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神通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6111518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6-11 15:20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神通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6111518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神通的讲记敬摘点滴


...处处可以念佛。‘只要肯念,成佛一半,天下还有这样便宜的事吗?’(夏莲居居士语)


四、念佛往生须知生死的道理


心佛众生,三名一体。吾人自性,本不生灭。一念不觉,方有生死;欲了生死,须断妄念;欲断妄念,莫如念佛。行人念佛,系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而伐染念,日久功纯,就有念而达无念。所谓‘无念而念,念而无念’是也。念既无,云何妄?妄念既断,生死自了。

(略解)佛经有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就是三名一体的意思;但是我们众生的心,与佛的心,为什么一迷一悟,相悬天渊呢?只因真如不守自性,一动妄念,便成无明。所以生死轮回,永无穷期。本师世尊成道之后,发现众生,皆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一切种智,在说法四十九年中,彻底悲心,无问自说净土法门,针对众生妄念,叫他念佛。又利用众生的执著,叫他执持名号,这是对症发药,就路回家的办法。所以说:‘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而伐染念;就有念而达无念’,诚为方便中第一方便,捷径内特别捷径。这真是我们众生出生死轮回的要道呀!


五、念佛往生须知心佛的关系


佛生于心,心随佛现,念念相续,声声相应,出口入耳,复归于心循环无间,万修万去。

(略解)心外有佛吗?全佛就是心;佛外有心吗?全他就是自。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叫做心佛不二。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何以言之?十万亿程之莲邦,不离吾人当前之一念。无量光寿之宏名,本显横遍竖穷之心体。刻实论之,心佛一体,念佛便是念心,如是心想佛、口念佛、耳听佛,好像一个铁环,周而复始,循环不断。永明延寿禅师说:‘万修万人去’,是保证决定往生。


六、念佛十法须融通应用


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虽多。记数尤为稳当。广说方便,都为百种,兹约十法可以融通:

1、高声念。2、低声念。3、追顶念。4、金刚念。5、默境念。6、痛切念。7、出入息念。8、四字念。9、六字念。10、晨昏十念。

(略解)念佛本分为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四种。惟以持名念佛,最为简便。又持名念佛的方法也很多;但初学念佛的人,以拈珠记数最为稳当,每天或数千声,或数万声。到了功夫纯熟,不记数也可,至于念佛的方法,在续藏内,有念佛百法一篇,讲的最详细,我现在约为十法,可以融通应用,不必拘定那一种,这文内十种方法,大多一看就可明白;但实行时候,必须先经法师指导,且互相薰习,才能如法呀!


七、念佛入门须先摄意根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首重意根,知妄即离,如何摄意,四要须知。



念佛四要

┌一、要虔诚,最忌欺伪。
│二、要痛切,最忌虚浮。

│三、要恒久,最忌间断。
└四、要专一,最忌夹杂。


(略解)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念佛的时候,必须把握著这六根,不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牵引,方能净念相继,但这六根里头,最难把握的,就是意根,所以表内四要,都是摄意根的法子,你们如能把意根摄住,其他五根,都伏首听命了。


八、念佛四诀须时时检点


念字从‘心’不仅用口,‘今’为现在,莫管过未(过去、未来)欲知其诀,口、耳、声、意,一向专念,自得心开。



念佛四诀┌口须念的清清楚楚,不可夹杂闲字。
│耳须听的明明白白,不可糢糊放过。

│声须调的匀匀净净,不可忽高忽低。
└意须养的绵绵密密,不可倏续倏断。


(略解)诀者是口诀,叫人口中常念,易于注意,大家不可以为这四诀,浅近易知,可是实行起来,真不容易,古德说:他念佛一百声,而真正一心清净,落在佛的上面,不过三五声,所以对于口、耳、声、意四项,必须时时检点,是否如法?我惭愧念佛已竟十二年,到现在少分还没有做到,如文中莫管过未四个字,就是很难做到的,通常念佛的时候,不是思前,便是想后,夏莲居老居士有两句诗云:‘莫管过去与未来,念准当前这一句’,当时行人体会诗意,便得著受用的很多。


九、念佛往生须具欣厌二行


爱不重,不堕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如何轻爱?努力一念,往生津梁,须具欣厌。

1、厌离行:娑婆秽境,众苦共集,生老病死,怨会爱离,所求不得,忧悲烦恼,富贵荣华,缘尽谁保?

2、欣乐行:求生净土,为度众生,七宝庄严,微妙清净,金地琼林,莲花化生,神通自在,所求皆应。

(略解)我们念佛修行,必须对于于身、家、花花世界,一概觉得虚妄不实,污秽不净,生一种厌离的心,又须对于极乐世界,依正种种庄严,生一种忻往的想,念佛的工夫,越加紧,则欣厌的心想越炽盛,果能到了欣往和厌离的极处,自然功纯,业净、妄消、真显,决定往生西方。倘对于身家眷属,名利恩怨,有一丝一毫放不下,便不能往生。


