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大乘佛法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1131236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1-13 12:37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大乘佛法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1131236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大乘佛法的讲记敬摘点滴


...八岁!做人要憨厚,讲话不可以这么刻薄,虽然你们讲得很可能是事实。

  我们看到这个现象,事实上人很可怜,为什么可怜?明明思想就不到那个成熟度,还得打肿脸充胖子。不会的事又不肯问人,都撑在那里,然后遇到做错事了又不肯承认错误,他也很可怜,那种人过得一点味道都没有,不痛快。每天都是在那边看谁又看我不对,谁又看我不顺眼,他那日子也不好过。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包容,能够透过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他,因为这个缘分难得,我们也有义务能够成就对方的思想,成就对方的人生。毕竟一定是有好的缘才会相聚,我们珍惜这个缘,要记住「受人点滴,涌泉相报」。

  当我们的人生的核心价值观是「受人点滴,涌泉相报」,你往后的日子会很充实、快乐。所以今天为什么没有结婚的人可以跟人家谈婚姻关系,你们有没有找到原因?因为经典都把人类的理智教给我们。你就要记住,下一次有人打电话给你,你的朋友有外遇了,你接下来要怎么说?马上考试,你能够挽回一段婚姻,也是无量功德。第一个要说到什么?不管对方错多少,先什么?想自己错在哪。所谓「家火不烧,野火不起」,孟子有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这些你就要搬出来;最后还有一件事一定要交代,先生错的时候,要把他当儿子看。

  我当初看到一篇故事很感动,在汉朝的时候有个大臣,那时候是汉光武帝。这个大臣叫宋弘,他的学问非常渊博,在朝廷里面担任司空的工作。胡阳公主是汉光武帝的姐姐,胡阳公主先生去世了,那就有意思想要嫁给宋弘,就托汉光武帝去说媒。这光武帝就对大臣宋弘说到:听说人一有钱就喜欢买好看的衣服,人一有钱就会把老婆换掉。这意味着什么?透露我姐姐想嫁给你,而且嫁过去以后,宋弘马上变成什么?皇亲,他是皇帝的什么?姐夫,地位很高!结果宋弘就对皇帝讲了两句话,第一句话说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诸位同学,这两句话很有味道,我们在看很多圣哲人留下来的行持,你不要只听故事,因为这所有的故事当中都有很高的人生智慧,事中有理,你要把它看明白,这叫善学,善于学习。你看他先跟皇帝讲,我们人在贫贱时候互相扶持,一同走过患难的朋友,绝对一辈子不可以忘掉,都要把这个情义记在心里。这一句话一讲出来,皇帝的正义被他唤醒。接下来再告诉皇帝说糟糠之妻不下堂。这个「糟糠」也是跟着先生胼手胝足的元配,绝对不能把她休掉,这是道义。

  所以这讲话的顺序很重要。假如皇帝说:你要不要娶我姐姐?宋弘马上说:糟糠之妻不下堂。会怎么样?皇帝说:我的好意,你怎么这种态度。你看这个讲话的顺序很有味道,「贫贱之交不可忘」,接下来「糟糠之妻不下堂」,皇帝就很能接受。所以讲话的顺序很重要。今天你要去规劝一个同学,你不要一开始,我告诉你你有什么缺点,他马上整个脸都揪住了。你应该说:你这里做得不错,你那里做得不错,这里假如再做好,更好!要批评别人要先讲两个优点,这叫讲话的顺序。所以很多人说:我很正直,我都是为他好。结果都怎么样?别人一看到他就跑了。所以讲话的艺术,人情不可忽,要能顺人情,很多事才能够办得圆融,才不容易起冲突。很多的男人都没有听过这个故事,假如他有听过这个故事,他就知道做人应该怎么样。所以诸位同学,诸位男同学,你们都听完这个故事,你们就要有这种气节,能不能做到?难怪孔子说「道之不行,我知之矣」。

  所以重点在人类的理智在经典,而经典必须透过学习,而学习必须学对东西。诸位同学,你可以去观察一下,当你周围有同学或者有些亲友,他有忧郁症,你可以去他们家看看,他的书柜是不是有很多书?很可能所有心理学派的书他都摆上去了,看到最后,好像这里讲得对,那里又讲得也不错,然后整个脑子怎么样?搞乱了。所以学习不是学多好,而先要学对、学正确。我们也看到教育方面常常在换教学的方法,教学的目标,有时候跟苏联学,苏联学完,跟义大利学;义大利学完,跟谁学?很多的学派,我们在那里举棋不定。

