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警觉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19826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1-9 08:28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警觉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19826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警觉的讲记敬摘点滴


...




●[净公上人·开示集七]学佛一定要依靠经典
学佛一定要依靠经典
学佛,一定要依靠经典,不能听信人言。 对于不同的知见,我们只跟着经典走,决定不反驳。
经典上所说的,是佛的心愿解行;经典上所说的,皆是佛知佛见。“世间好语佛说尽”,世间一切疑难杂症,经典上都有圆满的解决方法。
现前这个世间灾难频繁,唯有大乘佛法才能对治。佛经是最好的教材,对于事理讲得最透彻、最圆满,它不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问题,也帮助我们破迷开悟、转凡成圣,故被称为“法宝”。
经典是佛从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佛的真心跟我的真心是一个心,换句话说,整个佛法讲的是我们本人、我们生活状况,这个关系多密切。我们要深深相信,经是我们自己心里面的经。
众生心跟佛心没有差别,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差别在什么地方?在一个迷,一个觉。悟了真心,就叫做佛菩萨;迷了真心,就叫做众生。众生迷了,一天到晚乱七八糟的知见,想东想西,全叫妄想,全是邪知邪见。
众生邪知邪见,怎么能随顺?要随顺如来的正知正见,这才是个聪明人!应当顺如来教诫,不要顺众生的知见,这个重要。
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它不但是修西方净土的基本,可以说是修学一切佛法的根本,决定要落实,决定不能违背!





●[净公上人·开示集七]想结婚应该要找什么样的对象
想结婚应该要找什么样的对象

有一位同修来问我,他说他想结婚,问我应该找什么样的对象。
我就告诉他,我说:你要找对象,一定要找见和同解,六和敬里面的,必须跟自己在一生当中,奋斗努力的方向相同、目标相同、兴趣相同,这样的结合,彼此互相是一个帮手,互相是一个助手,你的家庭一定会美满。
我说:不可以谈爱情,这个爱情,今天你爱她,他爱你,你们两个一结合,住上三天,毛病都露出来了,他也不爱她,她也不爱他了,家庭悲剧就产生了。我说那个是虚情假意,是决定不可靠的。他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家庭也建在六和敬的基础上,才是真正有幸福。不懂得这个道理,要想一生个人幸福快乐、家庭美满,是非常非常不容易。





●[净公上人·开示集七]如何断情欲,精进修持?
问:如何断情欲,精进修持?
净公上人答:这桩事情问得很好,很重要,为什么?情欲这一关不能突破,念佛都不能成就。那要怎样去断?一定要明理,你真正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了,你就晓得它是有害没有利,中国人所谓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你还敢碰它吗?佛法戒律里面,两条最重的,一个是杀生,一个就是淫欲。这两条沾到一条,把你所有功夫都毁掉了,所以要有高度的警觉心。修行决定不只是这一生一世,你这一生,得人身遇到佛法,佛法里头遇到正法,可不是个简单事情。决定你过去生中修过佛法,这一生你才有这个缘分遇到,遇到才会有兴趣,才会生欢喜心,都不是一世、二世、三世。
《金刚经》上说得很好,要照《金刚经》经义来讲,我们今天每一位同修,纵然你在这个讲堂只来过一次,只听过一次经,听的很欢喜,都是过去生中多生多世修积的善根。为什么不能成就?大概就是一个是杀业,一个是淫业,你犯了这两条,所以你不能成就。你生生世世在轮回里头补课!哪一天这两门功课及格了,你才能够解脱,你才能够向上提升。这个理、事不可以不知道。





