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十五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7-10 11:31
標題: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十五集)
敬摘自《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十五集)  1989/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3-0015



  八十九面,第二行。

  【我皇得之。灵鉴虚极。保合太和。圣文掩于百王。淳风吹于万国。敷玄化以觉梦。垂天真以性情。】

  这一段是讚歎国主。在中国可以说从佛教传来之后,护持佛法的都是国王大臣。国王要不护法,佛法决定不能兴盛。现在佛教为什麽这样衰?国家不护持,靠民间的力量,非常之有限。纵然有力量,不能建立一个制度普遍颁行全国。所以佛陀在世,你看印度许多国王都是佛的弟子。佛教传到中国来,亦复如是。所以德高望重的法师几乎都是帝王师。清凉大师在一生他做过七个皇帝的老师,他的寿命很长,经历是一共是九代,九个皇帝。最初,他年轻,所以到末后七个皇帝都是他的学生。

  这一段是讚歎国主的护法,所以称『我皇』,皇就是皇帝。前面所说的,这是要叙说到第一段所讲的,就是「大哉真界,万法资始」。实在讲,就是《华严》上讲的一真法界。佛如果证得这个境界,这就成佛了,叫「妙践真觉」。国王如果要是入了这个境界,那就像此地所讚歎的一样,佛得道的是真的,国王得道则未必。这前面是主要的,这一段是陪衬之话。如果当时皇帝真正得道,他的晚年就不会出毛病了。因为这个皇帝就是唐明皇,德宗皇帝就是唐明皇,可见他并没有得道,他要是真正得道,不至于几乎晚节不保。我们看底下的解释,看这个注解:

  【我皇得之至性情者。】

  就前面讲的这两行这一段文,这是第二段。

  【第二约王显也。】

  就一个明君,能够带给全国老百姓幸福,这是个好的皇帝。所以在过去的帝王确实受佛教的教化很深,纵然有一些越轨,所越的幅度都不算很大。换句话说,他接受过佛法的教育。

  【当时即德宗皇帝。】

  唐朝『德宗皇帝』,就是明皇,唐明皇。

  【灵鉴虚极者。】

  这是解释这一句:

  【谓英灵鉴达虚无太极之道也。】

  这个解释我们还是不好懂。下面这是一个字一个字分开来给我们讲,这才容易明瞭。

  【灵鉴智也。】

  『灵鉴』是智慧,「灵」是我们讲灵明觉知,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聪明睿智,就是这个意思。「鉴」就是观察。他有智慧,他对于宇宙人生观察得非常之细微,是这个意思,这是『智』。

  【虚极理也。】

  就是『虚无太极』,这是说的『理』,宇宙人生的道理,我们今天所谓真理。这个意思就彷彿现在人所讲的真理,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知一切法。】

  这句话就好懂,他能够知世出世间『一切法』。可见得这个话对皇帝都是讚美之辞。

  【保合太和者。】

  这一句是出在《易经》裡面,孔老夫子说的,是《易经》的卦辞,乾卦。

  【周易乾卦象辞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这一段是《周易.乾卦》裡面,这一句是孔老夫子注解《易经》,他老人家写了这麽四句,就是乾卦卦象,他的解释,解释这四句。这四句实在讲非常的重要。可见得,从前这些法师,像清凉、宗密大师这些人,世出世间法都通达;如果不通达,他怎麽能够引用《易经》来解释《华严经》?真的,从这裡我们也能看出大乘法裡常说,「圆人说教,无教不圆」。把《易经》也提升跟《华严经》平等的境界,这真是圆融无碍,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这是佛法最高的境界。下面,这是解释:

  【谓无为而化。】

  什麽叫『无为而化』?

  【上顺于天。下合于人。】

  这就是无为而无所不为。『天』是什麽?天是自然,要顺乎自然。所以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的教育都是以这个为教学的中心思想。人能够顺乎自然,不违背大自然,你心地清淨,长命百岁,这一点都没错。我们中国的医学,讲到中国医学,最重要的一部经典,灵枢,我们一般称《内经》。《内经》是不是讲治病的?给诸位说,不是的。《内经》讲什麽?讲长生的。依照《内经》的原理来说,我们每个人正常的寿命应当活两百岁,照这个原理来说。就好比这一个机器,机器你能够运作保养得很好,足足可以用两百年。用不到两百年?是你自己没有保养好,自己糟蹋了自己。所以中国医学原理不是治病的,是讲如何保护你这个身体长生,长生不老,是讲这个,这是中医主要的目标。纵然有一点小毛病,治病决定不能用药的,不用药。不用药,用什麽?这我们现在知道针炙,不需要用药。这病怎麽来的?就这人是机器,你哪个地方那个气管管道不通、阻塞了,就出毛病了。这针一下去,把你疏通了,就又恢复正常,所以无需要用药。