十、念佛往生须一向专念万行回向


1、一句弥陀,作己命根,咬定牙关,决不放松。

2、一向专念,念兹在兹,一切杂事,都不想思。

3、劝人念佛,无上法施,行住坐卧,不忘生西。

4、大小万行,回向西方,愿共众生,同往乐邦。

(略解)一向专念,万行回向八个字,是持名念佛的纲宗,关于净土宗的千经万论,教人怎样怎样用功,皆不出这八个字的范围,所以本讲,也以此作为结论。至于一向专念,前次业已讲过了。万行回向者,就是说念佛的人,须要扩大心量,以佛心为心,愿人人皆往生净土,不可作自了汉,所有一言、一动、一饮、一啄,即说一句好话,行一件小善,无不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若遇顺逆喜怒,一切烦恼境界,心不安时,就将这一句佛,提起一拶,即见当下消灭,以念念烦恼,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灭烦恼,便可了得生死,更无别法。


偈颂



生寄死归,一切放下,保持正念,千钧一发。

慈悲加祐,令心不乱,眷属同助,西方相见。

宝莲齐开,谁人不羡,无常迅速,行人勉旃。

以此功德,回向法界,挽回劫运,净化人间。


(略解)这个偈颂,是作论的通例,每到一篇完结,照例发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有情,方为契合佛旨,至于偈中意思;第一首:因为念佛的人,多有一生精进,偏到临命终时,放不下儿女私情,名利恩怨,便不能保持正念,所以叫做‘千钧一发’。真真危险呀!要把‘生’看作住旅馆;‘死’看作回老家,才能含笑而去。第二首:是说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保持正念,是佛菩萨加被行人的力量,自力他力,交相感应,生前一切业力不起现行,唯凭愿力,引导其前,往生极乐,但眷属们,千万不可悲哀哭泣,在十二小时以内,切不可搬脚牵手的胡抖擞,大家要安详念佛,帮助病人顺利往生。第三首:是说病人寿数未尽,慢慢会好的,如无寿数,便藉佛力,引导识神,一刹那间,莲花化生,见佛闻法,永证不退,这样一生成佛,大家岂不羡慕吗?第四首:是作者观察,最近世界大势,共业感召,三次世界大战,恐难幸免,杀人的武器,日有进步,战火一开,双方都拿出秘密武器来,那时惨酷破坏的情形,超出已用的原子弹之上,佛说劫火洞烧,大地平沉,也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共业之中,还有别业,你们不闻轮船飞机失事,常有少数人幸免于难吗?这便证明虽同在劫难之中,如肯真心念佛,仍可消除业障,减轻祸患,我尝说:当此大难将临的末法时代,若为自利,除了专念弥陀,回向极乐,决不能了脱生死;若为利他,除了行菩萨道,弘扬净宗,决不能挽回劫运。唯愿全世界人类,同发菩提,同念弥陀,同生净土,同圆种智。(完结)



附录三则



持名念佛实验方法


谨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谓不假方便者,因念佛就是方便,不必于念佛之外,更求方便也。但众生根器不同,故所用的方法亦异,律航于念佛之余,参究佛说及祖师的开示,体验实行,比较有效者数法,择要录出,以就正于大德并提供参考,非敢于念佛之外,别立方便也。


一、并耳念佛


念佛宗旨,本为摄心专注一境,令散乱心,渐成片段,乃至一心不乱。若欲达此目的,必须将阿弥陀佛四字宏名,字字都念的清清楚楚,听的明明白白,但耳根对声尘,须由听力强锐,方能格外清晰。并耳者,即合并两个耳根的听力,用在一个耳根上,试看古人射箭,今人放枪,当他瞄准时,皆闭一眼,用一眼,视力格外分明,而听力亦复如是。律航初学此法时,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听一百声,再将左耳听力并在右耳听一百声,然后两耳平均一百声,如是循环练习,不过一月,大见功效,一往妄念纷驰,现因听力特别增强,渐受约束,偶起妄念,随即觉知,日久自成习惯,不必作意并耳,而自然并耳矣,经云:‘此方兴教体,清净在音闻。’则持名念佛者,诚不可不加强听力。


二、随工念佛


律航尝劝人念佛。得到的回答,多说:‘念佛很好,可惜没有工夫。’唉!这没有工夫四个字,不知耽误多少...(●[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谈:「一闻千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


...益之后,就知道念佛法门,是何等的殊胜?虽然,释尊为我们所开示的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以入道,门门皆可以解脱生死,圆成佛道。但一定要靠自己个人的力量,如法修持,精进不懈,还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始登佛位;若然魔障出现,就会退堕,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实在艰险。

念佛法门,固然也要自己努力,但凭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扶持与接引,保证即生可以横出三界,超越六道生死轮回,到达最安全、最清净、也最快乐的地方,安顿自己的身心,然后在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美妙环境中,跟随著诸上善人,进修佛道,不但事半功倍,简直是离苦的捷径,成佛的妙庄严路。

所以,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并不是迷信,而是理智的选择;不是消极,而是积极的进取;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理想的实现;不是逃避业债,而是仰仗佛的慈悲愿力,销除宿业,同时超度冤亲债主,共登极乐,冥阳两利。

有人认为念佛,是愚夫愚妇之事,或是老年人的专业。这种想法,简直是最愚蠢的错误。当知念佛法门,三根普被,上智下愚,利钝兼收,而且是老少咸宜。上上智者,如佛在世时,文殊普贤,佛灭度后,马鸣龙树,诸大菩萨,无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下下智者,如屠夫小婢,一念专精,皆可往生。此皆是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摄受,岂独限于愚夫愚妇?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马鸣菩萨说:念佛是最方便的法门。

