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之6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3-9-24 08:43
標題: 《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之6
上師相應法
在所謂的加行或基礎修法中,最特別的部分就是上師瑜珈,或“與上師的自性結合雙運”,籍此方法能令本初智慧立刻在行者的生命中生起。
  
上師瑜珈是向一位真正夠格的老師祈禱,是表達行者深切不變之虔信心的方法。通過修持,行者之心與上師之心合一。為何此修法是必要的呢?
因為在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中,沒有一位已經成佛或將要成佛者,是不依止一位精神導師的。無論行者修持九乘佛法中的任何一個,都必須要依止一位精神導師,接受他教授,並依據其指導而修。此外別無他途。
        
但,即使行者已遇一位老師,並已接受他的指導;除非行者對他和他的教法具有強烈的虔敬心和完全的信心,否則絕對無法領受他的加持,而沒有這加持力行者必將無法在道上進步。所以,一切之首,就是行者需要去產生虔信心。
      
開始的時候,虔信心並非自然湧露,因此我們需要去產生並長養虔信心於我們的心中。為了要產生虔信心,首先,當我們聽聞關於老師的生平時,我們要思維他驚人的證悟德性。接著,當我們遇到他時,我們看到那些德性是真實、純正非偽的,並會逐漸地令我們的信心愈來愈強。於是我們愈來愈深切地向他祈禱,而他的加持力也開始愈來愈深刻地感動我們。
  
一切成就是源自于上師的加持。在此諸成就並非意指得到健康、長壽或財富等事物。這些不過是次要的成就。我們所意指的乃是對上師正覺本性,也就是我們本具佛性的殊勝證悟。
   
觀想部分
在真正的儀規中,以下念誦的會幫助我們產生虔信心:
“在我們面前的虛空中,一片廣闊的虹光中,
是我的根本上師――蓮花生大士,
為如海之三種傳承的持有者所圍繞,
他是一切皈依處的合集。”
此處我們觀想我們的根本上師顯現以蓮師的身形,我們亦可觀想他是金剛持,或我們平時看到他的樣子。無論怎麼觀,觀想的重點都是在啟發我們最強烈和自然的虔信心。觀想你所在的地方不再是一處普通的地方,而是神聖的銅色山――仙多巴(sangdopalri),蓮師的佛土。在此佛土之中,一切都由珠寶和稀有之物所做成,它是由透明的淨光所成,並充滿如彩虹般的蓮花宮殿。
我們此時也不是一個凡夫俗子,而是金剛瑜珈女。她站在宮殿中央的一朵蓮花,日輪和死屍之上。她是紅色的,燦爛地像一顆紅寶石般,光輝奪目。她現寂靜相,身形如舞姿一般,在她的左腿上是她上蹺的右腿。她身著報身本尊的絲綢、珠寶和骨飾莊嚴。在她的右手中,她拿著一把彎刀,象徵著切斷我執;在她的左手中,是一個充滿著甘露的頭蓋骨杯。在她左臂的彎曲處之中是一枝代表蓮師的卡章杖,卡章杖的一端置於她的肩上。她的舞蹈美麗而寧靜。她有著極慈悲的表情,同時也帶著輕微的忿怒微笑,展露她的尖銳犬齒,象徵著她戰勝迷惑。她的身形是金剛瑜珈女;她的本質是殊勝明妃――依喜措嘉(智海王母)。
在我們的頂上是一團虹光的蓮花生上師。我們要非常清楚的觀想他,不要把他當作像尊塑像般的粗大物質,或扁平地像幅唐卡畫像,而是透明、生動且清晰的。我們應連其極微細的部分都要觀想清楚,像他瞳仁的黑白顏色,他錦緞法袍上的黃金式樣。他透明如彩虹,卻又不僅是一尊觀想的像,因為他充滿著三世十方諸佛的智慧,慈悲和力量。
他坐在一個由八隻無畏獅子所支撐的寶座上。寶座上置有一朵蓮花、日輪、月輪。關於詳細的觀想,我們可參考蓮花生大士的畫或塑像。
   
