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代价值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4-2-23 15:02
標題: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代价值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代价值—汉字:文化的载体  聂振韬教授主讲  (共一集)  2015/5/2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号演讲厅  档名:56-174-0001



  尊敬的、敬爱的净公上人、老人家,尊敬的各国的、各处到来的宗教领袖,尊敬的教科文组织的各国的大使,亲爱的兄弟姐妹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在我讲话之前,我先给大家施一个中国传统的礼节,可能大家好多都不知道了,年轻人都不知道了,我来给比划一下。这个小小的礼节它里边有很深的文化,你说我们抱拳作揖、拜拜,到底是左手抱右手,还是右手抱左手?这个有讲究的。我在日本、我在韩国,学生们都问我这个问题,我都没想到问这个事。那我就跟您说了,里边的文化是什么?中国左边为上,上左,以左为上,以左为尊,右边为下;左边为阳,右边为阴;左边为天,右边为地;左边为男,右边为女。因此男人抱拳就刚才我说,左手抱右手深深鞠一躬,放到额头上深深鞠一躬。女的反过来,但女的不像男人,男人有阳刚之气,有点刚劲,女的要有点温柔,要有阴柔之味,味道。怎么使?我给妳比划一下,在座的女士们看看这个怎么弄。这么回事,右手搭左手,放这来。男人这是阳刚之气,女性阴柔之美。

  中国这种礼节,真是那种文化,那种美感,而且它有巨大的世界意义,你别看这个小事,有当代的价值。非洲的埃博拉(伊波拉),大家都知道这两年很风行,死了很多人。因此中国礼节这些年变了,见面就握手,就拥抱、接吻。但是非洲这个埃博拉一盛行,非洲人变了,我在电视上看到他怎么施礼?不握手、不拥抱、不接吻了,就这么一回事。这就是不握手,肢体不接触,两人之间不会交叉感染,不会传染,那埃博拉它就没法传染,它自己就灭了不是。你看看,要是早点我们都用中国的拜拜,谁也不挨谁,我们佛学的合十,道家的这么来,谁也不挨谁,埃博拉没那么疯狂。所以你别看中国这小小的礼节,它的世界意义,它的当今价值就看到了,多么的广大,多么实用。

  今天我讲的就是上边题目,「中华文化它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顺便也说说,下边有人演示,承载这种文化的汉字,它的魅力、它的美感、它的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中国人叫国学。其实国学,各国都有自己的学问、学术,各国都可以说自己的国学。而中国的国学是什么?具体化,就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率先成立国学院的时候,新世纪的时候,大家在讨论什么是国学?学界讨论的,大体一致的共识就是儒家为主,儒释道互补兼容、通融互补的文化。中国文化这个大厦、这个高楼,支撑它的是三根大柱子,第一儒学,这是本土文化,而且最早的;第二就是从汉代进来的,中国化之后,成了中国不可或缺的佛学;第三就是道家。这三种文化共同支撑起了中华文化的这个高高的大厦。

  这个儒家为主,这早了,由来已早了,在二千五百年以前出了孔子,大家都知道的,都认识的。孔子最大的功劳,就是把他二千五百年以前,我们已经非常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做了个总结,写成了六本书,就是《诗》《书》《乐》《易》《礼》《春秋》。那里边要啥有啥,哲学的、史学的、文学的、艺术的,百科全书什么都有,而且把它传下来了,后世的中国文化就是从这派生出来的。

  因此,对于孔子的评论,我自己认为,评论得很多,我认为民国期间一个大学者叫柳诒征,史学家、文化学家,他很简短的几句话,他这么评孔子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孔子就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如果没有孔子这个人的话,我们就没有中国文化了。这不错呀!为什么这么说?下边两句话接着说:「自孔子之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之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说得真对!正是孔子的继往开来才有我们今天。我们敢说,中国人敢说,骄傲的、自豪的说,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要不是孔子总结的话,我们敢说吗?我们不敢说。我们至多能说二千五百年,没有五千年。所以,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创建的儒家文化,真是支撑我们中国文化大厦的第一根大柱子。所以今天我就想说说,这个儒家文化它到底是什么?

