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合理的讲记敬摘点滴2024218198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4-2-18 19:10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合理的讲记敬摘点滴2024218198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合理的讲记敬摘点滴


...开始有了,铅字排版比较方便了,但是所印的数量有限,印一次大概都是几百本或者一千本、二千本,得来不容易。最近科技发达,做版很容易,印刷愈来愈便宜。像我们现在印书都不是以一千本为单位,以一万本为单位,这印的数量就非常之多。

  同时,我们很不容易,费了很多的苦心,费了很多的时间,把净宗的经典统统搜齐了,我们印《五经读本》,这在净土宗的弘扬上是一桩大事。诸位如果没有拿到这个书的,我们这里还有几本,等一下可以大家请回去。净土宗典籍非常的圆满,统统在这一本里头。像《无量寿经》一共有九种不同的本子,统统都收全了,《弥陀经》有三种。我们通常看到的,《无量寿经》顶多只看到一种、二种,不容易看到这么多本子,《阿弥陀经》只看过一种鸠摩罗什的译本,玄奘大师的本子很难得看到,夏莲居的会集本那当然更不容易看到,我们统统都具足了。所以说:

  【唯此经备摄圆妙。】

  『备』是完备。就是他讲得非常详细,把西方极乐世界介绍得很详细、很清楚,就是相当的完备。『圆』是圆满,『妙』是微妙。

  【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

  这个『宗』就是宗旨。所谓宗旨就是修行的纲领,这部经说到修行纲领,他怎么讲?就是八个字两句话,『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什么叫发菩提心?蕅益大师跟我们讲得很好,只要你真心真意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见阿弥陀佛,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讲法简单,我们一听就懂,也就觉得菩提心不难发。这其它宗里头讲菩提心,会把你讲得头昏脑胀,你摸不着头脑,跟你讲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或者是《观经》里面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真的,把我们搞乱了,不知道怎么发才好。

  蕅益大师这个讲法简单明了,真正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就是无上菩提心。他的讲法错不错?一点都不错。为什么?像《起信论》里面讲的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观经》里面讲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如果一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统统具足了,不发也圆满了,妙就妙在此地。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个,的确印光大师赞叹那是有道理的,愈想愈有道理。他讲得那么简单,那么明白,叫人一听就懂,一点疑惑没有,一点怀疑都没有,这是这个批注的好处。「一向专念」,向是方向、目标。我一个方向就是专念阿弥陀佛,你就决定成功,所以就这么简单。

  【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

  这就是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有没有根据?有。根据在哪里?就是《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面的第十八愿,『十念必生』。发菩提心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面的十九愿,所以他这两句话所根据的理论就是四十八愿第十八愿、十九愿。

  【深明三辈往生之因。】

  『三辈往生之因』。这经上讲得很清楚,《观无量寿经》把它展开讲作九品,那就更详细的发挥,所以三辈九品。

  【广摄九界圣凡之众。】

  他接引众生的对象是九法界,这很了不起。九法界最下面是地狱,最上面是菩萨。从菩萨、辟支佛、阿罗汉、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九法界众生平等普度,这是他最难的一点。最难是平等度,这是这个法门真正不可思议之处。所以前面讲是诸佛境界,凭我们自己想,你怎么想都想不通。

  所以愈是对于经教有研究的人愈不相信。为什么?哪有这个道理?好像念书,你也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慢慢才能拿到个博士学位,哪有一步就拿到的,这不合理!但是西方极乐世界它事实就是如此,它就是叫你真的一下拿到,不必经过这些阶级。所以研教的这些法师们都不肯相信。那不能相信实在讲那个教没研究通,他要把那个教研通了,他相信了。

  这个经上常常也举例子说,批注里头举例子。像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智者大师、永明之流,他们所以彻底荷担,他们这些人教研通了,他们相信没有问题,他教通!那个教还没有研究透彻、没有研究通达,他执着在理论上,这个理讲不通,所以他就很难相信。他可以不毁谤,他也可以说赞叹,他自己决定不修行;他也可能讲这个经劝别人修行,他自己不修。他自己为什么不修?没搞通,道理想不通。为什么劝别人修?因为看到很多人真的念佛往生,这是事实摆在那里,的确是看到。

  真正看到人念佛往生了,他自己还固执、还执着,就是在教理上讲,这是没有法子理解的。人家讲得很清楚,蕅益大师讲得很清楚,「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你靠你自己智慧能力,决定没有办法了解这个事实。所以能够相信,能够发愿,那真的是大善根、大福德,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很难接受这个法门的。可是你真正一相信、一接受,那就恭喜你,你这一生成佛了。真是即生成佛,这一点不假。印光大师都是这样说法,净土的确是即生成佛,但是不这样说法,你明白这个道理确实是即生成佛。

  【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


无量寿经玄义  (第四集)  1989/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02-014-0004

  请看讲义的第三页。昨天讲到第六条,说明这部经的性质与宗旨。《无量寿经》不仅仅是净土宗的第一经,可以说它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论当中的第一经。如果我们明了一切诸佛度众生的方式,就可以说,这部经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经。这个话绝对不是净土宗的人对于净土宗特别的赞叹,不是的,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条,第七:

  【清初彭绍升居士曰。此经阐扬者少。实以无善本故。】

  彭绍升是清朝乾隆时候的人。这个人出生是富贵家庭的子弟。他的父亲在当时是做兵部尚书,兵部尚书这个职位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部长,所以他可以说是一个贵族出身。这个人聪明绝顶,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做官做了很短的一个时期,他就不做官了,专门学佛。在佛法上有很殊胜的成就,我们在《往生传》里头有他的传,他也是往生西方净土的。