龙树菩萨说:念佛法门,是阳行疾至之道。

云栖大师说:‘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莲池大师说:‘念佛求生西方,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圣,大贤的事。’所以莲宗诸祖,历代高僧,无不以念佛法门,自行化他。本人亦发愿跟随著莲宗诸祖的足迹,以念佛法门,自行化他;希望在座各位,由现在开始,就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既可以在有生之年,灭罪生福,却病延年;将来临命终时,又蒙佛接引,往生佛国,见佛闻法,得不退转,终成佛道。


●[净土社区]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37665.html
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



太虚大师讲



一 信



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一法门,约之不出信、愿、行之三要。



信者,疑断解成,志专心决之谓。约有:信自心、信佛土、信法门之三信。



甲 信自心


一、信吾人本心,无始无起,无终无灭,持续而恒,随缘而转。从生趋死,虽死非断;从死趋生,虽生非常;招果有因,因熟成果,非一生之偶然,是故当求永安真乐。由业受身,身还造业,非一死所能了,是故当怀深忧远虑。生死苦长,升沉变亟,茫茫六趣,知飘茵坠溷之何居!冥冥三涂,有幽囚宰烹之可惧!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快驹过隙,光阴容易虚度!盲龟值木,佛号好勤持念!故曰:“此心不向今身了,更向何身了此心”。

二、信吾心本源真性,即是佛性。是故吾人本具佛性,本来具足如来智慧佛德之藏,圆常安乐,自在清净。若遇善友开导,皈依佛法僧宝,信从佛正法门,恳勤修习,必能证得。故曰:“劝君买棹江头去,定卜月明载满船”。

三、信吾人无始以来,亦曾生天,亦曾作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诸大菩萨、诸圣贤众,分身尘刹,觉悟群生,吾人夙生必曾值遇承事供养,植种善根,所以今生得闻佛法,复能发起信愿之心。虽由迷昧不自觉知,须信常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是故应发勇猛精进之心,立坚决深固之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大慈大悲,大雄大力,无感不应,无机不摄,吾人果能敬信修习,佛菩萨必救度接引。观之历代往生净土僧俗男女人等,皆以夙生善根力故,现生敬信修习力故,诸佛菩萨救度接引力故,已皆往生安乐净土,成大菩萨;我亦如是,有愿必成。故曰:“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卑生退屈”。


乙 信佛土


一、信阿弥陀佛于过去久远世中,亦与吾人同为凡夫,舍国王之尊贵,从佛出家,发最深固大菩提心,立四十八深宏誓愿,积功立行,生生不退。依其本因地中、行愿力故,及其所教化成熟诸众生善根力故,遂成极安乐圆妙严饰之净土,与诸共愿行者同生其中而成无上正等真觉,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故名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二、信由此释迦牟尼世尊娑婆世界之西,过十万亿佛土,确确实实有一安乐世界,为阿弥陀佛所化之净土,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洎清净大海中无量无数菩萨圣贤僧众,常共围绕,听佛说法,依佛法行,从佛法因证佛法果,永离苦难,得大解脱,神通妙用,不可思议,化身十方,修佛功德,摄诸有缘,同归乐土。净莲化身,不由胎爱,随往生者信心深浅,愿力大小,行功圆偏,而有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九品──之别:下三品者,带业往生之凡夫也;中三品者,断惑证真之圣众也;上三品者,宏智大悲之菩萨也。下下品下,复有铁莲疑城之级,广摄罪恶深重或信愿薄弱之众,使生净土之后,忏恶修善,断疑生信,亦得花开见佛。然虽有此九品三级之殊,一经乘愿往生,皆得永脱生死轮回之苦,终成大觉圆寂之佛。一经花开见佛,皆得衣食如意,成无量寿,身心自由,游无量刹。风林水鸟,常演法音,大士圣众,共为善友。至安至乐,至美至善,至明至净,至真至常,故名无量光寿佛极安乐净土。


丙 信法门


一、信此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法门,乃二千九百年前降生于中天竺国,为----百亿日月、百亿天地──三千大千娑婆世界之教主释迦牟尼佛口之所亲说;弥勒菩萨、舍利弗阿罗汉、韦提希皇后等之所亲闻;阿难陀阿罗汉亲承佛旨之所结集流传;即今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是也。其余劝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刹之经论,散见大藏,不可胜纪。佛说无量寿经之时,舍利佛等大阿罗汉,弥勒等大菩萨,及诸天诸神人非人等无量数众,皆发愿往生。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之时,韦提希皇后依之修持,当即往生安乐土。佛说阿弥陀经之时,东西南北上下六方无数佛土,阿佛等无数诸佛,同时赞叹我本师释迦牟尼佛,能于此五浊恶世之娑婆界中,说此最方便殊胜之法门。历代祖师圣贤善信称扬修习得往生成效者,更难悉数,故应信此法门最真最尊。

