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系念法事讲话(第二集)20210704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7-4 09:11
標題: 系念法事讲话(第二集)20210704
敬摘自《净公上人系念法事讲话五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系念法事讲话  (第二集)  1994/6  新加坡  档名:20-008-0002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昨天我们将《阿弥陀经》简单的介绍给诸位。有一些同修问我:「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说释迦牟尼佛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个出处究竟在哪里?」也就是说出处在什么地方,他是根据什么说的。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为我们指出这段经文在第十九面第二行,这一段文非常重要。我们每天念《阿弥陀经》都疏忽掉了,没看出来。经过蕅益大师这一指点,我们回头仔细再一看,没错,确确实实是如大师所说。这段经文说: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这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说的,佛(世尊)『称赞诸佛』。「称赞」就是一心称念,「诸佛」就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有两个:一个是成佛,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另外一个就是宣说成佛的法门,这是不可思议的功德。

  【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

  释迦牟尼佛称赞一切诸佛,一切诸佛同样也称赞释迦牟尼佛,所以一切诸佛都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

  【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

  『甚难稀有之事』是指什么?就是指本经所说的「一心称念」、「一心念佛」,这个确实是甚难稀有!是真正不可思议!

  【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

  换句话说,这对修行人来讲是一个很不好的环境,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当中,释迦牟尼佛用念佛的方法成佛,这个法门不可思议。『娑婆』、『五浊』念佛能成佛,何况其它诸佛清净的国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得成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成佛是成的究竟圆满佛。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一句经典意思,释迦牟尼佛成的是究竟圆满佛。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这是第二个殊胜,就是说念佛成佛的法门,这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蕅益大师不给我们指出来,我们确实这段经文往往含糊笼统读过去了,念过去了。不晓得这段经文是释迦牟尼佛念佛成佛,说一切众生成佛的方法,的的确确显示这部经是无上的法门。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难事』就是成佛。说净土法门,说念佛成佛的法门,这是难事!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世尊自己的成就。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说这一个法门是为甚难。末后这段经文的的确确显示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可是最容易成就,难信易行,人人有分。这是我们把这个经义,利用这一点时间补足。我们再看下面第二十一面第三行的一首偈子:

  【世界何缘称极乐。只因众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

  为什么叫极乐世界?前面《阿弥陀经》里面已经介绍得很清楚。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怎样才能真正得生西方极乐世界?怎样在这一生当中,能够见到阿弥陀佛?这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课题。大师在此地教给我们『但向尘中了自心』,这就是告诉我们决定得生,决定见佛的秘诀。这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个讲法?下面这一番开示就是批注,就是解释。

  【心心即佛。】

  说了两个「心」,第一个心是真心,第二个心是妄心。真心是佛,妄心还是佛。真心迷了就叫妄心,不是真心之外,别有一个妄心,那就错了。真妄不二,真妄一如。

  【醍醐酥酪。咸自乳生。】

  『醍醐酥酪』,这是奶品里面经过提炼的,「醍醐」是提炼得最纯的。醍醐是什么?你们诸位同修吃过了没有?这是经过第四次的提炼,由「奶」提炼到「酪」,再提炼到「酥」,再提炼就变成「醍醐」。

  过去道源老法师第一次到印度去朝圣,他是一个讲经的法师,经上常常讲醍醐,到底醍醐是什么?不晓得。所以他一到印度就问印度人醍醐是什么?结果人家端来了,就是现在讲的色拉,他点头知道了。另外一种是庵摩罗果,庵摩罗果经上常常讲,世尊说法时常常拿来做比喻,也不晓得是什么东西?请印度人拿一个庵摩罗果来给我们看看。结果拿来一看,台湾也有,就是番石榴。原来醍醐是色拉,庵摩罗果是番石榴,都搞清楚了。

  奶品里面提炼到最好的,经上用这个代表圣位,代表佛菩萨。醍醐代表佛,酥酪代表菩萨。乳代表凡夫,凡夫是还没有经过修行的功夫,没有修德位。这些字都是代表圣凡,圣人是凡夫修成的,如同醍醐酥酪都是奶炼成的,就是这个意思。