  黄念祖居士讲的《华严念佛三昧论》就是他做的,他有《无量寿经》的节校本,就是九种本子里头有一种是他做的,可见得这个人对于净土宗的修学弘扬都有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华严三昧论》,真正是值得人赞叹。《华严经》那么大的经典,他用那么少的文字,把《华严经》的精华给我们指示出来,这如果不是对于华严净土真正通达明了的人,决定做不到。从这个能够看到他的成就。《华严三昧论》黄念祖老居士讲过之后,有一套录音带在此地,杨一华居士那边有,只有七个带子。黄老居士也很难得,这么短的时间将这部论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他说『此经』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在一切经或者在净土经论当中这样的重要,但是历代弘扬这部经的人不多,反而没有《弥陀经》跟《观经》来得殊胜,这个原因是什么?他说出来很有道理,他说没有一个好的本子,就是译本。我们后面会讨论到一共有十二种译本。因为十二种译本,从宋朝以后流传下来的只有五...(净公上人无量寿经玄义讲记18集)


...过之后,有一套录音带在此地,杨一华居士那边有,只有七个带子。黄老居士也很难得,这么短的时间将这部论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他说『此经』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在一切经或者在净土经论当中这样的重要,但是历代弘扬这部经的人不多,反而没有《弥陀经》跟《观经》来得殊胜,这个原因是什么?他说出来很有道理,他说没有一个好的本子,就是译本。我们后面会讨论到一共有十二种译本。因为十二种译本,从宋朝以后流传下来的只有五种,另外有七种已经失传了,现在留下来只有五种。这五种本子里面出入很大,读一种本子看不到完全的意义,经义看不完全。如果说五种本子统统都读,这在过去经本很不容易得到。从前经本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得一、二种都非常之困难,如果说五种都得到,不容易。所以像宋朝王龙舒居士他会集《无量寿经》,只看到四种本子。这里面《大宝积经?无量寿会》,这一种就是唐朝翻译的,王龙舒居士就没有见到。你看这一生当中多么遗憾,见到的经本不完全,所以他会集当然就不圆满,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没有一个好的本子。

  【莲公老人悲智双运。宗说俱通。圆融显密禅净于一心。专宏持名念佛摄万德。】

  这就介绍我们现在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莲公老人』就是指夏莲居老居士。这个地方简单对老居士的介绍,也是赞叹。『悲智双运』。大慈大悲,慈悲一定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悲不能离开智,离开智就麻烦了。我们佛门里头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但是佛门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是真的,就是慈悲方便你要用错误了,那就是祸害、就是下流。所以佛法的慈悲与方便,都是应以理智做基础,什么人才有慈悲跟方便?菩萨,阿罗汉没有。阿罗汉为什么没有?阿罗汉不敢有,就是他智慧没有开。阿罗汉有定功没有智慧。菩萨的智慧从哪里来?菩萨智慧是从戒定慧,是以慧做基础,然后才发展,这就是起作用,这才叫做慈悲方便。

  由此可知,这个慈悲方便是建立在戒定慧,慧学的基础上,这才行。如果不是慧学基础上生的慈悲方便,那个后果就不堪设想。心是好心,但是事情做错了。这个事情做错了,还是一样要负因果责任,不能说我不负责任,这个不可以的,还是要负责任。由此可知,慈悲方便我们今天讲到最低的程度,是讲到感情与理智,不要太感情用事,要理智。

  在末法时期,可以说理性渐渐丧失掉了,感情是愈来愈重。诸位要晓得,宗教离不了热忱,热忱就是感情。我们通常在讲宗教,宗教的情操,宗教的情操就是感情作用。可以说凡是宗教都是迷信的,为什么?凡是宗教都是感情的,对于教主热忱的拥护。所以宗教要迷,他不迷,他的信仰就没有了。信仰宗教一定要迷,他的精神上才能够得到安慰,不迷在里面是不行的。佛教跟诸位说它不是宗教,佛教是破迷开悟。它要破除你的迷惑,教你自己觉悟,教你开悟;可以说佛教是理智的,绝对不是感情的。佛教教人头脑冷静,对于一切事物的真相,你才能够看得透彻,这是佛法跟宗教不相同的处所。

  凡是宗教都有一个主宰的神。好像这个宇宙,甚至于我们自己都是受它的主宰,这不能不崇拜,不能不巴结。这个神主宰着赏罚,我们自己造作罪业,求神赦免,这是自卑而求人。佛法不是如此,佛法是平等法,佛法是不求人的。佛法一切求诸于内心,不求于外境,这是说明佛法与宗教另一个不相同的处所。我们如果头脑很冷静,你就想到佛法里面讲的合情合理。如果说世间真正有这样一个神,他有能力赦免一切众生的罪恶,能够赐福于一切众生,他真正是爱护这个世人,这个世间人应该所有一切罪业都消除,应该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幸福美满,这才符合他的教义!可是世间人并不如此,纵然是他的信徒,在一生当中也不能得到圆满的幸福;所以这都是宗教里面不能自圆其说的明证。