二、信此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法门,下至极恶众生皆可修证,上至等觉大士亦应修证。盖下下品及铁莲花生者,即造五逆、十恶应堕地狱、饿鬼、傍生、中者,闻此法门起信、发愿、修行得往生也。其中品生者,即能持五戒、行十善、或更稍修禅定,当生人道、神道、欲界天道中者,闻此法门起信、发愿、修行得往生也。观之往生净土圣贤录中,自大圣大贤以至**、屠户、鸟兽鱼虫皆有往生者,可以知矣。其上中品生者,即欢喜地至远行地之菩萨也。其上上品生者,即不动地至等觉地之菩萨也。观之佛华严经中普贤菩萨亦发愿往生,可以知矣。故应信此法门最广最盛。

三、信此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法门,其理性虽不可穷尽,其功德虽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本因地中,曾发诸方世界有称念其名者即为护持摄受接引往生之宏愿。故阿弥陀经佛说:执此名号,一心不乱,即自知得生净土。故一经往生净土,便可直至成佛,永无纡曲,永无退转。但须心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而执持不忘,即得具足无穷尽之理性及不可思议之功德。且更有最易行之道,但须每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尽十呼吸,亦决定往生得不退地,永脱轮回,直至成佛。故名此法门为横超三界法门,一超直到如来佛地,非若从其余法门修证者,初从戒善以超三恶,次从禅定以超欲界,次从般若以超色无色界,尚未能入菩萨正定聚位,中间多复迂滞回堕之虞!岂若此门但从皈依娑婆界佛法僧宝而皈依极乐界佛法僧宝,即得顿超三界乎?故应信此法门最易最妙。



二 愿


信心立矣,若不发愿,如有病人于此,虽得灵丹妙药,已知服之必能却病延年,身轻力健,设若不愿身轻力健却病延年,或复妄谓我今无病多寿,身体康强,无需乎此,置之不服,则不能得健康安乐延生之效。此亦如是,若不愿离娑婆、愿生极乐,则还与此法门为无关系。故信立当济之以愿,约之愿亦有三:


甲 念念厌离娑婆秽土而欣往安乐净土


释迦牟尼佛乘大悲救苦之愿,为此娑婆秽土中之教主,圣口叮咛,劝吾人厌弃离脱此娑婆秽土而欣慕往生彼安乐净土。吾人唯能顺佛之教,依教奉行,乃得谓之皈依佛法,不辜负佛恩耳。一者、厌此阎浮提洲──吾人所居之地球即在此洲内──内、外、共三依俱苦,故愿离脱;欣彼极乐净土内、外、共三依俱乐,故愿往生。云何内、外、共三依俱苦也?谓内则依自身而有饥渴、冷热、疲劳、淫欲、生老病死等苦;外则依天然界而有风雨、雷电、雪雹、瘴雾、烟尘、沙砾、荆棘、岖崎、波涛、鼋、龙、虎、蟒、蚊蚋等苦;共则依人为界而有牵制、讥骂、争夺、伤害、**、狂暴、奸险、欺骗、强占、暗窃、势驱、威迫、刀、箭、枪、炮、毒药、牢狱、乃至恩爱别离、怨憎会遇、祸起萧墙、变生衽席、求活不能、求死不得等苦。故此难堪忍受──娑婆译义──之界,实为众苦之海;此界中之人类,又为苦海之蜗!一经往生安乐之界,此之众苦永皆脱离。化身如意,故内依唯乐而无苦;受境称心,故外依...(●[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谈:「一闻千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


...管理员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9-13 14:29  只看该作者
破无因论的迷执


许多人说:‘人生的际遇都是偶然的。’所以‘在一次偶然机会里,我……’便成为一般人常用的口语了。所谓‘偶然’就是‘无缘无故突然发生’的意思,‘某人无缘无故被车撞了’‘某人无缘无故突然大叫’‘他无缘无故对著我笑’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一件事情无缘无故,怎么会发生呢?说穿了,这是无因论的迷执。

许多年前有一本书,里面有一段说到:‘生命就像凋谢的花瓣一样,风起时,花瓣纷纷飘堕,有的堕到篱笆上,有的堕到草地上,有的堕在茅坑里,有的堕到水池里,际遇不同但有一点相同,便是花瓣的命运都被‘偶然’所决定,照这样说一切既然偶然,所以成功是侥幸,失败是不幸,努力与否,品德如何,和人的成败祸福,便没有太大的关连。某人当皇帝是因为他侥幸生于帝王之家;某人三餐不继,是因为他不幸生于贫穷之家;某人高中是运气好,某人落第是运气坏。当然百分之百的偶然论、无因论者是少有的,但一般人或多或少,总以为人生的种种,总有少分或多分属于偶然或无因。

缘起哲学的看法是宇宙万物都是缘起,非偶然而生,非无因而生。一个人的成败祸福与他今生的努力有关,更与他过去的‘业’有关。过去世未曾种善因的人,这一世很难遇到贵人相助。过去世不能成人之美,这一世必是阻碍重重。每一个人今生的父母、师长、兄弟、夫妇、朋友都与自己有密切的‘缘’存在。无缘是不能相聚的。‘缘’有善有恶,善缘使人和乐相处,恶缘则令人冲突别扭。佛教说一个人的福与慧,与今生的努力当然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前世修行。修福得福,修慧得慧,功不唐捐,分毫不爽。有人前生修福不修慧,故今生有福而无慧,所享受的只是一种痴福,虽身体健康,不愁吃穿,头脑却很笨。有人前生修慧不修福,故今生有慧而无福,尽管聪明绝顶,却穷苦潦倒所求不遂。有人前生修福又修慧,故今生有福有慧,身体好,相貌好,环境好,悟性敏锐,学业精进。

