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二十四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6-8 16:07
標題: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二十四集)
摘自《净公上人开示集12大方广佛华严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2008/7/17  华严讲堂  档名:12-046-002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四段「行四德」最后的一条:

  【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

  前面的文不长,我们还是把它念一遍:

  【谓修诸行法不为自身。但欲广利群生。冤亲平等普令断恶。备修万行速证菩提。又菩萨大悲大愿以身为质。於三恶趣救赎一切受苦众生要令得乐。尽未来际心无退屈。不於众生希望毛发报恩之心。】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我们在前面学过,可是意思诸位看看就晓得,永无止境,你看『冤亲平等』、『普令断恶』、『修诸行法不为自身』,这都是没有止境的。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应众生之感,现无尽的身云,佛经里面讲身,后面加个云彩的云,身云,这个意思很深。经典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执著这个身。身有没有?有,现这个相,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身后面加个云是什么意思?云,现在我们很熟悉,常常坐飞机,你看飞到云层里面去了,云有没有?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远看它有,近看就没有了,你也抓不到它,你也摸不到它。佛教我们对一切色法,就是一切物质的看法,都要把它看作云,意思就是不能说它是有,也不能说它是无。总而言之,你可以用它,你不能够执著它,不能够占有它。用它来代众生受苦,怎么代法?你天天依教修行,苦不苦?很苦,时时刻刻要约束自己,要守规矩。但是要晓得,这个守规矩就是教化众生,众生不孝父母,佛菩萨示现孝顺父母的样子,做出来给众生看。众生看多了,慢慢就觉悟,就知道孝顺父母是我们应当要做的。众生狂妄自大,佛菩萨示现谦卑,都是教化众生!

  众生不知道尊重别人,佛菩萨礼敬一切众生。普贤菩萨教导我们,十条第一条「礼敬诸佛」。佛是我们学佛弟子最尊敬的对象,所以用佛来说。诸佛是谁?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情是佛,无情也是佛,桌椅板凳是佛,花草树木是佛,山河大地是佛,佛是什么?佛是法性,法性是佛。但是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我们现在也真正体验到了,性相是一不是二,相是物质,物质里面有自性,自性是什么?自性是见闻觉知,这是自性。物质里面有分别执著,分别执著是什么?受想行识。这些最近被江本博士实验出来,物质有见闻觉知、有受想行识。这就说明物质现象、精神现象是一体的,是分不开的,你把它分开就错了,不是它错,是你搞错了,永远分不开的。那就是诸佛!这就是说我们对人要尊敬,对一切众生要尊敬,对万物要尊敬,对山河大地、自然现象都要尊敬。中国过去童蒙读本里面有一本书叫《幼学故事琼林》,那里面所讲的,就是把山河大地、树木花草,乃至自然现象都说明出来了,都要尊敬。《太上感应篇》里面举这个例子举得很多,跟佛跟《华严》所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是相同的境界。凡夫不知道,佛菩萨知道,佛菩萨做出来给大家看。可是在从前,这个话我在前面讲过,在从前,古代帝王,宰官,这是地方上的领导,学者,儒释道三家的学者都能做到,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

  对祖宗的祭祀,这是对人,为什么要祭祀?报本返始。人生在这个世间,第一要知道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我们父母他还有父母,这我们祖父母;祖父母还有父母,曾祖父母,往上去推,没有止境的。文字的发明时间不长,在中国历史记载,黄帝才发明文字,黄帝以前没有文字,中国文字发明到现在大概是四千五百年。中国人重视历史,重视无后为大,在全世界许多国家民族里面没有家谱,家庭历史没有,中国有,代代相传。我回到家乡,还真的是不容易,找到了家谱,这个谱是散落在民间,残缺不齐,我们找了很多种残缺的,把它凑起来,还不错,很幸运还凑出一个完整的本子。我们把它影印三百套,二楼这个小客厅里面放了一套,诸位都能看到。这个家谱从黄帝记载的,一直到现代,世代相传,大概到现代已经有一百四十代;我这个辈分,俗家「业」字辈是第一百三十六代,我的下面现在出现的有四代。所以这懂得尊敬别人,尊重人。由尊重自己长辈、祖先念念不忘,他就会孝顺父母,他就会尊重长辈。看到外面的人,年岁大概跟我父亲同年龄的,我们都把他当父亲看待;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都当作兄弟看待,人心的厚道是从这里养成的。看到儿童,都看作自己儿女一样看待、一样爱护,把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诲完全表现在自己身体行为上,这是不为自身,这是代众生苦!这些规矩,琐琐碎碎事、小小戒都要遵守,都要做成好样子,不是为自己,做给别人看的,帮助社会迷失自性的众生,让他们看了之后慢慢觉悟,回头是岸,回归自性,目的在此地。