  佛法对于宗教是有很透彻的认识。宗教讲生天,佛法承认,它确实能生天;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确可以达到。但是现代宗教也变质了。变成什么样子?说信了就得救,跟诸位说这是骗人的,这是把宗教也毁灭掉了。宗教绝不是信了就得救,是信了以后要依照它那个教义、方法去修行。譬如基督教讲生天,绝对不是信了耶稣就能生天,没这个道理;而是要依照他的理论,依照他的方法,他的方法就是十诫,要修十诫,这才能生天。他那个十诫跟我们佛法讲的十善业道差不多。佛经上讲的你要想生天你就修十善业道,换句话说,天是一类的众生,他们的道德水平比我们高,你要修的,你的德行接近他的水平,自然就去了。所以佛家的理论跟儒家讲的是一样的意思,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哪一类、哪一类,他自自然然集合,不一定你信不信,你不信上帝也没有关系,你有这个条件,有这个水平,自然他就会到一起去,这讲得合理。一定要修十诫、十善才能够生天。所以佛法实在讲一点都不迷。

  这是讲夏莲居老居士有智慧,有慈悲心,「悲智双运」。还不仅如此,更具体的来说『宗说俱通』。宗是禅宗,说是教下。就是宗门教下,他都有很深的造诣。不仅讲到宗门教下,底下一句『圆融显密禅净于一心』。这在我们佛门讲这个人是通家!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博学多闻。禅他通达,密也精通。显宗、密宗、禅净,他在一心当中圆圆满满具足,这个人就不容易。这在佛学修养上真正是大开圆解,大彻大悟。

  他到晚年是『专宏持名念佛摄万德』。万德庄严,这个万德就是指各宗各派,无量法门,他用一句佛号就统统把它包括了。这句阿弥陀佛是大总持法门,把所有一切宗派法门全都含摄在这一句佛号之中。这是老居士晚年特别提倡的,专修专弘这个法门。为了专修专弘,看到古人所提到的就是经典没有完善的本子,这总是一桩遗憾的事情。

  【冀此无上宝典。饶益当来。】

  『冀』是希望。我们从这个能够体会到这部《无量寿经》在整个佛法里面,前面跟大家说过了「第一经」,整个佛法里头它是第一经。不仅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就是度众生成佛道,它也是第一经。这里称『无上宝典,饶益当来』。益是利益,饶是丰饶,就是能够叫一切人得到最大利益的就是这个经典。

  【乃继前贤。重行会集。】

  因为前面有三个本子:王龙舒的会集本,彭绍升的节校本,魏源居士的会集本。这三种会集本虽然很好,但是还是有瑕疵,美中不足。希望自己再会集一个新本子,把古人这些弊病统统能够免除,做一个尽善尽美的版本。这是他发的这个心。

  【屏弃万缘。掩关三载。净坛结界。冥心孤诣。稿经十易。方庆经成。】

  这是讲他会集这个本子。他在会集完成之后就是初稿完成之后,他提了三首偈子。三首偈子一开端,就讲他念这个经念了五年,五年就念这部经。当然他念这一部,不是这一个本子,他是念这五种原译本,就是这五种本子他念了五年。这个功夫下得很深,他自己在佛法修持上有这样深的造诣,还要将《无量寿经》念五年。『屏弃万缘』。就是一切放下,闭关,闭了三年关。三年关做什么?就是写这部书,就是重新会集。所以他这个本子是三年心血的结晶。

  『净坛结界』。这是他学过密的,所以他有密坛,显密圆融。这部经集结不容易!这是比过去三位要殊胜;王龙舒、彭际清、魏源没有学过密,他学过密,他是显密圆融。所以他的学生黄念祖居士也是密宗的金刚上师,都是显密圆融的,宗说俱通,确实是了不起的人,所以净坛结界。『冥心孤诣』。就是一心一意专门来做这个工作,做这个会集经的工作。『稿经十易』。他这个稿子十次的更改,就是修改,一次一次修改,改了十次这个稿子才算完成,才算定稿了。

  【蒙慧明老和尚印证。】

  『慧明老和尚』在当时他也是密宗的大德,是密宗的金刚阿阇梨,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金刚上师;显教里面他是禅宗大德,他是禅密教统统都通达。好像我们在美国常常也看到一个小册子,《慧明老和尚开示录》,那就是他的。他还有一张照片,就是这一次印证的照片,印在我们黄念祖老居士批注的前面,但是那个照片是一次一次再翻版,不太清楚了,但是你能看到他那个相貌,面孔圆圆满满的,能够看得出一点点来。慧明老和尚也就是夏莲居的老师,所以老师给他印证,他照了一张照片给他印证。

  【慈舟专讲于济南。】

  慈舟法...(净公上人无量寿经玄义讲记18集)


...念佛往生的,预知时至,没有生病,走得时候站着走的。如果说是会集不可以,会集是有罪过的,他决不能站着往生。所以他站着往生,就给我们做了一个证明,这个会集是不错的,这是畅佛本怀,绝对不违佛意。会集是对的,但是要注意这个会集不是翻译,翻译可以用自己的字,自己愿意用什么样的文字,自己可以斟酌,翻译可以,会集不行。会集一定要用翻译人他所用的字,不能改动它。你改动它那就错了。所以印祖反对的理由在此地,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不能发生误会。对,预知时至往生,一点没错,有《往生传》,近代《往生传》里头有他的传。他是民国五十八年往生的。再看下面第八段。这一段是讲这个经的会集,以及这个经流传的功德。第八说:

  【本经之殊胜在于契理契机。】

  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大小乘经论,统统都是契理契机的,如果不契理、不契机,佛决定不说,统统是契理契机。此地特别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单单讲『契理契机』,这部经是最圆满的、最究竟的。理就是真如法性。佛讲一切经决定不能违背这一个道理,我们今天世间人讲的真理,就决定不能违背真理。这底下把这两个名词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理。实际理体。】

  『实际』就是真实的,真实的道理,简单讲就是真理。

  【亦即真如实相。】

  什么是真理?佛家的名字叫『真如』,叫『实相』。真就决定不是假,如决定是平等一相,所以叫真实相,都不是虚妄相。《金刚经》上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跟我们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就是虚妄不真实的。所以佛所证得的决定是真,实相就是真实相。佛家所讲的真实,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佛法这个定义最简单的讲所谓「真」,永远不变是真的,凡是会变就不是真的。人,人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是变化,那你会变就不是真的。矿物,矿物有成住坏空,几十年、几百年就变坏了,它会变。诸位想想,什么东西不会变,永远不会变的,那个不变的就是真的。我们六根观察外面境界,没有一样不是在变动的。所以《金刚经》上讲得没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换句话,它都是在变的。既然是变,它就是无常的,它就不是真常,就不是实相。实相永远不会改变,这才真实的。所以佛所讲的一定要根据这个道理。

  《楞严》上,实在讲《楞严》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是一部大经。它对于这个问题讲得很透彻、很详细。佛就指我们身体当中,我们身体当中身会变,这身是假的。但是我们身体里头有个不变的,那个不变就是真理,就是真如,就是实相,就是本性,就是真心,它不会变。所以佛在六根门头,举了一个例子,举眼根,讲见性,「十番显见」,从十个角度来观看,我们的见性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真的,这个东西是真常的。所以佛在这个结论上讲,身体虽然有生灭,我们这个有,不生不灭,所以生灭身中有不生不灭的真性,这个真性就叫做佛心。所以妄心,妄心是生灭心,就是你念头,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这个心叫生灭心。生灭心里头它有个不生不灭的心,那是真心,叫常住真心。

  所以《楞严》上给我们做了一个重要的抉择,就是我们要用生灭心来修行。佛讲了譬如蒸沙做饭,你煮沙想它把它煮成饭,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沙不是饭的因,因果不相符。所以佛在《楞严经》教给我们,你要想成佛,成佛的因是什么?是那个不生不灭的真心,你要用这个心做因地心,你才能成就果地觉。如果用生灭心修行,佛讲了修得最高,修得最如法,合理合法,最如法,只能成就阿罗汉、辟支佛。阿罗汉、辟支佛是用我们这个分别思量的心去修行的,他最高的境界是这个;不能成佛,不能成菩萨。佛菩萨一定要用常住真心作为修行的因地心,才能成无上菩提。

  这些大经在现代这个环境里头来讲,相当不容易。《楞严经》要稍稍讲得清楚、明白一点,至少要三百个小时以上,大概三百个小时到五百个小时,这部经能讲圆满。但是这部经你要听了之后会有大受用。我们中国古人讲开智慧的《楞严经》,所以成佛的《法华》,开智慧的《楞严》。为什么说成佛的《法华》?因为《法华经》上,它讲一切众生统统都可以成佛;不像佛以前有的时候说,一阐提不能成佛,没善根的人。到法华会上佛讲了真话,没善根的人也能成佛。为什么?他有佛性,他有佛性哪有不能成佛的道理?讲成佛讲得最圆满、讲得最究竟的是《法华经》。所以《法华》我们叫成佛的《法华》,开智慧的《楞严》。这是说明什么叫真如,什么叫实相。佛讲这个经是以这个为理论的基础,在本经上:

  【本经乃住真实慧。】

  这是经上的话。

  【开化显示真实之际。】

  这都是经文。

  【并惠以真实之利。】

  本经一共说了三次的真实。这是在一切经里头很少见到的,把这个真实说了三遍。

  【纯一真实也。】

  这个经确确实实是『纯一真实』。是阿弥陀佛自己住真实的智慧,『住真实慧』。『开』是开示。『化』是教化。佛开导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显示真实之际』,这个真实之际也就是说真如实相,也就是真心理体。换句话说,现代人讲就是宇宙万法的根源,宇宙万法的本体。佛在这个经是显示这个事情给我们看。『惠』就是施,给我们。给一切众生以『真实之利』,这在一切经里头可以说没有这个经更真实了,因为它是直接的,它是叫你一生成佛的。其它的经典成佛,一生做不到,生生世世不断继续的修行。但是诸位要知道,生生世世继续修行是理论上讲得通,事实上很难做到,为什么?一投胎、一转世又迷惑颠倒了,来生能不能再修,不一定。往往一断,就断很长很长的一个时期,迷了!

