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佛法大意、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合刊(印光法师鉴定)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4-1-20 14:04
標題: 佛法大意、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合刊(印光法师鉴定)
敬摘自《佛法大意、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合刊(印光法师 鉴定)》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法大意、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合刊(印光法师 鉴定)
   
   序
   
   大教东传,垂二千年。若缁若素,各随性之所近而为修持。虽修持法门,种种不一,而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回向自他,求生净土,实为大宗。以故古德于诸经咒,诸法门中,择其要者,订为朝暮二时功课。俾诸行人,依之修持,以之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报答四恩,普利法界,以广佛慈,以尽己诚。其道固彻上彻下,其益亦冥阳靡遗,以故天下若宗若教若律若净之道场,无不奉为定章。清初有著日课便蒙者,但略释字句而已。近有兴慈法师著有二课合解,颇为详明,但以文言稍深,不利初机。黄涵之居士数年前,曾著初机净业指南,及弥陀经白话解释,印达数十万。外部提倡佛学者,相继购请。涵之固知白话不如文言之蕴藉庄重,以其能令学问浅者,由兹得入,遂将朝暮课诵,通用白话解之。诚恐己见或有不到,一一均祈其友顾显微居士为之修正。又以其中所说名相义致,或不悉知,因先述佛法大意一册。心经白话解释,与弥陀经白话解释,篇幅颇多,均提出别行。二时课诵,得此解释,初机之人,当相继而得其种种不思议之利益矣。虽然,持诵经咒,贵在至诚,纵绝不知义,若能竭诚尽敬,虔恳受持,久而久之,自然业消智朗,障尽心明,尚能直达佛意,何况文字训诂与其意致。否则纵能了知,由不至诚,只成凡夫情见,卜度思量而已,经之真利益,真感应,皆无由得。以完全是识心分别计度,何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一超直入,顿获胜益也。每有愚夫愚妇颛蒙修持,所得利益,较聪明人为多者,一则以竭诚尽敬,专心一志,一则以悠忽疏散,虚妄计度之所致也。愿阅者咸知此意,则既已了知经义,于持诵时,仍复不生分别。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了无一念之可得,则其利益,殆非笔舌所能形容。此持诵之秘诀也。普愿同人,勿忽此语,则幸甚幸甚。
   ◎民国十九年庚午仲春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解释朝夜课的原因同看这本朝夜课白话解释的方法
   
   修行的人,一定要做功课的。但是许多修行人,尽管天天做功课,实在为什么要修行,修行为什么要做功课,做了功课有什么好处,都像瞎子在暗里头摸,一些没有晓得。讲到什么叫做佛,什么叫做菩萨,什么叫做佛经,做人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希望成佛成菩萨,佛的道理,是怎样的,佛经是讲些什么,那是更加不晓得了。虽然只要一心修,尽管样样不晓得,也可以修成的。但是修行第一件要紧的事情,是要发愿心。这个愿心的力量,是最大的。只要愿心发得大,发得切实,无论什么,没有做不到的。不过要人发愿心,总要使得他们大略晓得一些修行的好处,才会发愿心。并且一定要发了愿心修的,才能够切切实实的修,不是糊糊涂涂的修了。
   这朝夜课里边,不独是发愿心的话多得很,并且还有许多请求佛的话。能够懂了这两种话的意思,那么念到发愿请求的话,就可以格外用极诚恳的心来念,当做自己在那里向佛发愿,向佛请求。那就不是空念,念的效验,更加大了。
   我前年把阿弥陀经做成了白话的解释,许多不懂佛法的人,同不通文理的人,看了都欢喜。所以我又想到各处寺庙里头,同各处法会里头,天天的早晨晚上,大家都念的这种朝夜课,是些什么经,什么咒。念了那一种咒,有什么利益。这咒出在什么经里头,是那一尊佛,那一尊菩萨说的。为了什么原因说的。我把上边所说的各种,一种一种的都查考着实了,详详细细用白话来解释清楚。还有许多名目,虽然只有二三个字,但是包含着许多道理在里头,我也一条一条都把他解释明白。并且还查出许多佛菩萨,同历代大法师的事实来,做各种修行方法的证明。使得看这本书的人,可以晓得许多佛法里头的种种道理,种种事实,种种情形。那么念起来,格外有些味道,有些兴致,并且容易相信。功德也格外的大。将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品位也可以格外的高一些。并且还可以照功课里头所说的,发出愿心来,将来可以希望成菩萨成佛。
   但是这本朝夜课,比阿弥陀经,有些不同的。阿弥陀经都是说事相的,所以容易解释,看起来也容易明白。这朝夜课里头,说到理性的地方很多,不很容易解释,更加不容易用白话来解释,看起来也不很容易明白。我尽管用白话来解释了,还恐怕看的人不懂。所以我在解释朝夜课的前面,把佛法里头大略的情形,大概的意思,简单的原因,粗浅的理性,先说说明白,叫做佛法大意。看这本书的人,先把佛法大意,看明白了,记牢住了。那么不独是看起下边的朝夜课来,容易懂得,就是看别种佛经,也可以容易明白些。看了能够明白理性,自然是最好。就是还有不懂的地方,也不要紧的。只管把事相研究明白了,照所定的功课去做,一样会修成功的。