●[净公上人·开示集七]李木源居士的癌症奇迹
李木源居士的癌症奇迹

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是虔诚的佛教徒,对佛教事业非常护持,全心全力护法。我在一九八七年到新加坡和他认识了,他那时是新加坡青年弘法团的团长,邀请我到新加坡讲经,我年年都去。
他大概在一九八九年得了癌症,医生告诉他寿命只有六个月,他照的那些X照片,大概有六、七十张,内部可以说五脏没有一处是好的,医生说六个月时间是最长的。所以他把生意交给太太,财产过户移交,连信用卡也都还银行,在居士林做义工,不拿任何报酬,做一天算一天等往生,他也不看医生,也不吃药。检查时曾经给他介绍医生,他也没去找,他说我要死了,何必要受这种折磨,所以一心一意为佛教服务。过了六个月也没有发生病痛。再又过一、两年是愈过愈好,再去检查他病全部都没有了,医生说不可思议,奇迹,他那些资料一大包,他打开来给我们看。
这是学佛不病,他是知道自己得重病,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就专门等往生,里面的贪、嗔、痴、慢断尽了,所以医生说奇迹,我说这那里是奇迹,正常的现象,一般人会生病衰老,是因为心里有毒,我们现在讲病,最严重的病毒是贪嗔痴,佛法里讲三毒。里面有病毒,外面有名闻利养诱惑、污染,你怎么会不生病、不衰老,你怎么会不死。李木源怎么好的,头一个他晓得把自己里面病毒灭掉,心上恢复清净、真诚、慈悲,整个生理细胞重新组合、重新排列,就顺乎自然,自然就是最健康的了。





●[净公上人·开示集七]佛菩萨不以神通度众生
佛菩萨不以神通度众生
诸佛菩萨有大神通,决不以神通作佛事,哪一个佛菩萨都是以正法教人。神通做佛事会发生误会,为什么?佛魔不分。魔都喜欢用神通作佛事,佛跟魔决定不一样,佛是决定以正法来教学。一个是正法,一个是搞神通,这是佛跟魔不一样的地方,特别是在末法时期。《楞严经》后面一卷半的经文讲五十种阴魔,统统是以神通来表演,来摄受一切众生。佛不如是做,佛是教你修三皈依,...(●[净公上人·开示集九]做好事,不需要人称赞)


...弥陀佛再来,身分一暴露,他老人家就圆寂,这是真的。弥勒菩萨,就是布袋和尚,他出现在我们中国南宋时候,出现在浙江奉化一带。他走的时候,自己说出他是弥勒菩萨,说完他就往生,就走了。
佛菩萨化身来这个世间,绝不暴露身分;身分一暴露,立刻就要走!说了还不走,这就有问题,这叫大妄语。重戒里面,妄语是指这个大妄语。
我们念佛的人,没有得一心,说自己得一心不乱;没有证得,说自己证得,这都属于大妄语。凡是犯这一类重戒的人,都要堕阿鼻地狱!





●[净公上人·开示集七]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做梦的经验,梦中的境界从哪儿来的?你自己心里变现的。你的心地非常善良,你晚上做梦都做好梦,梦中那个物质受用都非常之华丽;如果你的心不善,天天想恶事情,你常常做恶梦,尽做些恐怖的梦,梦醒之后一身冷汗。
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事实!因此,从每天晚上我们所做的梦,就能测验自己的功夫、自己的境界。
没学佛之前,恶梦好多;学佛学了几年,虽然还是做梦,恶梦逐渐少了,这就是进步;再进一步,恶梦都没有了,所做的梦统统是好梦。
再更殊胜的,就是常常梦到佛菩萨、梦到讲经、梦到听经、梦到去念佛、打佛七。白天在修行,晚上还继续不断,这就是好境界,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净公上人·开示集七]爱欲要淡化放下
爱欲要淡化放下
舍离五欲对世间人来讲,是很难的一桩事情,为什么?世间人在六道里面轮回的时间太久,贪恋五欲的习气太深。
我们中国人常讲,人死了就作鬼。明明有六道轮回,为什么人死了就作鬼?饿鬼道的业因是爱欲,你想想,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不起贪心的能有几个?如果不能把爱欲舍弃,他就肯定到饿鬼道。
如果在这一生中,自私自利的心太深,损害别人的心太重,将来他就堕地狱。
爱欲决定不是好事情,如果你真的觉悟,真的想不再搞六道轮回,爱要淡化,欲要放下。





