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迷信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1281638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1-28 16:39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迷信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1281638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迷信的讲记敬摘点滴


...掉之后,等级没有了,那就是究竟佛果,真平等;佛佛道同,真平等,没有阶级了。这是说明一真法界、十法界、三途六道怎么来的。只要起心动念有我,这是我所有的,你的妄想、分别、执著全了,你还能脱离六道轮回吗?诸位从这个地方真正契入体会,那你是真的觉悟了,你不是假觉悟。觉悟了就超凡入圣,圣就是觉,凡就是迷,凡夫就是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不谈,分别执著是凡夫,舍掉分别执著就是圣人,就是佛菩萨;佛菩萨跟凡夫一念之差,你把念头换过来就超凡入圣。
谁能转过来?在自己,你肯不肯转?你肯转过来,马上就变了。我明白这个道理我转了,李木源居士明白这个道理,他转了。转过来之后,我们为一切众生服务,一切众生是我们的主人,一切众生是我们的老板,我们是当小伙计替他服务。无我,我们才真正得佛法的受用,把业力转成智慧,把业力转变成能力,佛家讲的神通道力,就在念头上一转,业力就转过来了。通常我们讲愿力,把业力转成愿力,业力很大能障圣道,愿力很大能成圣道,为什么不转?如果不转,无量劫中还要搞生死轮回,没完没了,何必惹这个麻烦?后面经文接著还有几句重要:
【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这几句要记住,常常提醒自己,不要以为没有报应,那是你自己搞错了。再微弱的一个恶念都感受果报,所谓是‘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什么时辰?缘不具足,时辰是从缘上讲的;缘具足,果报立刻就现前。诸位如果很冷静,平心静气来观察世界,现在这个果报叫现世报,报得好快,就在眼前。我们要想真正救自己,诸位必须要知道,生命无所谓,不足惜,我们在世间能活几年,百年岁月弹指之间。我是九岁离开老家,距离九华山很近,我离开那个时候那些形象,记忆都很清楚,就像昨天一样。可是那个时候故乡的长辈、亲戚朋友,十之七八都不在了,小时候的玩伴都没有了。人生一场空、一场梦,这个梦要醒悟过来,醒悟过来就是回头是岸,要在起心动念上下功夫,不起一个恶念,念念为众生的褔报,我们全心全力造褔让众生享福,这个好,不要自己去享褔。这样的人决定成就,这样的人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勇猛精进、勤奋不懈在造褔,帮助社会、帮助大众。自己的生活过得很清苦,一点不浪费,懂得节俭,用一分钱总想著,想这一切苦难的众生,我能省一分,他们就多一分受用,常常有这个观念。
佛在经上说,世间一切修行人为什么修行得不到结果?都是妄想、分别、执著太多了,一个念头接著一个念头。经上给我们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那是讲微细的念头。就是很粗的念头都不得了,从早到晚多少念头生灭?我们自己能够觉察得到的。前念灭了,后念接著立刻就生,这里头都有因果,一念善就是善果报,一念恶那就是恶报。不要说是言语造作,那个果报更严重,起心动念统统有果报。所以菩萨在此地,劝导我们、勉励我们、警策我们,“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到你受报的时候后悔来不及了。底下几句话说得很明白: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果报自作自受,什么人都没办法代替,诸佛如来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代你去受报。如果能代,佛菩萨都代了,没有办法代,这是自己作自己受,境界是自己变现出来的。正如章太炎居士所说,我听朱镜宙老居士给我讲,朱老居士把这些事情写在书上,他有几样著作。章太炎是他的岳父,这不是假话,他在早年是学科学的,他不相信佛法,老岳丈学佛跟他讲这些故事,他听了的时候以为都是迷信、都是寓言。他是中年以后,抗战期间他住在重庆,晚上走路遇到鬼他才相信,他自己没有亲自遇见,别人讲他都不相信。他跟鬼晚上一起走路,走了半个多钟点,这时间很长不是短时间。走半个多钟点他忽然想到,这个女人半夜怎么一个人出来走?这么一想的时候寒毛直竖,再一看前面那个人有上身没有下身,这吓死了。这一吓的时候,前面这个人影子没有了,他是这样信佛的。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的,亲身经历的,这些人不相信。所以以后想想早年老岳丈讲的事情,他就想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章太炎讲地狱里面受这些苦楚,他总觉得太不人道,太残酷不人道,很多地狱应当废除。阎罗王听到他这个建议?也不说话,派两个小鬼带他去,到地狱现场你去看。小鬼带他去,走了很远,到那个地方了,指给他看,他看不到。才恍然大悟,佛经上讲得没错,业力变现的,你没有这个业力见不到。经上讲地狱只有两种人:一个是造作罪业的,他受报,变现这个境界;另外是菩萨,菩萨有能力到地狱去度众生,他能够见得到。不是度地狱的众生,不是到地狱受罪这两种缘,地狱在面前见不到。所以这才晓得,不是阎罗王造地狱给这些人受罪,不是,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境界。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然后才晓得父子至亲也没有办法代替,自己一定要承受。再看下面经文:
【我今承佛威力,略说地狱罪报之事。唯愿仁者,暂听是言。】
地藏菩萨很谦虚,实在讲地藏菩萨太伟大了。法会开始的时候十方诸佛都来与会,比华严法会还殊胜。华严法会上我们所看到,当然一切诸佛都来了,他不是用佛身,他是现种种不同的身分来参加。地藏法会是佛以佛身来示现,一切诸佛都参加这个法会。地藏菩萨是佛的老师,诸佛的老师,他在此地他这么谦虚,“我今承佛威力,略说地狱罪报之事”。不敢说我知道这个事情,这事我知道太清楚了,我告诉你就行了,现在人一定是这种态度。确实他知道得很清楚,他这个说法教导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要谦虚、要恭敬、要忍让,这是性德。念念之中要降伏自己的烦恼习气,贪嗔痴慢是烦恼、是造业。所以我们在经上看到,他们的言语、他们的表态,用意都非常非常之深。普贤菩萨何等人物,都是如来倒驾慈航示现的。“唯愿仁者,暂听是言”,这个话多么谦虚、多么恭敬,这是教给我们平常处事待人接物谦敬。
【普贤答言,吾已久知三恶道报。望仁者说,令后世末法一切恶行众生,闻仁者说,使令归佛。】
这两位菩萨一问一答,目的是教我们这些造作罪业的众生回头是岸,真正皈依三宝。皈是回头,真的回头,依靠佛的教诲去生活,依靠佛的教诲去工作,这叫皈依。经上所说的哪些教导我们应当要做的,我们认真努力去做,哪些事情决定不可以做的,我们一定要断除,这才叫皈佛。
【地藏白言,仁者,地狱罪报,其事如是。】
后面又为我们略说了十四种。
【或有地狱,取罪人舌,使牛耕之。】
这就是拔舌地狱。