  佛法比我们针炙还高明。高明在哪裡?用音声,就是念咒。这个咒是音声,这音声是什麽?震动裡头部位。你这个地方阻塞了,发一种声音,这个声音正好震动这裡,这个咒念几遍,这一震动,它又通了,病就好了,这很有道理的。你看我们佛经裡面很多治各种病的咒语,那不是假的,不是骗人的。现在我们拿着这个咒念,不灵。为什麽不灵?念的声音不对。所以这一定要真正懂的人他来传授,亲口传授,音声发得正确,确实震动到这个部位。这没有神祕,不是说什麽佛菩萨保佑,什麽神明保佑,不是的。你想想很有道理,所以他这个方法比针炙还要方便。现在这个咒为什麽不灵?你想想看三千年,一代传一代、传一代,这音传讹了,传变了,所以现在怎麽念也不灵。绝对不是欺骗人的,是我们现在发音不正确,不懂得这个音声。所以现在念咒照着那个字去念,那只是纪念的意义,实际效果达不到,治病的效果达不到。

  我们懂得这个原理,你说佛、菩萨,或者像外面宗教说耶稣,有什麽病人,他给他摸摸,病就好了。这是什麽?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指压,这是真的,都不是假的。他给你摸摸,按一按,摸一下这个病就治好了。所以说,没有那麽神奇,这个地方很有科学根据的,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饮食起居都要顺乎自然,所以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甚至于说吃的东西,五穀杂粮,乃至于蔬菜,你们看看《礼记.月令》,十二个月,哪一个月吃些什麽东西。不但讲究吃,而且你煮这个东西,用什麽样的火来烧它,或者是用杨木、用松木,用的那个木、用火都不一样,你看这中国人的讲求是养生之道。不像现在用瓦斯了,所以你烧出来的东西不是味道。在从前烧什麽东西,用什麽样的炭火,用什麽样的木柴,烧到什麽样的温度,那个讲究。那个「月令」我看了一看,我也没有办法,太繁琐了,太繁杂了。吃一餐饭要那麽麻烦,从前农业社会,他有的是时间,他可以慢慢去做。

  所以要晓得,一切是顺天应人,『下合于人』,人就是人心。古人所讲的,「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你看我们中国历朝,每个王朝,政权建立,都能够绵延几百年,有它的道理在。中国将后,如果要再能够长治久安,换句话说,不用我们古老的这些哲学思想,决定得不到。中国人讲,顺天应人,所以学起外国的东西来统治中国,决定不可能。在外国本身也不能够长久,到中国,当然更不可能。中国这个民族是全世界可以说最爱好和平的民族,这是怎麽培养成的?就是儒家与大乘佛法所培养的。所以诸位要知道,这绝对不是专制,这是真理。

  我们一定要明瞭,西方像美国式的这个民主的制度,在我们中国很难行得通。如果我们学它,我们会有很大的困难,也有不少苦难。什麽原因?你要了解国情。美国开国才两百年,美国的人民是全世界四面八方来的,每个国家民族来的,所以他那个是大杂烩。好像这个市场,每个人设一个摊位在那裡做生意,大家来制定一个公约。这样的民族,没有他自己本身的文化基础。中国这个店是老店,开了五千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那怎麽能跟人家那个好多伙计来合伙的,这情形不一样。所以你一定要了解国情,这才能找到长治久安的方法。如果不恢复儒家与大乘佛法的教学,的确非常的困难,像这段讲的真是原理原则。

  【故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这个『圣人』是什麽人?就是国家的元首。在从前的皇帝,就是统治国家的这个人。所以我们中国过去尊称什麽?圣贤政治,皇帝是圣人,文武百官、大臣是贤人。中国人的理念当中,圣贤政治,不是专制。中国历史上,专制的昏君,有,不能说没有,很少。只要这个皇帝一昏,他这个朝代就会灭亡,就会被别人取而代之。那个皇帝头脑不昏的话,他那个朝代不会灭亡。所以统治者要怎麽样?统治者要『无心』。用什麽样的心态去统治?用清淨心。

  你看我们中国的礼服,中国在从前的确是礼义之邦。全国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有礼服,穿的这个服装都是礼服。所以人与人相见的时候,知道尊卑上下,便于行礼。皇帝,你看戴的这个帽子,冕旒,叫平天冠,头上是平的,代表什麽?皇帝对待一切人要平等,要用平等心待人接物,不能有高下。冕旒挂在眼前的像什麽?像窗帘一样。目的在什麽地方?就是看事情不要看得太清楚。看得太清楚、太认真,问题就出来了,就複杂了。你们有没有注意,他那个帽子下来有两个棉花球,塞耳朵的。不要看得太清楚,不要听得太清楚,大致能够过得去,就行了。这个样子什麽?天下太平。让底下的人都能发挥他的才干,皇帝没有主意,一切主意,你们去想,他只在那裡判断,这个可行,用这个。这个方法好,他自己心永远是清淨的。清淨心是真心,能够辨别是非邪正。他要一有思想,跟别的人一样的时候,那就是落在心意识裡头,就很难辨别邪正是非。