●[净公上人·开示集七]无常
无常
世事无常,来日不多,不要认为我还很年轻,我还能活多少年!你到殡仪馆、公墓去看看,十几、二十岁死的,很多。
黄泉路上无老少!没有一个人敢说,“我明天还存在”。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就要把握每一分钟的命光,认真努力地依照经典的教训,把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修正过来。
人生苦短,弹指之间就过去了,所谓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何必去造业?人不能不觉悟,不能不及早回头,所以断恶修善要趁早,要赶快!
人命无常,生死事大,一寸光阴就是一寸命光,只有觉悟的人,有智慧的人,他才能够有警觉,他才能够珍惜宝贵的光阴,认真地修行。修什么?修清净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净公上人·开示集七]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
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
怎么样叫忏悔呢?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我心里现在只有阿弥陀佛,恶念没有了,这是真忏悔,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千万不要在佛像面前诉苦,我造了什么什么罪业,佛菩萨你原谅我,你在佛菩萨面前又造一次;你一天念一遍,就一天又造一次,你这个恶业永远消除不了。
所以佛教给我们,不要去怀念过去那些恶业,这个心里头不可以有,使这个恶业的印象慢慢淡掉,慢慢没有,这就消除掉了。常念阿弥陀佛。前面讲过阿弥陀佛是植众德本,何况又得弥陀跟十方一切诸佛威神的加持,这个利益太大太大了。这是无边的利益,自己要知道争取,没有比这个利益更大的。





●[净公上人·开示集七]能一边书写一边念佛吗
问:有一法师能一边书写一边念佛,请问老法师,这是什么境界?
净公上人答:这个境界我不知道,我达不到这个境界,我书写的时候就不能念佛,念佛的时候我就不能书写,我还没有入不二法门。
问:你讲经、答问时也能同时念佛吗?
净公上人答:你要说念佛也可以,你说我没有念佛也可以。什么叫念佛?你的心跟佛心相应是念佛,这就是讲讲经、做任何工作的时候念佛没有断,心是佛心,这个可以这样讲法。如果是心里面真正有佛号,那佛号是没有。答问题的时候,我是专心跟你解答问题,我并没有在念阿弥陀佛。





●[净公上人·开示集七]做恶梦要念佛
做恶梦要念佛
我们肉眼看不见鬼神,他对我们确确实实有影响。什么影响?波的影响。现在科学家承认波动,我们空间这个波非常复杂,所以我们人住在这个磁场里不安,身心都不安。原因是什么?这个磁场太复杂了。
为什么大家走进念佛堂感触不一样?念佛堂的磁场很强大,它是平和的,所以你进入这个地区的时候,它的摄受力很大,你的感受立刻就不一样。
只要是物相,都有波动。现在科学家知道得很清楚,所有物质的组成都是原子、电子,分析到最后叫基本粒子。这些粒子都是动的,只要它动,它就有波,它跟我们的生活情绪息息相关,我们哪有不受影响的道理?
万物都有波动,波动里头影响更大的是起心动念——思想的波,心波,这个比物的波影响力还要大。鬼神他没有色相,他有起心动念,他有念头,那个念头的波动之强,不亚于我们,甚至比我们还要强大。
从什么地方可以见到?有许多同修晚上睡觉做恶梦,梦到鬼,梦到妖魔鬼怪,吓得一身冷汗,这就说明他的波比你强,你在他的磁场里面受他的支配。还有同修梦到压鬼,全身动弹不得,这什么原因?他的波比你强大...(●[净公上人·开示集九]做好事,不需要人称赞)