【或有地狱,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狱,镬汤盛沸,煮罪人身】。
这就是俗话讲的油鼎,下油鼎。
【或有地狱,赤烧铜柱,使罪人抱。或有地狱,使诸火烧,趁及罪人。或有地狱,一向寒冰。或有地狱,无限粪尿。或有地狱,纯飞疾鑗。或有地狱,多攒火枪。或有地狱,唯撞胸背。或有地狱,但烧手足。或有地狱,盘缴铁蛇。或有地狱,驱逐铁狗。或有地狱,尽驾铁骡。】
地狱的名号前面说过,这个地方是说受果报的这些罪人,在地狱里面受果报的状况。第一句,这个果报,两舌、恶口、妄语、绮语,造作这些罪...(●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善不善业,善不善业就能够改变这个形相;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改变是不知不觉的在改变。不是你想,我想变个牛,它为什么不变个牛出来?那是你打妄想。你一念善,确确实实影响山河大地,依报随著正报转,说得贴切一点,你一念善你的容貌就善,你一念恶你容貌就恶,相随心转。不但相随心转,身体体质也随心转,再扩大到外面山河大地依报,依报也随心转;依报随著正报转,就这么个道理。所以我们塑造佛菩萨形像,这就是给我们善心善念做一个增上缘,我们见到佛像、见到菩萨像,善心善念生起来了,这个功德利益在此地。
“瞻”就是观像念佛,念佛法门里头四种念佛。看佛像,看佛像心里面就会生起这一尊佛、这尊菩萨,他一生的行谊。所以看地藏菩萨就想到,菩萨累劫所发的大愿我们要效法,想到菩萨在过去生中作婆罗门女、作光目女,看到自己的家亲眷属造作罪业堕落三途,她怎样发心去救拔他们。再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家亲眷属不懂佛法,也造许许多多罪业,也堕三途,我们有没有发心去救拔他们?瞻礼里面生心发愿,如果见不到佛像把这个事情忘掉,所以塑造佛像放在那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如果你真正明白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什么?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父母、家亲眷属;我们有过去生,过去无量劫。无量劫中生身父母、家亲眷属不知道有多少,现在散布在六道、散布在十法界。在四圣法界的、在天道的,这个好,没有问题。如果一些还散布在六道里面、在三途里面,苦不堪言,我们有没有生起救护这个念头?佛在经上说这话是真的、是事实。我们凡夫只认得这一生的父母,前生的父母就不认识,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是我们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们看到一切众生受苦受难,就要把他当作自己父母亲属在那里受苦受难,救拔的心愿自然就生起来了。迷人看到别人受苦受难,好像与自己不相干,这是他不知道诸法实相。菩萨知道,凡夫不晓得,地藏菩萨清楚,所以看到一切受灾难的人就如同身受,慈悲心才能真正生得起来,决定不能够说坐视不救,没这个道理。
我们在讲席当中,也跟诸位报告过,关怀、爱护、救护的心愿决定是有,可是在事实上有我们达不到的地方,这就是讲有障缘、有障碍。今天我们看到全世界,有受水灾的,有些地方旱灾,有些地方地震、海啸,种种天然灾害;还有人为的战争、屠杀,天灾人祸。被杀的人很可怜,杀人的人也可怜;杀人造极重的罪业,他造这个罪业,将来要堕三途。不但将来堕三途,将来还要还命债,不是说杀了就没事了。你这一生杀他,来生他再作人再杀你,生生世世杀来杀去没完没了,你说多可怜,多么悲惨。这一个事实真相佛菩萨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也只有佛菩萨明白。我们学佛听了佛的教诲,读了佛的开导,我们也逐渐逐渐醒悟过来,逐渐逐渐也明了事实真相,于是也能像诸佛菩萨一样舍己为人,为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为众生服务,真正做到大公无私,尽心尽力。这种大慈悲的悲愿,大慈悲的行持,是得力于佛的教诲。可是我们是凡夫,烦恼习气很重,常常把佛的教诲忘掉,自己内心里面是非人我、贪嗔痴慢,外面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的诱惑,这个力量很大,时时刻刻我们把这些善心善愿忘掉了。随顺恶缘又起恶念,起贪嗔痴的念头,跟著外面诱惑走了,又造罪业。谁来提醒我们?唯有靠佛菩萨形像。
所以为什么祖师大德劝勉学人,学佛家里头一定要供养佛像,供佛像的目的何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意在此地。不是把他当神明来膜拜,祈求他保佑你升官发财,不是,那就真正搞迷信了。供地藏菩萨,时时刻刻提醒你,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时时刻刻提醒你,要救度一切苦难众生,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一尊形像供养在那边无量功德。这是对一个学佛人来说的。不学佛人来说利益也很大。佛法当中常说,听佛菩萨的名号,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无论你是有心无心、有意无意听到佛菩萨名号,金刚种子就种在阿赖耶识里面。耳闻有这个利益,眼见同样的利益,你眼睛看到佛菩萨的形像,看到书写的佛菩萨名号,那是一历眼根也是永为道种。这个利益这一生当中没有得到,来生、后世再遇到缘,他这个种子就起现行、就管用了。这是说对于不信佛法的人,也有殊胜的利益。
你要说今天全世界哪个人不学佛?我看到各个人都学佛了,我看到欢喜。我看到什么?基督教学佛了,天主教学佛了,伊斯兰教学佛了,犹太教学佛了,都学佛了。为什么?他口里头都知道佛。尤其是现在天主教带头,现在听说基督教的牧师都看《大藏经》,你说这个善根种下去多么深厚。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外教的这些信徒、牧师、阿訇,我都合掌称菩萨,他是真菩萨,不是假菩萨。我们这个形象他一见到,佛的念头他就生起来了。所以诸位要晓得,出家人功德很大,破戒的功德都不得了,你都没有办法比。你这个形象出去,人家心里头佛菩萨的念头,怎么会生得起来?生不起来。可是我们头一剃穿上这个衣服,走到那里去就能教一切众生心里面,生佛的念头、生菩萨的念头,所以外面走一趟多少人种了善根?出家人为什么称为三宝之一,宝就在此地,谁能比得了?持戒、破戒另当别论。单单就是讲,让一切众生生起佛菩萨的意念,这一个功德就不可思议。
你要果然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地方注意善男子、善女人,他塑造菩萨形像心愿之广无量无边,这一尊形像度一切众生。他修这样殊胜的功德,一百次往返三十三天不堕恶道,这个利益不算太大,跟他的修功相比他应当得到,我们还有什么怀疑的?所以理明白之后,看事就不怀疑了。前面超越三十劫罪,这个地方一百次生三十三天,三十三天是忉利天享天福,不堕三恶道,这是塑造菩萨形像之福。下面他还有余福,“假如天福尽故”,天上的享福享尽了,一百次,这个一百次福享尽了,他还有余福。这个余福,“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到人间来还享人天的福报,人间福报最大的在古代这帝王。今天一般人不肯深究其中之理,迷于民主,大家赞叹民主,现在潮流如是,我们反对民主那还得了!其实真正有学问的人,他将古代帝制跟现在民主制度做一个细细的比较,帝制那个时候好处多,民主利益比不上帝制。诸位如果细细的去读历史,细细的去观察,君主固然有弊病,民主里面就没有毛病吗?各有利弊。