  自己不断向上提升,那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把自己向上提升,了解诸法实相,相有性无,事有理无。如果真正做到六根对六尘境界不再起心动念,跟诸位说,因果就没有了,真的没有了。什么人落在因果里面?起心动念就有因果。这在我们学习的「还源观」里面,前面讲得清楚,你看第二段讲「起二用」,起心,依报就现前,森罗万象就现前,我们讲宇宙现象出现了,起心;动念,动念正报现前了。我从哪里来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动念,念一动,正报现前,我现前;心一起,依报,宇宙现前,这讲得清楚。所以起心动念是根本无明,从起心动念生起分别执著,这就不好了。生起分别,我们净宗的话,方便有余土出现了;又起了执著,六道轮回凡圣同居土出现了,就这么来的。

  所以你要晓得,整个宇宙是自己造的,这是大乘教讲的。你要是不起心、不动念,根本就没有。所以起心动念是因,起心是依报的因,动念是正报的因,这就有因果。不但六道众生脱离不了因果,现在我们晓得,四圣法界也脱离不了因果,乃至於实报庄严土还是脱离不了因果。佛经里面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有道理。现在人不相信因果,我们要做出相信因果的样子给他看,我们相信因果是真有道理在,不是盲目,不是迷信。总是要『以身为质』,这就是要用我们的身表演出来。特别是菩萨的大慈大悲,菩萨的慈悲就是自性性德的自然流露,佛法里用的名词叫「法尔如是」,法它本来就是这样,大慈大悲本来就是这样。

  『於三恶趣』,三恶趣在哪里?要从三恶趣的因上来讲,那就是我们现前社会,就是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人类起心动念,这是因。你的因善,果就善,所以佛菩萨、世间圣人都教给我们,在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遵循五伦五常,就是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一生诚诚恳恳、恭恭敬敬的依教奉行,这是心善行善,感得的果报是三善道,佛法里面常讲人天福报。如果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与善相违背,那就是不善,违背了性德,这样自然把外面的现象也改变了。这是大乘教里头常讲的,我们必须要记住,境随心转。外面是境界,境界最贴近的是我们身体,身体是境界,最近的一个境界。我们的心情愉快,这个人身心健康;如果我们成天是忧虑、忧愁、烦恼,这个人就多病,衰老多病。古人讲「忧能使人老」,快速的老化,忧虑太多!这是改变我们这个身体,贴身的。同样的,能感染我们的环境,我们居住的环境,这是一个家庭,我要是有严重的忧郁,会让这一个家庭的人都不会舒服,我们外国人讲磁场不好,中国人讲气氛不好、氛围不好。这是真的,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都能感受得到的。学佛的同学们,你们到我们这个实际禅寺来,感到很欢喜,这个地方磁场好,为什么好?天天在学习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的教诲纯净纯善,那这个磁场怎么会不好?每个人在这个地方都是心平气和、法喜充满,这么一个氛围。到汤池去观光,去旅游、参学,人现在是愈来愈多,大家感受那个地方的氛围。居住在这个小镇里面的人,人人都学《弟子规》,人人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它氛围好!连美国夏威夷土著,不是现在的人,是古人的传说,他们古人说这个世界是你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跟大乘经典佛讲的一样。可是那个地方没有佛法,他们的祖宗能说出这种话来,不容易。

  佛菩萨看众生迷惑颠倒,没有智慧,智慧变成烦恼了,烦恼主宰的心行,那个心行就不善;心行不善,这头一个身体就不善,身体不健康,生活当中得不到快乐,他也去找刺激,刺激是什么?贪瞋痴慢,搞这个,以为这是快乐,这是佛法里面讲造业,造的不善业。怎么是不善业?贪瞋痴慢的念头怎么会造出善业?不善业的果报在三途。譬如现在人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享受,这果报是饿鬼、是地狱。现在有人告诉我,说地狱跟饿鬼道已经连起来了,已经分不开,也就是说饿鬼道里面的果报之苦等於地狱。这个话我们听了相不相信?能相信,有理由相信。现在人造的业,特别是杀业,吃众生肉,手段非常残酷,跟地狱变相图里面所看到的几乎没有两样,甚至於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在造恶因,将来的果报可麻烦了。他们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有报应,不相信有来世,随著自己习气烦恼,叫胡作妄为,所以把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掉了。