  儒家文化从先秦、春秋战国已经很发达了,已经成系统了,已经很完备了,但是那个时候没人用。这我们就要感谢大汉王朝,刘邦统一天下,下马治天下,休养生息,抓抓经济建设,让大家好好种种地,是不是?不到七十年,到了第四代第五个皇帝汉武帝,那时候就像我们这近六、七十年,国家崛起,经济腾飞,有钱、有粮了。当时就有一个成语叫「粟陈贯朽」。什么是「粟」?小米、小谷子。「陈」,「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国库里边的、仓库里边小米老的没吃完,新的又倒上,吃不完了。「贯朽」,穿钱的绳子沤朽了,花不出去。

  有钱了,有吃的了,这时候汉武帝一代英主做了两件大事。一个就是打通丝绸之路,从中国一直到西方罗马,第一次中国人走向世界,建立了丝绸之路。互相交换,互通有无,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真是一条和平之路。另一件事更重要,我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建设。国家富强了,我们希望的不是一时,我们希望它是长治久安,永远的下去。因此,就要找出一个可以指导我们长治久安的一种指导思想。

  在汉初大家都在总结,为什么这个秦朝就两世而亡?以贾谊为代表的《过秦论》,就论秦之过,总结经验,总结历史的教训。于是感觉到秦始皇所取的法家不可以,「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不让读书,消灭文化。那挟书之律,看见大街上谁挟本书,马上砍了,没二话说,不商量,苛刑峻法。这不是中华民族的选择。而到了汉武帝,大家总结出来了,我们应该叫「罢黜百家,表彰儒术」。原来不是叫独尊儒术的,叫表彰儒术。什么意思?把儒家思想、方法论立一个标杆,大家照着做,这就叫表彰儒术,后来就变成独尊儒术了。不仅是表彰儒术,其它的学说,儒那是为主的,有用的我们也拿来用。特别在汉明帝之后,佛学进入国家了,我们是拥抱着欢迎,经过中国化,我们儒佛道互补,形成了儒家为主,儒佛道互补这样的博大精深的文化。

  儒家的文化,所谓大道至简,我现在只讲,因为时间很短,我就用几个词来说说儒家文化的本质是什么。第一个词,就是「仁」字。我们说儒家思想、孔子的思想用一个字来说,什么?仁,仁义的仁,仁爱的仁。一个人,这边一个两横,宋代的儒家曾经说是二,不是个二,它是个古「上」字。段玉裁在作《说文解字注》的时候,说这是个古「上」字,说对了。甲骨文、金文里边就是上边一个短横,下边一个长横,一个长横上边一点就是上,下边一点就是下,它是指事字,这是对的。一个人,这边一个上字,什么意思?一个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这是孔子要求每一个人,我们不同于草木鸟兽虫鱼的人,都该是一个仁者。

  仁者什么内容?大家都知道,我想就说两句就行了。正面的,仁者什么?爱人,就是我们说「仁者爱人」,首先爱自己,珍惜生命。现在大学生跳楼的真多,全世界每年不知有多少,我首先就觉得他自己就成不了个仁者,太自私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中国老人家、老一辈老祖先教导的孝字,你首先就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爱自己,另外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左邻右舍的邻居,爱天下的人,普天下的人。这儒佛道一致的目标就是爱天下的人,护佑苍生。我们上净下空老人家写了多少护佑天下生民,这就是爱人,爱所有的人。

  反过来,就是东西方都知道的,特别西方很推崇我们这两句话,就是《论语》中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想挨打,我绝对不打人;我不想做的,我不想承受的,我绝对不会放到别人身上,让别人受那个罪。农村都爱说,「在家不打人,出门不挨打」,是不是?我处处尊重别人,那我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仁。我不扯得远。那个「仁」字,在《论语》里边有一百零五处,出现了一百零五处,讲解的也有五十八处。在这我不多说了,只说这两条,大体上也差不多了。

  你每个人要求做个仁者,何以见得你是个仁者?第二个关键词「礼」,就是文明礼貌的礼,我们上来就施一大礼,就是这个礼。礼,就是人和人交往最大的、最高的原则。孔子跟老子不一样,正当那个礼乐崩坏、天子不尊、诸侯征伐、政出多门的春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动乱,乱了六、七百年那个时代,出来的思想家都在考虑我们人该往何处走。

  老子最重要的一个,老子与孔子他着眼点不一样。老子认为就是人跟生我们、养我们的环境、自然不和谐了,人太浪费、太荒淫了。那个时候殷纣王的酒池肉林,真是不可思议。所以就提倡人和自然要和睦相处,大慈大悲,要俭约,要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老子讲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说得太对太对了!慈,就对天地万物大慈大悲;俭,我们不能糟蹋,掉个米粒都要把它吃了,不能滥采滥伐,浪费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我们不能跟天地争先,我们要让着点。这太高了!