你要用很冷静的头脑去思惟、去观察,这个世间要找一种制度,只有利没有弊,找不到,不可能。再好的一个制度,儒家说得好,‘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总在人为。佛家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确实真的是究竟圆满,但是弘扬佛道也要靠人。如果这个人没有德行,他弘道这个道就变质了;道本身没有过失,到他手上就变成有过失了。这些道理决定不可以说人云亦云,我们听人家说要仔细去思惟。在古代,我非常欣赏古时候的制度,这一点也受方东美先生的影响。方先生是最佩服《周礼》,他前后总给我讲过十几遍,他说《周礼》是全世界古今中外最好的宪法,《周礼》是周公订的。周朝后代的子孙,如果完全根据这个法去做的话,不会亡国,制度太完美了。方老师说这些话,目的是希望我去读这部书,可是这个书我翻了一翻,翻...(●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是转自己业报之身,成如来最殊胜的身相。再看底下的经文:
【除非慈愿力故,要受女身,度脱众生。】
这是愿意用女身度脱众生,也能够随意满愿。注解里面注得好,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佛的母亲,也是诸佛再来的,不是普通人;应以女人身得度,他就现女人身。他的愿跟别人的愿不一样,摩耶夫人的愿‘永为千佛之母’,他发这个愿,发愿做佛的母亲。底下注得好,‘此以顺爱法门,度众生也’,众生情爱很深,顺著你的情爱来度你。这是‘四摄法’里面的同事摄,佛与法身大士他有这个能力,真正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下面又举个例子,《华严经》婆须密多女,在《四十华严》叫伐苏密多女,这是译音不相同。婆须密多示现的是什么身分?我们现在社会上讲妓女的身分,他示现的是妓女身分,广度众生,凡是跟她接触的都被她度脱了。所以你说哪一法不是佛法?哪一种身分不是菩萨?菩萨哪个行业都化身,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菩萨在其中、都有佛在其中,我们凡夫不认识。
末后他结论说,‘并以慈爱三昧’,在现相、在作用里面是慈爱。内里面清净无染,就像宗门里面所说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他心地清净平等觉;外面示现的是慈爱,这叫慈爱三昧,他以这个愿力示现女身。底下说‘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他里头是不是有贪爱?没有,他是度这一些情执深重的众生,帮助他们成佛,帮助他们离贪嗔痴,帮助他们觉悟;他有定功,他有智慧,他有善巧方便。如果定功、智慧、方便不到这个程度要去学他,那好了,那准到地狱,这是功夫不到决定不可以学习的。所以菩萨的四摄法,我常常劝同修们,前面三种可以学,后面这一种要看看自己的能力。后面是同事,前面是布施、爱语、利行,这没有问题,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最后这一条一定要看自己的智慧、定力才行,不可以随便学习。
【承斯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万劫,不受女身。】
供养里面虽然讲事,说事你一定要明理,说理你一定要懂事,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决定不能偏在一边,偏在一边都是错误的,你把佛的意思完全曲扭了。过去李炳南老居士教导我们讲经,他老人家常说,说事的经难讲,譬如那些经?《地藏经》、《阿弥陀经》,它讲的是事,这些事讲得你能让人相信吗?所以讲这些经很难很难。什么经最好讲?《金刚经》最好讲,讲理讲得你会点头,你不能不信。说理的经好讲,《楞严经》好讲,讲事的经难讲。所以讲事必须把理说透彻,事人家才能相信;讲理的经一定要把事讲明白,理才落实到事上,才能够有受用,否则的话变成玄谈,理虽然说得很好,事上做不到。供养地藏一定要懂供养的理论,供养真正的修法,从事里头显理,我们晓得事相都是表法的。这里面的理事要是完全搞清楚了,到那个时候什么供养?前面说‘尽心供养’。尽心到什么程度?整个身心都供养,那功德当然不可思议了。整个身心都供养,这话怎么说?就是佛在经上常说,‘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这个身体这一生一世,表演给社会大众看的,让社会大众看了觉悟,你不是全身都供养了吗?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做一切众生的好榜样,圆圆满满显示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教化众生。在事上教人,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就是供养。
地藏是表什么?地藏表孝亲尊师,落实在孝道的基础上,落实在师道上,你就是真的尽心供养地藏菩萨。所以诸位要晓得,只有这些形式,香、花、饮食、衣服这些供养,不了解自己意思,自己里面还是贪嗔痴慢,还是是非人我,那这个供养是迷信,这个供养哪里有功德可言?所以从事相上供养达到我们尽心供养,这个事是表心的,这是真供养。普贤行愿里面讲法供养,法供养讲了七句,法供养里面最重要的是依教修行供养;换句话说,佛在经上教我们做的,我们都做到了。佛教我们做我们就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我们决定不做。经典好比是剧本,我们四众弟子好比是演员,一定要依照这个剧本来表演,觉悟六道迷惑的众生。我们表演目的是帮助他们觉悟,所以要演得很逼真,把剧本完完全全的表演出来。换句话说,一切经典就是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的见解,就是我们的行为,这叫尽心供养。你能做到了,说老实话你就成了佛;《地藏菩萨本愿经》你完全做到了,你就是地藏菩萨,《无量寿经》你统统做到了,你就是无量寿佛。不做不行,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才叫“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功德力’是你的善心愿心永远不断,这才能够成就圆满殊胜的果德。请看下面这一段:这是第二‘厌丑病礼像获褔’,这也是人之常情。
【复次普广,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
这是说自己的身相不善,多有疾病。
【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
我们先看这一段。容貌是业力变现的,业力则是心,世间看相算命的都说相随心转,我们也常常提醒同修们,相随心转,体质身体也随心转。不但身相随心转,我们的生活环境也随心转。佛在一切经论里面教化众生,这是一个重点的课程,也是非常切要的一门课程。谁不想自己离苦得乐?谁不想自己的生活幸褔美满?古今中外一切众生都在那里祈求,都有这个愿望,为什么事与愿违?事实跟自己的愿望恰恰相背。是一切众生不知道这个事实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来的?这就说到善与恶果报的根源。我们今天所受的从事相上来讲果报,果必有因,因善果就善,因不善果就不善,所以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必定有恶报。佛在《业报差别经》说明,有十种不善的业得丑陋的果报,我们如果今天得这个果报,想一想看还有没有这个习气?因为过去生中造的这些恶业,得的现在的果报往往还有余习,如果残余的习气还在,不能把它改掉,转业就困难了。
