製廣播節目,免賣供應各電臺廣播,類分中華文化、蓮友之聲、明倫之聲,俱弘儒佛仁慈教化,普受聽眾歡迎。


  蓮社暨諸聯體機構,俱闢有書房宿舍,供公宴居,公概辭而不受,唯居自行頂讓之正氣街九號寓所。是為一平狹之斗室,公居其內,書物井然,研經、著述、編講表、課誦、吟詩,無往而不自適。食惟飯蔬,定時少量。衣不至縫補不堪則不棄。弟子有奉束脩金者,悉以弟子之名轉為慈濟功德。每至一地,必希饒益斯地之眾生,隨緣法施,隨分財施,以是為樂。平常晝理案牘於奉祀官府,夜弘儒佛於各道場,兼在中國醫藥學院教論語、內經,在中興、東海等大學教詩選、禮記、或佛學,以是日不暇給。後退公職,弘法時增,而忙碌如故。嘗謂弟子:「一息尚存,不忍閒逸也。」


  慈光圖書館為公常年講經道場。故講以還,所講之諸大乘經,略有地藏菩薩本願經、妙法蓮華經、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維摩詰經、金剛經、楞嚴經、圓覺經、八十卷華嚴經等。自五十七年故講華嚴經,至七十四年寒假,已講至第十回向品。是經開講以來,聽眾擁塞講堂內外,恆逾千人,有遠自屏東、高雄、臺北而來者。


  公講儒經,諄諄於敦倫盡分,樂天知命。期諸學者,博文約禮,始為君子,終成聖德。講佛經,本諸祖注,契理契機,時時勉人深信因果,老實念佛。或以禪密叩之者,公曰:「某於戰時避渝之前,曾從北京真空禪師學參究法,與濟南淨居寺方丈客觀公同參八年;後至渝州,復學密法於白教嗊噶呼圖克圖,紅教諾那呼圖克圖,如法持咒,亦有八年;愧皆無成,確信印祖之提示,依舊專修念佛一法。」公常曰:「時當末法,斷惑極難,不若帶業往生之為穩妥。」或問能否淨密兼修,公喻以腳踏兩條船,不可取也。


  近時有人毀謗帶業往生,而倡消業往生者。或求公為文闢之,公不諾,免涉於諍。惟於講經時,引經據典,詳闡帶業之淵深義理,聽眾信心為之堅定,不受動搖。護法之功,可謂偉矣。


  公講經時,音聲宏亮,九十高齡,語無衰虧。惟近年屢次食物中毒,體力漸弱,然講經未嘗或輟。七十五年(一九八六)三月,公講經時,再三勸眾,加緊念佛。又以古語提示:「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聽其語氣,似少低緩。四月八日傍晚,蓮社暨聯體機構諸代表,赴公寓所,頂禮請示,公曰:「大家心安就好。」四月十二日,公語近侍弟子鄭勝陽居士曰:「我要去了。」勝陽對曰:「大家還要聽師續講華嚴經。」公未語。至十三日晨,未曉,公念佛,並以「一心不亂」囑在側諸弟子,隨即吉祥臥逝,時為夏曆丙寅三月初五日五時四十五分,春秋九十有七。元配張夫人德馥,中道謝世。繼配趙夫人德芳,子俊龍,孫女珊、彤,均陷大陸。


  綜公平生為學,儒經內典,博洽淹貫,詩文、法學,與夫醫術,亦莫不精醇高異。亙數十年,曷儒弘佛,夙夜不遑;濟世度人,顛沛無間。其去預知,其來有自。懿歟敻哉,斯非大士示現娑婆而何耶!