  诸位同学,这些学派的思想有没有印证他的想法、观念对了?有没有经过时间的印证?没有。甚至于他二十年前写的,他二十年后还觉得我讲错了。有没有经过空间的实验?人要禁得起考验,那个门在那边发出声音的时候,我们还要专注听课,不可以受影响。所以你一定要学真理,不然你的人生会走一大段的弯路。而坦白讲,走弯路不一定走得回来,很可能一辈子思想观念会错到底。所以学习首重学经典、学真理,建立起人的智慧、理智,开始下对人生的每一个抉择,人生就会愈走愈圆满。

  诸位同学,如何把学习学好?应该具备哪一些态度?首先一定要有信心,没有信心,什么事都做不好。诸位同学,你对中国文化很有信心的举手?你们不会是安慰我?那刚刚那句话要收回来,大道可行也。这个信心不只在中国人的嘴里讲出来,七0年代全世界公认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教授在一次全世界的大会当中讲出了一段话提到,「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两种学说」,他是英国人,他说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两种学说可以解决,「孔孟学说,大乘佛法」。

  诸位同学,孔孟学说在哪里?中国。你们这么肯定吗?你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孔孟学说在哪个电视剧看得特别明显?人贵自知,韩国做得最彻底,有没有看过「商道」?你看他们见面的时候恭恭敬敬。在「商道」里面有一幕让我最感动,哪一幕?每一次林尚沃从很远的地方回来,一见到他的母亲马上跪下去跟母亲顶一个礼。虽然林尚沃没有告诉我他心里想什么,可是我完全明白,他那一跪下去,深刻感受到这段时间母亲您替我担了很多心,孩子没做好,跟您回个礼。那个孩子对父母的那种尊敬、那种亲爱,就在这个动作当中表露无遗。

  而林尚沃在做生意的时候有没有跟人家处处竞争?有没有要把对方置之于死地?有没有?没有,他反而是希望每个人、每个商团都能兴旺,这正确!处处用竞争、用斗争要击败对方,就把商业弄成恶性竞争,恶性循环。所以有一个仁厚的心才能够让家庭社会愈来愈圆满祥和。这一些都是力行「大学」的教诲,「财散人聚」、「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相同的,你的企业只要和气也是万事兴。

  所以我非常担忧,担忧什么?五十年后国际法庭会有一个诉讼案,那个诉讼案叫孔子是谁的祖宗?是韩国人跟中国人去诉讼。五十年之后,这个法官坐在那里讲了一句话:要重实质不重形式,我们来看看谁做出了孔老夫子的教诲,孔夫子就是他的祖宗。诸位同学,谁会赢?怎么那么小声?孔夫子说的「知耻近乎勇」,我们不能用口头上在那里意气之争,我们要用行为演出来我们是老祖宗孔老夫子的好弟子、好子孙,自然而然就会实至名归。

  请问这「大乘佛法」在哪里?在印度产生,后来整个移到中国来了。所以真正能救世界的人是谁?看到诸位好像坐起来都变抬头挺胸,突然觉得与有荣焉。所以中国人的使命在这个时代不只要做一个好儿子、好学生、好父亲、好领导者,还要做一个好的地球人,善尽人类、善尽地球人的本分。今天假如我们不知道这个方法还情有可原,假如我们有这个方法而不去帮忙,这叫见死不救。诸位同学,孔孟的核心在哪?仁。对!那大乘佛法的核心在哪?慈悲。一不一样?同一个东西,文字不一样而已。所以改变世界的危难只在一念之间,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情。我们要先有这个信心,我们学习中国文化才会很有动力。

  一九八八年,七十几位诺贝尔得奖主在巴黎召开会议,发表了一个联合宣言,说到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想要生存,讲得很严重,「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想要生存,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请问七十几位诺贝尔得奖主都是什么来历?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人达到某种领域的高峰,他都会往哲学、往人生道理来探寻。所以他们共同的认知,解决二十一世纪的问题要跟孔老夫子学习。

  但是现在出现一个很微妙的现象,西方人因为他们已经悬崖勒马,他偷偷的跑到东方来找方法,那中国人去学谁?有没有颠倒?假如西方的好,诸位同学,我们来看一看,西方现在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是什么?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的犯罪率节节攀升。假如他们的思想教育好,为什么下一代会教成这个样子?我们现在的下一代好不好?因为我们的下一代也不是用中国文化教的,也都大半被西方的功利主义整个湮没掉了。所以现在我们要明白双脚要先站得住、稳得住,才能在这个洪流当中能够力挽狂澜。