  人生苦短,我回到家乡,想想自己童年的时候,我们生长在农村,我在农村里面住了十年,十岁才离开农村。农村的小朋友在一块玩,都在大自然。那个时候自然环境没有染污,确实花香鸟语、日月清明。花不但香,我们小时候花拿来吃的,花可以吃的;小河里面、小沟里面的流水清澈看到底,干干净净,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手捧到水就喝,没有染污!现在不行了,现在你看用的农药化肥,虽然用在农作物,但是土壤被染污,这些有毒的东西从土里面渗透到地下水,所以地下的水源被染污,有毒了,现在外面的水没有人敢吃,你说这个多可怕。这种土地,就是被农药、化肥污染过的土地,它所种出来的东西,你们想想,它带不带这些毒素?所以人吃了之后都长奇奇怪怪的病,这就是因果报应,因果报应就在眼前。这个事情,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上都讲得很清楚,大家都念过,现在的众生叫「饮苦食毒」,你所喝的是苦水,你所吃的都是有毒的东西,你的身体怎么会健康?我们要想在这个环境里面得到身体健康,可不可能?可能,只有一个方法,真修。大乘教里面讲得很好,清净心不受染污,我们如果能修清净心,这一切食物到我们面前来,那个清净心把这个毒就化解,清净慈悲,清净不染污,慈悲能解毒,不需要用药物!药物彼此对抗,它都有副作用。

  所以也难得,抗战时期,江苏镇江金山寺的老和尚,人家称他金山活佛,他给我们做了示现。近代的人,年岁大一点的还亲眼见过这个人,我们没有见到。抗战时期,我们没有学佛,他是在抗战当中往生的。他给我们示现的就是用自己的意念转变环境,特别是在饮食起居上。第一个,他的身体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气候,法师一生就穿里面一套小褂裤,外面一件长衫,春夏秋冬都是这样的,这个衣服从来不洗,他穿得很舒服。我们知道他一生没有洗过澡,别人看到他很邋遢,像个讨饭的一样,其实你亲近他,他的磁场好,他身上放香,那个领子油垢都已经变成黑色,你去闻闻看,清莲花香。佛经上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他的心想能转变境界,一生生活都随缘,没有一样攀缘的,能够一餐吃几十碗,也能够一个星期不吃饭。早年我在台湾,台湾有位法师跟他在一起住过四个月,对金山活佛非常了解。他告诉我,他确实有神通,我们心里想的什么念头他全知道,就是他心通。所以真有功夫,行!他那种功夫至少是阿罗汉的境界,是不是四果罗汉咱们不知道,至少三果,为什么?三果才能有神通变化,他有。这要真功夫,搞假的不行!确实能转境界,不会为境界拘束,不被外境限制。

  现在我们讲东西讲卫生,他是什么卫生他也不讲,臭的东西、烂的东西、腐坏的东西他全吃,甚至於什么?他说他常常看到破铜烂铁,他看到的时候他就丢到嘴巴里去,咬了像吃花生米一样吃掉了。我们知道钞票是最脏的,人家供养他的钞票,他吃掉,当你面就吃掉,他身上什么也没有。那些东西我们吃了怎么会不生病?他行,他没事。这种示现告诉我们,境随心转,心转境界。只要你是清净心、慈悲心,佛法讲的大菩提心,这境界全转了。所以日常生活用不著斤斤计较,用不著去挑剔这卫生、干净不干净,不需要,你说他生活多快乐、多自在。他的法名叫妙善,跟往生的普陀山的老和尚名字完全相同,叫妙善,一般人称他为金山活佛。这是最近的一个,我们熟知的,是真的,可不是假的。刚才我讲跟他在一起生活四个月的乐观法师,这个人在台湾,前几年过世了,年龄比我大。他告诉我,那是一点都不假。他说有一次跟他在一起吃饭,信徒很多,大家都端著饭菜来供养他,来了他就吃,吃得很快,一下就吃了二、三十碗,乐观法师在旁边看到了,这不行!就叫信徒:你们不要害法师,你看他吃这么多行吗?叫这些信徒不要再端饭菜来了,不要再开玩笑了。乐观法师就问妙善和尚,他说,行吗?你吃这么多。金山活佛就告诉他「不增不减」,搞得乐观法师莫名其妙。不增不减,吃而无吃,无吃而吃,他有这种本事。