  公既歸西安養,尚留經注詩文著作多種,化導人間。識其要者,曰:阿彌陀經摘注接蒙暨義蘊、大專學生佛學講座六種、佛學問答類編、弘護小品彙存、內經摘疑抒見、內經選要表解、詩階述唐、雪廬詩文集;或已出版,或尚待梓,彙印全集,俟諸異日。此外,有筆記、表解、韻偈等近三百種之手卷,蠅頭墨跡,講義菁華,仰止摩挲,亦可珍如拱璧云。


李老居士炳南教授治喪委員會 謹述
中華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六月八日
本文引用自:明倫海會全球資訊網
感恩隨喜讚歎功德無量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1-6-24 01:17
本帖最後由 倒茶弟子 於 2011-6-27 19:14 編輯

回復 倒茶弟子 的帖子

雪 廬 風 誼
雪廬風誼
浮海來臺
創立聯體機構
正氣街寄漚軒廿一載
重慶復南京流亡十一載
莒縣任職十六載
普扇蓮風
春風化雨澤及青年
江山間氣任優遊
濟南故里長居三十載
神歸安養


  雪廬風誼       

  臺中佛教蓮社導師,李炳南老居士,諱豔,字炳南,號雪廬,弟子尊稱「雪公」。山東省濟南人。皈依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法號「德明」。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隨奉祀官府遷臺,時年六十歲。自謂「烽火半生皆僥倖」,可是「心腸分寸未曾寒」。乃發悲願為佛教、為中華文化默默耕耘與奉獻。至九十七歲往生前,一直竭心盡力於喚醒國魂,長養眾生慧命。

  
   (九十五歲攝於臺中孔廟)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1-6-24 01:21
本帖最後由 倒茶弟子 於 2011-6-27 19:24 編輯

回復 倒茶弟子 的帖子


  
  浮海來臺
(雪公六十歲前在大陸所攝之影相)


雪公與孔德成先生在南京之合影(民國二十六年,雪公受前清翰林莊心如太史之推薦,應聘入「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任職。)

   民國三十八年,雪公奉命,押運奉祀官府之卷箱行李,隻身浮海來臺。當年曾攜帶香蕉(在山東為寶)擬作饋儀。不料從基隆上岸,見街市上盡是香蕉。曾自嘲是「擔柴入山」。雪公自稱是逃難專家,行囊中除有戒牒及印祖的書信外,並帶有五十串念珠,擬隨機贈送有緣者。

(雪公來臺送給蓮友之念珠)    
(印祖寫給雪公之書信)

(雪公來臺所攜之皮箱)

    這是雪公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在山東濟南,受五戒及菩薩戒的兩張戒牒。
    雪公自受戒後五十年中,歷經無情的烽火,多次的逃難,而這兩紙戒牒,竟未曾散失。身為佛教徒,人人均知「戒為無上菩提本。」觀雪公一生發心弘法度眾又戒行莊嚴,正在於他信守對佛菩薩的承諾。


(菩薩戒與五戒之戒牒)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1-6-24 01:26
本帖最後由 倒茶弟子 於 2011-6-27 19:29 編輯

回復 倒茶弟子 的帖子


  創立聯體機構    
 
   民國四十年,雪公創立臺中佛教蓮社,手定社風十條,旨在上弘下化,積德求學,深信因果。又定社務三大方針,一者、講演儒佛經典,化導人心。二者、集眾念佛,各求當生成就。三者、興辦文化慈善事業,以勵道德,而善風俗。蓮社成立後,聯體機構相繼成立。四十七年,建慈光圖書館於柳川西路。四十八年,建慈光育幼院於瑞光街。五十二年,建菩提仁愛之家與菩提醫院於大里。五十九年,設明倫社於蓮社,後七十三年另籌建六吉樓於蓮社旁。
   
   

(臺中蓮社於民國六十六年改建後之風貌)

(慈光圖書館)   
(慈光育幼院)   
(菩提仁愛之家太虛紀念館)   
(菩提醫院)   
(六吉樓)   


(雪公除在臺中定期講經外,也受邀至全省各地弘法。)    