  所以一个领袖,心要清淨,心要定。这裡称之为圣人,这是有道理的。有定才有慧,慧能决断,能够判断。所以他要无心,他要能够体谅老百姓,老百姓的希望,老百姓的希求,如何能够达到老百姓的愿望,这就是一个国家领导人之心。所以他没有私心,念念为国为民,他是这个心。所以我们中国历代帝王,跟西方那些君主完全不相同。为什麽?西方没有这个教育。中国这些帝王从小生下来,做王子的时候,就接受儒家教育。这些四书五经是必读的,老师要跟他讲解的,他自己要能够体会的。所以帝王选继承人,选太子,在儿子当中,王子当中选拔,选拔最优秀的,念书念得真好的,通达这些道理的,选这个人来做继承人。

  由此可知,跟西方的君主专制绝对不相同。现在一般人不念中国书,不念中国历史,提到中国过去帝王时代,就想到西方人专制,相提并论,这是不可以的。所以我们中国在古时候,这是世界上一等国,最富强的国家。中国之衰,只衰到近代大概一百五十年。嘉庆以后,嘉庆还算不错,咸丰以后就衰了。嘉庆是乾隆的儿子,乾隆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我们国家的势力是全世界最大的、最强的,现在南面的新加坡都是我们中国的版图。你看看清朝那个时候的地图,南面到现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有一大半是中国的版图,西面到裡海,北面是西伯利亚。打开那个地图跟现在地图一比较,现在剩了四分之一,四分之三都没有了,那个时候国家力量多强。

  我告诉诸位,那个时候用什麽方法来治理国家、来统一思想,现在所讲的建立共识,用什麽方法?他们用《无量寿经》。宫廷裡面读诵《无量寿经》,讲解《无量寿经》。这是皇帝聪明,他不用他的召书,不用他的语录,他无心,我们大家都学佛,佛教我们怎麽做,我们都怎麽做,人心服。皇帝也依照经典的教训去做,大臣、老百姓统统依照经典教训去做,所以清朝开国的时候,用《无量寿经》。宫廷,万圣殿读《无量寿经》,这个制度中国历朝都没有的。所以清朝皇帝非常聪明,统治这麽大的版图,他用这个方法。学佛的人,心地都很善良,绝对不会造反。为什麽?相信因果报应,不会做坏事情。不但不敢做坏事,想个坏念头都不敢,这个多好,这个方法,你看天下太平,这就是聪明到极处。你看《无量寿经》讲的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这些菩萨,「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我们这裡一举一动,人家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说个悄悄话,西方极乐世界佛菩萨都听得清清楚楚的,心裡动个念头,他也知道。你再想想看,我们自己怎麽敢做坏事?怎麽敢动歪念头?人人不敢做坏事,人人不动坏念头,个个奉公守法,岂不是天下太平了吗?这《无量寿经》的好处。

  可惜的,咸丰死了以后,慈禧太后,是咸丰的妃子。咸丰一死,儿子太小了,同治太小了,所以慈禧太后专政。她这一专政,把宫廷裡面读经废除了。大概她一想,这经上所讲的都说她的毛病,她不高兴,生气了,宫廷不念经了,这废除了。这一废除之后,这朝政、国势一天一天衰弱了,这都有关係的。这裡真的是跟我们讲原理原则。

  佛法,大乘经典,一乘教义跟儒家、道家许多的看法、想法、做法都相通的。所似佛法到中国来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是非常之欢迎,立刻就接受了。不但接受,跟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融成一体,把它再加以发扬光大。所以在佛法裡面来讲,我们的佛法超过了古印度,超过任何国家、地区。很可惜,我们这一代的中国人可怜,没有念书,不懂历史,无知无识,对于自己国家民族丧失了信心,什麽都是外国的好,只要听说外国的,那总比中国固有东西不晓得好了千万倍,连佛法也不例外。现在我们求佛法,到哪去?到日本去求,到尼泊尔去求,到西藏去求。你展开历史,西藏佛法比我们中国固有的佛法至少要晚一千年。佛法是后汉时候到中国来的。一千年没有,大概晚五、六百年的样子。西藏的佛法是文成公主嫁到西藏的时候带过去的,西藏才开始有佛法。藏王娶了我们唐朝的文成公主,唐太宗的时候,另外在尼泊尔娶了个公主,这样把显教从中国带过去的,密教是从印度,就是尼泊尔的公主她带过去的,这个时候才开始造文字。西藏从前没有文字,有佛教之后,才模彷梵文,造藏文字。所以它在佛教历史上来说,比我们要晚五、六百年,成就来讲,远远不如中国。