  【佛佛惟心。】

  第一个「佛」就是今佛,现在佛。后面这个「佛」,就是古佛,或者是未来佛。就是三世一切诸佛,都是心成就的。

  【钗钏瓶盘。尽从金出。】

  『金』比作心性,把黄金比作心性。黄金可以做『钗』是头上的装饰品。『钏』是手镯,也是首饰。黄金可以做『瓶』,可以做『盘』子。换句话说,举几个例子,用黄金制作的器皿千千万万种太多太多了,全是从黄金做的。把这些器皿比作三世诸佛,金比作心,三世一切诸佛都是心成就的。我们明白这个意思,这个说法跟比喻,你就清楚了,说明我们凡夫有心,只要是有心的都能作佛。现在我们不论是真心、是妄心,真心已经成了佛,妄心决定可以修成佛,就是说明我们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人人都应当成佛,这两句话的含义在此。

  【十万亿程。东西不隔。】

  这是讲远近。在相上有远近,在事上有远近,在心性之中没有远近。心性是能变的,万相是所变。能变既然没有远近,所变哪里会有远近?实实在在这个远近,迷了好像有远近,悟了确确实实是事上也没有远近。所以《华严经》上讲得透彻,《华严经》上讲得真实,「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但是诸位要记住,无障碍的法界是悟了的人才亲证,迷了的人不行。迷了的人确确实实有障碍、有远近,悟了没有。这是说明『十万亿程,东西不隔』,我们娑婆世界在东方,极乐世界在西方,当中有没有距离?没有距离,这是给你说实在话。

  【二六时内。凡圣同途。】

  『二六』是指一昼夜。在古印度讲时间单位,古印度就是佛陀在世的时候,他们把一昼夜分为六个时辰,白天三个时辰,晚上三个时辰。而我们中国人把一昼夜分作十二个时辰,我们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分,就是地支,分做十二个时辰。现在我们这个时间单位是采取国际大家所通用的二十四个时辰,我们中国人叫它做「小时」,二十四小时。它比我们中国时辰小,比印度的就更小了。所以经上常常翻成「二六时中」,我们白天六个时辰,夜晚六个时辰,这个就是现在的二十四小时,这是从时间上来讲。

  『凡圣同途』,也是不隔的意思。凡圣的差别在哪里?迷悟。一念觉悟就是佛菩萨,一念迷惑就是凡夫。所以实实在在讲找不到凡圣,这里只有迷、悟的差别,没有真正的凡圣之差。我们晓得,然后才知道佛法里面讲的真正是平等法界,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法讲的是真平等。

  【低头合掌白玉毫。星明日丽。歌咏赞扬紫金容。霆震雷轰。】

  这是对于诸佛的赞叹。『低头合掌』是恭敬,『白玉毫』是取佛相好之中的一种,以一代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我们这个世间成道所示现的。『星明日丽』,是比喻,是赞叹,像星一样的明亮,像太阳一样的华丽,这是赞叹佛的容光之好,我们今天讲的光釆。『歌咏赞扬紫金容』,也是指佛的身是金色身。『霆震雷轰』,是非常的明显含着有威德,像雷霆一样能够振奋人心,取这个意思。底下都是赞美之词:

  【清凉月兮有水皆含。】

  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把『清凉月』比喻作诸佛菩萨。我们凡夫心清净,就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我们求佛菩萨加持,求佛菩萨保佑,这一个求的心是个妄心,是不清净的心,所以你求没有感应。会求的人他懂得,我们真正求佛菩萨保佑,求佛菩萨加持,要念到一心清净,这个感应加持就得到了。就如同六祖大师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个时候与诸佛菩萨、与一切众生统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

  【功德云而无山不戴。】

  山高就有云彩回绕。把云彩比作诸佛的功德。山比作定,山很稳,坐在那儿不动,我们的心定了,诸佛的功德就加持到我们了。我们要是心里有妄念、有忧虑、有分别、有执着、有烦恼,怎么求都求不到!所以,清净有定,诸佛菩萨就感应道交了。