       
(雪公於四十一年在「菩提樹」雜誌撰文,
呼籲各方捐助樂生療養院籌建佛堂。兩年後,佛堂落成,
請雪公命名為「棲蓮精舍」其後常受邀前往說法。 )

  
(這是一首春風和煦的詩篇,更是一場百千萬劫難遭遇的際會。)    

  雪公除講經說法之外,民國四十一年,於蓮社創辦「國文補習班」,義務傳授中華文化,
並將男女學生,分為男眾「文藝班」,女眾「中慧班」。四十三年,在蓮社也新創「兒童德育班」,
每週上課一次。
   

  雪公對培育後進不遺餘力,有「閑居述志」詩云:「匡世有心培後進,荒途無累賴清貧。」

  雪公以【講演、研經、文章、辦事】四科來培育人才。而這四科也正是雪公的特長。他鼓勵年輕人,要像旭日一般氣象萬千,不說衰傷話,要敦倫盡分,孝友治家。作文說話,要簡要詳明。做人要有骨氣,要自食其力,不怕困難,歡迎困難。讀書學習以經世濟用為主,並以內佛外儒,居家處世。同時要多積陰德,隨緣隨分盡我悲心。    



(民國四十二年文藝班師生全體合影。)   


(民國四十三年國文補習班女生結業紀念照。)


(民國四十五年兒童德育班結業紀念照。)

  慈悲的雪公告訴學生說:「我渾身是瘡疤,一生吃了不少虧,但到後來卻佔便宜了。
我不只一次遇到極困苦的事,到時都化險為夷,這是天理人心啊!你們都是有用之才,
只是受的教育不行。而人人果都能如法,也就用不著聖賢了。凡有自己懂,別人不懂處
此時要多加諒解,世間不懂禮的人太多了,總要加以原諒!」   


      

   雪公詩:蓮社門臨柳綠兩川觀水
   
繞門川水向西流,落日煙波伴客愁,
    碧海有涯天有末,不知何處問歸舟。

  雪公每次講經授課,弟子們都深覺老人家太辛苦了。雪公說:「我站著講辛苦得死,
不辛苦也得死。只要你們大家後來都成了佛,那我就很高興了。」



(雪公講課風采)

      



(雪公早年有十位女弟子發心學佛,義結金蘭,相助弘法。)
  
    雪公說:
   「說話碰壁,遭遇拂逆,心不煩惱,行不退轉。凡作好事,必遭魔障,
     既發大願,不怕困難,困難愈多,功德愈大。歡迎困難,歡迎困難。」







  民國四十七年雪公創辦慈光圖書館,開講「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之後每週三晚間於此講經,直至往生前一個月,未嘗間輟。共達有二十七年之久。尤以「八十卷華嚴經」歷時最久,前後計十七年,講至「十向品」,未竟而往生。



  (雪公在慈光圖書館華嚴經筵之盛況)
  

(民國四十四年雪公與吉祥念佛班同修合影)

(民國四十九年雪公與高光念佛班同修合影)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1-6-24 01:50
本帖最後由 倒茶弟子 於 2011-6-24 16:50 編輯

回復 倒茶弟子 的帖子


  正氣街寄漚軒廿一載
   
    正氣街九號,是雪公在臺中居住了二十一年(一九六五~一九八六)的寓所。雪公為之取名為「寄漚軒」。

陋室的主人,有著詩人豐沛的情感,更有俠客壯烈的膽識,仁人君子的操守,以及菩薩的智慧與悲腸。

不論陰晴寒暑,總有許多人來此叩門,為心中的障礙與煩惱,尋求排解的門路。
   
良師亦擇地而居,正氣的光芒,永遠堅定地閃爍在主人藍灰色的眸子裡。

他靜靜地聽你訴說心中的苦難,緩緩地告訴你世間的無常。他的眼神,他的話語,他的態度,就像一股清流,直貫你的心田,滌蕩你的胸臆。


  