...它的匾额不是写金銮殿,而是写著「太和殿”,太和殿后面叫“中和殿”,中和殿后面叫“保和殿”。诸位想想它的命名,三座大殿都用“和”命名,由此可以看出清朝的帝王,用什么来统治天下、统治国家呢?用“和”啊。传至末代家族不和、朝野不和,不和就亡国了。如果他继续维持太和、中和、保和的精神,恐怕到今天还是大清帝国,中国人也不会受这么多的苦难了!。所以“和”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大家在一块聚会,一定要注意这一个字。
世尊为我们说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无量的法门,并不是叫我们统统都要修学的,是因为要适合各种不同的根性,也就是要适合各种不同见解和需要的大众们,因此,后来演变成许多宗派,支派就更多。佛法传来中国,一共建立十个宗派,就是因为大家喜爱不相同。喜欢华严经的人建立一个道场,专修华严。喜欢法华经的,再建一个道场,专修法华。由此我们明了,古代的寺院、丛林,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专科大学。这是大家喜爱、见解、思想都一致的。绝不是一个道场里面,今天学这一样,明天学那一样,那是一样都不能成就的。所以佛法无论那个法门,成就与否都在“专”。中国古时教学,教导童蒙念三字经,三字经上说:“教之道(教学的道理),贵以专。”何况无上甚深的佛法,不专那里能成就呢?因此,集合志同道合的人,都修这一部经典,都修这个法门,所贵的就是“专”,这个道场就是专宗修学的道场。这样彼此互相在一堂切磋琢磨,勉励精进,才会有成就。
我们修净土,净土宗所依的经典是最少的。古时候只有“三经一论”,现在则是“五经一论”。这五经是清朝咸丰年间,魏源居士将华严经最后的一卷《普贤行愿品》列在三经之后,成为四经。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将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列入四经之后,成为五经。我们以这个为例子,我们这些人喜欢无量寿经,那些人,喜欢阿弥陀经。你想想这两种人能不能合在一起呢?合在一起就不能和合。这个要念无量寿经,那个偏偏要念阿弥陀经,这就必要建两个道场。净土宗同一个宗,为什么要分那么多道场?哦!原来如此。再说同依一部经,譬如我们同依阿弥陀经,有人依照莲池大师的疏钞修学,有人依照蕅益大师的要解,这两种人所依据的解释又不一样。如此,同样依阿弥陀经修行的,还得要分两个道场,这才是真实的“见和同解”的道场。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修,才能够成就。即使我们同样依一部经,同样依一家注解,而念诵的方法不一样;有人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念得很慢。有人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得很快、很急,这两种人要在一起共修也有困难。这才晓得从前佛家道场之庄严,使人进入山门,肃然起敬。道场里同学道友,只有一个看法、一个想法,修行依照一个法门,一点都不乱。这才警觉现代人学佛为什么不能成就!现代的道场,今天请甲法师讲这个法门,明天请乙法师讲那个法门,就是一个道场里面,一起共修无量法门,他怎么会不磨擦呢?怎么会不冲突呢?此事太难,佛都办不到,何况凡夫!可见“见和同解”是道场基础的基础,大众才能真得到共修之大利。
一个团体,大众的想法、看法是一致的,兴趣、目标相同,这就能和合了,就能组成一个僧团。如果有不相同的,宁可另外再成立一个僧团,不要在一起共修。一起共修,彼此一定有妨碍,彼此都不能成就。所以佛开无量无边的法门,用意就是要使各种见解、不同思想、不同兴趣的众生,人人都能够成就。这是佛法的伟大、周到,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法门平等”。佛绝不勉强人,叫他要修某一法门。你看观经,韦提希夫人感到这个世界太苦了,想生佛国。佛没有介绍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是把无量无边诸佛刹土,统统展现在她面前,让她自己选择(自己选择才适合自己的兴趣啊)。我们凡夫往往勉强人,我学这个法门好。嘿!你也来学吧!一定要拉他(他未必对这个法门有兴趣)。进来了之后,想法、看法、意见多多,都不一致,团体往往因此受到伤害,这是学佛人应当警觉的。最好把大乘佛法普遍介绍,你欢喜那个法门就学那个法门。我们这里是净土宗,喜欢念佛就到我们这里来,看看合不合适。喜欢参禅的,那位法师是修禅宗法门。喜欢学密的,某上师传密教法门。统统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不一定统统拉到自己这里来。法门平等,皆是佛陀大慈大悲屈应机宜而建立,应相互尊重礼赞,这才是“见和同解”。
第二、“戒和同修”。大家既是同住在一起修学,总要订一个规矩,如果没有规矩就乱了、没秩序了。当然同住规约里,必定包括佛所制定的根本戒。这就要看,是在家的僧团还是出家的僧团。在家的僧团是以五戒为基础,出家的僧团是以比丘戒跟比丘尼戒作基础,再加上大众现前生活共住所必须要遵守的一些规矩。这在我们一般讲,就是寺院的“常住公约”。由一两个人起草,然后在会议中大家讨论,最后议决通过,住在道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遵守。常住公约中,也包括国家的法律。学佛必须要守规矩、要守法律。人人都能够奉公守法,这个团体就不会有争论了。也就是说,团体中人人地位平等,并无特权阶级。所以佛教的僧团是民主,是持戒守法的团体。
第三、“身和同住”。就是大家住在一起共修。道场的建立是成就每一个共修的份子。目的在此;绝对不是逃避社会责任,到佛门里讨生活的。如果是这种观念,那就完全错了。接受十方供养如何能消!这个罪过是无量的,且要还债,佛在经中讲得很清楚。共住不只是同住在一个道场,如每一个人有一个房间,或像现代生活富裕的地区,一个人还有个套房,这样舒适的生活环境修行能不能成就呢?恐怕一个都不能成就。为什么呢?地藏经上讲:“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人,无始劫以来迷惑颠倒,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恶习气太多、太重了。大家相聚时,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举一动还像个样子,规规矩矩的,还能守法。如果房门一关,没人看到,就随便了、放逸了,毛病百出了。白天修行,晚上放逸,功行尽失,成就困难了。佛陀大智深知此事。那么共住要怎么住呢?睡通铺啊!晚上都睡在一起。白天、晚上都不可离开大众,睡觉也得老老实实,也得乖乖的,也不可以随便,这是依众靠众的精意。所以寺院丛林,你到寮房(卧室、寝室)去看看,皆是通铺,一个人一个铺位,每个铺盖叠得整整齐齐的,像军队一样;比军队还要严格,比军队的纪律还要好。住在道场,过这样的生活,陶冶人的习气,以戒、定、慧三学改造心行,那才真正称得上修行。在寺院丛林里面,什么人有一个寮房呢?当住持的、做执事的,因为他的事务繁多,他的生活起居不能跟大众一样(大众像学生一样,那是非常规矩的)。执事要办事,替大家服务的,他们才有个小房间。住持的房间叫“方丈”(方圆一丈),房间都很小,并不是叫你住得很舒服,目的是不...(●[净公上人·开示集九]做好事,不需要人称赞)