十种不善的业,青莲法师节录在注解里面,在三十七面第二行。第一个喜欢发脾气,喜欢发脾气决定不是好事,不但你发脾气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相不好看,发脾气也伤身体,伤身体带来疾病,你身体多病,所以你想想发脾气那个相好不好看?这才晓得丑陋疾病的来源。第二个是嫌恨,心里常常怀著嫌弃别人,怨恨怨天尤人,这个情绪也伤身体。所以你要想身体健康,这十种用现在的话来讲病毒,心理上的病毒。人家为什么相好?常生欢喜心,欢喜的时候那个相好看,发脾气相不好看。转业就从这里转,佛讲的真是合情合理,我们仔细冷静想想,佛讲得有道理。第三桩是欺骗别人、迷惑别人,这不善业。第四种喜欢让众生生烦恼,扰乱别人,让别人身心不安。第五种不孝顺父母。
第六个是不敬圣贤。圣贤人对于社会有大利益,这些人在社会上他的道德、他的学问、他的行持,都是这一个地区大众的好榜样,确确实实他能够教化这一方,对这一方的风俗人情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圣贤人决不是要求别人尊重他,不是。如果有希求别人恭敬供养,那是邪道,决不是贤圣,那是欺骗人。我们为什么要尊敬他?尊敬他目的是劝导社会大众向他学习,是这么个意思。我们学佛为什么要尊敬佛?佛绝对没有说是,你们一定要尊敬我,没有这个,你到哪里去看到佛经这个说法?我们...(●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如果自己没有智慧、没有定功,也要学这样子很难抗拒外界的诱惑,许许多多人定慧不足,被外面境界诱惑而退转,而丧失道心,比比皆是。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出家人堕落,出家人还俗,其实还俗比堕落还要好,他舍出家人的形象,去还俗做在家修行人,也不错,也能成就。所以在佛门里面出家还俗,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也是一个好现象,我们不能拿另外眼光去看,我们自己就有罪。像现在小乘国家他们有短期出家,在泰国连国王都要出家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再还俗,这是接受佛教教育,过佛教的生活,对社会决定有好处、有帮助。
这段是说明以歌舞、音乐供养菩萨所得的福报。前面一段是讲供养,后面一段是讲他得福。从这段经文我们也能够体会得到,引伸到以艺术的方式来弘法利生。在《大藏经》里面,我是在《嘉庆藏》里面看到,《嘉庆藏》是明朝时候编辑,《藏经》里面有厚厚的,现在是用精装本,大概有这么厚两册,内容是什么?全是歌词,谱上曲,歌词谱上曲,都可以演唱。由此可知,古时候用这种方式来劝化众生很常见,因为众生喜欢接受这种方式。编成剧本来表演比较少,为什么?条件要多,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能够做得到。一、两个人用歌唱,两个人这种表演,民间的艺术,在古时候是很常见。
特别是在法会当中来表演,因为法会的时候人多,以这种方式来宣扬佛法,以这种方式来劝化众生,是一个非常好的说法。《地藏经》如果我们将前面光目女、婆罗门女这些故事,以歌舞、戏剧这种方式表演出来,效果比我们在讲台上讲经效果大很多。这个理念希望同修们要记住,我们今天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条件具足,大乘佛法要搬上舞台;如果能够编成电视连续剧,在电视台广播,你想想看教化多少众生?普遍受到大众的欢迎。这是我们应当要想到。
在古时候剧本里面,古德也有编辑,我看到的是平剧的剧本《归元镜》。这里面是三个故事,都是我们净土宗,第一段是慧远大师的故事,第二段是永明延寿大师的故事,第三段是莲池大师的故事,编得好。它是以平剧方式,在舞台上表演。演员那就是菩萨,就是在讲经说法。上一次游本昌居士到新加坡来访问,来看我,特别提到他愿意用艺术的方法来帮助佛教;我说错了,不是帮助佛教,你不是帮助法师,你就是大法师,你就用这个方式弘法利生,这才是正确。所以他计画这一次第二集推出来之后,第三集他要演济公说法,正式当大法师。我们非常期望他的愿望能够实现,也欢迎他来演地藏菩萨。过去我听说电影里头拍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但是没有按照经文经义来表演,按照经义来表演才真正是利益一切大众。
这段经文里面关键的字眼,还是“善”字,‘善男子、善女人’,还是在‘善’字。可见得他歌舞表演的目的是劝化众生,而不是营利,现在世间种种娱乐的目的都是在营利。如果利润欠佳,他就不肯做,表演一定要卖座。善男子、善女人,他的用心就不一样,他的目的是教化社会,目的是宣扬佛法,利益众生。关键的字眼在此地。“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花供养。”下面“乃至劝于一人、多人。”最好是利用法会场合,古时候常有,佛菩萨节日都演戏。演戏是有根据,这经文上就有。但是看你是演的什么戏?演戏的内容,演戏目的之所在。如果演戏目的是招揽信徒,那就错误。目的一定是用这种手段来讲经说法,普度众生,这就善了。关键就在这一点。
我们要谈一谈,他究竟得到一些什么功德?他好处从哪里来?现在世间一般人,把佛法这些作为都看作迷信,于是他们观念当中,修福应该在哪里修?应该多做慈善事业,多帮助社会贫苦的众生、年老的众生、残障的众生、多病的众生。做这些慈善事业,国家政府奖励,社会大众赞叹,我们佛教一个法会,在这里面演一场戏没有人重视。在他们眼光当中,哪能跟社会慈善家相比?我们这在迷信,我们这在敛财,给社会都是很不好的印象。这些事情我们不敢说没有,但是真正佛法一切的设施,它都是教学的目标,将教学跟艺术结合成为艺术的教学,这是教学手段里面最高明的,达到登峰造极。世尊时时刻刻在提倡,我们在一切经里面,哪一部经都重复很多遍,佛陀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就是表演,我们要了解世尊的意义。
昨天我们在华严会上讲到主药神,顺便谈到修福,因为主药神是为人治病。世间有三种人不生病,要知道最高明的大夫,是可以令人不生病,这大夫才高;病了给他治病,不算高明。如何能叫一切众生不生病?佛是大医王,佛有能力。这三种人是:第一种人是有福报的人,所以你要会修福,有福的人不生病;第二个是有定功的人不生病;第三个是有智慧的人不生病。那个慧不是我们世间聪明智慧,佛家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为什么说这三种人不生病?这三种人能够把生病的因素给它止住。有福报的人,生病的因素少;有禅定功夫的人,能够把生病的因素控制住,让这些因素不起作用,所以他不生病;开悟、明心见性的人更不得了,把所有疾病的因素,像现在化学一样,把它化解都变成智慧,都变成功德,所以他们不生病。这道理、事实真相唯有佛懂得,佛教导我们,我们要相信。所以佛法是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理论圆满,方法巧妙,佛经上讲善巧到了极处。
可惜我们学佛的同修们愚昧无知,体会不到佛的心意,不了解佛教化众生的方式,虽然学佛依旧得不到佛法的利益。说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是讲现在,可是真实的利益、深远的利益都得到。报不在这一生、不在这一世,因此世间人也就不能相信,对于供佛这桩事情他也就看轻,也就疏忽。学佛的同修我们常常听到,古德常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历眼根也永为道种;根是六根,六根是用眼根来做代表,说眼根是六根都说到,要晓得这意思。讲一根你就执著在一根,你就难教,世法教学还讲求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楞严会上讲六根,佛也只讲一个,讲一个见性,十番显见。你懂得十番显见,同样道理也就显闻、显觉、显知,全都有了。