总之,偶然论或无因论者认为许多事情是偶然的,无因的,所以是防不胜防,无须负贪,努力也常徒劳无功。因此他们的生命是飘荡无依,妄念纷飞的。他们不敢把握现有的,因为随时会有不测之风云,他们不想劳心劳力,却常期盼有好运忽然降临。缘起论者却认为事情的发生,其原因或许难知,但不能说无因,既然事出有因,所以谨慎为要,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天下无徒劳之事。成功是众缘的配合,不只靠一己的努力,功不必尽归于己,失败虽与因缘有关,主要还是自己的福慧不足所致,须痛自勉励,不断修福修慧。



植物也有生命,可以残杀吗?


一般初学佛的人,对众生的定义不明,而且现在更有说:植物也有生命,植物也有感情,若说不杀生,应该既不杀动物,也不杀植物。其实生命有它的层次,植物是无情众生,动物是有情众生,所谓众生可分为三级,高级的为人类,具有三个条件:一、有活动的细胞。二、有神经的反应。三、有思想及记忆。低级的为植物,只有活的细胞,没有神经和记忆,虽有生死的反应,没有苦乐的感觉,更没有思想及记忆,所以叫做无情。中级的是动物,只有少数如狗、猴子、马、象等。高级动物有若干的记忆力,但没有思想力。至于低级动物除了神经的本能反应,没有记忆和思想,然其既有神经就有痛苦,就会怕死,所以虫蚁都会自然地知道逃避死亡的危险。植物则不然,因此杀生的定界就是能够知生怕死的动物,而不能及于植物。

佛戒比丘不可砍伐草木,是因为低级的鬼,依附草木,以草木为庇护,为了慈悲关及鬼神,不使鬼神生嗔,故不去破坏其居处,并非为了草木不可杀的理由。

佛教主张不杀生,主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我们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生的类别虽有高低不同,但众生的生命绝无贵贱、尊卑之分,如果人人发扬这种平等慈悲的精神,我们的世界,一定是和谐、和平、互助、互敬、互爱、融洽无间,将没有一人受到故意的伤害,虽然佛经中说,杀生有果报,杀人偿命,吃它半斤,还它八两,这是说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实。



佛教和其他宗教之不同


佛教的出家人是良师益友,是修行者,也是弘法者,依佛法修行,依佛法度人,修养心性,修养道德,依佛法救人,而不是神的使者,更不是灵媒,领天命等,也不是依咒力、术力、鬼力迷人。

佛法讲真理,讲修养道德,修心性,一般人皆喜欢讲神通,讲灵验,感通,感应,若依咒力、术力、神力来救世度人,咒力、术力和道德力、修行力,何者可靠?鬼力、神力和佛力、菩萨力,何者可靠?何者正何者邪?何者真假?必须有智慧的人,才能够有所选择,‘佛度有缘人’。

俗语说:‘卖酒说酒香,卖花说花红。’信仰什么教,即说什么教好,乃是必然的事,可是我们何不拿来比较一下,衡量何者是真,有真理才有正确的目标,有正确的目标,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否则一旦走上魔道,自己还不知道,岂不是天大的冤柱。

奇怪的是,正言正语真理,每每人不爱听,邪言邪语、谣言欺骗的话,却有人偏爱听信。俗说:公有公理,婆有婆理,正有正理,邪有邪理,歪人有歪理,你说你对,我说我对,依什么为标准?若是信佛者,当然依佛经所说为标准,各教依各教的经典。妖魔鬼怪,偏偏拿各教的经语改一改,参杂些邪言邪语,让人正邪难分,所说都是一些谣言乱语,恐吓之语,所以没有智慧的人,正邪难以分别,就此步入邪道,实堪怜悯。

世间万事,必须依理智辨别正邪,盲目的信仰,都会走火入魔,而自己还不知道。最好的方法,首先应该探讨和研究,比较看看,千万不可误入邪教,吃亏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辨魔


修道如行路,不怕遥远,但怕歧途。路虽远,只要不停地往前行,就与目的地逐渐相近。如果误入歧途,除了回头再走正路之外,那就与目的地逐渐相远。普通人走错了路,看看情况不对,还可以知道折回来。修道走错了路,除有特殊的因缘使他回头之外,势必一直错到底。

旅行者所以误入歧途,只因歧途和正路极为相似。修道者所以走上错路,更因为有人在歧路口上诱导。这就是那些魔外鬼神之流。他们所诱导的歧路,往往比正路更具吸引力。例如一般学佛的人都知道,学佛有了相当的定功,就会出现神通。最普通的是知过去未来之事,或知他人心中之事。虽然如此,但事实上学佛几十年未必就能得到这些神通。因为神通要由定力而来,譬如水在静止的状态,才能照见人影。学佛未曾真实用功,没有定力,犹如动荡不停的水,那里能有观照之用,那里能得神通。然而一些妖魔鬼怪,却能使毫无定功的人忽然知道过去与未来,或知他人心事,或变成最好的口才。不但如此,鬼神们还会冒充天帝,冒充菩萨,甚至冒充佛,来向众生说法,就像陀罗尼、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法,他们都会说。以致一般人误信他们是佛菩萨再世。误信之后,就受他们的言语、手势,甚至意思指挥,一步一步的远离正道。