  雪公居家作息十分規律,物有定位,食有定量,惜福儉約之間不失體面。蔬食飲水,
一盞清茶在手,即覺:「萬分享受,太過矣!」

  
     
(臺中蓮社論語講習班學生前來寄漚軒拜見雪公)

  寄漚軒的佛堂,只有一.七五坪。是雪公早晚作功課的地方。雪公來臺後,專弘淨土念佛法門,
雪公說:「我們薄地凡夫,能以當生成就,這種便宜無處找了,大家要真正勤修身、口、意三業,
並以信、願、持名,力行念佛法門。」    



客廳只有三.八八坪,是雪公會客,接見蓮友弟子,也是藏書及用餐的地方。
   

 
   雪公有「吾廬」詩:
   
獨坐青氈四壁書。三千世界乃吾廬。
    偶爾無心嘗矯首。不知何處是鄰居。    

雪公臥室也只有三.八八坪,寄漚軒的一床、一桌、一椅就是老人家起居的天地。
  
       

   
(侍者鄭勝陽居士在臥室小心翼翼為雪公剃髮)

  民國七十四年臺中佛誕節遊行,雪公,佇立街頭,頻頻向蓮友致意。雪公,身為大學教授,滿腹經綸,北人南相,長衫飄逸,矍鑠有神,耳清目明,聲若洪鐘,走入人群,教導眾生。讓學問與生活密切結合,身體力行書本與文字上的美德。
  
  

  言教所至,身教先之的雪公,人譽是戴髮的高僧。雪公則常告誡學生:「男女之間,要力避譏嫌,以防非止亂。吾若有一絲不端,這襲戒衣,就上不了身。」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1-6-24 14:18
本帖最後由 倒茶弟子 於 2011-6-24 14:21 編輯

回復 倒茶弟子 的帖子


  重慶復南京流亡十一載     
   
    民國二十六年,日本侵華,雪公隨孔奉祀官德成先生避居重慶,重逢梅大士擷芸,每週參與所組佛學社研究,法相唯識更加深入。過長安寺,求謁太虛大師,獲梅大士推薦至監所弘法,偕蜀僧定九法師,遍蒞講述,頗受大師器重,並題墨寶相贈。

      
(梅大士法相)     

   
(雪公(右一)在漢口與潘第雲、傅覺夢、呂今山、強小競等知交故友合影)   

(雪公隨奉祀官遷入四川重慶西郊歌樂山,結廬林間取名「猗蘭別墅」)

  「鵲華秋色圖」為元朝畫家趙孟頫的名作。是描繪山東濟南,鵲山與華不注山的山水圖。該畫被譽為「思鄉之畫」。雪公來台後,曾多次購買拓本,題詩贈送同鄉故人。其中有題:我家門對兩峰秋,中有清河湧碧流,別後相思看此畫,故人當去濟南遊。贈送劉梅生大德。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1-6-24 14:28
本帖最後由 倒茶弟子 於 2011-6-24 15:59 編輯

回復 倒茶弟子 的帖子


  莒縣任職十六載    

    民國九年雪公出掌莒縣獄政。十四年重修監獄。之後莒縣連年內戰,頻遭兵禍,雪公周旋其中,或親率警兵,武裝露刃,巡行彈壓,或偕人縋城說敵,或親登城堞,勸阻犯軍等,保全民命無算。
   

    民國二十年,呂鴻陞先生序雪公詩集,「燹餘稿」有云:「歷下李君炳南豪雋士也。雄於酒,好劍術,尤邃金石學。宦於莒,莒迭遭兵燹,排難解紛,久有魯仲連之稱。」魯仲連風骨是為人排難解紛後,不望任何回報。揮揮衣袖,飄然遠引的高士。   

(四十歲的雪公)
   
(雪公當年服務的莒縣監獄)

在莒縣浮來山上,文心雕龍作家劉彥和,晚年出家的定林寺內,至今留有雪公捐給該寺法器的石刻文。
木燭臺一對  神幔五架  綾幢幡一對  磁花瓶三對  海燈四座  木花瓶五對  木香爐五座
   
   

在定林寺內有株三千多歲的「天下銀杏第一樹」至今枝葉扶疏,生意盎然。想雪公當年在婆娑的樹蔭下,是否與劉彥和靈性、文心遙遙相印?
  