  我们要有信心,学这个真正对家庭、对社会有非常大的利益。而唯有你有学问、有道德才能够去以德化人。因为确确实实整个中国文化的传播已经断了二、三代,我们后面也提到要传承,其实这两个字可以倒过来看,叫什么?为什么叫承传?没有承不能传。所以我们要承先才能启后,而这个「承先启后」是身为一个民族每个人的职责所在,一个家道兴隆的家族,兴隆的家庭必然有它赖以维持的家风,它才可以绵延几百年不衰。

  诸位同学,你们家有没有家风?有没有家训?有的举手?还不少。太好了。我常常问很多家长,他们从来没想过什么叫家风、什么叫家训。我接着问他,那你每天种的什么苗子?有家训才能掌握做人做事的根本所在。当我们都搞不清楚的时候,传了什么?所以一个可以绵延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的民族,必然有它赖以维持的坚固的文化底蕴才行,才有可能可以办到。

  因为已经断两、三代,所以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信心都很有可能在这一、二十年当中听到一些错误的说法。比方说,中国文化假如好,为什么后来满清到民国这么衰弱?那就是中国文化不好,这样对不对?这叫断章取义!所以人看事不能看一个点,看点一定会偏颇,一定要看线,看什么?面,要看来龙去脉。我们来看清朝盛在哪?衰在哪?清朝是重视中国文化达到顶点的一个民族,在康熙的时候还做了一部最大的中国文化文献,《四库全书》。他非常重视中国文化。所以在康熙、雍正、乾隆的时候达到了相当高峰的盛世。为什么能创盛世?重视中国文化。康熙那时候开始,宫廷里面每天都讲圣贤经典。所有的皇子、皇孙包含臣民,这些大臣都有正确的做人做事态度。众志成城,国家兴旺。但是中叶以后,出现了一个人物叫慈禧太后,这个慈禧太后坐在那里听经,觉得他怎么都在骂我,听了以后不舒服,她就取消了宫廷讲圣贤经典的规定。

  诸位同学,《论语》里面有一句话真的是事实,不是《论语》,是一个贤人讲出来的,他提到「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依照考据应该是黄庭坚讲的。三日不读书,气质怎么样?马上可憎,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诸位同学,你不相信吗?你们现在对中国文化的信心达到了一个高峰,有没有?听课都是这种状态,叫悟了。然后走路回家、骑车回家的时候,开始出现第二种状态,就会在云里雾里,蔡老师讲得好像有点道理,又好像没有那么有道理。一进家里面,蔡老师说要先对人伸出友谊的双手,回去以后跟你姐姐说:我回来了。她看看你,不甩你,继续看她的报纸,你开始信心降到谷底,开始产生误会。这叫悟、雾、误,你相不相信?假如你一个礼拜之后都不读圣贤书,你很有可能那个信心就完全荡然无存。所以我们学习真实学问一定要了解,绝对不能懈怠。因为人在这一、二十年所形成的坏思想跟坏习惯相当有力量,你必须要持续把它突破,所以一开始比较辛苦,等什么时候才不辛苦?等你真正能够时时提起这种正确的人生态度,已经把这些习气放下、断掉了,你就会愈来愈欢喜,时时都法喜充满,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以一开始你要突破你行为的惯性,一定要加把劲。

  我们来看看万事万物都有它兼容的道理,这个东西有没有它的惯性?有。听说这边理工科的比较多?我们都知道万物都有惯性,当你要把它推动的时候,诸位同学,我现在有没有在推它,有没有?有!可是它没动。没动,是不是我推了没用?不是,而是什么原因?没有达到它的静摩擦力。你一、二十年的习惯就好像这个静摩擦力一样都推不动了。所以推自己也好,推你身旁的亲友也好,你都要了解有一段突破惯性的过程。当你真正突破就轻松了。我们在物理原理里面提到,当你的力量出到突破了静摩擦力,接下来就会怎么样?轻松多了,到哪里?动摩擦力。好,所以要咬紧牙关,我好像讲得太严重了。其实很好,人真的突破自己以后,真的有所成长,这个喜悦你一辈子都会记在心...(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1-13 12:39
您把仁爱的种子撒遍世界各地;您环球奔走,从事于促进宗教团结、宗教教育的世界和平活动。您智慧的提出,和谐社会、化解冲突的根本,是先化解自己心中本性觉悟与习性迷惑的矛盾冲突。并深刻的指出,其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靠教育,用圣贤的教育使人觉悟。觉悟后才会断恶修善,破迷开悟,才有幸福的人生、和谐的社会。您的这些理念和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以及世界各国关于宗教、和平、教育的工作会议上,都得到热烈的反响和赞同。我们由衷的赞叹,您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和法师,您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您是智能仁爱与和平的使者!

