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布施班]佛陀的故事─煩惱 [打印本頁]

作者: 律貝老師    時間: 2013-5-30 22:25
標題: [布施班]佛陀的故事─煩惱
本帖最后由 律貝老師 于 2013-6-4 16:09 编辑

佛陀的故事─煩惱
佛家把身心煩擾惱亂的情況,叫做煩惱。煩惱有兩大種類:一種是根本煩惱,一種是隨煩惱。
根本煩惱有六種:貪、瞋、癡、慢、疑、惡見。
貪─對於物質,想佔有它,過分的追求。對於情感,癡戀不捨。或者吝惜已有的東西,不肯布施。
瞋─瞋怒。不如意的事,不能忍受,大起瞋恨,脾氣暴躁,遷怒於人,或斥罵,或打架等。
癡─愚癡矇昧,不明白真理,不辨善惡,不分正偽,不知是非,內心只有慾望和瞋恨,因而引發罪惡的行為。
慢─驕傲怠慢,瞧不起人,以為自己的一切都比較別人勝,不肯虛心學習。
疑─懷疑,猶豫不決的人,沒有判斷力,於佛法,善惡,都猶疑不定,結果捨正路而不由。
惡見─有惡見的人,見解荒謬,不信佛法,不信因果,肆無忌憚,做一切惡行為。
這些根本煩惱在內心盤據,就會跟隨產生許多較小的煩惱。所以叫做隨煩惱。例如:無慚、忿恨、覆蓋、妬忌、諂媚、驕傲、懶惰、放逸、散亂、慳吝等等不良心理。他們有時單獨擾亂心靈,有時幾種同時出現,使人心神不寧、憂傷、痛苦。
思想可以操縱行為,善良思想產生良好的行為,罪惡思想產生錯誤的行為。所以佛陀教人注意心靈健康,不讓煩惱存在。
思想是時刻不停的,既要杜絕煩惱,思想就得取善法來代替惡法出現。念佛、念法、念僧、念布施、念寬恕、容忍、持戒、精進等一切及其他生活上的美德。時時念,常常念,意識被善念薰陶日久,惡念自然消滅。
煩惱逐漸清除,惡業跟著減少。生命光明正大,踏上正途。煩惱徹底杜絕,就達到解脫輪迴,超出三界的階段了。
真正的勇氣
一位父親很為他的小孩苦惱,因為他的小孩個性非常的膽小、怯弱。於是他去請一位禪師,希望禪師能幫他把小孩訓練成為勇敢的人。
禪師說:「你把小孩留在我這邊三個月,我一定可以把你的小孩訓練成一個真正的男人。」
三個月後,小孩的父親依約前來接小孩。禪師安排了一場空手道比賽,來向父親展示這三個月的訓練成果。
小孩的對手是一位體格壯碩、武技高超的空手道教練,只要教練一出手,這小孩幾乎都是應聲倒地,毫無招架的本事。
雖然是場沒有勝算的比賽,但是這個小孩每次被擊倒在地時,便立刻又站起來接受挑戰;在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小孩就這樣一連被擊倒了十六次。
禪師問父親:「你覺得你的小孩有沒有勇氣?」
「我簡直看不下去,沒想到他是這麼經不起打!」父親回答。
禪師說:「我很遺憾你只看到表面的勝負。難道你沒有看到你兒子不畏懼力量比他大的人,以及倒下去立刻又站起來的毅力?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氣概、真正的勇氣啊!」
智慧小語~
勇氣是一回事,成功是一回事。真正的勇氣是不向任何人、環境、命運底頭!
學生心得分享~
宗諦:有勇氣的人,是最堅強的。
宗韋:貪、瞋、癡是煩惱的一種,而且這些煩惱都歸類於根本煩惱。
宗嬚:只要不輕易放棄,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
宗了:我們的生活有很多的煩惱,我們一定要多念佛、念法、念僧、貪寬恕、容忍、持戒、精進,這樣就可以消除惡業和煩惱,才能讓生活過得更好。
本週弟子規~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作者: 宗璳    時間: 2013-6-14 01:17
心得:煩惱每個人都有,雖然一開始沒有表現出來,但是日積月累導致一夕爆發,這就是所謂的斬草不除根,風吹草又生,若想要斷除煩惱,必須從煩惱的根源(貪、瞋、癡、慢、疑、惡見)開始斷除,這樣的道理,不禁讓我想起師父說過:不會發脾氣的人是愚癡,能夠不發脾氣的人是聖人。阿彌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