万法没有两者完全相同,外道鬼神虽能冒充佛菩萨说法,也能表现各种神通,但不论如何相似,必与佛法有最大的差异处。佛法自始至终不离因果,学佛不论有无神通,但是如法修行,必然渐渐的减轻烦恼,以至断惑证真。大乘起信论说,诸魔外道鬼神说法说到最后,总是教人不信因果,以及教人贪求世间名利之事。愈贪名利,愈增加烦恼。愈增加烦恼,愈在六道中沉沦。明白此理,则不论今世诸魔如何横行,皆能识破。



智慧与聪明


目前有许多人都是有知识而无智慧,聪明绝顶却缺乏远见,平常说话头头是道,满腹经论,做事非常精明而能干,然而却缺乏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的睿智,更不明白人生的真谛,生命的目的,以及人身的可贵,因此凡事都只有考虑自己目前的利益或享受,而丝毫不明了将来有一天因果循环,善恶报应的可怕。这些人由于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以及趋善避恶,择善固执的观念,因此在贪婪美色,心猿意马,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糊涂颟顸,违背良心,甚至伤天害理的罪恶行为。

由于目前我们的教育似乎都十分偏重知识和智育,以适应升学的需要而极端忽视智慧与正见的培养,因此造成了目前社会上犯罪事件日益恶化的现象,这是一件令人担忧的趋势。

穆罕默德曾经说:‘一个人真正的财富,乃是他在人间的德行。’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明了因果、道德与善行的重要,那么他就不会过分贪图今生的、眼前的物质享受和感官的满足,也不再浑浑噩噩,终生只在追一己的名利和私欲,相反的他可能会竭尽心力,贡献社会以便创造更多的德行和善行。



看破,放下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圆觉经云:‘当知身心,皆如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这是告诉我们看破和放下的妙法。

我们生此末世,真是八苦交集,无论富贵贫贱,都有苦的感觉,原因是看不破,放不下。穷人为生命而争,情犹可原,富人为享受而争,颇不应该,钱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没有它固然不行,太多也没有什么好处。用的得当,可以济弱扶倾,造福社会,如果为子孙的衣食而积蓄,说实在的那等于是害他们。

利不可贪,名也不可好。须知只是个抽象的名称,既不能御风寒,又不可解饥渴,倘若名符其实,当有劝善之功,否则难免助虐之过。我们之所以好名的原因,就是我执太重,尤其一般人所认识的我,是四大和合的假我,是生灭的,不净的,是八苦的仓库,是生死的根源,我们要想离苦得乐,就应该把这个假我当作一辆破旧的脚踏车,虽然没有经济价值,但是可以利用作为回家的交通工具,倘能作如是观,那么放下就比较容易了。不过想放下,必须先要看破,还要决心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要想把看破放下做得彻底,必须用一贯作业的办法,来应付一切诸法,才会成功,如果是断章取义,永远收不到效果。

 

不可执理废事。


古德云:‘执性废修,如贫士拾豪家之券;著事迷理,类童蒙读古圣之书。’盖童蒙读书,虽不明理,果能熟读,天长日久,自能融会贯通,仍有悟解之望,如愚夫愚妇只知念佛,不研经教,但能至诚恳切,老实念佛,念至一心不乱,必能往生。聪明人谈玄说理,自以为深通经教,高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以致念佛亦不念,三宝亦不拜,不诚不敬,而欲求解脱,实无可能,所以著事迷理,远胜于执性废修。盖愚人但重事相,发于至诚,能有成就,比之聪明人只尚空谈者,大有天渊之别。



报恩,念佛。


学佛可以使人了生死,出六道轮回,此是最大利益之事,而一般人尚有不愿学者,其故安在?就是不肯学佛。此类人自以为见解比佛还高明,对佛所说之法尚有欲批评检讨之处,此之谓世智辩聪,为人生八难之一,实为最可怜悯者。



净念,染念。


即心是佛,何必持名念佛?此学佛人之邪知邪见。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理,不可执理废事,众生迷惑颠倒,不攀佛缘,即攀缘六道。念头是刹那不停的,与其攀缘俗念,不如攀缘净念,烦恼未断,生死未了,如想成佛,念佛即成佛的增上缘,岂可轻视持名念佛法门。



观想,名相。


持名念佛不必观想,亦未尝不可,须知色相已包括在一句名号之中,名必有相,先有相而后有名,名相皆不离一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相与心有密切之关系,一句名号,功德无量无边。



念佛之胜方便


起念即妄,真如本性中并无念故,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用念佛之念,治其住尘之念,盖念佛之念无非直如之本体,即是趋向真如之妙用。

真如是清净心,念佛是清净念,同是清净,得以相应,所以念佛之念,绵绵密密,能至念而无念,故曰胜方便。



学佛,念...(●[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谈:「一闻千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