  思惟师父上人的行持,从二十六岁开始学习圣教,三十三岁出家,至今八十岁高龄,仍每天坚持讲《华严经》,正是「度诸有情,演说正法」、「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您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您善满天下、爱遍法界的心行,受到各国人民的尊敬。您为我们树立了温良恭俭让的榜样,您展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德、亲民、至善的风范,您示现了「菩提高广,忍辱如地」、「住真实慧」,能仁寂默的风度,您表现了「庄严清净平等觉」的风采。您启发我们认识,如何从一个平凡的人走上觉悟之路,而实践圣贤之道。师父上人,这条路您走成功了,我看明白了。我很乐意让我的儿子,也是我唯一的孩子,锺茂森,走您走过的路,全身心投入学习圣教、弘扬圣教的工作。

  茂森一九七三年出生于中国广州,于一九九五年中山大学毕业后即赴美国留学。一九九九年获得金融博士学位,毕业后即在美国德州大学和肯萨斯州立大学教书,后听从您的建议而迁至澳洲昆士兰大学任教。因学术论文连年获奖及教学工作获得优秀评价而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前不久,厦门大学以八十万年薪(这是目前中国学术最高工资)聘请茂森为该校财经研究所主席教授,最近澳洲名城黄金海岸的邦德大学两次礼请茂森到该校担任教授工作,等等。但茂森已立志走师父上人的路,所以毅然舍弃,并且最近已正式向昆士兰大学提交了辞职书。商学院院长布莱斯福教授十分惋惜的说:如果您在工作上没有这些成绩,您要走那条路,我觉得还容易理解。可是现在您的情况这么好,您还是坚持要走,我只能说很敬佩。

  常听师父上人讲经,常忆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去追求真理,求道证道,而后觉悟众生,让天下生灵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岂不感动!我支持茂森「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做一个像佛陀那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教授!我退休前,在广州市曾做过中国食品报记者、广东食品报副主编,及广东省社会福利集团公司公共关系部经理等职,接触的人可谓广而多矣,但是在众多的人当中,有君子之风、有圣贤之德的人却是凤毛麟角。环视神州大地,放眼全球,我多么希望中华传统道德遍地开花!我觉得目前世界上不是缺乏经济金融人才,而是急缺伦理道德的教育与师资,所以我赞成茂森重新选择人生道路。

  师父上人年轻的时候曾受教于三位老师,方东美教授教您哲学,启发您学习人生最高的哲学,佛学,章嘉大师为您指点人生的道路,李炳南先生教您学儒、学佛的课程。现在我觉得您本身兼具这三位大德的特点,遇到您,我们很幸运!我儿子拜您为师,必能得兼收并蓄之美,恳请师父上人加意指导!平素我们母子相依为命,今儿子立志做圣贤,我虽无孟母之德,却愿效法六祖惠能大师之母,送子出家!

  师父上人,您曾说过一句名言,「圣贤是教出来的」,好得很!我今天就把儿子送给您调教,希望茂森在您的指导下,专心修身弘道,并效仿您当年「不管人、不管事、不管财」,专一潜心治学,自度度他。我希望茂森将来能传承您的法脉,发扬光大!临终往生极乐世界上品莲生。至于采取什么形式,或如师父上人行作沙门,或如李炳南先生示在家相,完全听从您的指导安排。

  今天我很高兴,到大善知识这里,送子拜师,略备束修之礼,还请笑纳。今后茂森跟您学习,「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做母亲的我当至心念佛,「常勤精进,生安乐国」。衷心感谢您的教诲,我们母子都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仰慕孔子、佛陀,从今而后,我们要过觉者的生活!至诚感恩师父上人,您的教诲我们现在更加懂得宝贵和珍惜。愿您长住弘法利生,觉者会源源不断!祝您健康长寿!...(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