所以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统统就明白了,眼见也是道种,身触也是道种,舌尝也是道种,鼻嗅依旧是道种。这样你才晓得佛法里面造像,造佛像的功德大,《大藏经》里面有《造像功德经》,果报不可思议。你要问为什么?塑造的像传之久远,彩画的像令人见到种下成佛的种子。他见到佛像、菩萨像,将他阿赖耶里面含藏十法界的种子,菩萨法界、佛法界的种子,他就现一次行。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福德,还有哪一种能比这个更大?每一个众生阿赖耶识里面,十法界的种子都充满,我们在十法界哪一个法界去受生,过哪一个法界的生活,那就要看你临命终时最后那个念头,这个念头是个什么念头。如果临终一念是念佛,他就到佛法界,临终一念是念菩萨,他就到菩萨法界,明白这道理才晓得佛门当中修福是不可思议。造像的功德哪里是迷信?不但不是迷信,真实智慧,无量的福报。这一尊像不但令自己得福,凡是有缘见到的人,都引发他八识田中佛菩萨的种子,见一次就像闪电一样放一次光。要知道放这次光,非常希有难得,因为他要不得人身、不遇佛法,他没有这缘,没有这机会;八识田中虽然有佛的种子,没有缘把它引发出来。
造福的人,前面讲塑造佛菩萨形像,彩画佛菩萨形像,能够引发许许多多众生,阿赖耶识里面最宝贵的光明,这光明要常常引起,他修行证果的距离就缩短。他要成佛、成菩萨,诸位想想度多少众生?他所度的众生,我们在因地上给他修的这点福,我们就沾他的光,跟佛菩萨有缘。何况自己修行,自己在佛菩萨形像面前,恭敬作礼,香花供养,表演给别人看。尤其是不相信的人,他看看我们这些人,我们不迷信、不愚痴,也不傻、也不呆,见到佛菩萨形像为什么那么样的礼敬?他见到,有时候他也发问请教,你为什么这样作法?这就机会教育,你就可以给他说明这功德利益,这属于机会教育。中国佛教寺院几乎每一个县市,乃至于乡镇道场林立,有历史、有艺术价值这些道场,现在国家开放做观光旅游,你要晓得这功德多大?许许多多外国的观光客,一生当中从来没有接触到佛法,没有见过佛菩萨形像,他到这地方观光旅游见到,阿赖耶识佛菩萨种子种下去,利益的殊胜,我们没有办法说得尽,可是世间人不知道。这是讲见像闻名。
如果再有通达佛法的佛弟子,无论是在家、出家,能藉这机会将佛菩萨形像表法的义趣详细介绍,他现前就得利益;他这利益不是来生、不是后生,他现在就得利益。等于说到这里来观光旅游,是到这边来上课,你给他上了一课。他到这里来观光旅游,送的这些钱是交学费,学费没有白缴,我们收的学费很少,他得的利益很大。这是为什么在这种场合当中,我们要做得特别的如法,我们在演戏,表演给那些没学佛的人看,让他们生恭敬心,让他们生起疑问,我们再为他解答。我们对一个人解答,观光旅游的很多,一片都围起来,大家都来听。这种场合要懂得表演,没有人问,找个内行的人预先约好,我在这里表演,你来问;唱戏,唱给别人看、给别人听。这种发问经上有,利乐有情问;他们不懂,他们能问,好!看看旁边没有人问,没有人问我们自己人来问,问了叫他得利益。所以中国这些寺院道场,是教化全世界众生的课堂、教室,这是大乘佛法对全世界人民的贡献。我们要懂得这意思,然后你才晓得功德利益的殊胜,决不是世间那些慈善家能够相比,慈善家帮助人一世一生,佛法帮助人生生世世,这利益怎么能相比,所以果报当然不相同。
下面这是说他的福报。“如是等辈”,就是这些修福的人。“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后头这一句重要,他不是一世,他还有来世的福报。“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护法神保佑你,祂为什么保佑你?因为你弘法利生,因为你弘扬佛法,这些护法神都是佛弟子。乃至于这些鬼神里面,确确实实有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在里面示现,鬼神纵然愚昧无知,他们在那里教导,在那个地方做示范,这是劝善。做这么一点善事,得这么大的利益,谁不愿意去做善事?谁不愿意去做好事?这是劝善的一种手段。“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这就是我们现前讲的消灾免难,所有一切灾难不但你自身遇不到,灾难的音声你都听不到,讯息你都听不到,能得这么大的福报。我们要肯定相信,佛在经上讲的话句句真实,没有一个字是妄语,如来确确实实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不诳语,句句是诚实之言。注解里面希望同修们细细去看,青...(●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时时刻刻在提倡,我们在一切经里面,哪一部经都重复很多遍,佛陀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就是表演,我们要了解世尊的意义。
昨天我们在华严会上讲到主药神,顺便谈到修福,因为主药神是为人治病。世间有三种人不生病,要知道最高明的大夫,是可以令人不生病,这大夫才高;病了给他治病,不算高明。如何能叫一切众生不生病?佛是大医王,佛有能力。这三种人是:第一种人是有福报的人,所以你要会修福,有福的人不生病;第二个是有定功的人不生病;第三个是有智慧的人不生病。那个慧不是我们世间聪明智慧,佛家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为什么说这三种人不生病?这三种人能够把生病的因素给它止住。有福报的人,生病的因素少;有禅定功夫的人,能够把生病的因素控制住,让这些因素不起作用,所以他不生病;开悟、明心见性的人更不得了,把所有疾病的因素,像现在化学一样,把它化解都变成智慧,都变成功德,所以他们不生病。这道理、事实真相唯有佛懂得,佛教导我们,我们要相信。所以佛法是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理论圆满,方法巧妙,佛经上讲善巧到了极处。
可惜我们学佛的同修们愚昧无知,体会不到佛的心意,不了解佛教化众生的方式,虽然学佛依旧得不到佛法的利益。说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是讲现在,可是真实的利益、深远的利益都得到。报不在这一生、不在这一世,因此世间人也就不能相信,对于供佛这桩事情他也就看轻,也就疏忽。学佛的同修我们常常听到,古德常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历眼根也永为道种;根是六根,六根是用眼根来做代表,说眼根是六根都说到,要晓得这意思。讲一根你就执著在一根,你就难教,世法教学还讲求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楞严会上讲六根,佛也只讲一个,讲一个见性,十番显见。你懂得十番显见,同样道理也就显闻、显觉、显知,全都有了。