  佛在本经上讲「阿阇王子与五百长者子」就是这帮人。这帮人佛说得很清楚,过去生中住菩萨道,过去他都是菩萨,而且曾经供养四百亿佛,你想想看他们福报多大!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他们这些人做王子,做长者子,就是大富大贵长者的儿孙,做这样的身分去亲近释迦牟尼佛;这个意思就告诉说退转了,从菩萨退到这个位次上来了,而且前生的事情都不知道,隔阴之迷。所以菩萨会退转,会有隔阴之迷。这不容易!佛在经上说这几句话用意很深,深在什么地方?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现在这帮人,我们跟阿阇王子没有两样。换句话说,我们过去生中也是住菩萨道,也是供四百亿佛,你们想想现在怎么样?现在退得不成话,退得这个样子,这一点都不假。所以大家不要指望着我们来世!是生生世世在修行,你生生世世说老实话,都是这个程度,原因在哪里?你进得少,退得多。而且什么?一世不如一世,这是我们要觉悟的。所以学佛的人头脑要冷静,你才能够看到事实的真相。

  所以这个经在一切经里面是最真实,纯一真实。因为这个经上实实在在讲是叫我们一生当中,甚至于在很短时间里面,得到清净心,得到真实智慧,得到真实的利益。这个利益就是往生不退成佛,这是真实利益。

  【又本经称为中本华严经。经中所诠之一切事理。即华严之事理无碍...(净公上人无量寿经玄义讲记18集)


...地狱。这是讲下到这样重的罪业。这样的人:

  【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横出三界。圆登四土。】

  这不可思议,这样的罪业极重之人,可以说除这个法门,所有一切法门都没办法救,都度不了。你说其它一切经,说有办法度他们,顶多指什么?把阿鼻地狱度他到普通的地狱,等于说罪减一等,或者把他从地狱道度到饿鬼道,或者从饿鬼道里头度到畜生道,或者由畜生道把他度到人天道,只能做到这个,不能叫他出三界,不能叫他一生成佛。这不但是地狱罪没有了,不到人天,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成佛去了,哪有这种事情?所以你才晓得这个经的功德之大。我们今天讲超度,超度什么力量最大?念佛力量最大。能够叫五逆十恶这样重罪的人,他能够一生成佛作祖,你才晓得所有一切经忏比不上念佛法门。现在有很多好像感觉到这个罪业很重,要消灾,要度亡,用其余的这些经咒,那是什么?对于这个法门他不知道。他如果知道这个法门,他决定用这个法门,不可能再选择其它的法门。所以他也是『横出三界,圆登四土』。

  【顿与观音势至并肩。】

  这就讲出这个法门的平等法。这个『顿』就是即刻。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跟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就平起平坐,所以这个不可思议。其它的法门决定不可能,这是没有法子的,做不到的事情。唯独这个法门,真正是即身就成佛了。

  【可见此法门究竟方便。善应群机也。】

  这是讲契机。的确任何一个法门都比不上这个法门契机那么样的深,那么样的广,那么样的普遍。一个人都漏不掉,只要你相信。只要你自己愿意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肯念阿弥陀佛。所以这个,他这里说契机是本经的独胜,这句话说得很正确,说得一点都不过分。我们再看下面一条,第九:

  【净宗之妙。在于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最为方便。随时随地可修。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

  这是说这个法门的殊胜,这个法门的方便。它的妙就是不离佛法,能行世间法,就在世间法里面修出世间法,它妙在这个地方。这才能够适合于当前社会,适合于当前大众,不妨碍你的家庭,不妨碍你的工作,无论闲忙都可以修行,只要这一句佛号念在心里,出声不出声没有关系,这就方便!所以说随时随地可以修,不拘形式,所以它『不误世间工作』,依然可以了生脱死。像前面我举的例子,就是甘老居士她那个亲戚,她是坐着往生的。她怎么样修行,她家里人都不知道,她预知时至,可见得她的确是没有障碍,没有耽误世间的工作,她能够预知时至。

  贡献一份力量,造福社会,对你的工作不影响。像我最近,我们台北我那个道场,简丰文居士,这个人很难得。最近跟一些朋友组织一个建筑公司,他的股东最小,投资的钱最少,大家要请他做董事长,他不干。不干怎么办?最后到佛面前,他们本省同胞去问佛,求佛来做个决定。佛前面去问卦,问了七次,佛都指定他做董事长,所以佛选董事长。他打电话给我说:怎么办?我说那你就做。不过我说:既然大家推选你做董事长,问佛,佛也是一意专指名你去做,我说:很好,赚钱,佛菩萨保佑你的;如果赔钱,佛菩萨叫你消灾的,心不是很轻松吗?没有得失!我就告诉他:你跟你那些朋友、同伴要说明,我们要懂得因果,绝不赚取非分的利润,这就是我们佛弟子。希望你这个建筑公司是全台湾第一模范公司,给别人做个样子,这就是你贡献社会。你所建筑的那个房子,真材实料,绝不偷工减料,货真价实,赚取合理的利润,这就对了,绝不欺骗人。这是我们佛教徒。

  佛教徒不是不能做世间事,可以做,各行各业,任何一个行业里面都做模范,都能够做到尽善尽美。我们一句阿弥陀佛不中断,将来一样上品上生,拿着佛法的精神来服务于社会。所以确实能够「造福社会于今世」,所以佛法不消极,佛法是即世间而出世间,并不是摆脱这个世间来修出世间法的,不是的。末后一条:

  【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

  这讲将来,释迦牟尼佛的佛法总共有一万二千年。依照中国人的计算,今年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三千大概是零十几年。佛法往后去,大概还有九千年,所以佛法不是现在就会灭掉的,佛法后面还有九千年。这是末法第二个一千年的开端,正法一千年,相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第一个一千年过去了,现在是第二个一千年的开端,将来佛法会灭的。

  【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这就是佛法统统灭尽了,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什么经最后灭了?《无量寿经》最后灭。一切经都没有了,《无量寿经》还在世间流传一百年。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这就是到佛法快要灭尽的时候,最后的一百年《无量寿经》在世。如果有人读到这个经,依照这个经修行,他的愿都能够满,他想生天他可以生天,他想成菩萨他可以成菩萨,他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随意所愿』,都能够满你的所愿。