   并且看这本朝夜课白话解释的人,必定要把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一同看看。因为这本朝夜课里头所说的,虽然不是完全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但是末后归根,都归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所以能够把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一同看,就格外容易明白,功德也更加大。况且朝夜课里头,本来有阿弥陀经的,应该要晓得解释的,所以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必定要一同看的。有许多解释,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已经详细讲过的。那么这本书里头,就说得简略一些。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说得简略的,那么这本书里头,就说得详细一些。并且有些地方的解释,同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各样的。那是因为一样的一句经,可以有几种解释的。可以照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上的说法,也可以照这本书上的说法。所以看的人,不可以疑惑为什么阿弥陀经的解释,是那么说,朝夜课的解释,又是这么说的。还有些解释,在前边已经详细讲过的,后边若是再有,就大略说说,不再详细解释了。所以看的人,看到解释,一定要留心记牢的。若是前边的不留心记牢,恐怕看到后边,就有许多解释不出的地方了。也有前边已经解释过的,后面又重复加小注解释。那是要格外讲得明白些,就免不了重复了。
   还有两层。第一,做功课要有一定的样式,大家应该要晓得的。但是阿弥陀经白话解释的末后,已经有一种修行方法,说得很明白了,所以这本书里头,就不加进去了。第二,做了功课后来,最要紧的一件事情,就是回向。有几种最简便的,大家都念惯的。阿弥陀经白话解释末后的修行方法里头,也都有了。所以这本书里头,也不再加进去了。只有莲池大师的一篇回向文,最是详细完全的,能够念那一篇回向文,是最好的。所以把他加在这本书的末后,希望大家看明白了,就照他去念。还有阿弥陀经,同心经两种,朝夜课里头都有的,现在都没有解释。因为阿弥陀经,同了心经,都已经有了白话解释,另外印出本子来了,所以也都不加进去了。
   有人问道,经典多得很,你为什么把这种朝夜课去做白话解释呢。这有一个缘故的。我原来的意思,就专门为了夜课里头的一篇大忏悔文,才费了许多心血去做的。我是要大家明白忏悔的道理,好好的把前一世、前十世,前百千万世所有的恶业,一齐忏悔得清清净净。使得这个本来的清净心,渐渐的发现出来,才可以脱离我们这个污秽的世界,到佛的清净世界去。免得生生死死,受种种的苦恼。这还是讲佛法的话,现在就单讲世界上的话,大家也不可以不赶紧忏悔了。不要说古时候的话,大家只消把近来的五十年看看。这五十年里头,兵灾,水灾,旱灾,虫灾,瘟疫灾,盗匪抢劫,杀人放火,比了五十年前,多了几多倍。这不是因为我们这些人,罪业深重的缘故,所以要受这样的苦报应么。不要不相信我们的罪业深重。只看五十年前,各人吃的,穿的,用的,有这样的浪费么。现在的人,吃一桌菜,请一回客,要杀多少生命。人心奸诈狠毒,只晓得要钱财,要田产,只晓得有一个我。有便宜的,让我来独得。有吃亏的,让旁人去受。我力气大,就欺压力气小的。我势头大,就欺压势头小的。不讲道理,不顾羞耻。不晓得待父母要孝顺,待弟兄要和气,待朋友要信实。像这样种种的造业,尽管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造下去,恐怕将来的灾难,还要一天多一天,一年重一年哩。所以不要讲佛法了,就照世界上的情形讲起来,也万万不可以不赶紧忏悔了。我希望念这篇忏悔文的人,大家明白了忏悔的方法,忏悔的道理,忏悔的效验,大家恳恳切切的忏悔。不但是将来可以成菩萨成佛,就是眼面前,也可以大家少造些罪业,各处减少些灾难,过过太平日子。这就是我做这本朝夜课白话解释的意思。
   常常有人劝我,把经咒里头,大家不识的生字,都注明白,应该读什么音。像楞严咒里头的钐字,就应该加(音衫)两个字的小注。像羯字,就应该加(音吉)两个字的小注。那么尽管生字多,大家就可以照了所注的音念了,不是要方便许多么。这话固然不错,但是有一样难处。我们中国人,各处的口音不同,所以读的字音,也各不相同的。那么注起音来,或者倒反要错了。像河字同湖字,我们江南浙西的人读起来,河湖是一样的音。若是北方人读起河湖两字的音来,就大不相同了。所以注音也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注了倒反要读错,不如不注倒好些。我所以不把生字注音,就是这个缘故。
   有些很生的名词,道理也是很深的。像五十一个心所,不是常常看得到的。二十四种不相应法,同各种戒法等等,都不是两三句话,容易讲明白的。这种本来不打算加进在这本佛法大意里头的。但是朝夜课同心经,常常有说到这种很生的名词,同很深的道理的地方。若是不先详细讲讲,那么看到了那些地方,更加不容易懂了。并且还有种种的不方便。譬如在朝夜课里头,看到了五十一个心所里头的一二个心所,就把这一二个心所来讲,那么看的人,连五十一个心所的名目,都没有完全晓得。若是把五十一个心所,一齐详细解释,那又不是专门解释心所的地方。把心所讲上一大篇,又觉得太啰嗦了。况且,印老法师也曾教我把各种名目多提出些来,再把意义大略讲讲,使得看的人多晓得一些,所以只好加进去了。若是看了还不明白,那也没有办法,单单多晓得一些名词就算了。
   还有一句最要紧的话,要告诉大家的。我是没有用功研究过佛学的人,怎样敢大胆去解释这本朝夜课呢。若是解释错了,岂不是害了许多看这本书的人么。这种大罪过,我怎么担当得起呢。这是因为,兴慈老法师,已经做了一本文言的二课合解,就是解释这朝夜课的书。我又亲自听过兴老法师,在佛教净业社讲经,把这朝夜课都讲过的。我所解释的,有些是在兴老法师的二课合解上抄来,改做白话的。有些是在兴老法师讲的时候,一面听,一面记,把他做成白话的。做完了先请顾显微居士修改了。还有许多讲到佛理的地方,我实在佛学太浅,也是请顾显微居士做了加进去的,又请印老法师修改过的。不过夜课里头的蒙山施食仪,顾显微居士已经生西了,来不及请他修改了。印老法师也往生了,不能够为我鉴定了。好在还有佛学精深的兴老法师在,我就请兴老法师修正鉴定了,才印出来的。所以看的人,可以放心的。但愿做朝夜课的人,发极切的诚心,极大的愿心,一天不要间断的去念,将来一同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得了道,再来劝化十方世界一切的众生,大家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才不虚负了各人本来有的佛性,同佛说净土法门的恩德。我也可以依仗了大众的功德,消除我的宿业,增长我的善根。就可以跟在大家的后面,一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佛 法 大 意
   
   ◎ 印光老法师鉴定
   ◎ 皈依弟子黄智海演述
   