  【香象渡河。一举洪名超二死。】

  『香象』比作佛菩萨。大象过河,河水并不深,象踩在河底踩得很踏实,稳稳当当牠就过来了。这是比喻佛度众生,佛帮助一切众生了生死出三界,三界就是六道轮回。用什么方法?用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你说多简单!多容易!可惜很多人不相信,那就没法子了。只要老实念这一句佛号,你就决定超越轮回。不但超越轮回,而且超越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都超越了。因为四圣还有变易生死。『二死』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两种生死都超越了,他所证得的是圆教佛,超越了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他证的是圆教的佛果。这一句六字洪名,真正不可思议!

  【迦陵出壳。】

  『壳』是蛋壳。迦陵频伽,雪山(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喜玛拉雅山)有这种鸟,叫的声音非常好听。牠在蛋里面还没有出来,牠就会叫,那个声音就很好听。蛋裂开之后,牠出来了,那个声音是更美妙了。这是比喻佛说法的音声。

  【千称嘉号压群音。】

  『嘉号』,就是阿弥陀佛的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就是嘉号。『千称』就是千遍万遍的意思。一声佛号能够压倒一切的音声,什么音声?诸佛说法之声、诸菩萨念咒之声以及念其它诸佛菩萨名号之声,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统统压倒他们了。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的确很少人知道。我们在佛事当中,这个佛事常常做、常常念,也不晓得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你要是知道了,你一天到晚一定就老实念,不肯放松的。念念不可思议!声声不可思议!这一段我们介绍到此地。我们再看下面第二十三面第一行,有两句偈:

  【风吟树树千般乐。香浸池池四色华。】

  这两句是赞叹西方世界景致之美。『树』是七宝行树。七宝行树到底怎样的『乐』,你一定要念《观无量寿佛经》,你才知道,《观经》里面讲得非常详细。『池』是七宝池。宝香、宝池,西方世界称为「香光庄严」。香光庄严,《无量寿经》上也讲得很明白。

  下面是「赞佛偈」。「赞佛偈」我们在此地略略的介绍一下。「赞佛偈」我们天天念,一天要念好几遍,虽然只有八句,这八句把阿弥陀佛在虚空法界、诸佛国土、度化众生的大恩大德统统包括尽了,这八句偈作得非常之好。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阿弥陀佛身金色』,此地讲的「身金色」,不仅仅是指佛身的色相,言外之意是称赞佛的尊贵,无比尊贵的意思。

  『相好光明无等伦』,「伦」是平等、同类的。「无等」,没有跟他相等的,他特别的突出,就像世尊在《无量寿经》上赞叹阿弥陀佛。实在讲,成佛是佛佛平等,佛佛道同,佛跟一切佛哪有差别?平等当中还是有突出的,所以世尊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就无等伦了。一切诸佛不能跟阿弥陀佛比,跟他一比,阿弥陀佛就显得非常的突出,无比的殊胜,「无等伦」是这个意思。所以古德作这个偈子,字字句句都有根据,这是根据《无量寿经》「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来说的。『相好』是佛在因地当中自己修行成就的果报,相好是自行的功德果报。『光明』是讲化他,教化众生功德的成就。这一句是总赞,下面四句是别赞。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这两句是别赞相好,佛的相好说不尽!大经上跟我们讲「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哪里能说得尽!所以在无量相好里面举一个例子,白毫相、绀目相(佛的眼睛)。『澄清』是讲他的清净,一尘不染。『四大海』是形容佛眼睛之广大,因为佛的身相大,白毫就像五座须弥山一样。那个佛的身相多大?太大太大了。这是佛圆满的报身,是他修行功德成就的。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光明是他的大愿度生,普度众生,无量无边。这两句是别赞光明。

  【四十八愿度众生。】

  『四十八愿』,我们在《无量寿经》第六品里面读过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成就普度众生的大德,所以感得十方一切诸佛的赞叹,一切诸佛的景仰。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用什么方法?都是劝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退成佛了。所以诸佛成就一切众生圆满菩提的法门,只有这一个。