    俊龍先生說,雪公在莒縣寓所前恆置一方奇石。每年臘月寒冬,梅花紛紛飄落,雪公在石側舞劍,滿懷壯志可干雲天。
   

    民國二十五年雪公請調回濟南法院後,想到未將該石運回,深感遺憾。後又請人輾轉由濟南前往莒縣將石運回,放置於濟南南門巷的正廳門前。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濟南故居遭拆除,俊龍先生亦千里迢迢,將莒縣石由濟南送往台灣雪廬紀念堂典藏,以一圓雪公這分難得的雅興。


(李公子俊龍先生記憶中的莒縣家門)    

(濟南南門巷的正廳門前)

    民國二十三年,雪公受翰林莊心如太史之邀,以獄政兼任分纂,設局於莒縣賈氏花園,重修莒縣志書。雪公負責纂修古蹟、軍事、司法、金石四類,逾三年而竟其書。    

(賈園故址)    

(雪公回憶賈園聖集之景況:短燭撫劍而論史,霜晨插菊而聯吟)    

(現存於雪廬紀念堂的莒縣石)    


(民國七十八年,俊龍先生重返莒縣,尋訪縣誌館,手捧十二大冊線裝書,是雪公當年參與重修的莒縣縣誌。)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1-6-24 14:41
本帖最後由 倒茶弟子 於 2011-6-27 19:33 編輯

回復 倒茶弟子 的帖子


  普扇蓮風

雪公三十八年初抵臺後,寓居臺中市。蒞臺第一次正式說法在臺中市居仁路法華寺。並於寺內設「施診處」,親自施醫接眾。後經筵擴及多處,靈山寺尤為重心,講經久且多,更在臺灣開結七念佛之先例。   

    (雪公早年施醫所開之藥方)


(民國三十八年雪公在法華寺演講般若心經圓滿留念)

  


(民國三十九年雪公在臺中靈山寺開講無量壽經攝影紀念)

  

(民國三十九年雪公彌陀聖誕在靈山寺啟建佛七攝影紀念)    


(在靈山寺雪公與道源法師合影)
  

(雪公在靈山寺放生)

  

  雪公抵臺後到往生為止,整整三十八個年頭,一直都在臺灣,住在臺中市。老人家說:「我來到臺灣,受臺灣這塊土地的滋養,我比臺灣人更愛臺灣。」老人家愛的不是臺灣的阿里山或日月潭,而是臺灣老百姓的民心。雪公不斷地把中華文化的種子及精神傳播給台灣人,喚起青年學子對文化及社會的使命感。   



  雪公告誡瞋怒的人說:「對己著想,我是菩薩,應起覺照,當行忍辱。對他著想,爾乃痴漢,應起悲心,予以原諒。再急用一句洪名,當作金盾,綿綿念去,壓住瞋心,不然他痴我瞋,一同墜落。」   

(誦經的雪公)
   

    雪公詩「偶得」:
   書味回時夜氣清,心苗得雨放新晴,
   乾坤今古渾無事,惟有湛然月色明。


(以讀書為休息的雪公)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1-6-24 14:54
本帖最後由 倒茶弟子 於 2011-6-24 16:07 編輯

回復 倒茶弟子 的帖子


  春風化雨澤及青年    

    從民國五十年起,雪公成立「慈光學術講座」,將佛法及國學,有系統地介紹給大專青年。後更成立「明倫社」,年年舉辦大專佛學講座,接引知識青年。
   

    並題「四為三不」為明倫社訓:
    為求學問  為求解脫  為轉移污俗  為宏護正法
    不以佛法受人利用
    不藉佛法貪名圖利
    不昧佛法同流合污