  但是可惜我们自己把自己的自信心,民族的自信心丧失殆尽,这就是国家衰亡第一个因素。都觉得我不如人,人家比我们好,永远走在别人的后面,永远跟到别人走。你怎麽会强得起来?所以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可以拍拍胸膛,我世界第一。唯有我们中国人很谦虚,你们都第一,我最后,样样不如人,这个可怜。几时中国富强,天下才有真正的和平安定。换句话说,什麽时候中国人能够自觉?像这样《华严经》的注疏,这大乘经论的讲解,你走遍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角落,你把他们东西拿来比一比,不但这第一流的比不上。以前方东美先生跟我说过,他说就算我们中国三流、四流的,他讲三、四流是讲谁?讲明朝时候,明末,像莲池、蕅益、寒山、紫柏,像这些人的作品。他说找遍日本,就算是从唐到今天,找不到一篇东西能够跟他们相比的,相提并论的,这是事实。就是西藏亦复如是,不要说跟这一流的相提并论,真的,三、四流的程度都找不到相同的。

  所以我们同修一定要记住历史的教训,不恢复自信心,决定不能成就。淨宗这个法门,蕅益大师解释信愿行,他讲信讲六个,第一个要信自己。人没有自信心,什麽成就都不可能,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可能有成就。所以自己一定要建立自信心,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历史。自己明瞭了,才了解别人,你在这世出世间法裡,不迷,你会知道这个路应该怎麽走法。不认识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叫盲从,这非常可怕,我们佛门说个不好听的,盲修瞎练。好,我们看底下文:

  【既德合天地。中应人伦。反朴还淳。】

  这个『淳』就是淳厚,淳朴。

  【三才一贯。为太和也。】

  这就是解释『太和』,什麽叫太和。『三才』是天地人。天地人合而为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真是顺天应人,反璞归淳,这是做一个领导人他应当具备的条件。这个条件,在佛法裡面讲,就是佛与大菩萨,他不是普通人,这种人来领导国家、来统治一个国度,哪有不好?拿现代的话来说,这就是一个最高领袖所具备的德行。他要有德,不必要有能,他有德就行了。能是什麽?底下干部要有能。你们出主意,你们提出计画,他来抉择,他来选择,这是领袖的事情。所以他要德,他的心地要清淨,要保持一念不生。佛法讲戒定慧三学,要三学等运,这样的人才是国家领导人,真的佛菩萨,这叫太和。

  北京故宫,我上一次,去年回来跟大家报告过了。这故宫裡面三个最大的建筑物,我们中国人俗话称金銮殿。那个匾额上不是金銮殿。什麽殿?太和殿,就是这个意思。太和殿后面一个大殿叫中和殿,中和殿后面一个大殿叫保和殿。三个最重要的建筑物,都叫做和,太和、中和、保和。我一看到那个匾额非常感动。你就晓得,清朝能够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有它的道理。他用什麽来统一中国?用和。这个了不起,真正有学问。他用《无量寿经》,他用和,我们中国人怎麽会不服?今天讲知识分子,从前讲士大夫阶级,读书人,没有一个不心服口服的。虽然那个时候是异族,但是他完全採用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化来统治中国人,中国人心裡欢喜,他不违背人心,真正做到了顺天应人,能够顺着人心。这是太和。

  【和为大乐。】

  我们今天政府提倡安和乐利,一切众生生活都能够得到快乐,首先要『和』;没有和,决定不能得到安乐,和平安乐。和是因,平是果,和才能平。平是因,安是果,平安。安是因,『乐』是果,安了以后才有乐,这是互为因果,第一个因素就是和。如果没有和,底下平、安、乐统统得不到。所以你要看到这个社会老百姓是不是真正能够得到物质、精神受用之乐?你就看这个社会是不是祥和?你从这裡去看,你就会了解。这个社会不和,人心一定不平,人心不平就要出乱子了,绝对不会安定,生活决定痛苦。

  所以你要是真正对于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能够有稍许的体会,你今天出国去观光考察有收穫。到人家一看,就能够判断他这个社会能不能长治久安?有没有前途?有没有灾难?就能够看得出来。从人心看,就从他顺应自然是不是为民心,从这上去看。你真正明瞭,真正能体会,你对于中国古人这种学问、见解、种种设施,你会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人望尘莫及,现在人的眼光看得很近。你看从前,我们俗话说,做宰相的人要有一百年的眼光,能看到一百年以后,你种种这些措施才能够恰当。你做一个县市长,也得有一、二十年的眼光,你在政治上设施才能够做得恰当,才能有建树。现代人,说老实话,今天不晓得明天事,这种深远的眼光没有了。深远的眼光从哪裡来?学问来的。