蓮花生大士自己保證:“任何修我蓮師法的人,即等同修持一切善逝法。”透過蓮師,我們領受到一切諸佛菩薩的加持力;特別是對於與我們自己根本上師毫無分別的蓮師祈禱,是領受無量加持力的最穩當方法。單單籍由向我們的根本上師祈禱,我們就會如同排水溝可以彙集所有雨水般地,得到一切諸佛、文殊師利、觀世音、金剛手等等的加持力。上師自己是至高無上的壇城,佛、法、僧三寶的外在示現,其內在即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秘密即法、報、化三身。
   
虔信心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具足虔信心。
蓮花生大士曾說:“凡對我具足信心者,我都會在他面前出現。”因此,單單透過我們的強烈信心,蓮花生大士,我們的上師及一切諸佛的加持力都將與我們同在。
當我們祈請蓮花生大士時,觀想他在我們的頭頂上,但我們不應認為透過我們的祈禱,蓮花生大士便將在未來的某個時候現身,並加持我們。我們應該想著,由於我們的虔信心,他已在當下以其全部的慈悲和智慧真實的現身了。(編按:淨土法門亦如是)
蓮花生大士自己曾說:“給我你的心,我將永遠在你左右。”
有許多可以用來支持我們虔信心的祈請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七支祈請文。這個祈請文是當空行母們請求蓮花生大士時,自然地從法界中生起,為一切眾生之緣故而化現出並為世界所用。
它是蓮師為未來時代的眾生所埋藏的岩藏中,許多被發掘的儀規中均有此祈請文。據說它就像是一個孩子呼喊母親時,他的母親無法拒絕回應般。凡任何持誦此七支祈請文者,蓮師亦必將自光耀的銅色山來到此人的面前。
“吽!
烏金淨土西北隅,
蓮花花粉之床上,
你已證得不可思議得殊勝成就。
以蓮花生而著稱者,
為眾空行母所圍繞。
我將追隨您而修行,
我懇求您降臨並賜予您得加持。
咕嚕貝瑪悉地吽!”
我們的虔信心必須要昇華到上師永遠在我們的心中的地步。
不論我們快樂或痛苦,不論我們的遭遇好壞,我們除了依止他外,毫無其他物件可以信賴。假如我們處在富饒、舒適和其他合意的環境中,我們應瞭解舒適和財富並無本質的真實性,但它們必隨我們上師的加持力而來。我們應以曼達將它們供養上師,並利用它們去利益其他眾生和教法。
   
當我們痛苦、生病、被詆毀中傷處在恒久的艱難時,我們應感謝籍由上師的加持力,我們能在擁有它時,體驗這些痛苦並將之轉為道用。“這正是我們過去世中曾傷害他人,曾犯下各種惡行的果報。如果我不趁現在清淨這些行為,我的命運必然是在未來的多生中,投生於下三道。籍著我的上師的慈悲心,我現在可以清淨我的業力。
我祈願透過我的這些痛苦體驗,一切為痛苦所折磨的眾生,其痛苦皆能悉數由我代受。”如此,在快樂時我們不應感到驕傲;困苦中,我們不應感到沮喪。我們應于一切時中保持我們的心無動搖地轉向上師。
當我們說除了上師外,什麼也不該想時,這意味著當我們行走時,我們觀想上師坐在我們的右肩上,我們移動就好像是極恭敬地繞行著他;當我們坐下時,觀想上師在我們的頭頂上;當我們吃東西時,觀想上師在我們的喉中,並供養食物的最初與最好的部分給他;當我們夜晚休息時,觀想上師在我們的心中,坐在一朵四瓣蓮花上,放光充滿宇宙。當我們已將上師恒念在心,毫無雜念時,即使我們經驗了心的極大沮喪或不適意,意念上師的單純事實將完全地清除這一切困難,而令我們心中充滿喜悅與信心。
金剛上師心咒
在七支祈請文後,要持誦蓮師的十二字真言。這心咒是十二支佛陀完整教法的精髓。十二個字淨化十二因緣――那是十二種永存的無明與痛苦。這心咒亦相應於蓮花生大士在此宇宙化現期間的十二種行為展現。這並不僅是一個對應于蓮師的真言,而包括了三寶、三根本與無數的寂靜與忿怒諸佛。
“嗡、阿、吽”,前三個咒字,表示蓮花生大士相應於三身――法身阿彌陀佛、報身觀世音菩薩與化身蓮花生大士的三個面向。“班雜”這咒指出蓮師不變、堅固的智慧。“咕嚕”在梵文中意為沉重,指上師德行的諸多重則。它也是指從追隨他的教導而得到的重大利益,與自他未能追隨此諸教導而導致的重大損失。“貝瑪”或蓮花是咕嚕仁波且的名字,也是說到他在一朵蓮花上之不可思議的降生。“悉地”指共與不共成就,而“吽”字是對咕嚕仁波且的呼喚,請求他賜予這些成就在我們身上。
   