  既然如此,佛又何必说那么多经,讲那么多法门?你要问这些话,就证明你听经粗心大意。为什么?前面都说明了,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那一些众生不相信,所以才劳累诸佛如来说了许许多多法门,去接引那些不相信这个法门的众生。他要肯相信,那又何必麻烦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得那么辛苦,没有必要了,所以一切法门、一切经论是为不相信的人说的。那些人修学其它法门,到修行有了相当成就,有了相当功夫,他对这个法门相信了,一个个就都回头,还是念佛去见阿弥陀佛。

  你要是稍微留意一下,你就明白了,所有一切法门的修行,到最后都是到华藏世界,都是到毘卢遮那佛那个地方,叫「一真法界」。到了华藏世界见到文殊、普贤,文殊、普贤再为他说法,劝他念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看,拐好大的弯才到西方世界。我们今天能信的人,这是大善根大福德,我们已经很早就到西方极乐世界等待他们,等到无量劫才看他们来,「当时我们同在一起修行,你看,我现在已经成佛了,你们才来!」确实有这个味道,法门不可思议!

  【九品咸令登彼岸。】

  这是果德。『九品』有没有?有,确实有九品。但是在西方世界,你能不能辨别出九品?不能辨别,因为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内里面程度有九品,外面所现的相好、光明、智慧、神通、功德,大家都一样,这是西方世界真实不可思议。

  请大家再翻开第二十四面第四行,有一首偈。我省略的部份大家都能看得懂。这一首偈非常重要,我们念佛人之所以不能在这一生往生,都是这一首偈里面所说的过失。

  【诸苦尽从贪欲起。不知贪欲起于何。】

  这两句是问,第一句意思浅,第二句就深。一切的苦(佛在经上跟我们讲了三苦、八苦,这是把一切苦归纳,为了说法方便起见,这些也不必多说了)从哪里起来的?从『贪欲』起来的。所以众苦归纳到最后叫三毒烦恼,三毒就是「贪瞋痴」。我们的心毒不毒?有贪瞋痴,毒!很毒!没有比这再毒的了。三毒烦恼如果再要归纳成一个,那就是「贪」。瞋恚是什么?贪不到才瞋恚,一贪就贪到手,他就不瞋恚了,所以贪是根本。

  菩萨修行的六大纲领,第一个布施,布施就是专门对治贪欲的,我们的贪心断掉了、没有了,这个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所以布施是对治贪欲的,这个烦恼最严重了。会修行的人,就好像治病一样,那一个病最重先治它;它治好了,其它那些小毛病容易解决。要命的病,一定要下功夫认真把它治好。用布施来对治贪欲。

  这个贪欲到底从哪起来的?细说这个因缘非常复杂,大师在此地说得非常的巧妙,真是一语从根本上为我们道破了。

  【因忘自性弥陀佛。】

  这是答案,后面两句是答,前面两句是问。这就是说迷失了自性,他才会生贪欲。如果觉悟了自性,这个贪欲自然就没有了。正如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所说的:「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迷是不觉,不觉本来没有,本觉本来就有。本来有的,我们当然可以证得;本来没有的,我们当然可以把它断掉。我们修行证果,断烦恼,证菩提,这个信心就生起来了,知道我可以断得了这个烦恼,我也能够证得无上菩提。

  首先要建立自信心,自己充满了信心,佛菩萨才帮得上忙。佛菩萨想帮你忙,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我烦恼很重,我业障很重,我成就不了」,一切诸佛菩萨都帮不上忙了。首先自己要建立清净的信心,这一首偈是帮助我们建立信心。

  【异念纷驰总是魔。】

  因为「你」,所以才有异念纷驰,这就是妄想、执着;妄想、执着就是魔。魔是什么?折磨我们的自性,折磨我们的清净心,使我们身心得不到自在,这叫魔。

  所以这个一问一答,非常之妙。最妙在哪里?就是「自性弥陀佛」,这句话妙极了。究竟妙在什么地方?意思就是叫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恢复自性弥陀佛。阿弥陀佛跟自性弥陀是一不是二,用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把我们自性弥陀佛给唤出来,自他不二,妙在此地。不仅把这个原因说出来,还把我们破迷开悟、恢复自信的方法也说出来。