   佛经上说,万法从缘起。就是说不论什么法,都是从因缘成功的。就拿我们人来讲,这个从无始到现在所有的业,就是因。投了父母,十个月在胞胎里头,靠了母亲的气同了血,慢慢的生成这地,水,火,风四大的身体,就是缘。若是没有前世造业的因,就不会生到这个世界上来,若是不碰着今世父母的缘,也不会有这个身体。所以必须要因缘和合拢来,才有我们这种人的报身。再拿事情来讲,譬如我做这一本书,原来有的佛法,就是因。我用的许多心思,同功夫,就是缘。有了这种因缘,我这本书就成功了,所以叫万法从缘起。
   我们人所以有业,都是从迷惑不明白上来的。迷惑的事情,也多得很,最大的,就是这一个我字。因为每个人都认这个我,是实在有的。有了我,就要分别出旁人来了。有了我同旁人的分别,就会生出种种的坏念头,造出种种的恶业来了。要晓得一个人是业同地水火风四种凑合起来,成了这么一个形相的。凡是有形相的东西,都是凑合成的。譬如一只风筝,是把小竹片用线扎了,再把纸糊上去,三种东西凑合了,就成这么一个风筝的形相,又立了一个风筝的假名目。倘然你把小竹片纸线,都分开来了,请问你这只风筝,还在哪里呢。要晓得凡是凑合成的,都是虚的假的,不实在的。一个人也就是这样的。譬如四大少了风大,身体就不会动了。少了火大,身体就冰冷了。少了水大,身体就干枯了,缩小了。少了地大,那就更加不像一个人了。既然人也不像人了,请问这个我在什么地方呢。在业里头么。业是没有形相可以看得见的,哪里会有我呢。在地水火风里头么。地水火风分开了,人的形相,都没有了,哪里还会有我呢。分开了既然没有我,那么合拢来,又哪里来的我呢。况且到死了后来,这个身体烂完了,这个我又到哪里去了呢。所以实在并没有什么我,不过因为大家前世造了一种业,靠了这业的力量,就结成了一种受报的识神。又从这个识神里头,变现出这个身体的形相来,去受报应。
   报应分二种,一种是正报,一种是依报。身体叫正报。譬如一个人,受种种好报应,或是受种种的恶报应。是什么东西去受的呢,自然就是这个身体去受的了。所以这个身体是主,就叫正报。报应他的叫依报。譬如一个人,受种种的好报应,或是受种种的苦报应。拿什么东西去报应他呢。就是把住的,吃的,穿的,用的,种种的东西去报应他。报应好的,那么这些住的,吃的,穿的,用的,种种的东西,也就都是好的。报应苦的,那么这些住的,吃的,穿的,用的,种种的东西,也就都是苦的。这种种东西,就叫依报。凡是人的识神里头,都有这样的依报变现出来的。不独是自己身体的形相,的确是自己的识神变现出来的,就是身体外面所看到的各种形相,各种东西,也都是自己的识神变现出来的。所以实在没有什么叫做我,也没有什么叫做他。总之都是不真实的,都是空的假的。若是真的有一个我,那么我自己就可以作得自己的主了。为什么这个身体,不要他生病,他偏偏要生病,不要他死,他偏偏要死,自己一些也作不得主呢。可见得这个身体,实在是变现出来的一种假形相,并不是真实有的,更加说不到一个我字了。既然晓得了我是空的假的,就不应该再乱转种种的坏念头,同旁人争什么英雄好汉,造出种种的业来了。
   不论什么东西,若是真的,实在的,就永远不会改变,不会消灭了。若是会改变的,会消灭的,一定就是空的假的。就拿我们的身体来讲,在母亲肚里头,从起初有的时候,一直到生下地来,要改变多少次数。从生下地来,一直到死,中间从小到大,从大到壮年,从壮年到老,身体的大小,老嫩,须发,牙齿,皮肤,精神,那一样不要改变多少次数。等到死了,先烂皮肉,后烂筋骨,不到几年,完全都烂了,不就消灭得一些没有了么。又像房屋,树木,山河,天地,那一样是可以长久不改变,永远不消灭的呢。所以我们这个世界上,实在没有一样是长久的,就是没有一样是真实的。所看见的,都是变现出来的假形相。不过种下了善因,就现出善相来。种下了恶因,就现出恶相来罢了。譬如一面明亮的镜子,照上去是什么,现出来也是什么。照上去是一个人,现出来也是一个人,照上去是一只狗,现出来也是一只狗。但是现出来的,尽管各式各样都有,究竟镜子里头,还是一样东西也没有,完全是空的假的。不可以认做镜子里头,真有什么形相在那里的。
   我们这个世界上,不论什么境界,不论什么事情,不论什么东西,都可以拿这个镜子照出来的形相来比的。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的假的,这些话大家不要不相信。我再把做梦来比一比,就更加容易明白了。我们在梦里头的时候,所看见的种种境界,种种东西,都把他认做真实有的。若是在梦里头,有人对我们说这种境界,这种东西,都是虚的,假的,没有的,我们那一个人肯相信呢。等到醒转来了,才晓得梦里头所看见的一切,全是虚的,假的,没有的。要晓得我们现在在世界上做人,实在像是在梦里头一样,所有看见的一切,也都是虚的假的。不过我们现在这个梦还没有醒转来,所以不能够相信的确是这种道理。要讲到真是实在的,不是虚假的,那就只有佛的境界了。佛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永远不会消灭的,所以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佛为什么能够永远不改变,永远不消灭呢。我先把这个道理,讲明白了。佛这个字,是梵语。完全说起来,是佛陀两个字,大家说得简便些,就只说了一个佛字。这个佛字,翻译中国文,是一个觉字。但是这个觉,并不是身体上边觉着的觉,也不是心思里头觉得的觉,这是觉悟的觉,就是上边所说的做梦醒了的觉。是发现出自己本来有的灵性来的,能够把所有一切真实的境界,完全见到,一切真实的道理,完全明白,没有一些些的迷惑,这才叫觉,也就叫佛。觉字,有三种意思。一种叫做自觉。那是佛自己觉悟了一种最真实的道理,得着自在的受用。一种叫做觉他。就是佛把自己悟到的道理,用种种的方法,教人修行。要使得一切众生,都慢慢的修到能够觉悟一切真实的道理,都能够同佛一样的自在受用。一种叫做觉行圆满。那是佛自觉觉他的功行,已经都圆满了,就成佛了。若是讲起真正的道理来,一切众生的灵性,本来是同佛一样的。只因为众生不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道理,就起了种种的胡乱心思,造出种种的业来。好像天空里头,布满了乌云,把那太阳光遮得一些也露不出来。这个乌云,就譬如众生的业障,太阳光就譬如众生的灵性。但是乌云虽然遮住了太阳光,究竟太阳的光,丝毫也没有伤,也没有少。只要把乌云吹散了,太阳的光,就可以显出来的。譬如一切众生,虽然因为造了各种的业,在这轮回里头,一世一世的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永远没有了结的时候。但是他本来的灵性,一些也没有变动。只要把那一切乱想的念头,丢开得清清净净,自然灵性就发现出来了。佛就是发现了自己的灵性,所以佛的聪明智慧,无穷无尽,永远不会改变,永远不会消灭,是实在的,不是虚假的。有人问我道,你说的灵性,是不是人的灵魂。我看了许多佛经,没有看见过这个灵性的名目,究竟在佛经里头,叫做什么名字呢。我道,灵性同灵魂,是决然两样的。灵性是永远不变的,灵魂是常常要改变的。譬如一个人造了恶业,投了畜生,那是人的灵魂,就改变成了畜生的灵魂了。但是他的灵魂,虽然改变,他的能够知觉的那种灵性,实在还是没有变动的。要晓得灵魂就是上边所说的受报应的识神,所以是一世一世不同的。灵性就是佛经上所说的佛性,又叫做真如性,又叫做圆成实性,又叫做本觉。还有许多的名目,说起来很烦,所以不多说了。实在这种灵性,就是一切众生自己的自性清净心的真实作用。