...来做校长、老师;让他们在这里教导这一方众生是一样的道理。佛家的道场就是学校,所以无论是国家供养,或是地方大众捐助,凡是居住在道场的,不论是什么身分,在物质享受上决定平等,这叫“利和同均”。
道场里,六和敬一条都不能少,否则就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僧团,也就不是佛的真正弟子。如果我们依世间法来讲,所谓“家和万事兴”。国家能和,再强的敌人也不敢轻易的欺侮!为什么呢?上下团结的力量太大了。六和敬,小而家庭、公司、社团,大至国家,只要做到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三条,没有不兴旺的。见和同解,大家便能同心同力,建立共识;戒和同修,人人守法;利和同均,在生活享受上尽量接近平等,不要差距太大,以免人心不平、社会动乱。为什么呢?因为贫困的人,看不惯富人的享受,就会抢劫、造反,动乱就会出现。目前就商业方面来说,没有人能够超过日本。日本商社从战后兴起,时间不算长,今天跃居世界第一位,凭什么?他们就是做到这三条。世界各国,在工商业无法和日本相抗衡就是没有这三条。在日本,商社公司亏损了,高阶层的人不发薪水,基层员工照发。你说员工他怎能不感恩心服呢?员工有意见,绝对不罢工,照常上班,只在头上扎条白布,表示“我有意见,我要反抗你”。老板看到,便赶紧开会、沟通、协调。如此,问题解决了,生产也不延误;所以日本能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就是做到六和敬的这三条。日本人的长处很多,我们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训,他们还能保存,还能做到,而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完全都鄙弃丢掉了,这是我们这一代真正对不起列祖列宗的。看看当今的日本,我们应该感觉到非常的惭愧。
前两周,我在亨斯维尔,有一位同修来问我,他说他想结婚,问我应该找什么样的另一半。我告诉他:“你要找另一半,一定要找一个见和同解的,如此,两个人奋斗努力的方向、目标、兴趣都相同,彼此互相帮助,家庭一定会美满。”我再说:“不可以只谈爱情!爱情是无常的!今天你爱他,他爱你,一旦结合,双方毛病都露出来了,两人不再相爱,家庭悲剧不就产生了!那无常的虚情假意,是绝对不可靠的。”由此可知,家庭也要建立在六和敬的基础上,才有真正的幸福。不懂得这个道理,要想一生幸福快乐、家庭美满,是非常不容易的。