  【诚此界他方。】

  『此界』是我们娑婆世界,我们这个世界。『他方』是其它诸佛国土。

  【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菩提之法也。】

  所以这个经,这个法门决不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这个世界一处弘扬的,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无量无边恒沙世界里面普遍弘扬的一部经,这是最为希有。其它一切经契机的程度不相同,所以佛就未必讲,没有这一类的根机,佛就不讲。因为这部经它契机是彻底究竟,因此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讲这个经的,没有一尊佛不弘扬这个法门。我们才知道这个经,这个法门是一切经、一切法门里面所独胜,一切经、一切法门里面第一法门,第一经,从这个地方看出来的。

  所以我们这一生当中能够遇到,实在是非常非常的幸运。正是《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没有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我们这一生遇不到。既然遇到了,我们要知道报佛恩,知恩报恩。报恩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把这个经典普遍流通,普遍劝告一切有缘的众生,所谓有缘就是他肯相信,他肯依照这个经典来修行,这就是有缘的众生。没有缘的众生,我们也告诉他,虽然不相信,所以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替他来生做增上缘,他这一生得不到利益,所以讲根熟的众生,成熟了,他这一生决定往生,遇到这个法门,决定往生不退成佛,这叫根熟的众生。没有熟的,我们跟他结缘。已经成熟的,我们非常欢喜,给他做增上缘,他这一生一定得度,必定成佛,永脱轮回。这是一桩大事,了不起的一桩大事,我们无始劫来生生世世在轮回里头打转,没法子出去,这一生找到这一条出路了,可以出得去了。

  诸位想想看,人生大事还有比这个事情更大的吗?没有了!所以要把这桩事情当作我们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来看待,要认真努力的来修学。好,第一个段落到此地讲完,下面这是讲本经的概要,一共有十个题目,我们明天起开始来研究,今天就讲到此地。


无量...(净公上人无量寿经玄义讲记18集)


...。彻上。则如普贤。文殊。尚发愿求生极乐。】

  这在经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的,在《华严经》上普贤、文殊都发愿求生净土;不但自己发愿求生净土,而且还劝导华藏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全体,华藏和一真法界所有一切菩萨,大家统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们在《华严》上看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彻下。则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

  昨天跟诸位报告了『五逆十恶』,这个造的是无间地狱的罪业。他要是在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这个善知识劝他赶紧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也能成功。可见得这个法门度众生是度得圆圆满满,真的一个众生都不会漏掉。不像其它法门,它度众生是局部的,度某一类的众生;这部经度众生是圆满的,不管哪一类,除非是你没有遇到,或者是你遇到不肯相信。你要遇到肯相信,没有一个不得度。

  我们学佛,佛的法门很多,我们不晓得自己根性,我们就学禅,我们学教,我们学戒律,我们学密,到底自己能不能成功?没有把握。为什么?不是法门不好,怕自己不对那个根机,不契机就没有办法成就,只能种善根,这一生不能成就。遇到这个法门晓得了,他是什么机都收的;那遇到之后,自己决定没有怀疑,决定成就。所以遇到这个法门,不必考虑我自己什么根机,不要考虑这个问题。遇到其它法门自己要考虑,换句话就是,我合不合这个条件?遇到这个法门不考虑这个问题,任何人都符合条件,只要你相信、发愿,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那都成功,没有一个不成就的,所以这是它这个法门最殊胜之处。

  再看,翻过来看第八页:

  【本经云。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这个是《无量寿经》上的经文。『值』是遇到。你能够遇到这一部经,你能够相信,能够理解,能够依照这个经典来修行,决定可以满你的愿。最难的、最高的是成佛之愿,连那个成佛的愿都可以满你的愿了,那其它的都是鸡毛蒜皮,哪有不能满足的?所以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没有一样求不到的!这个「求」一定要如理、要如法,佛菩萨加持,佛菩萨不会帮助你增长烦恼。你要求增长烦恼的,增长贪瞋痴慢的,佛菩萨不会加持你。但是诸位要晓得,魔会加持你,满足你的贪瞋痴慢,佛不会加持这个。佛会加持你的清净心,加持你的慈悲心,佛加持这个。

  我有一年在台北市法华寺,在那个西门町很热闹的闹区一个法华寺,我在那边讲过一部《地藏经》,讲过一部《弥陀经》。讲《地藏经》的时候,有个出家的法师,听到我讲这个「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讲经下来之后,他跟我说:净公上人,你讲这个话我不相信。我说:为什么?我向地藏菩萨求个电冰箱,求了三年都没有求来。我就问他:你几个人住?他说:我一个人住。他一个人住茅蓬。我说:你一个人住,要个电冰箱干什么?我说:你这是贪心,菩萨不会满足你的贪心的,菩萨满足你贪心,岂不是变成魔鬼了。菩萨能够满足你的道业,我说你求电冰箱,求没有感应,我所求的,我学佛这几十年当中有求必应。我求什么?我求经书!听说有什么样的书本,哪一种批注很好,心里就想得到,最长半年,短的时候大概半个月、一个月就会有人送来,很奇怪,而且版本都非常好,有求必应。我说:我相信,我求的如理如法。我求这个东西,自己得利益,我要讲解给别人听,大家都得利益。你所求的是满足你私人的物质享受,这个错误的。

  所以这个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是真的。要如理如法的求,合理合法,不合理,不合法的求,那当然没有感应,这个要知道。凡是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那个一求就求到了,那决定是魔,他满足你的欲望。佛菩萨不会增长你的欲望,佛菩萨增长你的道行。