   

   

(中部大專同學佛學研究聯誼郊遊,還有西樂隊隨行助興。)

    雪公年復一年,不疲不厭地,引導青年學子,步入佛家與儒家的殿堂。多少人因而脫胎換骨,胸中充滿了成佛作祖與希聖希賢的心志。
   
   



   
(早年雪公也於臺中靈山寺,創設靈山佛學苑,厚植僧材,
    此乃民國五十年,第一屆畢業師生合影。)

  
(雪公立於中興大學惠蓀堂前。)    


(雪公與周宣德老師【右一】周邦道老師【左一】及大學畢業學生合影。)
     


(民國六十三年,雪公八十五歲,還開辦為期四年之「內典研究班」,
培養佛學人才,並強調人格是學佛的基礎。)
   

(雪公臨柳川遠眺)        

     內典班訓           雪公立   
    研經貴在得旨,言語先計次序。
    辦事要求精細,文字練習暢達。
    知過必須立改,因果自應深信。
    洞明人情事故,學問切實履行。


                          

雪公在各道場弘佛弘儒,並應聘至中部各大專院校,講授詩禮醫學,數十年如一日。    



(雪公於四十七年受聘為中國醫藥學院教授,並為創校董事之一,
民國七十三年中國醫藥學院創辦人陳立夫先生頒榮譽狀給雪公老師。)
     



(雪公任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之試題。)
   


(雪公任職中興大學中文系之禮記試題。)

   
(省立中興大學中文學系五十七學年度應屆畢業生合影。)    

   

(雪公九十一歲時,還在臺中蓮社開辦論語講習班,挑燈講授論語。)
  


(民國七十四年九十六歲第三屆「論語講習班」開學典禮師生合影。)    

教鞭的故事    

    雪公晚年,在臺中蓮社第一屆論語講習班授課期間,曾因學生不懂「榖旦」二字為何意,因此感慨自己已有歲數而學生不夠用功。論語班的學員們聽後深感慚愧,在下次雪公上課前,班長率領全體學員,拿著教鞭,跪在講堂前,懇請雪公今後嚴加教誨。
   

    沒想到老人家,拿起教鞭說:「學生學不會是老師之過,這鞭子我拿回去,打自己。」
    課堂上全體學生,無不淚流滿面,慚愧萬分。
    雪公常說:「為學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九十多歲了,尚且天天讀書、求學。大家應常精進,今日比昨日更充實,這就是進步。」
   

(雪公在蓮社的教鞭)    

(雪公觀水圖)

雪公九十五歲時,還捐款購地,在蓮社旁,興建六吉樓。作為啟蒙班、社教科、廣播社等文教公益事業之用。生前特別為之動土。樓名取易經﹁謙卦﹂六爻皆吉之義。期勉後學晚進要謙卑自牧,恭敬待人。    

   


(雪公晚年還成立「國學啟蒙班」「社教科」「樂育國樂團」等,
      並叮囑學童要有禮貌守信用。)



(民國七十三年雪公參觀社教科的習作展。)


    (雪公題贈啟蒙班墨寶)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1-6-24 15:08
本帖最後由 倒茶弟子 於 2011-6-27 19:37 編輯

回復 倒茶弟子 的帖子


  江山間氣任優遊

   雪公往生前二年,還應國學啟蒙班老師們的邀約,上杉林溪放生郊遊。
   雪公鼓勵學生要多接近山林之間氣,並勉勵大家一面當學生一面當老師。
  

     


(師生和樂圖)     

   
(雪公掬起杉林溪的一撮水草向岸邊的學生致意)     

   
(雪公逗弄小童)     
   
     雪公題「蘆花峪攝影」:
    蘆花如雪亦如緜,回首鄉關禮昔賢。
    憐我把看無限意,馳魂不獨入齊煙。
     


(七十四年雪公攝於東勢林場)  