  由此可知,我勉励同修念古文,念古文就是拿这把钥匙。经典是古文写的,四书五经、《四库全书》古文写的,文言文写的。你能够懂文言文,这钥匙拿到了,这些典籍你天天可以阅读,跟古人做朋友。古人把他一生的经验,把他一生的智慧,把他一生对于宇宙人生的体验,告诉我们,这是真正的宝藏。大乘经典,佛从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来的东西,你有了这把钥匙,你有能力阅读,所以文言文之得来不困难。我今天劝勉同修,念《无量寿经》。你能够把这部《无量寿经》念到会背了,这个钥匙就拿到了。这李老师以前教给我们,要求我们念五十篇古文。他老人家告诉我们,你能够背诵五十篇古文,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就没有问题。你能够背诵一百篇,你就可以写文言文,也就没有问题。所以《无量寿经》只有四十八篇,只差两篇就是五十篇,但是可以了,行了。所以你念《无量寿经》,经也学到了,文也学到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这是有一举三得,不但文字你学到了,而且还学到了古文。对于在海外的同胞,那是一举四得。为什麽?他华语学会了,他每天念,念的时候他国语学会了。学会国语,学会国文,学会文言文,学会了佛法,四得。所以一定要认真努力的修学,真实的智慧,真正的受用都在这裡。

  我过去所以发心学佛,是方东美先生教给我,他说学大乘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话很动心,我就因为这一句话来学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所以我非常感激他,他没有骗我,我在这个世间的确最快乐、最幸福。这快乐幸福从哪裡来的?老师教给我的,永远不忘师恩。这些东西摆在我们面前,你不努力,不去深入,你得不到。你入进去愈深愈快乐,佛学的术语说,法喜充满,这是说「和为大乐」。

  在本经普贤菩萨把整个《华严经》的修行,总结成十条纲领,菩萨行门的十大纲领。这十大纲领,我们通常称它作十大愿王。十愿裡面,有一条恆顺众生,又有一条随喜功德,这就是太和,这是合乎人心。随喜功德、恆顺众生是顺人心。《愣严经》上有两句话,「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那是上顺于天。所以佛教化一切众生,佛有没有心?没有心。佛是圣人,没有心。佛怎麽教化?应机施教。你是什麽样的根机,就用什麽方法教你。所以佛度众生,不像我们,我们是有念头、有心,有心就着急。这个人没有学佛,心裡急得不得了;佛没有,佛没心,所以佛的心永远是清淨的,佛不着急,你今天做阿鼻地狱的业,佛看到也不着急。所以佛心清淨,佛心平等,佛的大慈大悲,就是时时刻刻在点我们。点我们什麽?点到为止。你要能够觉悟,你就回头了,换句话,你就得度了。这个方法点你不悟,用那个方法,所以才有八万四千法门,才有无量无边的法门,普应群机。诸位要知道,所有一切法门裡面,佛真正心愿的这个法门,就是念佛求生淨土。

  你看《华严》,这大家公认的一乘圆教,到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法门易行难信。什麽人相信?这佛经上讲得很清楚,你成佛的机缘成熟了,你会相信。为什麽?接受这个法门,决定一生成佛。你成佛的这个机缘没有成熟,你决定不可能相信,你会修其他的法门;纵然接触,你也不会相信。为什麽?成佛的机会没有到。所以这一个法门是直捷度众生成佛道的,非常之困难。但是诸位要晓得,这种根性也可以逐渐的培养。你看我自己学佛,我对于淨土法门就很难接受,初学佛的几年是根本不可能接受。学了七年,对这个法门开始不反对、不排斥,还是不肯干。老师常常点我,点我什麽?耳边风,没有留意。把那个注意力、兴趣都投在大乘佛法上,有味道;念那个佛号,念久了没味道,提不起兴趣学。这就是什麽?这就是对这个法门不了解。虽然过去也讲《弥陀经》,也劝别人念佛,我自己不念佛。真正我自己发心念佛,实在得力什麽?得力这一部《华严经》。

  我从民国六十年开始讲《华严经》,四十跟八十同时讲,大概讲了有二千五百个小时。《华严经》讲了一半多一点,这下才觉悟、才真正相信了。为什麽?这样大的法门,《华严》、《法华》、《愣伽》、《愣严》这都是一乘无上的妙典,最后统统归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给我一个很深的反省。然后再到《华严经》裡面去找,为什麽文殊、普贤要把华藏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就是从圆教初住一直到等觉,统统诱导他们求生西方淨土。这一桩事情是个大事情,不是小事情。所以仔细再去观察,再去研究,发现到这个法门,才真正明瞭,知道这个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这一发现之后,其他的经论才逐渐的捨掉,不再讲了。为什麽?过去走了很多冤枉路,现在发现这条大路,决定不再走冤枉路。