   那人又问道,既然这种灵性,是一切众生同佛一样的,那么为什么佛同人,众生,相差得这样远呢。我道,譬如有两个人,一个是资质很聪明的,很用功的。从小时候起,就肯专心认真读书,从小学堂,一直读到大学堂毕业。一个的资质,虽然也同那一个一样聪明的,但是只管偷懒,只管喜欢到各处去游玩,各种学问,一些也不去用功。你想这两个人,不是一样有五官四肢识神的么,但是讲到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见解,就相差得很远了。要晓得佛是修了三大阿僧祇劫,修到种种的福德,种种的智慧,都满足了,才成佛的,并不是生下地来,就是佛的。我们只要把所有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心造出来的,所有圣人凡夫,也都是自己的心做成的,这种道理,都能够明白了。就应该赶紧发起心来,依照了佛经上所说修行的法门,认真去修,就没有不成佛的了。法华经上说的,就是单念一句南无佛,已经有了成佛的种子了。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修,人的寿命很短,要一世里头就修成功,实在是很难很难的。幸亏有一个念了阿弥陀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绝妙法门。生到了极乐世界去,那就寿命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长,就可以在一世上修成了。那人道,你说的譬喻,一个是爱用功的人,一个是爱游玩的人。爱用功的,就是有灵性的人。爱游玩的,就是没有灵性的人,所以只晓得游玩,不晓得专心用功。我道,你这句话,真是笑话了。那有做了一个人,会没有灵性的呢。倘然没有了这个灵性,那就眼睛不会得看,耳朵不会得听,口不会得说话,身体不会得运动了,还可以算得是一个人么。不要说是人道里头,个个都有这灵性的,就是畜生道里头,也一样有这灵性的。只要看往生集里头,像那鹦哥,八哥,也能够学会了念阿弥陀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这都是有确确实实的证据的,所以莲池大师特地把他记在这往生集里头的。要晓得我所说的譬喻,是有意思的,不是随便说的。所说的聪明人,是譬喻那懂得,一切都是自己的心,造出来的,这种道理的人。懒惰的人,是譬喻那不懂得这种道理的人。专心用功,是譬喻专心修一种法门的人。因为学佛法,最忌是这样也学学,那样也学学,心不专一,后来就一样也学不成功。所说的从小认真读书,一直到大学堂毕业,是譬喻从开头发心起,到成了大菩萨,还不算数,一定要成了佛,才算满足的人。讲到那个偷懒的人,是譬喻那只顾眼前的快乐,不顾后来要受苦报的那些人。喜欢各处游玩,是譬喻那贪财,贪色,贪名,贪利,造种种恶业的人。各种学问都不用功,是譬喻不肯照佛说的各种法门修行的人。把这两个人合拢来看,就可以明白佛同众生,所以不一样的缘故了。还有一层,世界上所说的聪明人,不过能够多转种种的乱念头,实在就是无明,并不是聪明,世界上所说的呆笨人,他们的坏念头倒是不多的,心思也不是乱得很的,修起来倒比聪明人容易些,所以呆笨倒也不能够说不是好处。从前佛的弟子里头,有一个名叫调达,就是世界上所说的很聪明的人。他就靠了聪明,学会了各种神通,造出种种的大恶业来,后来竟然落到阿鼻地狱里头去了。还有一个,叫周利槃陀伽,是很呆笨的人,后来倒成了罗汉。照这样看起来,聪明不一定是好处,呆笨也不一定是坏处了。现在世界上的人,修念佛法门的很多,但是依我看起来,倒还是那些愚夫愚妇,来得稳当,容易成功。因为他们的资质呆笨,学了一种念佛方法,就一心一意的念佛,不再想学旁的各种法门了。并且呆笨人的杂乱念头不多,所以心思倒专一,功夫就容易进步了。
   那人道,你说这种灵性,是一切众生本来有的,那么应该一切众生,不消做得修行的功夫,就自己能够成佛了。为什么我们现在都不成佛,都没有佛的各种神通呢。若是那种灵性,一定要修了才发现的,那么实在是修来的了,并不是本来有的了。我道,你不要疑惑,我再说个譬喻你听,你就可以明白了。譬如有一面极大的古铜镜子,因为多年埋在垃圾里头,生了很厚的铜锈,并且种种的龌龊,积得也很厚。不但是没有光明,连那本来的铜,也看不出了。若是有一个人,晓得这面镜子,实在是有能够照东西的大用处的。就用种种方法,把那龌龊铜锈,揩磨得清清净净。那么所有的东西,就立刻都在那镜子里面,照出来了。你想这种照东西的用处,是那个镜子本来有的呢,还是从外面做进去的呢。镜子有这种照东西的用处,就譬如人本来有的灵性,后来被龌龊铜锈堆积满了。譬如人本来有的灵性,被无明蒙住了。所以照这个镜子的譬喻看起来,就可以晓得人的灵性,是本来有的了。照佛经上说,那佛性有三种的分别。一种叫做正因,是显出法身的功德来的。一种叫做了因,是显出般若的功德来的。一种叫做缘因,是显出解脱的功德来的。要这三种因都完全了,才可以使得本性里头,发现出那种种巧妙灵通的用处来。现在一切众生,只有那一种正因佛性,缺少那了因缘因两种佛性,所以不能够显出自己的本性来,得着那佛的各种神通。实在这了因缘因两种佛性,也并不是一切众生本来没有的,不过因为自己不明白,把这好好的佛性,用得不的当,就使得这了因佛性,埋没在那种种的烦恼里头。使得这缘因佛性,颠倒造出了种种的善业恶业来,就牵连到那正因佛性,也一齐转到轮回里头去了。这是因为不明白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己心里头造出来的缘故。所以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心造出来的那种种道理,实在是最要紧的。经里头虽然说正因佛性,是本性的功德,了因缘因两种佛性,是修行的功德。实在本性固然是自己的灵性,就是修行也是自己的灵性。倘使没有了这个灵性,怎么能够修得成呢。若是说本来没有这种灵性的,是修了才得着的,那么变了实在是有可以得着的法了,为什么佛说乃至无有少法可得呢。但是这个灵性,虽然不是修了才得着的,究竟也要修了种种真实的功德,才能够发现出来的。就像前边所说的那古铜镜子,若是不把那些龌龊铜锈去掉,怎么显得出他能够照东西的用处来呢。所以修的功夫,实在是万万少不得的。