所以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统统就明白了,眼见也是道种,身触也是道种,舌尝也是道种,鼻嗅依旧是道种。这样你才晓得佛法里面造像,造佛像的功德大,《大藏经》里面有《造像功德经》,果报不可思议。你要问为什么?塑造的像传之久远,彩画的像令人见到种下成佛的种子。他见到佛像、菩萨像,将他阿赖耶里面含藏十法界的种子,菩萨法界、佛法界的种子,他就现一次行。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福德,还有哪一种能比这个更大?每一个众生阿赖耶识里面,十法界的种子都充满,我们在十法界哪一个法界去受生,过哪一个法界的生活,那就要看你临命终时最后那个念头,这个念头是个什么念头。如果临终一念是念佛,他就到佛法界,临终一念是念菩萨,他就到菩萨法界,明白这道理才晓得佛门当中修福是不可思议。造像的功德哪里是迷信?不但不是迷信,真实智慧,无量的福报。这一尊像不但令自己得福,凡是有缘见到的人,都引发他八识田中佛菩萨的种子,见一次就像闪电一样放一次光。要知道放这次光,非常希有难得,因为他要不得人身、不遇佛法,他没有这缘,没有这机会;八识田中虽然有佛的种子,没有缘把它引发出来。
造福的人,前面讲塑造佛菩萨形像,彩画佛菩萨形像,能够引发许许多多众生,阿赖耶识里面最宝贵的光明,这光明要常常引起,他修行证果的距离就缩短。他要成佛、成菩萨,诸位想想度多少众生?他所度的众生,我们在因地上给他修的这点福,我们就沾他的光,跟佛菩萨有缘。何况自己修行,自己在佛菩萨形像面前,恭敬作礼,香花供养,表演给别人看。尤其是不相信的人,他看看我们这些人,我们不迷信、不愚痴,也不傻、也不呆,见到佛菩萨形像为什么那么样的礼敬?他见到,有时候他也发问请教,你为什么这样作法?这就机会教育,你就可以给他说明这功德利益,这属于机会教育。中国佛教寺院几乎每一个县市,乃至于乡镇道场林立,有历史、有艺术价值这些道场,现在国家开放做观光旅游,你要晓得这功德多大?许许多多外国的观光客,一生当中从来没有接触到佛法,没有见过佛菩萨形像,他到这地方观光旅游见到,阿赖耶识佛菩萨种子种下去,利益的殊胜,我们没有办法说得尽,可是世间人不知道。这是讲见像闻名。
如果再有通达佛法的佛弟子,无论是在家、出家,能藉这机会将佛菩萨形像表法的义趣详细介绍,他现前就得利益;他这利益不是来生、不是后生,他现在就得利益。等于说到这里来观光旅游,是到这边来上课,你给他上了一课。他到这里来观光旅游,送的这些钱是交学费,学费没有白缴,我们收的学费很少,他得的利益很大。这是为什么在这种场合当中,我们要做得特别的如法,我们在演戏,表演给那些没学佛的人看,让他们生恭敬心,让他们生起疑问,我们再为他解答。我们对一个人解答,观光旅游的很多,一片都围起来,大家都来听。这种场合要懂得表演,没有人问,找个内行的人预先约好,我在这里表演,你来问;唱戏,唱给别人看、给别人听。这种发问经上有,利乐有情问;他们不懂,他们能问,好!看看旁边没有人问,没有人问我们自己人来问,问了叫他得利益。所以中国这些寺院道场,是教化全世界众生的课堂、教室,这是大乘佛法对全世界人民的贡献。我们要懂得这意思,然后你才晓得功德利益的殊胜,决不是世间那些慈善家能够相比,慈善家帮助人一世一生,佛法帮助人生生世世,这利益怎么能相比,所以果报当然不相同。
下面这是说他的福报。“如是等辈”,就是这些修福的人。“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后头这一句重要,他不是一世,他还有来世的福报。“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护法神保佑你,祂为什么保佑你?因为你弘法利生,因为你弘扬佛法,这些护法神都是佛弟子。乃至于这些鬼神里面,确确实实有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在里面示现,鬼神纵然愚昧无知,他们在那里教导,在那个地方做示范,这是劝善。做这么一点善事,得这么大的利益,谁不愿意去做善事?谁不愿意去做好事?这是劝善的一种手段。“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这就是我们现前讲的消灾免难,所有一切灾难不但你自身遇不到,灾难的音声你都听不到,讯息你都听不到,能得这么大的福报。我们要肯定相信,佛在经上讲的话句句真实,没有一个字是妄语,如来确确实实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不诳语,句句是诚实之言。注解里面希望同修们细细去看,青莲法师这段注,注得非常之好,引用古时候的典籍来说明乐教,音乐教化的功能。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
也就是说没有功德、没有利益,说你迷信。
【或露齿笑,或面背非。】
面是当面,背是背后。
【或劝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讥毁者。】
这是讲造业。现在造这种恶业的人确实有,我们常常听到,有时候也见到。特别是在我们这时代,《楞严经》所说,这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是谁?妖魔鬼怪。《楞严经》第四卷佛给我们讲四种清净明诲,那一段经文非常重要,为我们说明这世间哪一类是妖?哪一类是魔?哪一类是鬼?哪一类是怪?我们看到都是人,面貌是人,他心不是人心,是妖魔鬼怪的心。所以佛在《灭法经》里头预言,现在人讲预言,佛法将来第一个消灭是《楞严经》,最后消灭是《无量寿经》。《楞严经》为什么第一个消灭?我看到那一篇经文,我就知道这个经一定会先消灭。这个经没有了,妖魔鬼怪在世间你就不认识,你不但不认识他是妖魔鬼怪,你还把他当佛菩萨看待,他装得很像,很像佛菩萨,他不是真的佛菩萨。所以清净明诲那一章的经文,我过去讲《楞严》,我说这一段叫照妖镜,妖魔鬼怪对这个头痛,总得想办法把这经消毁,不让你流通,他好作怪。
儒家《左传》里面有一句名言,教给我们辨别什么是妖,左丘明说:‘人弃常,则妖兴。’这句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常是什么?儒家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人要把这东西舍弃掉,不要了;换句话说,他所做的不仁、不义,不讲礼、不讲信用,这个人就是妖。无论他在社会上地位多高,他有多少财富,他不是人。儒家认定肯定人的标准,一定要讲仁义礼智信,也就是说做人五个基本条件。在佛法里面自古至今,这些祖师大德们就把五常配在五戒,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由此可知,五戒具足这是人,五戒统统毁犯是妖、妖魔,不是人。现在虽然得的是人身,他造的是妖魔鬼怪的业,将来必堕三途,这是一切大、小乘经里面都讲得很详细。佛法是一切大众公认的人天眼目,是光明的指引,别人修学赞叹,你要去障碍、你要去毁谤,那罪业可重了。
这地方所说的三类众生,“恶人”,多半是愚痴之人,愚痴才容易被这些妖魔鬼怪利用,听信他们的妄言,怀疑正法。妖魔鬼怪也有辩才,也有邪慧;《楞严》后面所讲的五十种阴魔,种是种类,将这些魔分做五十类。每一类里面,我们在经里面所看到,如果不是真正通达大乘佛法,确实都把他们看作佛菩萨。他们在这世间有福报,福报很大,有徒众,徒众很多,有势力,他也有护法神,他的身也是金色光明,凡夫哪里能比得了他?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菩萨的光明柔和,你接触感觉得很舒适。魔的光明是有威猛,你接触感觉得恐惧,他的光刺眼。像太阳光一样,我们没有办法睁开眼睛久看,久看光里头有紫外线,眼睛会瞎的,所以太阳光决定不能久看。魔光就是这一类。佛光柔和。为什么会有这现象?佛光是从自性慈悲心里头流出来,魔的光还是从贪嗔痴里面出来,所以虽然光明很大,性质不一样,这是我们要晓得。魔利用人,有的时候人也利用魔。人喜欢求名闻利养,魔给他名闻利养,于是魔道、魔法出现在这世间,能令一切众生迷惑颠倒,弃善向恶;这造恶业,不肯修善,舍弃正法。我们常常感触到,许许多多人信邪不信正,听骗不听劝,这真正是经典里面所讲的可怜悯者,真正可怜可悯,他还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是。