...身作善而得恶报,作恶而得善报,则谤无因果。那知因果理微,如种果子,先熟先脱。假我今生虽作善业,反招恶报者,皆由过去恶业熟故。今生虽善,而过去之恶业已熟,不得不先受恶报;以今生善业未熟故,不得现受善报。信此理者,必无疑惑。

  明因识果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法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是因缘,果是果报。譬如种谷,以一粒谷子为因,以日光风雨为缘,结实收获为果。若无因缘,绝无结果也。

  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明者了解义,识者明白义。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虽是圣贤,因果不昧,曾种恶因,必感苦果。若明此义,则日常生活逢顺逢逆,苦乐悲欢,一切境界,都有前因。不在境上妄生憎爱,自然能放得下,一心在道,什么无明贡高、习气毛病,都无障碍,自易入道了。

  
信心对学佛很重要吗?   佛与众生同一体 瓶盘钗钏总是金

  了知瓶等无殊异 生死涅槃一例平

  信心为修行的根


  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种子放在田里,等它发芽变秧。这时间又怕焦芽败种,错过时光,就是说修行要学大乘,勿误入小乘耽误前途。插了秧以后要锄草,等于修道要除习气毛病,把七情六欲,……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智种灵苗,就顺利长成,以至结果。

  何为“智巧”?首以信根为石;次以无义味话头为击石之手;又以坚固不退之志,作固火刀;用精勤猛勇不顾危亡之力,向动静闲忙中,敲之击之,使不间断;加上般若种性,干柴一握,蓦札相承,引起一星子延燎不已,直至三千世界化为燋焰,复何难哉!

  坚固信心

  无论修何种法门,都要信心坚固。把得住,行得深,方能得圆满的利益。信心坚固,持咒可成;参禅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样。若信根不深,只凭自己的微小善根,薄学智慧;或记得几个名相、几则公案,便胡说乱道,谈是论非,只是增长业习,到生死关头,依旧循业流转,岂不可悲。

  想用功办道,先要一个坚固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无论做什么事,没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们要了生脱死,尤其要一个坚固信心。佛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又说了种种法门,来对治众生的心病。我们就当信佛语不虚,信众生皆可成佛。

  但我们为什么不成佛呢?皆因未有如法下死功夫呀!譬如我们信知黄豆可造豆腐,你不去造他,黄豆不会自己变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会造不成。若能如法磨煮去渣,放适量的石膏,决定可成豆腐。

  办道亦复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以成佛;用功不如法,佛也是不能成。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决定可以成佛。故我们应当深信自己本来是佛,更应深信依法修行决定成佛。永嘉禅师说:“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他老人家慈悲,要坚定后人的信心,故发如此弘誓。

  
老和尚对持戒有什么指示?  得守空王法 勿为魔事侵

  戒香薰宝座 梵网结珠林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则不论参禅、念佛、讲经,无一不是佛法;若离佛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入于外道。

  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

  持戒的人,龙天拥护,魔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贼,扫其足迹。从前在罽宾国近著僧伽蓝的地,有条毒龙时常出来为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罗汉聚在一起,用禅定力去驱逐他,总没法把他赶跑。后来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禅定,仅对那毒龙说了一句话:“贤善远此处去。”那毒龙便远跑了。众罗汉问那僧人什么神通把毒龙赶跑?他说:“我不以禅定力,直以谨慎于戒,守护轻戒,犹如重禁。”

  我们想想,五百位罗汉的禅定力,也不及一位严守禁戒的僧人。或云: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我请问你的心已平直没有?有个月里嫦娥赤身露体抱著你,你能不动心吗?有人无理辱骂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吗?你能够不分别冤亲憎爱、人我是非吗?统统做得到,才好开大口,否则不要说空话。

  持戒的用心处

  佛虽说种种法门,无论大小乘戒,皆以三归五戒为根本。务使受持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依之立身齐家治国,则人道主义尽。且苦因既息,苦果自灭,解脱三涂苦,生人天中,易入佛乘,则学佛主义亦尽。故三归五戒,是导世之良津,拔苦与乐之妙法。

  欲脱生死黏,去烦恼缚,非五戒不为功。故云:“五戒不持,人天路绝。”夫“戒”者,生善灭恶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圣之工具。以从戒生定,从定发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觉。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曰:“戒为无上菩提本”也。

  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现在的佛法比较盛行的,是净土与禅宗。但一般僧众,都忽略了戒律,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这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应特别注意的。

  持戒从十善开始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总要步步立稳脚根,远离妄想执著,便是无上菩提。古德所谓:“平常心是道。”只如孔子之道,不外“中庸”。约理边说:不偏是谓中,不易之谓庸。约事边说:中者中道,凡事无过无不及。庸者,庸常,远离怪力乱神,循分做人,别无奇特。

  佛法也是一样,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是为最上根人说。上根利智一闻道法,行解相应,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善相且无,何有于恶。若是中下根下,常被境风所转。

  “心平”二字,谈何容易?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为八风。行人遇著利风,便生贪著;遇著衰风,便生愁懊;遇著毁风,便生嗔恚;遇著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不疑;遇著讥风,因羞成怒;遇著苦风,丧其所守;遇著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曷若恒时步步为营,从事相体认:举心动念,当修十善。事相虽末,摄末归本,疾得菩提。