七支祈請文必須持誦十萬遍,而心咒必須持誦一百三十萬遍(十二個咒字每字須持誦十萬遍,再加上十萬次以彌補念誦時出現的任何缺失)。或者,行者如果想以比較簡略的方式來持誦,那麼亦應持誦心咒四十萬遍。
總上所言,上師瑜珈是最圓滿的修持法,並且不會出現任何危險。它並沒有像生起次第中壇城般複雜的觀想。
同時,如果行者正確地修習上師瑜珈,一切生起和圓滿次第的特質都將自己地生起。相反的,沒有對上師的虔信心,即使修持了多年的生起和圓滿次第,行者的修持將永遠不堅固,並且永遠無法嘗到它的成果。就如同吉美林巴所說:“對上師具足信心即是究竟皈依。”
接受四種灌頂
在持誦七支祈請文和蓮師心咒之後,從蓮師的三門及其全身放光,令我們接受他的身、語、意和智慧的加持。在他前額中的“嗡”字放白光,融入我們前額中相對應的“嗡”字,淨化了我們身的惡行。同樣的,在他喉嚨中央的“阿”字放紅光,以淨化語的惡業;而其心中的“吽”字放藍光,以淨化心的惡行。最後,他的全身放白、紅、藍、黃、綠五色光,融入我們的身體之中,淨化我們身、語、意的一切障礙。自然的,我們領受了四種灌頂――瓶灌、秘密灌,智慧灌和象徵的灌頂,而在我們的本體中種下了證悟四身的種子。儀規說道:
“籍由來自三門處三種子字之光,
我獲得加持、灌頂與諸成就。
蓮師化光融入我身中。
與他無二無別而安置於純一中。”
最後,我們頂上的蓮師化入一團光中,然後光團融入我們身中。我們要想我們的心和蓮師的心合一而毫無分別。然後我們也融入光中,安住於絕對的自心本性――究竟純一的境界中。當念頭再生起時,我們應知覺諸形象、聲音和追憶等現象,都是蓮師的身、語、意展現。一切現象都是蓮師身的化現;一切話語和聲音都是蓮師的語,和十二字真言的自然共鳴;一切念頭都是蓮師之心的遊戲――其心乃不再被污染之思想,是覺知的自然創造力,非概念的智慧,都是蓮師成佛之心的本質。
事實上,當我們考察心的時候,不可能以各種顏色、形狀或位置形容心的空性的一面。但它能夠覺知與知曉輪回和涅槃。
結行
我們必須結合我們的強烈虔信心,和利益一切有情眾生之菩提心在一起。當我們祈禱上師時,應想一切有情眾生都和我們一起祈禱,像是我們領導著祈禱般。當我們領受蓮花生大士的加持時,我們要想一切有情眾生都和我們一起領受到。我們祈請上師的一切時,都要知道它對我們趣近成佛是相當有利且珍貴的;我們即使供養了一滴香油給我們上師的身體,亦勝過以充滿虛空之供品供養十方諸佛。
  