对于他见到善男子、善女人,皈依恭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拜佛、拜菩萨,看到有人拜佛、拜菩萨。诸位一定要晓得,凡是见到拜佛、拜菩萨,他是正信好,迷信也...(●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你迷信。
【或露齿笑,或面背非。】
面是当面,背是背后。
【或劝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讥毁者。】
这是讲造业。现在造这种恶业的人确实有,我们常常听到,有时候也见到。特别是在我们这时代,《楞严经》所说,这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是谁?妖魔鬼怪。《楞严经》第四卷佛给我们讲四种清净明诲,那一段经文非常重要,为我们说明这世间哪一类是妖?哪一类是魔?哪一类是鬼?哪一类是怪?我们看到都是人,面貌是人,他心不是人心,是妖魔鬼怪的心。所以佛在《灭法经》里头预言,现在人讲预言,佛法将来第一个消灭是《楞严经》,最后消灭是《无量寿经》。《楞严经》为什么第一个消灭?我看到那一篇经文,我就知道这个经一定会先消灭。这个经没有了,妖魔鬼怪在世间你就不认识,你不但不认识他是妖魔鬼怪,你还把他当佛菩萨看待,他装得很像,很像佛菩萨,他不是真的佛菩萨。所以清净明诲那一章的经文,我过去讲《楞严》,我说这一段叫照妖镜,妖魔鬼怪对这个头痛,总得想办法把这经消毁,不让你流通,他好作怪。
儒家《左传》里面有一句名言,教给我们辨别什么是妖,左丘明说:‘人弃常,则妖兴。’这句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常是什么?儒家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人要把这东西舍弃掉,不要了;换句话说,他所做的不仁、不义,不讲礼、不讲信用,这个人就是妖。无论他在社会上地位多高,他有多少财富,他不是人。儒家认定肯定人的标准,一定要讲仁义礼智信,也就是说做人五个基本条件。在佛法里面自古至今,这些祖师大德们就把五常配在五戒,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由此可知,五戒具足这是人,五戒统统毁犯是妖、妖魔,不是人。现在虽然得的是人身,他造的是妖魔鬼怪的业,将来必堕三途,这是一切大、小乘经里面都讲得很详细。佛法是一切大众公认的人天眼目,是光明的指引,别人修学赞叹,你要去障碍、你要去毁谤,那罪业可重了。
这地方所说的三类众生,“恶人”,多半是愚痴之人,愚痴才容易被这些妖魔鬼怪利用,听信他们的妄言,怀疑正法。妖魔鬼怪也有辩才,也有邪慧;《楞严》后面所讲的五十种阴魔,种是种类,将这些魔分做五十类。每一类里面,我们在经里面所看到,如果不是真正通达大乘佛法,确实都把他们看作佛菩萨。他们在这世间有福报,福报很大,有徒众,徒众很多,有势力,他也有护法神,他的身也是金色光明,凡夫哪里能比得了他?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菩萨的光明柔和,你接触感觉得很舒适。魔的光明是有威猛,你接触感觉得恐惧,他的光刺眼。像太阳光一样,我们没有办法睁开眼睛久看,久看光里头有紫外线,眼睛会瞎的,所以太阳光决定不能久看。魔光就是这一类。佛光柔和。为什么会有这现象?佛光是从自性慈悲心里头流出来,魔的光还是从贪嗔痴里面出来,所以虽然光明很大,性质不一样,这是我们要晓得。魔利用人,有的时候人也利用魔。人喜欢求名闻利养,魔给他名闻利养,于是魔道、魔法出现在这世间,能令一切众生迷惑颠倒,弃善向恶;这造恶业,不肯修善,舍弃正法。我们常常感触到,许许多多人信邪不信正,听骗不听劝,这真正是经典里面所讲的可怜悯者,真正可怜可悯,他还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是。
对于他见到善男子、善女人,皈依恭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拜佛、拜菩萨,看到有人拜佛、拜菩萨。诸位一定要晓得,凡是见到拜佛、拜菩萨,他是正信好,迷信也好,只要肯拜就好。正信的人现前得利益,迷信的人来生得利益,没有不得利益。《法华经》上讲‘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那个‘已成佛道’不是现前,也许在无量劫之后。就是他今天迷信,见到佛菩萨,他恭敬供养礼拜,就修这么一次福,无量劫后如果要遇到有佛出世的时候,可能这个因缘就能跟佛出家修行证果,我们在经上看到很多。他并不是很明了,也并不是很懂得道理,急难当中情急的时候念一句观音菩萨,念一句阿弥陀佛,功德都不可思议。何况我们对这些道理深深的了解,一声佛号一声心,恭敬作礼、赞叹供养,都是性德的流露。明心见性,性在哪里?性就在这里流露。
对于修积真实功德的人,修积真正福德的人,他“妄生讥毁”。‘妄’,他是不了解其中的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随著自己的知见妄想,从他的妄想生出来的讥讽毁谤,说这是迷信。这话如果要深入去探讨意思很深,佛教不是迷信,所以迷信佛教的人也不是迷信。你们想想我这话对不对?佛教本身不迷信,你迷信它也不迷信。欧阳竟无说,宗教是迷信,正知去相信它还是迷信,它本质是迷,佛教本质不迷,你要明白这道理。所以佛教,你从迷进去,后来会开悟,如果真正它本质上是迷信,他知进去也被它迷了,这道理很深,很值得去玩味。然后你才能开导一切大众,决定不可以讽刺毁谤,那造的业造重了。你说他没有功德,说他没有利益,实在讲他的功德利益都是无边。你“露齿笑”,耻笑他,“面背非”是批评他,当面批评、背后批评,或者你还劝导一些人共同来批评他。末后总结,“或一人非,或多人非”,非分的批评、非理的批评。“乃至一念生讥毁者”,这是讲最少,动了念头。下面讲他的果报:
【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
果报还没有完,后头很长。这些人往往自以为聪明。佛门里头无论他是智信、是迷信,我们见到都欢喜赞叹。为什么?本质是正觉,迷信的人也得福,跟经上讲的没有两样,功德利益真的是无量无边,无可穷尽。毁谤批评的罪报,也不可思议,也是无有穷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二十二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一键分享百度搜藏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QQ收藏我的淘宝百度空间MSN搜狐白社会奇艺奇谈美丽说蘑菇街点点网花瓣爱乐活手机快传堆糖和讯凤凰微博飞信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轻笔记凤凰快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饭否邮件分享搜狐随身看摇篮空间若邻网推他鲜果天涯社区FacebookTwitterMyspacedelicious51游戏社区139说客linkedin复制网址打印百度分享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二十二卷)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二十二卷)
净公上人主讲
新加坡净宗学会录影室
请掀开经本,《科注》卷中第四十二面,请看经文:
【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