   那人道,一切众生,既然有同佛一样的灵性,为什么不能够立刻发现出来,一定要修了才显出来呢。你把那镜子上的龌龊铜锈,譬喻的什么呢。我道,这个是因为众生心里头,有了种种的迷惑。就是那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种惑,把这个真心遮盖住了,所以不能够发现出来了。我先把三种惑,详细告诉你。见思惑分开来说,叫做见惑,思惑。见惑,就是那五种利使,同了五种钝使。为什么叫做使呢。使字,本来是差唤的意思。因为这十种迷惑,都是很有力量的,凡夫都会受他的差唤的,所以叫做十使。利使,是一种急性的烦恼。钝使,是一种慢性的烦恼。五种利使,一种是身见,一种是边见,一种是戒取,一种是见取,一种是邪见。五种钝使,一种是贪心,一种是瞋心,一种是痴心,一种是慢心,一种是疑心。这十种就是根本烦恼,叫做见思惑。那思惑,就是钝使里头的贪,瞋,痴,慢,疑,五种。不过见惑里头的五利使,比了思惑里头五钝使粗浅,并且都是偏在分别心,执著心上起的惑。一见到真理,这种见惑就会断的。所以证到了初果须陀洹,这见惑就断尽了。思惑里头的五钝使,来得细,并且迷得深,粘腻难断。所以要证了初果后,方才能够慢慢的断,等到断尽了,就证到了四果阿罗汉了。思惑若是没有断尽,那就跳不出这三界的,脱不了那分段生死的。直要到着了阿罗汉的果位,才能够把那见思惑断尽。若是照圆教里头菩萨的位次说起来,这阿罗汉果,就是那十信位里头第二信以上的菩萨了。那种见思惑,是能够障碍那一种真空的道理的。尘沙惑,是本来自己没有的。阿罗汉因为自己断了见思惑,有了真实的智慧,看见众生的习气,多得像空里头的灰尘,河里头的沙泥一样,就觉得教化众生是很繁难的。起了这一种迷惑,就叫做尘沙惑。尘沙惑,还有界内界外的两种分别。阿罗汉断了见思惑,那界内的尘沙惑,就也一同断了。但是那种界外的尘沙惑,却是只能够伏住,还不能够断去。圆教八信的菩萨,也还只能够断去界内的尘沙惑,要到了九信十信的地位,才能够断去界外的尘沙惑。那种尘沙惑,是能够障碍那一种妙有的道理的。进到了圆教初住的菩萨位,方才能够破一品的无明惑,证得一分的法身。进上一位,就多破一品的无明,多显出一分的法身来。破了四十一品的无明,就叫做等觉菩萨了。到了等觉菩萨的地位,还有一分微细的生死,没有了脱。要破去了一分根本的无明,才可以叫做妙觉,才能够把一分微细的生死,也了脱了,就成佛了。那种无明惑,是能够障碍最真实的道理的。你看照这上边所说的情形,众生的惑,这样的多,不要说成佛不容易,就是单讲了脱那分段的生死,跳出这三界的轮回,已经是难极的了。不能够跳出这个轮回,恐怕将来总不免有一世造了恶业,要落到恶道里头去,那是更加说不尽的苦了。所以只有认真念佛,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才可以不再造业,永远不受投胎的苦,并且一世就可以成佛。这个法门,实在是第一个最妙的法门了。那人道,我听你说的众生因为有了三种迷惑,所以不能够把那三种佛性显出来,我就想起一句话来了。我看见佛经里头说,苦,就是法身,烦恼,就是菩提,业就是解脱,这个怎么讲呢。我道,这就是显出一切众生的心性,同了佛是一样的道理。我来详细告诉你,这个苦字,就是四谛里头的苦谛。我们有了这个生老病死的身体,所以有种种的苦。若是晓得了这个身体,都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本来是空的,没有什么形相的。形相尚且没有,还有什么东西去受这个苦呢,所以苦也是空的假的。实在只有自己的真如实性,证得了自己的真如实性,就叫做证得法身。法身既然就是苦谛的真如实性,那么反过来讲,就可以说苦就是法身了。烦恼是心性的作用,菩提也是心性的作用。心性的作用,虽然不同,但是心性只有一个,没有两个的,所以体性实在还是相同的。虽然说体性是相同的,但是作用倘然不同,念头就有着在境界上,或不着在境界上的分别了。念头着在境界上,真性就被妄心遮盖住了。真性被妄心遮盖住了,真性就不清净了。真性不清净,菩提就成了烦恼了。念头不着在境界上,不动一些些妄心,那就完全只有这个清净的真性了。既然完全只有这个清净的真性,那里还有什么叫做烦恼呢。那还不是菩提,是什么呢,所以说烦恼就是菩提。业就是解脱的道理,也是这样的。一切的法,本来全是佛法。着了相,就是造业。不着相,就是解脱。明明是一样的一件事情,凡人做了,就成了造业,佛菩萨做了,就成了解脱。可见得造业同解脱,实在并不是两件事情,只是着相同不着相的分别罢了,所以说业就是解脱。要晓得苦同法身,都是正因佛性。烦恼同菩提,都是了因佛性。业同解脱,都是缘因佛性。迷惑了道理,就把法身变做了苦谛,菩提变做了烦恼,解脱变做造业了。觉悟了道理,那么苦谛就变做法身,烦恼就变做菩提,造业就变做解脱了。理性虽然说是相同的,修法究竟有迷悟两种的不同。
   修行的人,第一先要明白一切的法,完全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都是空的假的,完全就是自己的心。这个心不著牢在一切的境界上,那么清清净净,有什么叫做人,有什么叫做法,有什么可以分别,有什么可以执著呢。能够把那人我执,法我执的两种习气都去掉了,那么就可以证得一切法的真如性了,这就是真真实实的见到了苦就是法身了。一切烦恼的心,总是依傍了外面的境界起的。查查这个烦恼心看,若是说从自己的心上生出来的,那么心能够生出心来了,一个人就会有两个心了。况且若是心真能够生出心来的,那就可以不靠着外面的境界,也会生出心来了。但是不靠着外面的境界,一定不会生出烦恼心来的,那就可以晓得不是从自己的心上生出来的了。若是说这个心,是从外面的境界上生出来的,那么是境界生的心,同我有什么相干呢。况且境界若是能够生出心来的,那么不论圣人凡人,对了境界,都应该要生出心来了。为什么圣人对了境界,一些些心都不生出来呢。那么可见得这个心,也不是从境界上生出来的了。若是说自己的心,同外面的境界合拢来,才生出来的。那么先要问,究竟心同境界,还是两样都有能够生出心来的这一种性的呢,还是没有的呢。若是两样都能够生出心来的,那么不必要合拢了,才生出这个心来了。况且两样都能够生出心来的,那么合拢来了,就应该两样各生一个心,就要生出两个心来了。因为从自己的心里头,生出了一个心来,从外面的境界上,也生出一个心来,不是就要有两个心么。你想有这个道理么。若是心同境界,两样都不能够生出心来的,那么就像一块砂石,轧不出油来,两块砂石,怎么会轧出油来呢。所以就晓得心同境界,合拢了生出心来的这种说法,也是说不通的。若是说这个心的生出来,是没有因缘的,那么变做虚空里头,凭空生出一个心来了,那是更加没有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细细考究起来,到底寻不见这一个烦恼心的来处去处,那就晓得这个心,本来就是无生法了,也就晓得一个人只有这一个心。