    鯉魚潭泛舟誌感:
   知交今昔兩相參,茶鼎鑪香列草庵。
   移席牽舟爭作主,鯉潭深許幾桃潭。
    


(七十四年攝於南投鯉魚潭畔)   
   
    雪公「懷恩」詩:
   老去逢春怯,檐前樹又高。
   多恩報不盡,萬事欲何勞。
   秉燭檢青史,臨風看寶刀。
   省身餘愧怍,未肯隱蓬蒿。


(七十四年雪公攝於谷關龍谷瀑布前)   

    廬山攜友賞梅詩:
   尋香待月踏蒼苔,除卻詩家不種梅。
   何日能移千萬樹,舟車回到歷山栽。


(七十四年底廬山賞梅與侍者鄭勝陽居士合影)  

    雪公書桌上的文房四寶,是雪公讀書寫字不可或缺之物。三十多年來,濡墨揮毫,雪公的悲心宏願,一點、一捺、一字、一句,均留給後人無限的追思。
    雪公以詩明志,一部詩集,是生活日記,更是老人對國事、天下事的關心。
    又雪公自來台灣,近四十年中,長期利用晚上,為蓮友講經,為學生講授國學。見書中及講表上一整片燦然的朱墨,正是雪公為眾生嘔心瀝血的寫照啊!
     


(雪公的文房四寶)     


(雪廬詩集)     


(論語集釋及華嚴經講表批注)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雪公說:「眾生的功德錢,不可任意花費,一分錢要當二分用。同時買磚的錢不買瓦,買瓦的錢不買磚。這個中是有因果要酬償的」。而講經之地,是清淨道場,凡雪公宣講佛經的道場,常年立有告示牌:「講經之地,例禁募捐」。一旦社會發生災變,政府呼籲民眾參與救災,反面是「響應救濟災難代收樂捐」,而代收款項,都要公佈徵信,以表負責。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1-6-24 15:15
本帖最後由 倒茶弟子 於 2011-6-27 19:40 編輯

回復 倒茶弟子 的帖子


  濟南故里長居三十載

    「鵲華秋色圖」為元朝畫家趙孟頫的名作。是描繪山東濟南,鵲山與華不注山的山水圖。該畫被譽為「思鄉之畫」。雪公來台後,曾多次購買拓本,題詩贈送同鄉故人。
其中有題:我家門對兩峰秋,中有清河湧碧流,
          別後相思看此畫,故人當去濟南遊。贈送劉梅生大德。

(鵲華秋色圖)

齊魯多聖賢,雪公童年與少年,就在這「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環境中成長。

(濟南華不注山)

(雪公濟南故居正廳)

    雪公在中日戰後有還家詩云:
   抵里情先熱,升階淚暗彈。
   雖逢荊樹茂,還痛竹雲寒。
   親友遠來問,瓜茶強作歡。
   流亡十年事,含混說平安。

(南門巷3號大門是雪公在濟南有三百年歷史的故居)

     
(山東濟南名勝趵突泉與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大明湖)

(師母已於一九九O年往生)

(雪公家人,民國七十七年攝。中為老師母,左右為兒、媳,後二位是孫女。)

雪公往生後八年,濟南家人,兒媳及孫女申請來臺灣探訪。

(民國八十三年雪公哲嗣俊龍先生闔家,在雪公寄漚軒門前合影)
  
    雪公晚年在臺得家書也有詩云:
   似有衡陽雁,孤飛蒞海濱。
   穿雲雙翼健,寄我九州春。
   數語家無恙,深思淚滿巾。
   難將故鄉事,說與旅臺人。


 

作者: 倒茶弟子    時間: 2011-6-24 15:24
本帖最後由 倒茶弟子 於 2011-6-24 16:14 編輯

回復 倒茶弟子 的帖子


  神歸安養    

    雪公云:「禮佛供養在於心誠,誠,則蘋蘩蘊藻之菜,潢污行潦之水,佛天皆享。不誠,鐘鼎玉帛,珍錯醍醐,佛亦不享。儒家尚且『祭如在』,如在其上,如在左右。如在者,即心念也。」