  所以我们明了这桩事情,我们的习气重、烦恼重,想修清净心,心没有办法得到清净,那只好持戒念佛。行,这好事!怎样念佛才会有成就?一定要放下身心世界,也就是说对世出世间法统统能放得下,一尘不染,用虔诚的心、恭敬的心、清净的心去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个世间灾难很多,不怕,灾难当中死了,他就往生了。所以灾难当中死的人,诸位一定要知道,你不要怀疑,因为我们凡夫只看到眼前,看不到过去,看不到未来;如果你是有这个能力,有了天眼,须陀洹就有天眼,能看到过去、现在、未来,你看到大灾难这么多人死的时候,你就会点头,一点都不错,这是共业,这是总报。可是报不一样,里面有念佛的,佛接引他往生了;有修善的,他善业成熟,他生天,天有二十八层天,看他修的善大小,他超生了,他不在人间受苦,他享大福报去了;造作罪业的,这就落在三途。就好像学校念书一样,学生,毕业班这天举行毕业典礼,大家都离开学校了,有的升学了,有的去找工作了,各行各业,四散了,跟这个情形一样。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认真修行,什么灾难也不在乎,为什么?灾难如果我们遇到了,人家说不幸而死;实在讲是幸运往生,非常幸运,哪有什么不幸?凡夫眼里看的是不幸,我们自己很幸运走了,不惊不怖,这是佛法无比殊胜之处,这是菩萨应化在世间普度众生。

  我们在这个世间学了佛,知道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修善容易吗?不容易!日子过得非常辛苦。可是这桩事情,我们在初学佛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今天老师的话完全证实了,一点不错。我们向老师求法的时候,跪在地下,恭敬礼拜接受老师教诲。老师很慈悲的告诉我们,你们今天到我这里求法,是恭恭敬敬跪在这里祈求;将来你们要把佛法传给别人,情形不是这样的,而是你们跪在信徒面前,恭恭敬敬把佛法送给别人,人家未必接受。老师这个话不是说一遍,说很多遍,所以我们的印象很深。今天我们在佛门做一点好事,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好处都送给别人,过失都自己承当,别人还未必高兴,还未必喜欢你,你说多么难,多不容易!可是要不要做?要做,为什么要做?大慈悲心。知道众生业障习气重,比我不知道重多少倍,我们是小小的启示就回得了头,他们回不了头。我们虽然没有神通,不能看到三世因果,可是我们对三世因果的道理熟知。我们有理由相信,而且细心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体验,你真正能够看到三世因果就在眼前,不必要有天眼通,只要你能够留意,你就能看出来。

  所以我们一生的心态,这么多年常常跟著我的同学都看到,我们一生没有为自己想过,为自己想的话,至少我们要盖个小房子,自己可以安居。我一生到现在没有居住的地方,全是住的别人地方。澳洲虽然净宗学院建立了,那是送给学院的,送给常住的,我们自己没有!要不要?不想要。为什么?累赘!处处是替别人想,可是别人没有替我想,我们还是干得这么起劲,什么原因?是佛法,是章嘉大师、李老师早就把现在这个状况讲给我听了。学讲经那个时候就警告我,你要讲得不怎么好,还可以,也就是说,你在佛门里还能混下去;如果你要讲得很好,你这一生就走投无路,这老师警告我的。所以我也把这个话告诉同学们,你们同学们要记住,到你们经教讲得好,修行真的不错了,有德行了,你会跟我一样的命运,走投无路。可是我也做了一点好事,供养道场、布施道场,这是什么?跟道场结来生缘。是不是我来生到这里?不见得。你们同学们跟我有这个关系,那都有缘。所以这些道场是结来生缘。这一生不行,现在是乱世,乱世过去了,回归到大治的时代,你们才有缘分,缘成熟了,主持道场,教化众生,所以千万不要疏忽结缘。

  这个事情,我讲经的时候常讲,我们进入寺院庵堂,首先一定到人家大殿里面去礼佛。我礼佛三拜有求愿,第一拜,与这个寺院常住有缘,或是今生或是后世,我会到这边来讲经;第二拜,与这个道场方丈、执事有缘,跟他们结缘;第三拜,与这个道场护法、信徒们结缘。我的三拜是这个拜法。很多人知道,我每到一个地方,法缘都很殊胜。虽然不能够久住,暂住的时候缘很殊胜。这是你自己要发愿,要跟一切众生结缘,要能布施众生、布施给道场。十方来十方去,十方供养,我这一生是学印光大师,印祖一生接受十方供养,只做一桩事情,就是印经。他把这些供养都用在弘化社,在苏州报国寺,弘化社里面有个印刷厂,那时候铅字排版,有一批工人。弘化社的书印得好,错字很少,就是校对校得很精确,也就变成善本书,一生就做这一桩事,给我们做示范的、做榜样的。除这个事情之外,各地方要遇到有灾难,老和尚也赈灾,赈灾的钱从哪里来?从印经款项里拨出来。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我们看到了、听到了,要认真去思惟,他为什么这样做?一定有他道理,不造罪业,真做好事!