  下面这一段开示,意思很深,实在说就是我常常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一段开示说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教中道。】

  这个『教』就是释迦牟尼佛在经教里面所说的,就是经教当中所讲的。

  【生而无生。法性湛然。无生而生。业果俨然。】

  这四句是佛在经上讲的。下面这是大师为我们解释这四句话,这四句话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它的意思非常的深,非常之广。我们看大师的开示:

  【所谓生者。即众生生灭之迹也。】

  『迹』是相,相有生灭。

  【谓无生者。即诸佛寂灭之本也。】

  『本』是真性,真心本性没有生灭,真心本性变现出来的现相有生有灭。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相。相有生灭,性没有生灭。先解释什么叫「生」,什么叫「无生」。然后说:

  【法性湛然者。】

  『法』是一切万法,一切万法的本体。『性』,我们现在哲学的名词叫本体。也就是说一切法从哪里来的?是从这个体生出来的。这个本体在我们佛法里面,就叫做「法性」,或者叫佛性;佛性、法性是一个性。

  如果讲佛性,是专门指有情众生而说的。有情,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动物,有感情的、有情识的,我们叫做佛性。无情,指植物、矿物,这是无情,我们叫做法性。但是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所以《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因为它是一个性,正因为是一个性,所以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它不是同一个性,依报就不会随着正报转。法性是湛然的。『湛然』是比喻像水,水很干净、很清净,这叫「湛然」。

  【灵明湛寂。】

  这四个字,在佛法里常常用它来形容自性,形容真心本性。『灵』是真心,不是愚昧的;『明』,它不是迷惑颠倒的;『湛』是清净,『寂』是不动。这是本性。现在我们的心迷了,不灵了,也不明。不明就是暗了,我们讲胡里胡涂,冥顽不灵。心不清净,心乱动,心很乱,乱就不寂,污染就不湛。我们迷的相跟这四个字一对照,就清清楚楚。所以佛教给我们修行,修什么东西?就是修的『灵明湛寂』。但是「灵明湛寂」是本有的,不是修来的,只要你把不灵、不明、不湛、不寂翻过来,就成功了。

  所以佛教我们修行的纲领是「戒、定、慧」三学。三学里最重要的是定学,无论那一个宗派,无论那一个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方法门道不相同,修行的目的是相同的,统统修「禅定」。所以,绝对不是禅宗才修禅定,那诸位就搞错了。我们念佛是不是修禅定?是,一心不乱就是禅定。不过我们不叫禅定,我们叫「一心不乱」,名词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我们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来修一心不乱,修湛寂。只要到湛寂,自然就灵明了。灵明是慧,慧不需要修,定到相当的程度,慧豁然就开朗了,灵明就现前了。所以,湛寂是定,灵明是慧,戒是方法。你一定要依照佛的教诫、佛讲的方法去修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就恢复到湛寂灵明了。

  【元(玄)妙真常。】

  这个「元」本来是玄(玄妙的玄),古时候避免帝王的讳,所以把这个字写成了元,我们念还是要念「玄」,不能够念「元」。实在讲在现代已经是民主时代,可以把它改过来,用不着再避讳了。

  【个个不无。人人本具。】

  这是生佛平等,一切众生跟佛完全平等。

  【只因最初不觉。忽尔动心。认妄为真。迷己逐物。】

  本来是佛,本来是灵明湛寂的,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的胡里胡涂的?换句话说,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变成六道众生?这是大问题,这个在佛门是有名的大问。有了这个疑问,这个疑问要不能搞清楚、搞明白,疑能障道,能障碍着信心,我们的信心生不起来,所以一定要破迷生信。