  而孔子的着眼点与老子不一样,他发现现在天下大乱是怎么回事,谁乱了天下?老人家一看不是草木乱了天下,不是虫鱼乱了天下,也不是鸟兽乱了天下,人自己乱了天下。人就要检讨自己该怎么办,人是有群体的、有社会的,把群体搞成一个社会,然后建立国家,人需要这样的,跟其它生物不一样,其它生物做不到,我们人要这样的。因此他就着眼点,人和人的关系怎么相处,我们才能天下太平。于是他这位老人就总结出了人和人的关系,就是人伦有这么五种,就是五伦,大家都知道了,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君臣,是不是?盖无例外。真是,人家那时候智慧真高,把话都说完了,我们只能照着说、照着做了,你做都没做到,是不是?

  它有个原则,怎么处理这几种关系,那就是「父慈子孝」,特别孝字,中国是「百善孝为先」、「忠臣良将必出孝子之门」,孝提得最高,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友就是两只手拉着,老大哥要照顾好小弟弟,出门要拉着,别跑丢了,像个老大哥。那弟弟呢?要处处尊敬我们的大哥哥,我的大哥哥真是得尊敬,是不是?夫妻,恩睦,那多少年修的同床共枕,你能不珍惜它吗?互相都有很深的恩德,要知恩报恩,要和睦相处,建立一个好家庭,生儿育女,上承宗庙,下继后嗣,让我们每一家香火不断,让我们整个民族繁衍不息,非常重要。

  然后这三种关系,家庭关系之后就是社会关系。一个朋友,朋友就是我们现在的共同干事业的团队,这就是朋友。「朋友有信」,一定很真诚的对待我们朋友,说出每句话我们一定要兑现,不能言而无信;言而无信,朋友就没了。「君臣有义」,君和臣就是上下级的关系。你知道社会的构成有层级的、有板块的,我们一个事业是一个板块,我们各板块一层一层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最后最高的是吧。每一个板块、每一个层级都有一个头,那就是君;下边大家都按制定的纲领、法规、政策照着做,都是臣。中国人讲,很会讲,抽象继承法。我们的中药,最重要的一味药就叫君,下边配药都叫臣,我们多会用。君臣有义,义就宜也,应该不应该,分清大是大非。我们好好讨论,符合全民要求的,这就是义,我们一定照着做。应该做的坚决做下去,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这就是君臣有义,清清楚楚的。

  这五伦就构成了我们礼的最高的原则。当然礼是从宗法社会说,我们不说了,我们说我们应该遵守的,就是这种人和人之间各种关系的守则、准则,很高的准则。大家都能这样做了,我们的文明程度很高了,文明礼貌就是一对双胞胎。你文明程度高了,你自然有礼貌;如果你有礼貌的话,你的文明程度一定很高。

  这么做得好,礼做得好,它的效果就是第三个词「和」字。中国为「和」的文化。以仁为本,以仁德的仁,刚才第一个字,那是最根本的。以和为贵,「和」尤其适合于全人类、全世界,从古到今,这是我们人类最高的追求,最希望的是和平,天下太平。我们现在看到的,有的地区、有的国家、有的民族天天在打仗,天天死人,我们心里难过。

  所以「和」那个字,中国人真会造,最基本的「龢」,上边是个三角形,就像三根筷子我们垒成一个三角形。这是什么?是集合的集,三就是多,用三个棍「亼」,就是后来写的几个小鸟落到树上,群鸟归林那个「雧」一样。群鸟归林这个「雧」,三个「隹」字,底下个木字,后来变成一个了,一个树上落着小鸟,那是个会意字。这个三角形,这个三根棍做这个「亼」字,是个指事字。好!上边一个「亼」,下边三个「口」,三个口是多种的发声器,嘴巴唱出来的,能发音。下边大家都知道那是个什么玩意?古汉字,是这么五竖两横,我自己认为那是一个排箫,多种发声器。什么发声器?乐器,集中到一起就是个乐队。你知道乐队必须是统一指挥、统一音高、统一旋律、统一节拍,这样才能做得很动听,弹得、吹得很动听。要不一致的话,就不和了,那就不好听,杂乱无章,是不是?音乐最能表现和。所以古书上就说,「礼,天下之序也」,我说应该天下之大序也,「乐,天下之大和也」。而且孔子特别在六经当中有音乐,有《乐经》,不能小看。而中国人对于音乐就是最和美的声音,乐音,最和美的。这边一个「禾」字,禾苗的禾,这是会意兼形声,或者形声兼会意,非常美的一个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你什么比造「龢」,有这个龢好?没有别的了,是不是?后来不好写,不是太稠了吗?就用一个口加个禾。后来这样子写不好看,把禾挪到左边,口挪到右边,就是现在和平这个「和」字。