最後,我們應回向這個修法的功德給一切有情眾生,願他們皆因此得親見蓮師,聽聞其聲,了悟其智慧,並在他們死後得以儘快投生榮耀的銅色吉祥山。而凡是親見蓮師者,願他們皆圓滿成佛。
從此我們已進入了佛法之門的開始,直到達成大圓滿阿低瑜珈的究竟證悟,上師瑜珈都必須是我們修持的中心。簡言之,上師瑜珈是道上進步及遣除一切我們道前障礙的最有效方法。這就是為何我們應令它成為我們修持的中心,並時時保持在我們心中的原因。
     
  發心證悟甚深的圓妙智慧的行者,應如諺語說:「應當了知證悟本具的智慧,實為上師加持的道果,任何其他方法均不足恃。」又說:「任何行者欲開拓超越世間聰明的智慧,而不祈求上師者,一如在岩洞之內,卻要觀察旭日太陽的燦耀一般。絕對不會明白外境與內心是本來如一的。」
  上師瑜伽,即為實踐一切事物本來面目的究竟法門,為一切本來面目的核心。核心乃伏藏的本質,雖不外顯,卻存在於一切。縱然生起、圓滿及大圓滿次第的教法無數,它們均攝納於上師瑜珈宛如連鎖,所有教法均淵源於此。
   
  此修法易於進行,無著魔的危險,且能趨入高超成就,一如高科技的機器於一小時內,完成相等於數千工人的工作。此法集納所有其他教法於內,了無遺漏。上師相應法,為增進修持、排除障礙的主要方法,可謂一即是一切的法門。上師相應法,雖名為加行的一部分,而實際上為一切修持的核心,無論寧瑪、薩迦、噶舉或格魯各派,均以上師相應法為修持佛法的基礎。
   
在薩迦傳承之中,我們可發現著名的「道果」,即道與果同時修持的教法。行者必須修持上師瑜伽的甚深精華,其中行者將接受上師身、語、意的灌頂,與加持。繼而觀想上師。口授傳承,亦以熱烈虔敬心來領受修法,若無專注虔敬心,就有如無頭的行屍一般。
   
  而任何支派,若不能視上師與佛陀無二無別而修持,久缺虔敬心的話,均不可能引發內心的經驗與體悟。
偉大的噶當派聖者嘉喜顧珠唐美不修習其他法門,而僅專注觀想其師阿底峽尊者與佛陀無二,並終身以身、語、意來供養。
於舉世著名噶當巴傳承的修心七要中,第一步就是上師瑜珈。所有寧瑪的教傳、口傳、岩傳也是如此。並無一修法,可以不藉由上師瑜伽來建立的。
              
  上師瑜伽不同於生起與圓滿次第,是可以於住何時間來修持的。如修習生起及圓滿次第,對於坐姿、語、意等諸要點,每一樣均須注意。
修習生起次第中的閉關,全日必須按時修習,四座必須安排壇城,以及水、水、花、香等外供養,及食子、紅、白菩提等內供養。然而上師瑜珈,卻可於任何時間,任何環境下修持,且可完成所有生起次第之所須。
     
  圓滿次第的修持,拙火、寶瓶氣、以及閉氣等氣功修習,均有阻礙,以及偏差的危險,特別是心氣緊張,都能導致心理的障礙。上師瑜珈修習,便無此種危險。而過程中,各種能量均會自動契入中脈,如吃飯充饑一般。上師瑜伽能闡發我們的俱生智慧。行、住、坐、臥中均應時時祈請上師:「上師了知一切,請慈悲眷顧。」時時持此虔敬的心,則易得上師加持。跟隨上師,而一心專注修行,則能時時警策我們身、語、意的諸業,而明白取捨之道。
  由上可以了知,我們應當堅定地去避免惡業,即使在夢中,也不可不如此。同時,即使修持徵小的善業,持此善業而專心修持,也可達到不可思議的修行進步。若不依此而行,我們將有順從不良、壞習氣、惡業的傾向,以至於背棄了善道。
   
  我們必須建立覺照之心之習慣,於二六時中均可了知我們的所為、所行。如作惡業,便思維上師萬般叮囑,我仍不能避免惡業,在他面前,我將自覺慚愧。而所有勇父空行均將因此對我失望,立即心生懺悔。生起金剛意志後,只作善業。若能累積一日的善行,則可藉下列三點來加強前行或發菩提心,即為利益一切眾生的心。正行或體解空性,增長專一。瑜伽後行,由我修持而來的一切福德功德,均回向於眾生,使他們迅速得到解脫。
   