烦恼是这个心,菩提也是这个心,不过在著相不著相的分别罢了,这还不是烦恼就是菩提么。楞严经上说,十方诸佛一同对阿难说,你所以受那轮回的缘故,同得着解脱的缘故,都在自己的六根上,不关旁的事情的。可见得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根的性,实在就是缘因佛性。因为不明白那一心的道理,就算各种境界,都是真的有的,起了种种分别执著的念头,造出种种的善业恶业来,所以就转到轮回里头去了。若是晓得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各种境界,完全都是很清净的相,没有什么可以使得人烦恼的,那么分别执著的念头,就自然不起了。再能够可怜那一切众生,不懂得这种道理,冤枉受那生死的苦,就发起普贤菩萨的行愿心来。忏悔罪业,至诚的拜佛念佛,修种种的净业,把这种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意同他们一齐都生到极乐世界去。照这样的修法,不但是一定可以往生西方,并且还一定可以生上品的,这就叫做造业就是解脱了。照这样的修法,一定可以了脱生死的。
   讲到那种佛菩萨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可以比得来的。我们凡夫,一定要照修行的方法,一步步修上去,不可以跨大步的。若是性急乱来,就好像小孩子飞跑,一个不小心,就要跌倒的,或是连性命都要送掉的。现在有一种人,看见了维摩诘经,同涅槃经里头,有淫,怒,痴,就是戒,定,慧,造业就是解脱几句经的道理,他们并没有丝毫懂得,也不晓得细细的想想。单看了这几句文字,心里头就想,淫,就是戒,怒,就是定,痴,就是慧,那是犯了淫怒痴,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就随意造出种种的恶业来了,一些也没有惭愧的心,并且还要看轻那守清净戒法的人,说他是小乘法,不是大乘法。这种人叫做拨无因果,将来一定要落到地狱里头去的,真是可怜得很哩。从前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尼,叫做宝莲香,他心里头想,淫欲的事情,不比得那杀生偷盗,要害着傍人的,所以罪过的。这男女相爱的事情,是大家愿意的,没有什么罪过的。起了这个念头,就做出了淫欲的事情来了。后来他全身的骨节里头,都发出火来烧着,就落到地狱里头去了。这是楞严经上说的,是的的确确的。总之一切事情,都在这一个心,或是迷惑,或是觉悟的分别。心迷惑了,就什么坏事都会做出来了。心觉悟了,就完全是一腔正念,自然守住清净的戒法,那里还会淫呢。正念安定得很,那里还会怒呢。正念明了得很,那里还会痴呢。迷同了悟,都是这一个心,并没有两个心的。淫怒痴同了戒定慧,也都是这一个心。淫怒痴的心,就是戒定慧的心,戒定慧的心,就是淫怒痴的心,并不是有两个心,所以说淫怒痴即戒定慧。心迷惑了,就起淫怒痴的妄念,造出种种的恶业来。心觉悟了,明白清净了,一些些没有什么牵挂束缚了,那就自然解脱了。业同解脱,也就是这一个心,所以说业即解脱。前边讲过的苦即法身,烦恼即菩提,同后边的贪欲是涅槃,转烦恼成菩提,都是这个道理。不过这些话,都是单讲理性的话。照理性上说起来,一切众生,本来都是佛,但是现在被无明蒙住了,不觉悟了,变成了一个迷惑的众生了,不能够同佛一样了。那么怎样可以只讲理性,不讲修法呢。
   佛经上所说的,不断烦恼而成解脱,那是讲一种夙根最深的人,明白了那一心的道理,觉得烦恼本来是没有的,还有什么断不断呢。这个不断的不字,并不是没有的解释,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断的意思。但是这种境界,不是平常人能够做得到的。像楞严经上说,尚无不杀,不盗,不淫,云何更有杀盗淫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的念头,尚且没有,怎么还会有杀生偷盗淫欲的事情做出来呢。但是平常修行的人,是不可以不把烦恼这样东西,慢慢的修,修到断尽灭绝的。若是真的可以不要断得烦恼,就自然能够成功解脱的,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断了见思惑,才可以跳出三界呢。为什么佛要把杀盗淫妄四种罪,定做根本重戒呢。诸法无行经上说,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无量佛道。这几句话,是说贪,瞋,痴这三种性,本来就是无生法。从这个念头起来的时候,就去追求这个念头,究竟是从什么地方起的,各处都搜寻到了,到底没有这个念头的起处。就晓得一切的妄念,实在本来是无生的。有无量佛道这句话,是说上边所说贪恚痴三种业,有无量无边的佛道在里头,很可以用功研究佛理的。所以下面又说,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见者,是人为贪欲,将入于地狱。这四句话,是说若是一个人有认做实在是有我的那种心,同有认做真正有什么东西可以得着的那种见解,那么这个人,就要被贪欲的心,送到地狱里头去了。照这样说法,就见得这贪欲的心,实在是万万有不得的,贪欲的事情,更加是万万做不得的。除非是那已经证得无生法的大菩萨,为了要度脱有缘的众生,一定要用那一种方法,才可以度他,那么就现出那游戏三昧贪欲的假形相来。但是能够现这种假形相的大菩萨,是已经没有一些些认做有我的那种心的人,也没有一些些可以得着什么东西的见解的了。像我们这种凡夫,怎么能够同大菩萨比,随便做出这种犯重戒的事情来呢。并且我们真是能够把身体一切,都看空了,那么还有什么贪欲的心,会生出来呢。就因为不能够看空,认定了有一个我,所以要起这贪欲的念头。能够自己觉得了错,就在这个起心动念上,用心研究佛法,那也是转烦恼成菩提的一种法门。若是弄错了,当做贪欲就是菩提,不碍事的,就造出恶业来,那么就是下了地狱的种子了。我因为这种道理,才学佛法的人,往往容易弄错,落到魔鬼道里头去。所以你问了我,我就说出这许多的话来,一来是借这种话来忏悔自己的罪业,二来是奉劝学佛的人,总要修十善业,相信因果。照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说的各种修净业的法门去做,那么将来大家都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那人道,一切善恶的事情,都是从自己心上起的,这种道理,我是相信的。