  建道场,道场未必会真做好事,但是印经论善书,这是真正好事。人家拿去卖也没有关系,只要有人买,买了人家看还是得好处,所以这种好事没有流弊、没有副作用。其他的好事,如果人心不善,他拿这个去搞名闻利养,那就造罪业;唯独这些善书不会,善书,你就是拿去卖都没有关系,都是好事情。卖的人跟买的人都是好事,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弊。所以我们要学,要学祖师的行谊,你一生这样做就心安理得。这十方供养,供养得多,多做;供养得少,少做;最好没有供养,没有供养就不要做了,那是最清净自在的。我们一生不求供养,不问人要钱,都是自动送来的,道场也如是。过去我在台湾,我们有个图书馆,这是韩鍈馆长她负责的;第二个道场是简丰文居士负责的,佛陀教育基金会,专门印经布施的,将近三十年了。这两个道场都不化缘,我们坚持一个原则,都是人自动把钱送来,钱多多做,钱少少做,没有钱,不做。可是真的现象是愈做愈多,做到以后信誉不错,这一家钱拿到这里,他们真做事,他没有乱用,所以愈做愈多!都是真正学佛、研究经教、明理的人,一生做出牺牲奉献,身心愉快,修来生福。像黄念祖老居士说的,来生这些人要不求往生,得大福报,这个话是有道理。

  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个事情是大事,世尊在《法华经》里面有一品叫「安乐行品」,当然这里面特别是提醒我们末法时期,也就是现前社会里头,你怎样修学才能离苦得乐。经文有四段,所以叫四安乐行,身、口、意,后头还有个愿,这四段。我们怎样修身口意,才在这个苦难社会当中得安乐。在「身安乐行」里面,世尊跟我们讲要远离十桩事,这个文字打出来了,我把它念一念,「四安乐行者,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进是进步,行是修行),故名安乐行」。第一段,「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这个我们要知道,第一个「远离豪势」,豪门贵族,有威势的这些人,最好能够远离。这个远离是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是敬而远之,不能不尊重,不能不礼敬。那个离是什么?离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没有丝毫巴结讨好,不可以有这种念头,不可以有这种行为,为什么?我们对於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已经放下了,不去追求了,你就没有谄媚巴结的必要,没有必要。所以对他们见到之后是恭敬、礼拜,没有任何希求,远离是这个意思。

  第二是「远离邪人邪法」,这个很重要。这个佛在《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讲我们末法时期,现代这个社会,「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什么是邪师?讲得好,听众很多,交际很广,威势很大,什么地方能看到他的邪?你只要注意他,他没有离开自私自利,他没有离开贪瞋痴慢,那就是邪师。你赞叹他,很欢喜;你批评他,他就生气,这是邪师,经教讲得好是另外一桩事情,他做不到!邪法,佛经上找不到的方法,或者是与这个时代众生根机不相应的法,虽是正法,但是众生不得利益,那我们就知道了。世尊在《大集经》里面给我们授记,指导我们一个原则,「正法时期,戒律成就」,持戒就能得清净心,就能证果。「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持戒就不行,为什么?人的烦恼习气愈来愈重,单单是严持戒律得不到效果。持戒持得好的人,戒律很清净,但是批评不持戒的人、轻视不持戒的人他的戒律不如法。真正持戒人对於造作十恶的人不敢轻慢,还是恭敬供养,那是真正持戒的人。也正是夫子在《论语》里面所说的,假设有这么一个人,「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周公是孔夫子一生最尊敬的圣人,他一生当中、心目当中崇拜周公,他说假如一个人能有周公之才之美,那种德行,但是这个人怎么样?「使骄且吝」,你仔细观察,他傲慢、他吝啬,夫子说「其余不足观也已」,其他就不要说了。那就是假的,不是真的。中国圣人常说一句话,我们记住,「学问深时意气平」,愈是有德行,愈是有学问,他做人表现在外面愈谦虚、愈恭敬,绝对没有一点傲慢习气。孔夫子没有,孟夫子没有,释迦牟尼佛没有。佛在外面托钵,乞丐来供养,他都恭敬你,佛接受,佛恭敬,「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处处要给人做好样子,不能做坏样子。好样子里掺杂有坏样子,这是邪,这不是正法,所以这是要远离。