  【末法众生。福薄障深。唯此一门。但信愿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极乐。径登不退。若无如是微妙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而登彼岸。】

  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生在末法,我们的福的确是薄,我们的障碍深重。在美国,虽然生活过得好一点,我在大陆上,大陆上生活非常的贫苦,我跟他们接触,我也常常跟他们讲,你们物质生活苦,但是精神生活愉快,只是你们自己不晓得,不晓得求。西方人物质生活过得比你们是好,精神很苦。他说为什么?我说:你不知道,西方人那个生活都是赊帐赊来的!我们中国人常讲无债一身轻,我说:你们大陆上人谁负债?他说:我们不负债。不负债多舒服、多痛快。我说:西方人的房子是欠帐欠来的,汽车也是赊帐赊来的,月月都要付。如果一旦工作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我说:那个精神生活很苦,所以你们这物质生活苦一点,如果晓得念佛的话,念阿弥陀佛,这个多舒服。

  每天吃住不成问题,身心一点负担都没有,自在快乐。就是你们不会过日子,你没有想通,天天羡慕人家那个富裕的生活,好像心里不平,起憎恨烦恼,那是错误,你不晓得他那个日子怎么过的?照我们中国古人观念上,这个生活我们决定不会过的,为什么?凡是负债来的生活,决定不干。自己生活过得再清苦,没有债,无债一身轻,这是神仙生活!所以我说西方人从生下来到老死,债都还不清,都是什么银行的、保险公司的,都是欠他们的债。这个在我们中国人是决定不肯干的。所以说这个社会你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做一个比较,那大陆上人的生活的的确确有的地方比这个西方人生活舒服。会过日子,想通的话,那精神生活比这边要圆满,物质上欠缺,精神生活会很美满的,可惜就是他的文化、教育水平没落,虽有这个环境,他不能提高他的精神生活,这是非常可惜。如果精神生活真正得到了美满,物质生活逐渐会提升,为什么?大家会努力勤奋工作,会改善他的物质生活。

  所以我们要晓得我们眼前生活的状况,知道我们痛苦症结在什么地方,如果能够把它消除,真正可以离苦得乐。因此在修行许许多多法门当中,能够叫福薄的众生也能成就,叫许许多多的障碍都能够突破的,可以说这个法门是最方便的。

  『但信愿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功是功夫。修别的法门,前面说过了要无量劫,要三大阿僧祇劫,修这个法门一生就成功,等于说超过了无量劫,一生就能超过。『往生极乐』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够证到不退转,圆证三不退。即使下品下生,也是圆证三不退,这是不可思议的。「圆证三不退」,后面会跟诸位来说明,非常非常的希有,非常的难得。『若无如是微妙法门』。这就讲的持名念佛这个法门,如果没有这个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也就是这六道轮回是决定不可能超越的。今天在六道里头,要想超越六道轮回,不断烦恼就能成就,只有这一门。除这一门之外,那实在是太难太难。后面这一条说:

  【元晓师云。】

  『元晓』是韩国人,也是出现在唐朝时候的。唐朝那时候叫高丽,高丽国,到中国留学的出家人元晓法师,他是跟善导大师学的。他有《无量寿经》的批注。对于净宗修学弘扬成就都是值得后人尊敬、赞叹。他说:

  【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

  佛开这个法门,普度一切众生,实在讲,他度众生的对象是什么...(净公上人无量寿经玄义讲记18集)


...问我:什么叫道?讲经就是道。从前的道场诸位要知道,它每天是八个钟点讲经,就跟学校上课一样,八个钟点修行,所以一天就去了十六个小时,剩下这八个小时就是吃饭、洗澡、工作、睡眠,很紧张,他没有时间打妄想,没有时间搞是非人我,没有时间。他这个道修行把你的时间统统占去了。

  所以,《仁王经》上讲「二时讲经」,那个二时是印度的时。印度人讲昼夜六时,所以它的一时等于我们四小时,二时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八小时,讲经。另外八小时,二时修行。那个修行如果是参禅的,禅堂就坐香、跑香去了;如果是念佛的,到念佛堂去念佛。一天念八个钟点佛,听八个钟点经,你想想看他怎么会跑?他不跑!现在寺庙里头没有讲经也没有念佛,他到这来干什么?他当然在造口业,在张家长,李家短,是非人我,一定搞这个。他要不搞这些,他是圣人,他是佛菩萨再来的。他是凡夫,不可能!信徒接触得多了,接触得多是非就多,他天天搞是非;接触信徒少的,那自己庙里头的住众也闹是非,所以不讲经怎么行?连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天天都讲经,那经上都有,天天都讲经!