  
怎样才是如法的静坐?  一泓清水漾微波 无去无来意若何

  寻味个中消息否 泠然万法影痕过

  静坐的重要观念


  (一)静坐不过是教行人返观自性的一种方便方法。简言其要,则在于系念一句佛号。(或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皆可。)心心相契,念念相续,由心而出,从耳而入,莫令间断。

  果能如斯,则更无余缘杂入矣。若能久久不退,弥勤弥专,转持转切,不分行住坐卧,岂觉动静闲忙,便可一直到家,永生安养。居士才觉得有些定明澄澈之境,便生心动念而执著之,宜其不能进步。

  (二)静坐宜取乎自然,身体有病,宜适当调养,不必勉强支持。修行用功不拘于行住坐卧也。

  (三)悟道不一定皆从静坐得来。古德在作务行动中悟道者,不可胜数。悟道仅为真正修道的开始,由修而证,则神通不待求而自得矣。若专为求得神通而修行,是魔见,为学佛人所不齿者。

  (四)参禅、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门,皆教众生破除妄念,显自本心。佛法无高下,根机有利钝,其中以念佛法门比较最为方便稳妥。居士受持《佛说阿弥陀经》,熟览《印光法师文钞》,若能依而行之,则净土现成,万修万去。

  (五)荤食造杀害生,大违慈旨。令人智昧神昏,增长贪嗔淫欲,身后业案如山,冤怨债报,宁有了日。

  静坐修行的目的,要了生死,荤食则增加无边生死,漏瓶盛油,虚劳精神,智者可以自审矣。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当熟览谛受。

  (六)静坐如法,可使四大匀调,促进健康。

  (七)“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莫不殊途同归,惟当择其契理契机者而修持之。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那里不是道场?本用不著什么禅堂,也不是坐才是禅的。

  所谓禅堂,所谓坐禅,不过为我等末世障深慧浅的众生而设。

  打坐注意事项

  坐禅要晓得善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小则害病,大则著魔,实在可惜。禅堂的行香坐香,用意就在调身心,此外调身心的方法还多,今择要略说:

  跏趺坐时,宜顺著自然正坐,不可将腰作意挺起,否则火气上升。过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又不要缩腰垂头,否则容易昏沉。

  如觉昏沉来时,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略移动臀部,昏沉自然消灭。

  用功太过急迫,觉心中烦躁时,宜万缘放下,功夫也放下来。休息约半寸香,渐会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否则日积月累,便会变成性躁易怒,甚或发狂著魔。

  坐禅有些受用时,境界很多,说之不了。但你不要去执著它,便碍不到你。俗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虽看见妖魔鬼怪来侵扰你,也不要管他,也不要害怕,就是见释迦佛来替你摩顶授记,也不要管他,不要生欢喜。《楞严经》所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问如何念佛?   人人念佛皆成佛 动静闲忙莫变差

  念到一心不乱处 众生家是法王家


  世人若真为生死念佛,贵先放下万缘。果能放下,情不恋世,于二六时中,将一句弥陀放在心里,念念不间,念来念去,心口如一,不念自念。念至一心不乱,休管生与不生,莫问佛接不接,直至临终寸丝不挂,自然决定往生无疑矣。……时人念佛愿生西,生贵信行愿力坚,忏悔现前犹放下,恒忆佛号在心田,四句百非一齐遣,直使妄念绝所缘,行人志能力行去,西方此土一齐圆。……

  佛菩萨岂要人念?只缘众生障重,佛菩萨指示种种法门。念佛菩萨圣号,不过令众生澄清妄念,彻见本来耳。所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妄心,妄心不得不净。盖人如果以一菩萨之圣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则当下自与佛菩萨无异。

  近人观佛子之对像跪拜,及净土之持名念佛,即以其无神论立场,谓为迷信。不知跪拜与对长上致敬何异;念佛对于修心有莫大之功。且持名念佛,不过方便初机之简捷法门,更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等法门。净土自有无穷妙用者,人自不会耳,岂迷信哉!

  
念佛与参禅哪个好?


  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来是一件事。参禅提一句话头,横截生死流,也是从信心坚定而来。若话头把持不住,禅也参不成;若信心坚定,死抱著一句话头参去,直待茶不知茶、饭不知饭,功夫熟处,根尘脱落,大用现前。与念佛人功夫熟处,净境现前是一样的。到此境界,理事圆融,心佛不二,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差别何在?……

  禅宗虽一超直入,非上根利智不能修。末法众生障深慧浅,惟依持名念佛法门,得了生死,往生极乐国土。初入手与禅是二,及其成功,二而不二。惟念佛须摄心观照,句句落堂。落堂者,著实之谓也。句句著实,念念相应,久之自成一片。由事一心,而至理一心,能所两忘,自他不二,与参禅有何差别。故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为无上深妙禅。”中峰大师曰:“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彼念口头佛,参口头禅者,同一自欺,生死关头,如何了脱?”

  今天参禅的人,多不了解禅净不二的法门,每谤净土为小乘,这是错误的。禅净工夫入门虽有不同,到家是一样的。一般人只知,赵州禅师说的:“念佛一声,漱口三日,佛之一字,吾不喜闻。……”的前面几句机锋话,就拿来作为经常反对念佛的根据。这是误会的。要知道后面还有几句话,就是有人...(●[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谈:「一闻千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6-11 15:21
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