讲到那外面的各种境界,不管你心里头爱他,恨他,他总是那种样子的,那么自己的心外面的东西,明明是同了自己的心,各不相干的了,怎么可以说都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呢。我道,你不要不相信,我再来把这种道理,细细的讲给你听。心有两种的分别,一种是真心,一种是妄心。真心,就是一切众生的根本法身,是永远不改变的,所以叫做真如性。妄心,是从接触了外面的境界才起的,是刻刻变换的,所以又叫做生灭心。你方才所说的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事事窒碍的,真心是处处灵通的。所有一切的色法,心法,都是从这真心里头,变现出来的,所以又叫做如来藏心。那些变现出来的东西,都没有体性的,就都是空的假的。只有这个真心,是有体性的,是实在的。所以一切的法,只是一个真心,并没有一些旁的东西,所以又说是唯心。诸佛菩萨,因为证得了这个真心,所以就有各种的自在神通。能够把须弥山放在芥菜子里头,并且须弥山并没有缩小,芥菜子也并没有放大,你想稀奇不稀奇呢。诸佛菩萨还能够把极短的时候,变做极长,把极长的时候,变做极短。所有过去未来的一切时劫,完全都收在现在的一个念头里边,你想稀奇不稀奇呢。从前有一个高僧,名叫灵润。他同了几个出家的人去游山,走到一处荒野地方,忽然四方都有火烧来了,那些人都吓得跑散了,独有灵润和尚,仍旧照常走他的路。他对那些人道,心的外面,没有东西的,这火实在就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不是真的。倘然说这火可以逃避得脱的,那是认做真是有这个火了,就免不了要被火烧着了。后来这火烧近灵润和尚的身边,就自然消灭了。若是这火不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怎么灵润和尚认做不是真的火,火就会依了灵润和尚的话,就消灭了呢。还有一个高僧,大众称他生公的。他在我们世界上的时候,涅槃经的下半部,还没有传到中国来。他先就说一阐提的人,也有佛性的,大家都说他是违背佛法,不相信他的话。有一回,他到苏州虎丘山,一个人坐在一块石上,对那旁边竖起的石头说道,一阐提有佛性的么。那些石头,都向他点头。人家常常说的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是这个出典。后来中国得着了涅槃经的下半部,经里头真的说,一阐提也有佛性的。倘使那些石头,不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怎么会点头呢。讲禅宗的六祖大师,得了五祖传他的衣钵,回到广东韶州府地方,住在宝林寺里头。有些恶人,要去害他,六祖避到了前山去,那些恶人,就把前山放火烧起来。六祖把身体隐了,挨到了石头里面去,就免脱了这个难关。现在石上边,还有六祖盘膝坐在那里的痕迹,同布衣的纹路哩。倘使身体同那石头,实在是有的,那么怎么能够把身体挨到石头里面去呢。看了上边所说的各件事情,还可以说各种境界,是心外面实在有的东西,不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么。
   那人道,你所说的,都是佛菩萨的情形,佛菩萨是因为得着了种种的神通,所以能够要怎样就怎样。若是一切境界,真的都可以跟了自己的心改变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够把各种境界,跟了自己的心改变呢,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到呢。我道,你想起来,佛菩萨的神通,都是在心外面得来的法术么。要晓得神通两个字,是说自己的心,能够自在灵通的意思,实在就是自己的真心作用。我们凡夫,因为有了那种种的妄想心,把真心遮盖住了,真心的自在灵通,不能够发现出来,所以不能够要怎样就怎样。只要能够把妄想的心,完全除掉了,那么就同了佛菩萨一样,要怎样就可以怎样了。我再说两件故典,给你听听,你就可以晓得凡夫的情形,不是佛菩萨的情形了。从前周朝的时候,有一个种田的老年人,叫做商丘开。那一天,有两个人借住在他的家里头。到了半夜里,两个人还在那里讲话,讲的是晋国的范子华,怎样的有大势力,能够使得富的变穷,穷的变富。商丘开听见了,到了明天,就一路寻到范子华的门上来。那范子华家里头的客人,都看不起他,种种的取笑他,欺侮他,商丘开总是恭恭敬敬地对他们。他们想商丘开是个呆子,有意寻他的开心,同他登到很高的台上去。这许多人里头,有一个人说道,哪个能够跳下去的,赏他一百两金子。商丘开听了,就先跳下去。那台是很高的,商丘开好像是空里头的飞鸟,落到地上,丝毫没有受伤,大家还不觉得稀奇。后来又到黄河的湾头,水最深的地方,对他说道,这里头有最贵重的宝珠,只要能够下去,就可以得着的。商丘开听了这话,又下水去了。不多一刻,他上来了,真的得到了珠宝,那些范家的客人,才觉得有些稀奇了。后来范家的库房,被火烧起来了。范子华对商丘开说道,你若是能够到火里头去,取出东西来,那么所有取得的东西,不论多少,一齐给你。商丘开真的就走到大火里头去了,出出进进了好几回,身上的衣服,竟然一些没有烧着。大家看了这种情形,都说商丘开是得道的圣人了,所以就一同向他谢罪。商丘开方才晓得他们是作弄他,就对那些人说道,我并没有得着什么道,不过是因为起初听了你们的话,心里头起了一种坚固的信心。想你们所说的话,都可以做的,所以尽你们怎样的说法,我总是听你们的话,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体上面去,也没有想到水会淹死,火会烧死的危险。现在晓得了你们是骗我的,回转来想想,倒觉得很可怕了,以后再也不敢到水里头火里头去了。你想那商丘开,为什么能够不被水淹死,不被火烧死呢。就因为水同火,也都是自己的心,现出来的一种虚假的相。实在都是空的,只要不动妄心,完全是真心作用,那水火就是空的假的,不会害人了。那些淹死烧死的人,都因为他们起了分别执著的心,把水火认做是实在有的东西,心里头想是有,那就真的有了,所以就受他的害了。商丘开的不死,就好在他能够不动妄心,所以这水火,倒反是妄的了,空的假的了。若是那水火实在是真实有的,不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那就不动妄心,也一定免不了要淹死烧死了。还有一件,也是周朝晋国的事情。晋国有一个做大官的,叫做赵襄子。他带了许多人,到山里边去打猎。因为要捉兽,把那几百里地方的树林,一齐放火来烧,使得各种野兽,都从树林里头跑出来。你想那种火势,还了得么。在那个时候,大家看见有一个人,从石壁里边走出来,在那烟火里头走。大家都疑惑他是鬼,不是人。后来火烧过了,那个人慢慢地走得近了。赵襄子觉得奇怪极了,特地把他留住,细细的看他,实在不是鬼,是一个人。