  所以今天早晨,华视打了个电话给我,他们节目当中有介绍佛法的,打个电话来要我提供他一个节目,时间只有八分钟,在有一个「今日早晨」是不是?有这麽一个节目,是不是?在那裡面,八分钟。我就说好,我就跟你介绍《无量寿经》。他大概又在别的地方打听了一下,他说这个《无量寿经》好像人家不太欢喜,要我讲《六祖坛经》,我不讲。其他的经论,我一概不讲,你去另找高明。你要找我,就是淨土五经,除淨土五经之外,一概都不答应。不能再走冤枉路了,再走冤枉路,说老实话,对不起诸佛、祖师大德。因为过去不知道,在摸索,这个没有关係,我在找路。找到了,你再不顺着这条路走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好不容易,费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才把这条路找到,真正不容易。从一切大经大论裡面,你把它一归纳,仔细一观察,才知道这个法门不可思议,与莲池、蕅益着作所讚歎的,没有差别。

  这一次在新加坡,新加坡李木源居士告诉我,新加坡最近几年有几个念佛往生的,预知时至,跏趺盘腿坐着走的,五、六个人。的确是增长我们的信心,这个不是假的。所以学佛,什麽时候把你的成绩表现出来?最后走的一刹那,看你怎麽走法,这成绩。我在洛杉矶,有次遇到了夏荆山老居士,这在洛杉矶很出名的。他有次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因为那个时候西藏密宗的大宝法王过世,他去参加葬礼。他告诉我说:这些学密的,很多这些像法王、仁波切、喇嘛、呼图克图,走的时候情况都不很好,都很痛苦。大宝法王也是癌症过世的,很痛苦的。他说为什麽念佛的这些人走得都很自在,都能预知时至,没有病,站着走的,坐着走的,这是什麽原因?夏居士学密,学了也不少年,他听我讲淨土,他也很有兴趣。实在说,这就是非常明显的见证摆在你面前。而密宗说,这密宗大德过去这麽样的痛苦,是代一切众生受罪。这个话说得好像也很动听。我觉得如果他能预知时至,站着走、坐着走的,那才真正叫代众生受罪。为什麽?给众生做一个好榜样,我们认真要学习。走的时候,如果那麽苦,跟一个平常人有什麽两样?尤其我们想到这裡,上合天心,下合民心,诸位自己要多去想一想,对法门有所抉择。

  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好,没有一个法门不好,尤其是密法,可以说在我们佛法裡面是最高级的佛法。一切诸佛菩萨告诉我们,密跟淨是一样的。诸位在《无量寿经》裡面看到,密宗是普贤菩萨提倡的,显宗也是普贤菩萨提倡的,一个人提倡的,这是接引不同根性的人。所以密宗的初祖,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夏莲居居士才明白的开导我们,淨土是密宗的显说,密宗是淨土的密说,淨密是一,不是二。但是从显说这裡面不容易有障碍,障碍少。密宗裡头,必须要有真正的上师来领导你,否则的话,很容易着魔,很容易走叉路。为什麽?他境界很多。所以要学密,说老实话,一定要有很深的愣严基础。学禅与学密,《愣严经》非常重要,就是你有能力辨别五十种阴魔,因为他在修行裡面,境界很多。这境界现前,你有能力辨别它,你可以认识它,换句话说,你就不会吃亏上当,这是相当不容易。

  所以学密的时候,你说西藏学密,前面大概有十二年的显教基础;显教基础不能够奠定,这个密法不能传。但是现在真是大开方便之门,一开始学,就马上给你灌顶,就传法了,这是不如法的。我因为刚学佛的时候,是章嘉大师指导我三年,所以我对这密裡面的一些东西知道得很多。章嘉大师是真正善知识,我跟他三年,他没有传法给我。认为什麽?基础不够,这是真正善知识。所以说老实话,密是佛门裡面的研究所、博士班。你要没有小学、中学、大学这个基础,你说一下就上博士班,诸位想想,这个博士班是什麽博士班?你现在没有念过书,马上送你去博士班,告诉你念四个月博士学位就可以得到。我们要觉悟。

  我在民国五十年,那是出家以后的两年,刚刚受完戒,我住在大溪。大溪有个永福,有个小镇,永福。那裡有个破庙,现在那个庙盖得不错了。前年我去看,盖得很好。那个时候是个破庙,外面下大雨,裡头下小雨。我们那个时候有五个人(五个出家众)住在那裡,苦得不得了,没得吃,也没有人供养。我在大溪关帝庙一个礼拜去讲两次经,人家送一点米,送一点油,送一点菜给我们,维持一个清苦的生活。大溪有一个斋明寺,那个时候屈上师,屈文六上师在那裡传密,就派一个人到我们这个地方来游说一下,希望我们这五个出家人皈依他,拜他做老师,跟他学密,条件是供养我们每一个人一个月生活费用三百块钱。那个时候三百块钱很大了。那时候住持和尚是寂光,这个人早已经过世了,他就动了心了,开会,召集我们商量,屈上师来找我们,我们去拜他做师父,跟他学密,我们的生活就解决了,就不要这麽苦了。我就告诉他,我们只值三百块钱,这个卖身,三百块钱就卖给人家了,这太可怜了。我说屈上师的密我就了解了,如果我这样的程度,到他那裡去三步一拜拜到他面前,一脚踢开,你不够资格学,我佩服他,他是真正上师。我们那个时候的程度不够,不够,找你来,还这麽好的优待,他的密是可想而知,是不攻自破。我这麽一说,大家都不好意思了,所以这个事情就没去。他那个庙我从来没去过,屈上师,听说过这个人,没跟他见过面。