  「和」是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是人类的共同的希望、渴望。但是和,有的地和,有的地不和,现在就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开这个会?就希望各种宗教、各种种族、全世界人民,我们都向往和平、呼吁和平、争取和平,让我们全世界和平。多好,多高!但是目前为止,好多地不和,而且纵观历史,简直是一部战争史,和的时候少,不和的时候多。我们接受这个教训,我们从我们现在这代起,一定让它和,达到全世界都和,最高的准则,最高的境界,最高的水平。

  和的最高境界是第四个关键词,「中庸」。儒家创造的,实际大家都承认的,都赞成、赞赏的,中庸俩字太不得了!那是无过无不及,那是最好。我是中国河南人,河南的口语就是中不中?中。不说行,北京话,普通话,行不行?行。但是「行」和「中」绝对不一样。中是高于线,行是低于线,这中是个上限,行是个下限。我们堵车了,塞车了,警察来疏导疏导,我们车能走了、能行了,那是很低的事。那中就是好不好?譬如做饭,你饭没煮熟,那不中,吃不成;你烧过了,糊了、焦了,那也不中,也吃不成。什么时候行?最好的时候。最好的时候就是中,那才能吃,这是中。庸就是用,放到一起是中用。我们加一句,好使,中用。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世界,为人类,为社会,做出贡献,创造价值,那我们就中用。我们的子孙希望中用,我们的学生希望中用,不中用就遗憾了。反过来,用中,就是把事情做到最好,顶顶好,就是中用,用中。

  因此中庸就是儒家最高的思想境界、哲学境界、美学境界,最高的。这最好,最好就是中,就是中庸,就是中用,好享用,最好。真正达到中庸这个境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大同。我们上净下空老人家一直在说,我们要让世界实现世界大同,这是中国人的使命,东方人的使命,全世界的使命。我们争取世界大同,天下太平。这真是个宏愿,伟大的愿望,我们一定要争取。这比马克思提出来的「英特纳雄耐尔」,共产主义,要早两千年。而且在孔子那个物资相当贫乏、非常贫乏、极度贫乏的时候,这位大智者,这位圣人,竟然想起了大同世界这个蓝图,多不简单!而且给我们描绘的,我觉得比马克思那两句话具体多了,清晰多了。马克思就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那好,不是不好,非常好,我们一定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它实现。那大同世界也是要实现的,大同说得更具体。

  首先总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家都没私心,都是为了全人类、全社会,多高!下边接着就是具体了,「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我们选举我们最有道德,品行最高的,道德最高的,德行最好的,有才干的人做领袖。大家讲诚信,友好、团结,讲信修睦。而且每个人都不单单孝敬自己的老人,看到街上有老人,别家有老人,邻居老人没人照顾,子女打工去了没人照顾,我们在家,我们同样孝敬,那是我们的爹、我们的妈,一样。就是说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我们不单单爱我们的子女,你的子女都是心尖肉,我们最爱的莫过于我们的儿女、我们的老人,但是看见别人的子女,那也是我们的子女。做老师的尤其如此,爱生如子,你要做不到爱生如子,你就不是个合格的老师。你是不是爱生如子,那孩子们一看就知道。所以大家都一样,天下是一家,多好!

  而且这样就「老有所终」,老年人人生百年,最后安安静静的,毫无遗憾的,心安理得的,笑咪咪的走了,往生了,到极乐世界去了,是不是?然后「壮有所用」,每个青壮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的。「幼有所长」,我们的子孙,每一个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健康成长,多好!一个不要落下。下边接着说,还没忘记那一群弱势群体,就是「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妻曰鳏」,孤老头子;「老而无夫曰寡」,孤老婆子;还有孤,没爹的叫孤;没兄弟姐妹的叫独,现在独生子女也多;还有废疾者、残障人,社会全包起来了,你说多好。大家都无忧无虑的,享受着我这一生应该享受的权利,该多好!

