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布施班]古今譚─甜魚 [打印本頁]

作者: 律貝老師    時間: 2013-10-23 16:24
標題: [布施班]古今譚─甜魚
本帖最後由 律貝老師 於 2013-10-23 16:26 編輯

古今譚─甜魚      作者:慈惠法師
據說有一種魚,肉質非常甜嫩,而且沒有刺,是十分稀有的,它的名字叫「甜魚」。印度有一個國王很喜歡吃甜魚,於是在皇宮裡養了很多這種魚。由於國王捨不得一下子把甜魚全吃掉,所以特別找一個人來看守,並且交代他:「你每天只要給我八條甜魚吃,其餘的我要留著繁殖慢慢吃。」

可是,後來國王發現到:「奇怪!我一天只吃八條魚,可是池子裡的魚,怎麼少得這麼快?一定是這個看管魚池的人有問題!好,再加派一個人來看守。」

奇怪的是,池裡的魚還是越來越少,國王只得再增加看守人員。可是,看守的人越多,魚群就少得越快,到了最後,連一條魚都沒有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第一個看管的人,每天除了給國王八條魚之外,他也抓了八條魚回去吃。後來,再加派一個人來,這個人也同樣的捉了八條魚走,最後增加到十個人的時候,一天就少掉了八十條魚。

後來,一位大臣告訴國王:「王啊!您用錯人了!用得少,傷害還少一點;用得多,傷害可就大了。」

所以,有時候用人不一定要多,但是要用得恰當。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盟軍統帥艾森豪常自豪的說:「我只領導三個人」,為什麼他這樣說呢?原來雖是百萬聯軍,但艾森豪將軍用人得宜,完全授權給三位下屬,讓他們充分發揮所長,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所以他說:「我只領導三個人。」

由此得知,只要會用人,人手不一定要多。不過,這世間許多人做事都很計較,例如:年度計畫裡,總想爭取多一點的員額,甚至希望錢多、人多,什麼都要多。有沒有想過,難道「多」就有幫助嗎?佛光山星雲大師常講一句話:「殘兵敗卒,都能夠打勝戰。」所以,用人之要首在恰當,如果用錯了,人越多反而危害更大。

看看今日的世界,美國、法國固然很大,但像日本、台灣土地也不大,新加坡更小,可是這些國家,在世界的經濟圈裡,成績並不輸於人啊。可見土地大、人口多固然好,但如果土地小,只要會用人、會經營,還是可以很優秀、很傑出,也可以有很大的成果。因此,多與少不是唯一的要素,用對人、做對事才是成功的關鍵。
文章摘取自: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986
回家作業
一、看守人存什麼心使魚減少?
二、這篇說喻在告訴我們什麼?
三、什麼才是成功的關鍵?
本週弟子規~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顯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清心語錄~
真正看顧我們的是自己的心。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