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不可得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129131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1-29 13:03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不可得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129131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不可得的讲记敬摘点滴


...『等空之心』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跟虚空法界一样大。可见得,前面的比喻的确只能比喻一个彷佛。前面讲的空日,不但日光有限量,虚空也有限量。为什么说虚空有限量?这个虚空是顽空,不是真空。你看禅家讲,粉碎虚空。那真空怎么能粉得碎?大乘佛法里头常说,「觉后空空无大千」,这大千世界都没有了,可见得,大千世界是有限量的,虚空是有限量的。这个事情,佛在《楞严经》里面说得很详细。但是真空就不一样,真空,我们见不到。为什么见不到?因为我们的心是个妄心,不是真心,所以你就缘不到真空。什么时候你才能缘得到?一般大乘佛法里面说,几时你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你所缘的跟诸佛如来的境界就相同。那个时候才是「等空之心」,才是真如法界,这是佛法最高的原理原则。无论佛法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都是以这个目标为我们修正的终点,都是要达到这个目标的,所以法门才是真正的平等。一定要用平等心,才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我是一再在讲席当中劝勉同修,一定要用平等心,不可以有高下;我这个高,你不如我。为什么不可以有这种心态?诸位要晓得,这个心态障碍你修行证果。譬如说,我们念佛人,障碍你得一心不乱,这麻烦大了;学密的人,障碍你三密相应;学禅的人,障碍你明心见性。你要晓得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是教我们修平等心。平等心从哪里修?就像《华严经》上,五十三位善知识。一定要自己谦虚,尊重别人,平等心才会现前。平等心是真心,平等心就是清净心。心里面稍稍有一点高下,你的心不平等、不清净。换句话说,禅宗里头常说,向上一着,你永远没分;我们念佛法门讲一心不乱,你这一生不能证得。由此可知,清净平等是多么重要。

  这个地方所讲的真界,就是能证的如如之理;所说的『心』,就是能证的如如之『智』。心是智,可是这个理跟智是一,不是二。如果是二法,这又不平等,里面又发生问题了,要记住佛法是不二法。在这个境界里面,理跟智是一,不是二。所以心就是境,境就是心,心境不二,心境一如,这样才能够入这个境界。所以后头引这个:

  【三昧经云。等空不动智也。】

  『等空』之心就是智慧。般若智慧这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正是佛在「现相品」里面所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这就是如来智慧,统统都有的,很可惜的,我们这个智慧现在失掉了。怎么失掉?「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的大病就是妄想执着。去了妄想,去了执着,如如智,如如理,统统现前。千经万论把这个事实真相告诉我们,无量法门都是教给我们除妄想、除执着的方法而已。所以这里头哪有高下?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不值得我们尊敬、不值得我们赞叹的,这是应当的。再看底下这一段: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

  前面讲了这一番的大道理,文不多,真的把宇宙人生体相作用都叙述一个概略。现在要介绍这部经,《华严经》到底是讲些什么?

  【即穷斯旨趣。尽其源流。】

  原来《华严经》就是说明这一桩事情。简单讲,就是宇宙人生的实相,真实相状,说明宇宙万有的本体、现相、作用。从前方东美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告诉我:《华严经》是全世界最好的一部哲学书。他说古今中外讲哲学书里头,没有《华严经》这样完备,这样的圆满。他是个哲学家,他用哲学的观点,认为这是全世界最好的一部哲学书。

  这大经就是全经太长了。我们今天念这疏钞,《行愿品疏钞》,这一品经不长,但是这个批注,疏是清凉大师著作的,钞,是清凉学生,宗密作的。钞是解释疏的,就是把老师的批注再加一次批注,批注的批注。疏是解释经的,批注经的;钞,是批注疏的。连疏带钞我们这一看,给诸位说,就是大《华严经》的浓缩。虽然这批注的批注,这里面的意思是无有穷尽,与《八十卷》大经,这大疏钞,两个一比,给诸位说,是不增不减,只是文字上有详有略,义趣是不增不减,这是真正不可思议。所以人家问你《华严》说什么,你就能讲得清楚,《华严经》的内容是说了些什么。

  【故恢廓宏远。包纳冲邃。不可得而思议矣。】

  我们看底下这段批注。这一段在序文里头是属于第二大段,前面是第一大段,这是第二大段。

  【别叹此经。】

  这是赞叹本经。

  【以申旨趣。】

  《华严经》的宗旨,《华严经》的归趣,这个地方为我们叙述出来了。

  【文中三。】

  这分三个小段。

  【一标叹。二释叹。】

  『释』是解释。

  【三结叹。】

  我们念的这段就是第一个小段『标叹』。

  【今初。】

  这一段是第一段。

  【斯者。指如上融摄旨趣也。】

  『斯』,这一个字指前面这一大段所说的。

  【良由穷此融摄旨趣。故得恢廓宏远等。】

  『穷』是穷尽的意思,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追根究柢、彻法底源。在整个法界里面,确实是互融互遍,这前面我们读到过;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华严》里面所讲的十玄。十玄门到后面玄义里面我们可以读到。从这个意思,能够看到整个法界是交融的,真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我们自己即使动一个很微细的念头,都跟整个法界交融,这是讲意念。我们整个身体微微有所动作,也与整个法界交融,这是真正不可思议。不是深入大经细心去体会,你不晓得这种不思议的境界,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底下讲『恢廓宏远』,这里面都有简单的解释。