(雪公上香)

(禮佛的雪公)

(雪公說:「我求法是跪著求來的,弘法也是跪著送出去的。」)

(民國七十五年四月十三日,雪公手持念珠,右臥如弓,安詳往生於正氣街寓所。春秋九十有七。)  

    老長官孔奉祀官德成先生,為之封棺,並撰聯讚曰:
   
「道倡倫常道,心為菩提心」。  

    


(雪公念珠及念珠盒)  

    此串念珠為雪公平素所用,它追隨雪公遍歷大江南北。來台後,更是朝暮不離,出門必隨身攜帶。公對念珠十分恭敬,必先淨手,才持念珠誦念。而於進食、睡眠、如廁前,必親自將念珠收放於器皿中。半世紀來,公持此念珠,所念之佛號與咒語,難以計數。其間串繩,因使用頻繁,而斷過數次。     



    雪公靈骨於往生三年後,送回山東濟南故里,並安葬於風景秀麗的玉函山上。臺中蓮社也於雪公往生後,將雪公蓮位及舍利供奉於三樓導師堂,朝夕焚香追思。


   (雪公往生火化後之部分舍利)


    臺中佛教蓮社於雪公往生後,特闢弘道樓一、二樓為雪廬紀念堂。永久陳列雪公衣冠文物等,以供蓮友前來追思緬懷。


   
    雪公說,讀書人多用腦,腦怕風,故常年戴帽防風護腦。
    雪公曾在蕉扇面上題詩:
   
一葉飄千里  羅紈意不同
    手搖心自喜  瀟灑故鄉風

  

    雪公濟南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故居,南門巷三號,已因都市計劃而拆除。李公子俊龍先生,生前為雪廬紀念堂捎來一磚、一瓦、一樑、門牌和濟南石及趵突泉水,供雪廬紀念堂作為永久紀念。


(雪公來臺收藏之雅石)

   雪公的生辰八字
    雪公生於民前二十一年(一八九一)即清光緒十六年,歲次庚寅夏曆臘月初七。卒於民國(一九八六)四月十三日,時為夏曆丙寅三月初五日清晨五時四十分,春秋九十有七。公之生辰,在於庚寅,與屈原同。嘗戲稱命運亦同。滋蘭樹蕙,好脩為常,奔走仁義,九死未悔。昔日名士瀟灑,任俠落拓,轉眼儒冠莊嚴,菩薩慈悲,日月逝矣,千古獨醒,惟我夫子。雪公有「端午弔屈子」詩:
    索居逢午日。
    開卷悵庚寅。
    濁世仍沉醉。
    清湘不染塵。
    投詩蓬島上。
    寄淚楚江濱。
    同曆何生我。
    艱難愧古人。


    雪公撰寫「常禮舉要」,又提倡樂教,精心撰「梵音集」。「大夢」、「暮誦」是雪公的親手稿。「梵音集」中共收錄有四十六首雪公撰詞的歌曲。



(至誠無息的雪公)

(雪公詩:未改心腸熱,全憐暗路人。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


(菩提圓成的雪公)

(雪公詩:警眾太殷勤,曾無間寸陰。幾人長夜醒,不負轉輪心。)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已編輯完成,共分有佛學類、儒學類、詩文類、醫學類、遺墨類等。雪公以口宣說,教化了成千上萬的學子。以筆揮灑,寫下了部帙繁富的著作與詩篇。雪公說:「詩書乃無聲的言語,言語乃無字的詩書。」凡有意探索與深入研究雪公精神的大德、蓮友,可向台中佛教蓮社索取,或上「明倫月刊資訊網」點選「雪公專集」閱讀。



(明倫月刊資訊網)

~感恩頂禮隨喜讚歎功德無量~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