  说老实话,我们今天信心不能建立,就是疑问一大堆,你这个信心怎么生得起来?没有真信切愿,这一生就不能成就。所以能成就的有两种人,一种人上根利智,佛讲经,他一听明白了,疑问没有了,他能成就。另外一种善根深厚,他没有疑问,佛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一点儿不怀疑,这一种人这一生决定成功,他没有疑问。只有当中这个半吊子的,上不上,下不下,疑问一大堆,这是最麻烦、最难度的,不容易成就。

  这些实在讲《无量寿经》上佛都讲得很清楚。那个完全没有疑问,甚至于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的,教他念阿弥陀佛,他一天念到晚,往生的时候,站着往生,坐着往生,预知时至,都是一点疑问都没有,真正了不起!那是什么人?过去生中曾经种非常深厚的善根,他是「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了,所以他没有疑问。这两种人很容易得度。

  今天要跟诸位讲解这个问题,七天都讲不完,纵然我在这里讲清楚了,大家听的时候愈听愈胡涂,愈听问题愈多。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在此地也不推卸责任,我告诉诸位这些问题全在《楞严经》上,你们读《楞严经》,答案都在《楞严经》上。这个问题是哪一个人提出来的?富楼那尊者向释迦牟尼佛提出来的,众生原本是佛,为什么会变成众生?变成众生慢慢的修行又成佛了,成佛之后几时再迷惑?富楼那问,释迦牟尼佛解答,这是在《楞严经》第四卷。你们有兴趣去找,答案在里面。我在此地不说,说了对不起大家,说了把你的悟门堵塞,一定要你自己悟才有用处。我给你说出来,你就不会开悟了,那我就对不起你。所以还是自己去读经,自己去找答案,找不出来也不可以问,这个才有用处,你慢慢才会开悟。

  【由是业网牵缠。】

  『业』,就是造业,业无量无边,就像网一样牵缠着你流转五道。五道就是六道。说五道,就不算阿修罗,因为阿修罗在哪一道,就算他是那一道。所以,五道实际上就是六道。

  【恒随生死以升沉。】

  往三善道是『升』,往三恶道是『沉』。

  【亘古至今而靡闲。】

  『亘古』是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到今天。『而靡闲』,在六道里面轮回从来没有间断过。为什么轮回?业牵着你,你天天造业,业力太大了,牵着你在六道里轮回。三善业就升,三恶业就沉,就干这个事情。

  【当知生自缘生。】

  所以佛家讲『缘生』,有《缘生论》。

  【而法性不与缘俱生。灭自缘灭。而法性不与缘俱灭。】

  可见得生跟灭是缘,是有生有灭的。但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性(法性,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是不生不灭的,不跟缘俱生,也不跟缘俱灭。这些事、理,《楞严经》上说得非常透彻。

  所以《楞严经》是大乘经里面最著名开智慧的经典,古人讲:「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开智慧是《楞严经》,成佛是《法华经》。为什么说《法华经》成佛,不说《阿弥陀经》成佛?因为佛当年在世讲经的时候,常常说一切众生的根性,根性最差的叫「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没有善根,没有善根的人不能成佛,这是佛常说的。可是在法华会上,佛就改了口气,说一阐提也有佛性,一阐提也能成佛,所以叫「成佛的法华」。法华会上,佛才说明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而成佛的方法就在念「阿弥陀佛」,这是成佛唯一的方法,一切众生得到这个方法,一生当中没有不成就的。这是把生灭跟无生,我们多少明白一个大概。

  【无生而生者。众生迷妄入心。】

  『迷』,就是迷惑。『妄』,就是妄想。『入心』,就是盖覆住我们的真心本性。

  【积业成果。】

  『业』,就是造业。造业,无量劫来,生生世世,这个业累积下来就成了果报,就是六道轮回的果报。这一句说明了「惑、业、苦」是六道轮回形成的原因,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就是这么来的。