这问题我们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为什么对这桩事情结罪会这么重?而我们看现前社会造这种业的人,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有时候也能够见到。大家都把这事情看得很轻,认为这是迷信,认为这些迷信的事情应当要破除,哪里晓得有这么严重的果报?毁谤三宝,无论你是有意、无意都得重罪,在一切恶业里面没有比这个更重。它的原因如佛在经中所说,三宝是人天眼目,三宝是众生得度的因缘,你把一切众生得度的机会断掉,这罪就重。你杀害一个人,你杀人的生命,经上讲四十九天他又投胎来了,所以杀生命罪小,断众生慧命最大。他得一个人身,如果他人间的福报还没有享完,还有人天余福,你杀了他,他很快又得人身,他福报没享完,他要继续来享福。福报大的,很快就得人身,几天他又投胎来了;福报差一点的,也不过经上讲的四十九天,他就又回到人间,这就说明杀生命罪不重。可是遇到佛法这个机会难,开经偈上‘百千万劫难遭遇’,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得人身,你未必能有机会闻到佛法,何况得人身相当不容易。佛出现在世间时间并不长,没有佛法的时劫太长太长,你怎么正好生在有佛出世这段时候。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个人修行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这个时间太长太长。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就是你在修学过程当中,你有机缘遇到佛法的时间少,没有机缘的时候多,没有机缘你就退转,你就又堕落。遇到佛法,这是重新捡起来再继续干。断断续续,修的时间短,断的时间长,所以才要三大阿僧祇劫,要这么长的时间。假如修行要是继续不断的话,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1-28 16:41
哪里要这么长时间?不需要。三宝是众生闻法修学得度的一种机缘,创造机缘的人功德无量无边,创造机缘是为了利益众生,不是为了利益自己。实在讲为众生,自己才真正得大利益,为自己得的利益很小很小。
此地建念佛堂,在念佛堂领众这些同修、法师们,我昨天晚上跟他们说,这念佛堂是不是此地这地区的?不是。这念佛堂是全世界的净宗念佛堂,我们这个地球上,发心念佛求往生的同修,都能到这念佛堂来念佛,来观摩、来学习,所以它是全世界的念佛堂。你的心量要拓开,你的眼光要远大,然后才知道使命的沉重,一定要把这桩事情做好。怎么样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我提醒大家天天要改进,不能依自己的意思来做。每一天要互相切磋,每一天要向大家请教,因为自己很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要以真诚心请教别人。到念佛堂来的同修,有哪个地方觉得不方便请他说出来,我们立刻改进。每一天都要请教,天天改进,一天不改进就一天没有进步。你要问到什么时候才能改进到最圆满?大家都成佛。大家没有成佛,还在等觉菩萨位,还要求改进,还要求人批评,还要请人指教,这个事情才能做到尽善尽美。固执自己的成见,不受别人的批评,这个道场怎么会有进步?怎么能如法?
如果要问新加坡居士林念佛堂的精神在哪里?它的精神就是愿意乐意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这了不起。任何一个人到这地方来念佛的人,都可以提出他的意见。此地常住最难得,就是能够接受意见,认真的去改正。这是菩萨精神,觉悟人的精神,不觉悟的人做不到,真正觉悟的人做到。我们是为服务众生,为服务一切念佛人,一定要叫他在此地念得很舒服,念得很自在,念得很欢喜,念得真正能得受用;受用是得清净心,得念佛三昧,成就真实功德。这个道场赞叹、礼敬、供养得无量福,你要是毁谤障碍,那过失就如经所说,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所以理跟事都要清楚,都要明了,不能随便批评,不可以任意轻慢,损自己的福。
青莲法师在注子里面也说得很好,他注子的一开端,‘獧顽成性,占豆为情’,这就是讲一种轻慢的习气,轻慢别人,实在讲还是有贡高我慢、自以为是的这种习气。对于世间一切诸...(●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org/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儒釋道網路電視台 http://tv.amtb.tw/  http://www.amtb.tw/tvchannel/play-1-revised.asp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华藏弘化电台-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play/153-0-0.html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http://www.amtbcollege.org/amtbcollege/index.asp
净宗学院  http://www.jingzong.org/
今現在說法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http://www.amtbhk.com/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淨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  http://ft.amtb.tw/index.php
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教学为先网  http://www.jxwx.org/index.html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藏经阁1.11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UzfSwqVDm6PXoJH-nVrg 提取码:vbhm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无量香光的tudou播单  http://playlists.youku.com/?spm=a2h3j.8428770.3336676.3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儒释道文字资料」,点击链接即可保存。链接:https://pan.quark.cn/s/99366735bdc5
大藏经及高僧大德讲经说法文字资料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1RE47lujteCj-W2DnYNPQ?pwd=i35p 提取码:i35p
圣贤教育音频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JiTm4DpCSI9iED-YgGxdw?pwd=2m4k 提取码:2m4k
高僧大德讲经说法音频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AtE6sRBPKRSkg5Nm-FJbQ?pwd=0963 提取码:0963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