  真正找不到高僧大德可以亲近,那我们就学古人,祖师大德常常教我们,找古人。用这种方法成就的,在中国头一个是孟子,孟子的老师是谁?孔子。孔子不在世了,孔子过世了,孔子的著作在,孟子得到孔子这些著作,认真学习,认真落实,所以他做的比孔子当年在世的学生做得还好。留传到后世,你看后人称孔孟,没有说孔颜。孔夫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今天没有人讲孔颜;曾子也不错,没有说孔曾,为什么说孔孟?那就是说,孟子学的超过他们,老师不在世,也行!在佛门里面也有个典范,诸位都晓得蕅益大师,这了不起!蕅益大师跟谁学?跟莲池大师。莲池是我们净土宗第八代的祖师,蕅益是第九代。可是蕅益得到莲池大师这些著作学习的时候,莲池大师已经往生,他得到莲池大师这些著作,认真学习,依教奉行,所以他变成第九代的祖师。这是私淑古人,今人看不到他的德行,我们去找古人。所以修行真的功夫,就是要把自己烦恼习气淘汰掉。

  所以我劝同修,我自己的经验,我自己走出来这条路,从哪里走起?从谦卑。傲慢是很可怕的,你看夫子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这骄就是傲慢;「吝」就是自私自利,这就是假的,这不是真的。所以我们从哪里学起?从自己谦卑,尊敬别人,从接受别人批评,学著不批评别人,从这里下手,从这里扎根,我们自己的德业才能成就。德比学更重要,有德而后才能有学;没有德,如果有学,那个学会骗人、会害人,那是邪人邪法。所以佛的四安乐行,头一个是要我们自己安乐,要救自己,自己救不了,不能救别人。

  第三「远离凶险嬉戏」,现在这个社会就太多了。危险的地方不要去,遇到有凶,譬如斗争、打架、吵闹这些地方不要去,娱乐场所要离开,这个都不是好的地方,应当懂得远离。下面「远离旃陀罗」,后面有注解,旃陀罗是印度话,意思是屠户,就是从事於杀生这个行业的,你要远离。为什么?这是我们一般凡夫见不到的,从事杀生事业,他的冤亲债主很多,他的四周围是杀气、是阴气,这杀气很重,这种是影响我们自己的清净心,是干扰我们学佛的磁场。所以中国古人说「君子远庖厨」,是有道理的,厨房里面杀生,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素食养仁。

  第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二乘是小乘,对他们也是敬而远之。现在交通方便,大众的传播快捷方便,小乘这些大众,一般讲,他们对戒律很重视,确确实实他们比较重视自利,对大众那个慈悲心发不出来,我自己修好就行了,也不是不教人,他喜欢的就教,他不喜欢的,他不教你,不像大乘人冤亲平等,有这样的雅量。可是在过去,二乘是大乘的基础,佛在《佛藏经》里面说过,「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话说得好,小乘是大乘的根基。可是你不能够止於小乘,小乘就满足了,不必要学大乘,那对你提升就产生障碍。由此可知,这一条我们应该怎么解释?小乘要修,小乘修圆满要回小向大,不能够止於小乘,这就对了。在中国,中国确实是大乘根性的人,这个大乘根性可以说是与这一方众生有很深的缘分,同时这一方人确实祖宗教化,从小就是教你要养成大心量。你看《弟子规》里头有一句话很重要,「凡是人,皆须爱」,这是大乘,这不是小乘。所以中国在过去,从婴儿就培养你博爱的思想,这个道理现在人比较不容易体会,为什么?对中国古代的社会不了解。古人为什么要这样教人?古代社会里面,这个社会不是像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西方人讲的;中国不是的,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家为本,他不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容易有自私的念头,以家为本,不能有自私,因为家庭是个大家庭,不是小家庭。所以中国在过去一般,大概我们讲,所谓现在人讲标准的,标准的是五代同堂。譬如自己,上面有父亲、有祖父母,下面有儿子、有孙子,五代。从孙子讲,孙子他的爸爸,我们自己是孙子的祖父,我们的父母是孙子的曾祖父母,我们的祖父母是孙子的高祖父母,家族!不分家的。所以从小就要养成他起心动念是为整个家族著想,不能为父母这几个人著想,不可以。所以中国家庭是社会,要讲到社会和谐就不能有私心,这一定的道理。