  所以你要晓得『亲闻佛训』,这样你才不退转。阿弥陀佛用什么力量来加持你,叫你不退转?天天在那里讲经,天天在那里劝导你,所以你不会退转,他用这个方法。这桩事情在古时候容易,所以讲古时候人的福报比我们大。那就是他天天有机会听经,出家人常住在寺庙里面,在家居士也可以到寺庙挂单。从前在家居士有这个好处,在家居士在佛门里面挂单,寺庙挂单,一样参加他的听经,参加他修行。在每个月缴一点道粮,供养一点,寺庙里不跟你计较的。你愿意再住多少年就住多少年。所以寺院有内院、外院,内院出家人,外院是在家人。从前读书人,念佛有修养的,多半嫌家里面烦,他就到寺庙去住去,这在过去很平常的事情,他真有成就。现在可以说整个世界上都没有这个道场,有解、有行的道场都没有,这就是我们的福报不如前人。但是,如果你真正肯努力的,利用现在科学工具也能够得到补偿,那是什么?我们听录音带!这个方法也不错。每天能够听上两小时,能够念两小时的佛。不能像古人一天十六个钟点修行,我们现在如果能一天保持四个小时的修行就相当不错了,这讲我们现代人。

  所以我以前有个想法,这个想法想了十来年了,都没有办法兑现,就是想建立一个弥陀村,为什么?现代这个社会,给年轻人是跟他结缘,让他认识佛法,了解佛法。为什么?他没有时间修行。所以修行的对象找谁?找年老的,退休的,把这些人找来。这个退休的人他都有一点积蓄,所以我们能盖个弥陀村,让大家统统住在一起。这当中盖一个大厅,这个大厅就是我们念佛堂,就是讲经的地方。每天讲两个钟点经,念几个钟点的佛,大家能够生活在一块,这样生活在一块,那这是现代道场,这是真正的道场。

  我这个构想实在讲,也是在旧金山动的念头。我第一次到旧金山讲经,大概是一九八三年,讲经的地方就在甘贵穗母亲住的那个老年公寓。利用老年公寓那个厅,那个厅大概也就这么大的样子,那个听众有三、四十个人坐得很挤,坐得满满的,差不多有四、五十个人的样子。我一想,我说现代道场就是老人公寓,如果这个老人公寓里面全都是念佛的人,这多好!这个厅再做大一点,可以绕佛,里面做个佛堂。它里头有个餐厅,这个餐厅是包给人做的,我们也可以这样做法。老人不需要自己做饭,包伙食,请人来包办。餐厅也可以对外营业,对外营业他赚他的钱,对内,那就是很合理的包这个伙食,包伙食。

  所以我在看他那个老人公寓就想起来,这现代建道场应该是这个建法,尤其是在美国。所以我每走到一个地方就宣扬这个想法、这个构想,建老人公寓。而老人公寓是,我们可以比照,如果美国政府有规定的,那就只好照规定做,或者可能是我们更小一点都没关系。就像做成旅馆一样,一个房间一个套房,打扫什么都简单,不必要那么大!因为自己用不着厨房。我们底下包伙食,用不着厨房,只有一个烧开水的地方就够了。这样大家合建,每个人费用很少,换句话说,人人买得起,这个房子要人人买得起。

  还有年轻人他的父母在这边学佛的,他供养父母,孝顺父母,给父母去买一间。产权这是他自己的,可是我们契约上要定下一条就是这个产权决定不能转移给其它宗教徒,要定这个。产权可以转移,你可以卖,但是你卖的时候一定要卖给佛教徒,一定要卖给念佛的佛教徒,这样才能够维持这样道场,不会变质。大家在一起共修,甚至于一个月、二个月可以举办一次郊游,到外面包大巴士我们一起出去玩玩,都有助于身心健康。一年办个一次、二次环球旅游,他们身上都有钱!你带他去玩玩。我们一面走着一面念佛,一面来讲经,走到哪个地方我们讲到哪里,念到哪里,这很有味道!使老年的生活不会寂寞,而且道业不会中断,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构想。所以要有机会时候应当要这样做法,这是真正帮助,真帮助一些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是真这样做,其它州里头还有不少人都会来的。连香港、台湾有些知道我这个构想,如果哪个地方做的时候,一有通知他们真的会来。

  这就是讲到听经重要,大家在一块共修重要。只要有天天讲经,讲不要讲多,一天讲两个小时就够了,大家意见就没有了。讲经实在是稳定情绪。他人心里烦恼了,不高兴,一听经,算了,不要提了,他心就定下来了。所以讲经就是劝大家把心定下来,好好的念佛。所以如果要不讲经,那就不得了,这个道场一定会斗争。那老人就很难相处,个性不相同,脾气怪怪的,那很难相处。所以这一讲经,这统统平息下来了。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譬如说学校,学校要是学生不上课,学生会造反,他一定要上课。军队里面,他一定要三操两讲堂,每天搞得精疲力尽,要不然会造反,是不是?它这一定的道理,所以这非常非常重要,连西方极乐世界都不例外。所以「亲闻佛训」这才不退转,这就是保证你不退转。

  【寿命无量故。】

  『寿命无量故』。极乐世界最殊胜的就是寿命长,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来断烦恼、来断习气成佛,圆成佛道。

  【故必于此一生。圆断诸惑。】

  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必然是他一生当中圆圆满满的把烦恼习气断尽了,『圆断』。『诸惑』就通常讲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统统断尽。

  【圆净四土。】

  这个『圆净』不是阿弥陀佛加持的,阿弥陀佛加持是我们圆生四土。圆净是你自己功夫真正到家,所以说圆净四土!诸位要知道「圆生」,一个字之差,圆生那是阿弥陀佛神力加持的,圆净是自己的功夫成就。

  【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圆生四土。】

  这刚才讲了,『圆生』是佛力加持,「圆净」是自己的功夫到家,就是你一生决定成佛,所以这一节非常非常的重要。第四小节:

  【极乐胜于十方者。首在带业凡夫。一生彼国。便不退转。】

  这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它超过十方一切诸佛的剎土,就是在他不退转。任何诸佛国土修行都是进...(净公上人无量寿经玄义讲记18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