●[净公上人·开示集六]一口气不来,就是第二世
一口气不来,就是第二世
佛当年在世,问学生们,人命在几间?学生也有聪明的,答复得也很好,“人命在呼吸之间”。佛点头,对了,一口气不来,就又轮回去了,所以不要觉得,我现在还年轻,我将来的时间还很长。
黄泉路上无老少,我们到墓地、到寺院里面的骨灰塔去看看,十几岁、二十岁的人很多。“人命无常”,我们自己一定要提高警觉心!有一天命光,好好地修一天;有一个小时命光,好好地修一个小时,这才叫懂得现实,这才叫有智慧。
人生荣华富贵、金银财宝,都不值得一顾,最重要的是光阴。光阴糟蹋掉、浪费掉,那才叫真正可惜!我们要抓住宝贵的光阴,认真修行,信愿持名。一天认真修学,我这一天没有空过;一年认真修行,我这一年没有空过。
生命很脆弱,随时会失去,一旦无常到了,真的是措手不及!所以,不要以为我将来还有多少年好活,没那回事情!佛在经典里面常常提醒我们,“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第二世,这是我们时时刻刻要警惕的!





●[净公上人·开示集六]修行修什么
修行修什么
我们今天求佛,好像佛菩萨都没有感应。其实有,你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你烦恼太重、你妄念太多。如果你能把妄想、杂念放下一些,让你的心清净,那你就很明显地感到。由此可知,修行修什么?修清净心、修真诚心。
千万记住,贪嗔痴慢不能增长,为什么?贪嗔痴慢是三恶道的心。贪心是饿鬼,嗔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傲慢是罗刹、修罗。
如果自己还有贪嗔痴慢的念头,就要痛改前非;否则的话,人命无常,佛经上讲“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你有没有想到,一口气不来,来生会到哪里去?要晓得,这才是大事!其他的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你这一口气不来,你来生到哪里去?西方极乐是你向往之处,你未必能去得了,什么原因?你烦恼太重,业障太重。自私自利的念头太重,这是大障碍!我这么多年来常常勉励同学,你要想入佛门,首先一定要放下“自私自利”。
要想入佛门,我教人放下十六个字,这讲了几十年。放下哪十六个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嗔痴慢”这十六个字。
这十六个字,只要有一个,你就入不了佛门!换句话说,这十六个字,只要有一个,极乐世界你去不了。所以自己想想,有没有资格到极乐世界,不就很清楚、很明白了吗?
经听多了,真听进去了,你自然就觉悟,就晓得怎么修法,不再迷惑颠倒,不再自己欺骗自己。欺骗自己,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别人欺骗我们无所谓,没有关系,自己欺骗自己,这个麻烦可就大!
别人欺骗我们,我们欢喜接受,这是消业障;自己欺骗自己,那是造罪业,那不是消业障。自己欺骗自己,还欺骗别人,这叫自欺欺人,那业障更重!





●[净公上人·开示集六]念佛时不出声,心有阿弥陀佛,这是否叫心念佛?
问:念佛时不出声,心有阿弥陀佛,这是否叫心念佛?
净公上人答:这样念很好。你不要分别,不要说心念佛、口念佛,不要去分别这个,很好,心里面有佛。因为念佛本来就有很多种,有出声念...(●[净公上人·开示集九]做好事,不需要人称赞)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