  所以中国从小就要培养心量要拓开,你爱父母,「父子有亲」,爱父母;然后扩大,你能爱家族;再展开,你能爱社会、爱国家;最后就是「凡是人,皆须爱」,那就把国家的界限突破,族群的界限突破,凡是人皆须爱,这是大乘思想。大乘法到中国来的时候,立刻被中国人所接受。佛家大乘那个爱就更大,不但凡是人,一切众生,连畜生、蚊虫蚂蚁都不杀它;再扩大到树木花草,连植物都爱;最后讲山河大地,所以这爱心遍法界。了解中国教育是以家为本,你就明白他对婴儿的教育是非常重视,家和万事兴。五代同堂这个家庭,人数少,就是人丁不旺也有一、二百人;人丁兴旺的,至少都会有四、五百人,大家族,那是一家人!他有天伦之乐。所以中国家的精神跟家的功能,维系了这五千年的传统,非常的可贵。家庭的精神它是伦理道德,所以家道,传宗接代,首先讲的是家道,家规、家训、家学、家业,最后是家庭经营的事业,代代都有传人。中国人重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就是能够继承家道的人,家道不衰,你老祖宗的德行不衰,代代有人承传。家规,家的规矩,家规就是现在讲的《弟子规》,《弟子规》是集中国各个族群不同家庭里面家规的大成。也就是无论哪个族群、无论是哪个家,教小孩的时候必须要学习的,所以它是共同科目,必须要遵守的,编得好!文字简洁,总共三百六十句,一句三个字,全文一千零八十个字。中国自古以来,五千年来世世代代教婴孩、教儿童就是这本书。这本书让中国这个族群,在这个地球上,至少我们能看到有记载的,五千年的太平盛世。这是现代外国人看到中国这个历史没有不佩服的、没有不尊敬的,全世界没有的。

  第六,「远离欲想」,这个欲是欲望。现在的社会总认为欲望好像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人要没有欲望,这个社会不就没有进步了?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没有进步?跟西方人一比,可能就是科学技术不如外国人,但是伦理道德,外国人是不能跟中国人相比的。到底是伦理道德重要,还是科学技术重要?现在看清楚了,科学技术没有伦理道德,会毁灭世界;伦理道德没有科学技术,会天下太平。这两种你怎么选择法?所以我们看到汤恩比的书,他提出一种看法,科学技术要有限制,只限制於对人类衣食住行带来方便的可以发展;如果是衣食住行之外的,可以不必去研究发展,这个话说得有道理。教育里头要以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为主轴,这是教育的根,根本!科学是枝叶,可以发展,必须不能违背伦理道德;如果违背伦理道德,破坏了因果的概念,这个科学肯定带来大灾大难。

  现在西方人已经看到这个灾难,可是还有少数人拼命在发展。我们看到一则消息,网路上下载的,西方的科学家说三十年之后,人跟机器可以融合成一体,人变成机器,机器也是人,三十年之后。可是我们看到巴西那个预言家讲,这个地球到二0四三年,世界上人口只剩下现在人口的十分之二,也就是全世界大概只有十二、三亿人,这三十年当中,这个世界上人口会消失百分之八十。科学家的预言,大概到三十年之后,是不是全是机械人了?还是连这些科学家都没有了,他到另外一个时空里面去发展科技去了,这地球上他已经离开了?这些我们要深深的去思考,欲望这个东西永远没有止境,染上欲望没有不堕落的,烦恼是从这里生的,一定要知道。你要想提升自己的灵性,没有别的,提升灵性,头一个就是要把欲望放下。真正修行人没有欲望,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性德里头也没有。欲望没有了,清净心现前;清净心现前,自性里头本具的智慧德能就慢慢往外透,这是真智慧,是真正能力,不需要用机械。人本来就是六根互用,比科学家想的更科学,科学家所梦想的那种境界,自性里头原本具足,只要你放下分别妄想执著,性德就现前。所以科学家怎么样研究,《华严经》上讲的微尘里面的世界,他怎么进去?这真叫尖端科技,佛跟我们说,一微尘,微尘也许就是近代科学里面所说的基本粒子,物质里头最小的。佛跟我们说,这个最小的物质里面,有圆满大宇宙里面的资讯,一样都不少,普贤菩萨能够进入。科学家还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基本粒子里面有宇宙,他没有发现。近代的科学算是非常进步,发展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宏观世界,太空物理;一个是微观世界,量子力学,这两个是对立的。在佛法里面讲,根本没有大小、没有对立。这是哲学里面的概念,科学跟哲学,现代这个学术都没有办法跟佛经相比,非常可惜的是世界上这些尖端的科学家、哲学家,没有接触过佛法。所以他们的思想走偏了、走邪了,所说的、所发表的这些文字,我们用佛法的眼光来看,都是属於邪知邪见。