  【虚受轮转。妄见生灭。】

  这也把真相说清楚了,轮回跟生灭,并不是真实的。但是迷了,好像是真实的,就好像我们作梦一样。梦不是真的,但是在作梦的时候,你不晓得那是假的,样样当真。如果晓得在作梦,那就不在乎了,遇到一头老虎要吃你,「我就发个慈悲心让你吃吧!」这是假的,你就很慷慨、很大方了。假如你不知道在作梦,吓得一身冷汗,不晓得这是梦境。实际上,不但我们这个世界,六道、十法界,《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是真的,不是假的,确实是梦幻泡影,不是真实的。所以你要看穿了,你在世间就很自在,你就会很快乐,跟诸佛菩萨一样游戏神通,你就充满了智慧,样样事情应付得恰到好处。

  世间人为什么智慧没有了?因为他迷,迷了里面,他有得失,他有执着,愈迷愈深,智慧就没有了。一开悟了,他晓得是梦幻泡影,晓得是个幻相。所以,他在这个世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纯粹客观。他的看法、想法正确,一点都不邪,正知正见,智慧现前。

  【于法性体上。如镜现像。似珠随色。当知镜光本净。珠体绝痕。物镜互彰。不违色像。彼色像之去来。犹业果之俨然也。】

  这是比喻,比喻『境』,比喻『像』,比喻『珠』,比喻『色』。「境」跟「珠」是比喻我们法性、性体。「像」跟「色」是比喻生灭这些缘。

  【故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只因迷悟之有差。遂致现量之不一。】

  因此,诸佛如来跟众生的差别就很明显了。诸佛在一切境界当中,万相当中,『唯见无生』,他在相中见性,所以他得自在。而众生在法性变现这些幻相当中,『唯见生灭』,他不见性;着相不见性,那就苦了,就随业流转。诸佛菩萨是见性不着相,不是不见相;他不着相,不着相就不受相的干扰。我们今天因为着相,所以受外面环境的干扰,我们得不到自在。

  假如真的见性而不着相了,一切众生心里常常希望的「不老、不病、不死」,就真的做到了。为什么?你不着相,就不受相的干扰;着相,你就一定受这个相的干扰。比如年岁大,就想老了。他不念佛,他天天念老,念老他怎么不老?一老,就想到要生病,病就来了。人到年岁大,他念老、念病,所以「老、病」都来了。如果天天念阿弥陀佛,「老」忘掉了,「病」也忘掉了,他真的不老,他也不病,就这么回事情!说穿了很简单,道理很深。明白了就好办,不明了,真苦!

  【实乃生无自性。无生亦无自性。】

  『自性』就是自体。它没有自体,生没有自体,『无生』也没有自体。无自体之体就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

  【悟则生灭皆无生。迷则无生皆生灭。】

  悟的人见性不着相,不是没有相,迷的人着相不见性,迷悟的差别就在此地。

  【所以离此别无。是乃一体而异名也。】

  实相本来如是,十法界一体而异名,万法也是一体而异名。如果我们在这上面参透了,真正的觉悟了,真正的明白了,那就恭喜你,你成佛就不远了。

  【审如是。】

  『审』是审察,你仔细去审察,确确实实是这个样子。下面这几句话,你就能肯定,你就能同意。

  【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岂非迷悟之自殊。何有圣凡而彼此。】

  说明了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自心所现的影像。这就是经教里面所讲的根本珐輪,这是讲得最彻底,讲得最究竟,讲得最圆满,千经万论无非是发明这个道理,说明这个现象而已。所以,大师这一段的开示很深、很广。

  【生灭无生生不生。】

  这一首偈是总结前面的开示。

  【乐邦那肯禁人行。】

  前面这一句是讲理,大道理!理明了之后,我们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信心十足。『乐邦』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不会禁止任何一个人去往生的。换句话说,人人有分,只要你能信、能愿。

  【谁知万丈红尘里。】

  『万丈红尘』,形容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面有人能往生,有人在这一生当中能够圆成佛道。

  【菡萏华开月正明。】

  『菡萏』是莲花的花苞,没有开的时候叫菡萏。『月正明』是指花开了,你看这景多美!这是形容六道里面的凡夫,明心见性,花开见佛,所以这是「花开见佛」、「明心见性」的意思。「月正明」是比喻真如自性完全显露。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