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盛世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5251252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5-25 12:53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盛世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5251252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盛世的讲记敬摘点滴


...  
  --丙戌冬至后题僧结缘
  
  (文人对菊花,历代以来情有独钟,被列入花中四君子竹菊梅兰之二!寓意深刻,如人称为君子,道理相同。自古题菊画作品很多,题菊诗表现画者个性的"平生不喜趋炎势,故向霜中放晚花。"还有"霜经月色浓,日出透金甲"等。作为修行者,只把菊作为开放的晚花,用菊的风姿清香来供佛,让知道修行的小鸟,去好好修行,炼出星云法象,修成大道。)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题丰收
  题丰收
  
  鸟语年丰果红,
  
  如丹心,
  
  信笔书来,
  
  见菩提。
  
  --冬至缘来各得自在
  
  (秋天,给人带来的是欢乐喜悦,丰收季节,给人的生命延续带来保障,人们才能载歌载舞庆祝。鸟儿也同人心样,与人共同庆祝,用自己的莺歌燕语鸟话,祝贺丰收硕果的甜蜜芬芳。和尚也陶醉了,修行以食为天,最重要一环得到圆满。要达菩提的日子不远了,拿起羊毫来,书法自己的兴之所在吧!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守衣入定大迦叶佛!)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太平山村
  太平山村
  
  疏菊小鸡多得趣,
  
  村舍人家衣食足;
  
  太平景象山野趣,
  
  冬至时节满面春。
  
  --时在丙戌冬至乡邻送糍粑
  
  到山洞画成得句偶题以增意趣
  
  常悟
  
  (耕读之家,耕读之家,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大学者,学富五车的人所向往的生活。太平盛世才有这种生活。和尚与山村农人和睦相处,相得益彰。在诗中体现得惟妙惟肖,应该说,是山村厚道人与山洞修行者之间的山乡修行生活风俗画卷的反映。古有"渔樵问答"古琴曲,如果会作古琴谱,也创作首"山民修行者同乐"之曲,为太平盛世加上点小趣闻。)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雀趣
  雀趣
  
  山中自有趣,
  
  野雀多自在;
  
  红果绿叶掩,
  
  凡尘那相敌;
  
  老僧非闲话,
  
  不信问菩萨;
  
  香烟来回答,
  
  真经天竺家。
  
  (这首小诗,妙趣横生。老和尚看到野雀的自己,在丰收硕果里自在啄食,和尚天真的自问自答,修真念经,念的是一卷经,一卷经的所在,出在印度西天的佛陀之家,真修实证,自然会得到,唯有这个法门的真经,才能到得了金毛狮子国。)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佛教讲“上报四重恩”中,就有一种恩叫父母恩。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父母?
  问:我是树达学院的一名老师。佛教讲“上报四重恩”中,就有一种恩叫父母恩。但现在很多学生对父母有想法,平时对父母的伤害,也往往最大。请问,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父母?
  索达吉堪布答:报答父母的恩德,对每个人来讲非常重要。按照佛经的观点,即使将父母扛在自己的肩上,转绕整个宇宙,也报答不了父母之恩。很多佛经中,都提到了对父母要报恩,当年虚云老和尚三步一拜朝五台山,也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大恩。
  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跟最亲近的父母,往往冲突最大,这种现象不太好。《弟子规》中讲过,父母哪怕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也应以柔和的语言跟他沟通,不要惹他生气;如果他特别生气了,这时候就不要说,等他心情缓过来了,再慢慢跟他讲;假如实在讲不通,作为子女,也要尽...(●[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七集)


...围地区,名扬印度及其他地区,并成为印度史上的著名国王之一。
  戒日王在位期间,大乘佛教逐渐衰败的势力曾经一度重振。因为戒日王笃信佛教,所以他主持修建了许多佛塔、伽蓝,还供养佛教僧众。那烂陀寺能够继续维持那样的规模,就是得力于他的保护。另外,在他的支持下,印度每隔五年要举行一次无遮大会(各教派都可以参加的宗教大集会),并且鼓励各个教派进行宗教学术交流,一度形成印度佛教的巅峰期。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佛教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入中国的?
  佛教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入中国的?
  在中国的学术界,普遍认为佛教是在两汉之间传入中国的,并且普遍认为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经过西域中亚各国,从陆路传入中国,二是经过印度洋、南海,从海路传入中国。
  一般来说,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的传说是佛教从陆路传入中国的标志。根据《后汉书》中的记载:在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突然梦见了一位金光闪闪的人在宫殿前飞翔,第二天,他就向群臣询问,太史傅毅就对汉明帝说:我听说印度有一位得道的神号称佛,他的全身环绕着日光,您是不是梦见了佛啊!听了傅毅的话,汉明帝大感兴趣,就派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出使西域。3年后,使团从西域请来了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僧人,并且带回了佛像和经书,汉明帝立即在洛阳修建了白马寺,并且把佛像、经书放置在寺院中,这就是中国第一座寺庙的由来。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佛教的译经盛世?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佛教的译经盛世?
  在魏晋之后,社会政治动荡不安,传统的儒学名教也支离破碎,当时的名僧名士都消极避世,并改为追随老庄的无为思想。在这个时期中,道安大师和他的弟子慧远等博学多识的儒学大师,开始把庄子的无为思想与佛教的般若性空学说作了系统的融合,然后佛教又开始了迅速传播。
  在三国时期,魏地的佛教主要以般若学和译经为主,朱士行曾经在洛阳开讲《道行般若经》,昙柯迦罗翻译了《僧祇戒心》、昙无谛翻译了《昙无德羯磨》。在吴地,佛教的另位一位重要传播者是康僧会具,他的代表性译著是《六度集经》。
  在西晋时期,佛教活动的主要内容仍然是翻译佛经,代表人物是竺法护,其翻译的代表著作是《光赞般若》、《维摩》、《宝积》、《涅槃》、《法华》等经典。
  在南朝时期,对佛经的翻译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个时期,不管是翻译佛经的卷数还是翻译佛经的范围,都是很可观的,例如僧佑的代表作《释迦谱》、《出三藏记集》,宝唱的代表作《名僧传》、《比丘尼传》,慧皎的代表作《梁高僧传》等,都是重要的汉译佛经。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做出了哪些贡献?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做出了哪些贡献?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是西域龟兹国(今天的新疆库车县)人。他在幼年时期,跟随母亲出家。他最开始修学的是小乘佛教,后来修行大乘佛教,尤其擅长般若。在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把他迎到了长安(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北),并且尊他为国师,他成为我国的一位大译经家。他在长安居...(●[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七集)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