  更重要的还有「货恶其弃于地也」,东西洒到地下浪费了,我们心痛,赶快把它弄起来。但是「不必藏于己」,是必不藏于己,一定不是把它拿回自己家里算自己的。天下为公,那是大家的,入国库,是不是?下边,「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自己的能力、才干只怕我发挥不出来,但是不是为了自己,为了整个社会生民。多高的思想境界!你看,这样最后夜不闭户了。刚才蔡老师说,李世民那时候就夜不闭户。不像现在我们不仅出门要锁上,还要有个防盗门,好几层,你说是不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真是比我们老祖先、比儒家思想的大同差得太远了。我们应该如此,向着我们想的去做。

  实际儒家思想这几个关键词(下边我不说了),怎么实现「大同」,就是「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大家都知道的,我这不再展开了。这是世界人类思想观念无所不包,「仁」是孔子的、儒家的人生观,「礼」是儒家的伦理观,「和」是社会观,然后,「中庸」哲学观,「大同」世界观,「修齐治平」价值观。我自己的认为,这人类,所有的人,东方、西方的,所有的思想观念全包其中了。

  汤恩比曾经说,应该有个世界国家,有一个世界政府,它的模式就是刘邦建立的汉朝。太对了,太对了!正是汉代的独尊儒术,而且让汉代,前汉、后汉和蜀汉四百多年,中国真正国家统一算起来也就两千多年,它占了五分之一强、四分之一弱,占了四分之一,真是好!汤恩比用汉代的模式来,非常有道理。你看看,在汉代形成的传统文化,所谓汉文化,多大的魅力。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那就是纲常,三纲五常。形成纲常那时候,按照纲常往下走,尽管你改朝换代,凡是按纲常的都是长命王朝,不按纲常的、乱了纲常的都是短命王朝,概不例外,你检点检点近代历史。

  而这种汉代的纲常,这种文化,这是民族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不是每个人的选择、某个人的选择,说实在话。而这种汉文化的影响深入人心,我举个例子。你看,咱们的民族,中国的民族最大的汉族,语言是汉语,字是汉字,是不是?皇帝是汉皇,将军是汉将,江山天下是汉家江山,对不对?男人叫汉子、男子汉,老了叫老汉,女的还叫女汉子,叛国投敌还叫汉奸,你看看多深入民心。现在到各国有汉人街,有的说唐人街,汉唐盛世,是不是?所以深入民心。这样实际就是由秦汉敷衍下来的整个的一大堆,一个金山、银山,珠宝之山,钻石之山,我们的精金美玉,传统文化像山一样的,我们都把它不知道,视而不见,太遗憾了。

  经史子集真厉害,多好,我这不说了。「经」,刚才讲到了经;「史」,我也不说了;「子」,我也不说了;我说说「集」。「集」是文学作品,你看看美不美?我这给大家唱一句「阳关三迭」好吧?调节调节气氛。你知道我们的文章可以唱,可以吟诵,我们的诗词曲赋更是唱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大家都会背,当时都是唱的。怎么唱?我唱给你听听:「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舍不得你,是不是?多好!

  所以经史子集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库,那是一个宝藏、宝山,它有巨大的世界意义、当代价值。这些用什么写成的?汉字。汉字在民国期间,好多学者反传统,一百年反传统,有人就提出来,「汉字不灭,国家必亡」。现在看谬论,太荒谬了,太无知了。现在汉字不仅不能灭,而且全世界都应该学。真要全世界都会使汉字,会读中国的古文,能够读中国的经史子集,那一座宝山宝藏就是你的了。

  你看中国的万里疆土、千年历史,正是由汉字记录下来了。千年历史,至今我们都知道;万里版图,不管你说的什么方言,你说的广东话,你说的福建话,你说的是苏州话,你说的河南话,你说河北话,你说是东北话,尽管听不懂,我们一写汉字都知道。这是其它文字所不能代替的,最优越的。它不仅有音,其它都有音,不仅有意,它还有形。形音意法,语言只有三要素,「音、意、法」。唯有汉字,因为有汉字、汉语,形音意法俱全,最优秀的。

  我在这时间到了,我不能再扯了。好,下边咱们看看怎么来说我们的汉字,大家看看,有机会咱们再聊。好,谢谢各位大德、诸位贤能,好,谢谢、谢谢。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