  世出世间的圣人,要记住,没有创新的,孔夫子一生做学问的态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代代相承。释迦牟尼也不例外,诸位看看清凉大师的《华严经疏钞》,在经题里面,清凉大师告诉我们,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不是自己的,全是古佛所说的,世尊没有在古佛经典上多加一个字,为什么?我们在《华严》学了这么多时间,将近四千个小时,才明白了自性本来是圆满的,能大师说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样样圆满,你没有办法再加一点,你也没有办法去减一点,这叫圆满,大圆满。世尊在《华严经.出现品》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智慧圆满,德是什么?德是德能,包括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包括在这里面,末后说相好圆满,相好是物质生活,依正庄严没有一丝毫欠缺;「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把我们的毛病说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能证得?我们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这三样东西把自性障碍住了,所以自性透不出来。

  我们在一起学习的时候,我也常常提醒大家,妄想分别执著它不但障碍,它还把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扭曲了、变形了,这个话有根据的。佛在《华严》上说过,讲这个宇宙,讲十法界依正庄严,佛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能变,但是能现的是心性,心性能现,妄想分别执著能变。所以把能现的一真法界扭曲了、变形了。你看,把智慧变成烦恼,这是佛经上常讲的「烦恼即菩提」,菩提是智慧。所以烦恼不能断,烦恼断了,菩提就没有了,智慧就没有了;它转,转烦恼为菩提,这对了,这个道理要懂。把德能变成我们今天讲的科学、哲学、技术,变成这些东西,扭曲了。把相好变成六道、变成三途,德行里面加上妄想分别执著就造业了。所以六道轮回哪里来的?识变的,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变出来的。十法界从哪里来的?识变的。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是一真法界,就恢复正常,正常是最完美的。这个正常就是大乘教里面讲的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没有妄想分别执著,真正是究竟圆满。

  科学家用什么方法去想、去创造也造不出来,而且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副作用。科学家造出人,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会造出这种奇奇怪怪东西出来,他自以为聪明。我们系念佛事里面超度的,有机器鬼,不是机器人,机器鬼,有人看见,跟电影里面看到的机器人一样,走路歪歪的、一动一动的,一样,看到的。有人问我,怎么会有机器人出现?我说是有,灵鬼附在身上,就会出现这个。我说灵鬼,他们的头脑很灵活,比我还聪明。他说是不是造机器人的那个人?可能就是他,他一天到晚想这个,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天天想这个样子,造出这个样子,你自己就变成那个样子,来求超度。从这些原理原则,我们就明了,真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你心想生。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它就会现这个相,所有一切相无中生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要你不执著就没事,它不会妨碍你,你也不会妨碍它。所以这个欲望不能有,你能把欲望远离,你道业就能成就。

  第七是「远离不男之人」,这个不男大概就是像现在所讲的同性恋,可能是属於这一类的。这一类对自己身心清净有障碍,这属於妄想。第八,「远离危害之处」,有危险的地方、有害的地方。其实这个我们中国古人常讲,所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跟这个意思是相同的。这个地区混乱,这个地区是不安静,我们现在所讲的治安不好,常常会遇到危险的事情,这个地方不要去。第九,这是特别要留意的,「远离讥嫌之事」。所以我们的言行举止都要端庄大方,不要让别人有讥刺、有嫌疑。讥刺、嫌疑对我们就会有不好的批评,纵然遇到批评,也不要去辩驳,远离就好。第十,「远离畜养」,这就是用现在的话说,远离畜养宠物。这个事情不但在家人有这种嗜好,出家人有的时候也有,比较少一点。寺院里面有放生园,收养人家放生放在这里;放生不如放在野外,你搞一个园来养它,那个园好像监牢狱一样,它还是不自由。动物天生在野外的,还要回归野外最好,不要去养它。这是佛教给我们身安乐行,「既远离已,常好坐禅,修摄其心,是名身安乐行」。能够远离,你常常爱好坐禅,修摄其心。所以修行最重要的是摄心,这个摄心就是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的身就安乐。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com/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net/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印光大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orde ... =%E5%8D%B0%E5%85%89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soft.ctfile.com/info/IU599850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