赵襄子就问他,你怎么能够把身体躲在石壁里边,又怎么能够到火里头去的呢。那个人道,什么东西叫做石头,什么东西叫做火。赵襄子道,方才你的身体,就是从石头里边出来的,你所经过的地方,就都是火。那个人道,这些事情,我都不知道。我好好的在那边走路,一些都没有看到什么石壁,什么火呀。照这样看起来,只要心里头不起分别执著的念头,一切都可以自在的。若是这个身体,同那石壁,同那火,不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不是空的假的,不真实的,怎么那个人能够自由自在的出进,一些没有阻碍呢。看了这两件事情,应该把你心里头的疑惑,完全都去掉了。再讲世界上有各种的邪教,他们也有会隐身法的,能够把他们的身体,隐得一些也看不见。不论什么东西,都能够把身体隐进去,像虚空一样,一些没有阻碍的。还有一种,会五行遁的,能够借了五行的随便那一种,把身体遁去。也有会缩地法的,能够几万里几千里的路,缩做了几步的。他们对了那所有的一切,本来都是空的,没有一定的那种道理,都不知道,就算是自己用了功夫,得到了这种法术,那里晓得除了自己的真心作用,有什么法术可以得到呢。并且他们只晓得用一些邪定的功夫,所以尽管会那种遁法,究竟是没有什么大用处的,到底不能够了生死,只成了各种的邪术罢了。倘使那个身体,同外面的一切东西,真是实在有的,那么怎么能够把身体隐去,怎么能够从墙壁里头,水火里头遁去,怎么能够把远路缩做近路呢。就因为实在都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所以自己的心,能够作得来主呀。那人道,我看见佛经上,总说一切的境界,都是妄心变现出来的,那个真心,是清清净净,没有一些形相的,怎么你又说一切的心,都是从真心里头变现出来的呢。真心既然是很清净的,没有一些些形相的,怎么会变现出一切法来呢。我道,真心妄心,实在并不是两件东西,真心就是妄心的体性,妄心就是真心的相用。真心虽然不变,但是能够随缘的。从那真如的本性上,随了种种的业缘,现出种种生灭的虚假形相来,所以说真心完全成了妄心。真心虽然随缘,但是终究不变的。尽管现出一切生灭的形相来,实在仍旧还是完全的真如性,所以说妄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上边所说的如来藏心。真心的性,叫做真如性,也叫做圆成实性。妄心,就是心心所法,因为是依傍了各种境界才起的,所以叫做依他起性。这一种依他起性,就是真心随缘的作用,实在也是真实法,并不是虚妄法。那么为什么说是妄心呢,因为一切凡夫,有种种的迷惑,不明白唯心的道理。在那自己的心所变现出来的一切境界上,胡乱起那种种的分别心,执著心,就是叫做遍计执性的那种性。这种遍计执性,那就完全是迷惑,完全是虚妄法了。凡夫的起心动念,总免不了这种遍计执性的。因为依他起性里头,有这种遍计执性,所以就叫做妄心。妄心所现的相,完全是虚相。因为心既然是虚妄的,所以相也是虚妄的。分别心,执著心,都是障碍心,所以所现的相,也是种种障碍的。真心,是真实的平等心,所以所现的相,叫做真如实相,完全是圆融的,没有障碍的。总之一切境界的相,都是随自己的心变现的。真心妄心,只是一心,虚相实相,只是一相。经里头虽然说一相无相,实在并不是真正的没有一些形相,不过是没有那种虚妄障碍的相,只有完全清净,完全圆融的那种实相。实相的身体,叫做清净法身。实相的国土,叫做常寂光土。虽然有身体国土两种的名目,实在是圆融无碍,不可以分别的。这种身体国土的相,说他是一,却不是一,说他是二,又不是二。实在是不著相的相,方便说法,叫做无相。不明白这个道理,错认做真心没有现出相来的作用,那是把真空认做了顽空了,这个叫做断灭知见。学佛法的人,最忌有这种不正当的知见。要晓得有了心,便有相。譬如灯光,有了灯,便有光,灯是光的本体,光是灯的功用。心是相的本体,相是心的功用,体不离用,用不离体,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说心是法界,就因为一切的法,都是从自己的心上生出来的缘故。
   那人道,你说的心心所法,我读佛经,常常看见这个名目的,究竟是怎样解释呢。我道,心法就是识。识有八种,第八识是主,有种种的别名。因为这个第八识,能够包藏一切的法,所有一切善法,恶法,世间法,出世间法的种子,都包藏在里头的,所以叫藏识,梵语叫阿赖耶识。又因为一切善法,恶法,世间法,出世间法的种子,在这个第八识里头,没有一样不完全的,所以又叫种子识。并且因为有了这个识,能够使得所有的种子,不会散失,受报的眼,耳,鼻,舌,身等种种色根,也不会忽然的变坏,所以又叫做执持识,梵语叫做阿陀那识。像这样的各种名目,都是就凡夫的地位说的。到了那成佛的时候,这个第八识里头所有生灭性的种子,就都完全消灭了,只有清清净净的一种不生灭性了,那就叫清净识,梵语叫做庵摩罗识。这是大略解释第八识的道理。还有的七种识,都叫做转识。转字,是流转转动的意思。因为这七种识,都是随了境界流转的,所以叫做转识。这是公共的名目,若是就各别的名目解释,那么第七识叫做我执识。因为这个识,认做第八识是我,所以常常起我见,我贪,我慢,我痴四种的执著心,所以说是我执识,梵语叫做末那识。前六种识,都叫做了境识。了,是明了,就是辨别清楚的意思。境,是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面尘相的境界。因为这六种识,都有辨别境界的力量,所以叫做了境识。分开来说,因为这六种识,是依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起的,所以分别叫做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上边所讲的八种识,又都叫做心王,因为是一切心所法的主脑,就是心的王,所以叫心王。心所法,是依了心的势力,分别生起来的,所以叫心所有法。简单说,就叫心所。心所同了八识心王,有相应的,也有不相应的。单是第六意识,就有五十一个心所法,一共分做六位。第一位叫遍行位心所,有五个心所,都是周遍一切境界的。一切的心起来,他必定跟了一同起来的,所以叫做遍行。就是触,作意,受,想,思的五个心所法。同了第八识相应的,只有这种遍行位的五个心所,别种心所,就同了第八识不相应了。第二位叫别境位心所,也有五个。因为他所攀缘的各种境界事相大都各别的,所以叫做别境。就是欲,胜解,念,定,慧的五个心所法。第三位叫善位心所,有十一个。第一是信。佛经里头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因为这个信心所,能够引起一切的善法,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