  这是我们真正要认识的,今天真正讲学密,不骗人的,我只知道一个,在大陆上,黄念祖老居士,他是密宗真正的金刚上师。但是他晚年不传密,我去年跟他见面,他告诉我,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学密的根机。他就告诉我,他在讲演的时候也讲过,大陆上,这四十年来,学密成就的,只有六个人;念佛往生的,在大陆上有记载的,大概有两百多人,这裡面难易就可想而知。哪一个法门都能成就,我们要问问自己根性,不行。过去年轻,好高骛远,眼睛长在头顶上,什麽都瞧不起,现在年岁大了,愈想愈不行。所以想到是比任何一个人都比不上,就只有退回来老实念佛。到晚年退回来的人,的确不少。我们在屏东,我前年在那边讲经,锺景德老居士,今年大概也八十六、七岁了。过去我在佛光山时候,他在那裡教书,这个话说起来差不多将近二十年前了。星云法师佛光山刚刚开山的时候,办东方佛教学院,请我去做教务主任。那个时候锺老居士在佛学院教书,常常在一起,他学密、学禅。前年我到了屏东,他告诉我说:法师,不行,我年岁大了,禅、密一点把握都没有。我说你现在?现在我老实念佛了,我一天念三万声佛号,他什麽都不搞了,一天三万声佛号。他跟我说,走着念,一步念一声,他每天走三万步。所以八十多岁,满面红光,音声宏亮。我说你长寿。他住在屏东一个寺,他念佛的时候是,这个寺是靠郊区,他在那个乡下散步,绕,绕几个钟点,三万声佛号念完了,回来。每天念三万声。他说想想,还是这个靠得住。我说你还不错,八十多岁,还知道回头,回头是岸,难得,难得。

  李老师也是中年才回头,他差不多将近六十岁才回头,遇到印光大师以后才回头。他在禅裡面花了八年,密裡面也花了八年的时间。他是真正用功,我们一般人在修学态度上比不上他。但是他这十六年功夫,他都告诉我们,一无所得,这个时间浪费掉了。所以以后讲,他真正得力的念佛法门,这是前人给我们的经验。我们从经典裡面体悟到这个法门殊胜,这个殊胜就是针对我们的根性,我们烦恼、妄念、业障太深重了。所以这是一种很科学的体验,我们用用别的法门,可以试试看,能不能使我们的烦恼一天一天减少,如果有这个效果,行。这个法门对你起作用,有效果了。就好像我们生病吃药一样,药吃了之后,这个病况一天比一天轻了,我们就晓得,这个药物对我这个病有好处。如果这个药吃下去之后,我们这个情况没有改变,还是老样子,这个药对我没效。假如这个药服下去之后,不但病不好,反而加重了,那你就要快快的觉悟。

  我这次回来,从新加坡回来才不过两个多月,我曾经见到一个同修,我不好说他,他的脸色不好看,人整个情形有一点改变,不是好现象。结果有人告诉我,他去学密去了,我就不再说了,我就不好讲了。他自己也曾经跟我说过,晚上睡觉的时候睡不好,感觉到嵴背裡头发凉。这是一个学佛的人不应该有的,这种情形决定不是好现象。所以,学佛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心。佛法功夫得力,身体一定好,精神好,法喜充满,真的快乐。那个乐是从内心裡面流出来的,真快乐,这是你功夫得力。不要求其他的感应,这是最好的感应,身体健康、快乐的情形决定比过去好,这些都是很明显的证实,证据。

  我们自己修学有没有什麽功夫,不要问人。问别人,人家会骗你。像我在洛杉矶,前年在洛杉矶讲经,有五个年轻人,有个密宗上师给他灌顶,说他开悟了,他们这几个人得意忘形,高兴的不得了。我讲经,他也来听,听完之后来问我,问我叫我看看他们有没有开悟?我就告诉他,我说你们没有开悟。他就很生气,上师说我开悟了,你怎麽说我没有开悟?我就告诉他,我自己没有开悟,你听经来问我,可见得你没有开悟。你要开悟了,你还会来听我讲经吗?你还会来问我吗?这不很显然的,你来问我,你准定没有开悟,他很生气的就跑掉了。开悟的人不会生气,这会生气,哪裡会开悟?开悟的人心是平等的,心是清淨的,说几句不高兴,心裡就不太舒服,这人没有开悟。讚歎几句,心裡欢喜,这个人没有开悟。为什麽?八风一吹,他就动了,那怎麽会开悟?