  【恢。谓旷荡。廓空也。宏大也。今云宏远。则周遍义。】

  『恢、廓』是空旷,就是虚空的意思。『宏』是大,『远』是周遍的意思。

  【包纳。则含空义。即当法界观中第三周遍含容观也。】

  这是讲『包纳』。

  【冲谓冲深。邃谓幽邃。】

  『冲邃』,冲邃是深远之义。末后这『结叹』是:

  【不可得而思议者。】

  理深,不是我们思惟想象能够达得到的。没有法子想象,愈想愈讹。为什么?你思惟想象是落在心意识里,心意识没有办法达到这个境界。《唯识论》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第六意识的功能非常广大,向内缘可以缘到阿赖耶识,向外缘可以缘到虚空法界,但是就是没有办法缘到真性。不能缘到真性,这华严境界他就达不到。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了。所以这个境界要如何契入?要靠定功,甚深禅定,像《楞严》里面所讲的,首楞严大定,这个心定了。定到相当程度,是豁然开悟,一切明了通达,就是心跟境一下相应,相应就是开悟。那不能相应就没有法子,所以这一定要靠定功。定,实在讲就是根本智。般若无知,无知之智是根本智。我们今天学佛犯了很大的一个毛病,就是求知。这一求知,这个知是什么?是世智辩聪,不是佛法里面讲的智慧,这个大家千万要认识清楚。

  佛法里面讲的真实智慧是从定里面生的,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我没有定,我的智慧很高,这要觉悟,这个智慧是世智辩聪。这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哪一个法门,不能违背这个原理,我们念佛法门也不例外。念佛法门一定要得一心,一心不乱里面开智慧。所以修行人,没有别的,就是修定。我们讲席当中也常常提醒诸位同修,说八万四千法门,不过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道,修什么?统统修定,没有一样不是修定的。如果不是修定,那就不是佛法;如果是佛法,决定是修定。所修的目的是相同,所用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所以才说法门平等。不管你用哪个方法,用什么样的手段,记住统统是修定。定能开慧,慧才能入不思议境界。所以这个甚深之理,无边之事,这一下就通达明了。这底下说:

  【理深事广。俱不思议。】

  『理』也不可思议,是『事』也不可思议,

  【况一多即入。】

  一能入多,多能入一,一多相即,一多不二。

  【故宜词丧虑绝。】

  这一句好。『词』是言词,言词说不出来;『虑』是思想、思惟,思想想不到。连想都想不到,你还能说得出吗?当然说不出。所以大家一定要明了佛说法的事实。佛有没有说法?佛是绝对没有说法。为什么没有说法?「词丧虑绝」。佛怎么说?佛所说出来的还是言词,还是诱导。佛说法,就好像我们走路看的那个指路牌一样,只能做到这个。我们循着这个指路牌走,你就能达到你的目的地,你就能入这个境界。所以这个真的境界说不出,也想不到。你要循着这一条佛的路线,你去契入,佛能给我们做到的是开示。佛帮我们忙,只帮到此地,悟入靠自己。悟要智慧,没有智慧不会悟。不悟,就没法子入,入是相应、相契了,契合,契入。也就是我们佛门俗话讲,证得了。所谓证得,就是你的心与境界融合成一体,那叫入。真正到心境一如,就是这个境界,这才叫入。我这个心境当中还有隔碍,没有一如,这没入。不但我们今天没入,悟也没悟。为什么?成天打妄想,怎么会开悟?这四个字就是通常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词丧就是言语道断,说不出;虑绝就是心行处灭,就入这个境界了。禅家说,「起心便错,动念即乖」。你起心动念就错了,不管你起什么心,动什么念。所以禅堂里面教学,老师拿什么东西教?拿香板教学。你一起心动念,香板就打下去;你一开口想问,马上就把你嘴捂住,打你几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你还开什么口?你还有什么好讲的?往往在这个时候一下就悟了,一下就觉悟了。原来这个事情,真的,想不得也说不出。

  所以禅宗教学好教,不要讲课,拿个香板就行了。你一动念头,就好好的供养香板。可是这个在后世的流弊就可怕了。当年教学是非常有效果的,多少人在香板下面开悟,大彻大悟,后来就装模作样了。有禅堂,我也可以到禅堂去当堂主,为什么?看到你想讲话,打你几下,这还不容易吗?但是怎么打也开不了悟,冤枉挨打了。所以这要看在什么时代,什么样的人物,他用这个手段,行。今天我们用这个手段不行,打死了也开不了悟。这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一种法门。这个法门不是不好,真的过去用这个法门成就的很多,现在这个法门,很...(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讲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