  由以上各點看來,覺照之心與自省,實為內在上師與真正的根本上師。如果永久維持此覺照之心及自省,則累積善業,且消除惡業將易如反掌。
  上師瑜伽為八萬四千法門的主體,甚深廣大無與倫比。所有有此幸運的弟子,應當衷心珍視此種修持。即使歲高至八十歲,仍應效仿巴祖仁波切一般,每日早晨無間斷的修持,以生起虔敬之心。蔣揚欽哲旺波對修持傳承八大車轍具有徹底之瞭解,他不僅依此修習,而且成就全部的修法。
雖然如此,蔣揚欽哲旺波的主要修法仍以龍欽心髓的上師瑜珈為要,而且時時向蓮師祈禱。蔣揚欽哲旺波認為上師相應法容易實踐,而心要甚深,因而全力傳授予他的弟子。
   
  大圓滿中有「且卻」(立斷)及「妥噶」(頓超)等高深教法,但是因為極高深,所以妄加學習,則有如以固體食物餵食嬰兒,有害無益。如果我們勉強修學此等高深教法,無疑是在浪費時間。
如果藉由真實虔敬修習上師相應法的加持,大圓滿的實現就醫如晨曦般,自我們的內心深處升起,「且卻」及「妥噶」的修法,亦可在我們的內心中發端。
  
  莫以為上師相應法簡短,而視之為低層的教法,只是如同上師賜予一口食物罷了。實際上,這法門實為一切法之根本與不二法門。
無垢光尊者在廣義體認後曾說:「此上師相應法,開啟智慧門之鑰。」如果我們相信這位尊者的話,我們亦應相信上師相應法。如果無此,任何甚深教法皆屬徒勞。如果能專心修持此法,而不將之視為低層教法,則極高的體悟將自然出現。
   
  上師相應法被視為「外修持」,但此並非貶損之詞。例如,語、意依身之「外相」而成立,無此外相的任何修持,途中得進展將受到障礙。所以上師相應法,實在包括全部的修持進階。近年來,修法者均好追求較高深的教法,這些人應該牢牢記住,最偉大的傳法者、教授者,督以此法為主要修持。
   
  如修生起次第,我們必須觀想清楚、必須熟記咒輪,而且必須對我即本尊有堅固的信心。再者,我們必須熟習不同方式的背誦,憶念前行、正行,以及結行。我們必須經年累月持續行持,並累積數萬遍才能見到修持的成果。我們必須長期修持,如果修持不如法,則易遭危險。而,上師相應法則不同,如果專心虔敬的修持,蓮師的慈悲與智慧,將極易導引我們達到絕對的證悟。
   
  蓮師本人傳出此上師相應法時,如龍欽心髓中之所授記:「自中脈的越量宮內,上師貝瑪陀欽遮江傳出此勝法,以授記賦予眾生,以之作為加持。」中脈的越量宮即是當體自心光明,貝瑪陀欽遮意指骨鬘蓮花大士,蓮花乃蓮師的名號,而他所戴之骨鬘代表所有妄念的死亡,以及徹底覺悟的勝利。(法本中此段亦指無垢光尊者的內在解脫,變為蓮師的內在解脫。)
   
  我們要瞭解龍欽心髓的授記清晰顯示,任何有情眾生如果能與此教法修持關聯者(特別指上師相應法),均將進入銅色山的清淨刹土。
  我們應當堅定相信,並專心修持。如依此修持而無相應(比如一年之內),我們不必氣餒、失望,亦無須受制於懷疑念頭。密勒日巴尊者曾說:「不可期求即刻解脫,而應終其一生修持。」
   
  我們如能下定決心,一心修持直至此身葬入墳墓。所有修持過程中的體驗與悟證自然會現起。否則無耐心的短暫修持,不可能引出證悟的經驗。
西藏有句諺語說:「除非持續修持,殊勝的法意是不會升起的!」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