  实在说老实话,八风吹不动,这是功夫刚刚上轨道,还不是开悟的境界,那是你功夫得力了,八风吹不动是你功夫得力了。在我们念佛法门裡面讲,这个境界是功夫成片,不是开悟。一定要明瞭,真正开悟的人,世出世间一切法,这六根一接触,通达明瞭,这是开悟。你这一接触,还是迷惑颠倒,不能通达,不能明瞭。想一想,才明瞭,不行。想一想是什麽?落在意识裡面去了,落在心意识裡去了。开悟的人,不用心意识。所以决定没有去想一想,没有这个道理。一接触就明瞭、就通达,这是智慧开了。所以开悟的人,心永远是定的,永远是禅定,也就是永远清淨。我们念佛,淨土宗裡面讲的,一心不乱,永远是一心不乱,不会乱的,这是悟的境界。所以诸位千万不要自己得一点小小的轻安,外面境界不动,就认为很了不起,这错误了。这只可以说,我们功夫刚刚上轨道,得一点法喜,好境界。我们再看底下一句:

  【礼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这两句是《礼记》裡面两句话。『礼』与『乐』非常重要。佛法裡面重视,儒家也重视。儒家教学就是用礼乐,用礼节制我们身的威仪,用乐来调心。因为人,他有感情,他有烦恼,他有忧虑,所以就製作许多的乐章,在你心裡情有所动的时候,唱一唱,心就快乐了,忧愁烦恼都没有,恢复到平静了。所以用乐来调心,就是调养我们的心情;用礼来节制我们的言语造作。

  佛法也是如此,佛法不叫乐,叫讚。像我们现在唱「炉香讚,戒定真香」,这些讚,「三宝讚」,这属于音乐。戒,戒律就是礼。戒律就是跟儒家的礼一样。用戒来治我们的身、语这两种业,用偈讚来调我们的意业。可见得儒跟佛相去甚远,一个孔老夫子生在我们中国东方山东半岛,释迦牟尼佛生在印度,这两个人没见过面,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相去有几百年。但是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见解,他们的教学方法的确完全相同。这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谓「英雄所见,大略相同」。他们并没有见过面,没有开过会,他们这思想、见解、做法非常的接近。这还是与前面那个和有关係。

  这最高尚的乐章是『与天地同和』,最隆重的礼节『与天地同节』。节就是节度。这天地就是自然现象,像这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就是一个节,一个阶段的。一天有昼、有夜,都是有节的。所以礼,你要是超过了,这不合礼,你要是不到也不合礼。譬如说我们现在,现在的礼节,最敬礼是三鞠躬,这是礼节。我们见到总统行最敬礼,三鞠躬。如果你觉得他们鞠三鞠躬,我表示特别恭敬,我鞠四鞠躬,行不行?这是失礼。四鞠躬是什麽?谄媚巴结,就有这个嫌疑。或者是,我恭敬心一样,何必行三鞠躬,我一鞠躬就可以了,这是傲慢。所以一定要达到这个标准,大家没有话说了。符合这个礼节,不能超过,也不能不到,这才符合礼。礼是讲节,节是节制,到什麽程度就不能超过了;不可不及,也不能超过。

  在我们中国,农曆定的这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春、夏、秋、冬是四个大的节气,这与动、植物的生长化育都有密切的关係。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物理学,他能观察到自然的生态跟这个宇宙循环有非常密切的关係,能够顺应,决定是好。所以如果一个人是白天睡觉,夜晚工作,这是颠倒了,决定不正常。身体决定不会健康,决定不能长寿。为什麽?阴阳颠倒,不能与天地同和,一定要与天地同和,与天地同节,这样才好。

  【论语云。用和为贵。】

  《论语》本文是这样说的,「礼之用,和为贵」。《三字经》上也是这麽说的,「礼之用,和为贵」。所以你看看,儒跟佛对这个和非常重视,佛法裡头尤其重视。只要大众在一起,佛法讲四个人以上在一块共修,一定要遵守六和敬。六和,第一个是「见和同解」,见解相和,「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讲六和。所以六和才是僧团,诸佛菩萨护念,龙天鬼神拥护,大家尊敬。和,大家就敬,不和,人家就瞧不起你、轻视你,和为贵。你看中国历史,春秋战国的时候,很多小国它上下和,大国不敢欺负它、不敢威胁它。那个大的国家,裡面一不和了,小的国家都欺负它,它都没有法子。和为贵!

  【以礼节之。意取礼乐备也。】

  这就是一个圣王治天下的法宝是『礼乐』,佛法裡面讲,统理大众的手段也是礼乐。你去想想看,礼乐与这世出世间法关係之大,所以一定要重视,要努力的去修学。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