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道德的讲记敬摘点滴201812191352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12-19 14:01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道德的讲记敬摘点滴201812191352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道德的讲记敬摘点滴


...人瞧得起他。这个事实到以后大家知道了,才知道原来佛菩萨照顾我们,我们天天得罪他,后悔莫及。我们道场难道没有佛菩萨在吗?也许佛菩萨就在厨房里面工作,你们不认识,天天还嫌弃他。所以确确实实要知道,诸佛菩萨的化身,真的时时在我们的周边。此地举几个例子来说:
  【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
  这是我们肉眼见不到的,我们见不到他,他见到我们,他在我们周边还是会影响我们。过去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他学佛的因缘,他是夜晚看到鬼才相信。他是个学科学的,官也做得很大,对於这些东西认为是迷信,不相信。他接触得很多,但是看到别人、听说的都当故事听,半信半疑。他怎么生起真正的信心?他告诉我,抗战期间他在重庆,晚上跟一些朋友打麻将,大概到一、两点钟才散场,才回家去。那个时候没有车用走路,很远才有一个路灯大概二十烛光,路上也是很黑暗的。他在走回家的路上,这个路也相当长,也没什么感觉。他说前面不太远有个人在走,是个女的,走的时候也没有在意。他走到一段时期忽然想到,一个女的单身,这么深的夜怎么会出来?他这一想寒毛直竖,再一看那个女的有上身没有下身,这个吓到了。这个因缘他才来真的学佛。学佛之后,他说大概是观音菩萨化身,『或现神鬼身』,不是亲自遇到、亲眼看见,什么人跟他讲,他都半信半疑,当故事听,这样才走进佛门。下面:
  【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脱。】
  这是现「无情身」。现在各地方到处都提倡观光旅游,你在游览的时候,去游玩看到这些树木花草,这些山河的景色,看到之后有所感悟,都是诸佛菩萨变现的。为什么别人看到不开悟,你看到开悟了?所以一个人开悟不定是什么因缘,凡是帮助你开悟的,无论是人、是事、是物,无不是佛菩萨加持的。而后你才晓得,佛菩萨不但示现有情身在你的周边,还示现无情身。我们言语、身体造作、起心动念,甚至於自己不晓得自己是愚暗,愚痴暗钝,自己都不知道,佛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中国古人有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话不假。鬼神的数量多,佛菩萨的数量更多,都是大慈大悲,念念无非是感化我们,让我们回头是岸,早一天脱离六道轮回,不再造作一切罪业了。所以凡是有利於众生,特别是有利於众生开悟的,有利於众生解脱,我们晓得都是佛菩萨的加持,佛菩萨无处不现身。
  【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
  我们读了这个,就不要轻视其他的宗教徒。我们对於所有一切宗教徒都恭敬,恭敬之心、恭敬的态度跟对佛菩萨没有两样。为什么?那一类众生佛度不了他,他相信上帝,佛菩萨就现上帝身来度他,不是一样的事情吗?那有什么差别?他不过拐个弯而已,先要生天然后再学佛。我们现在就学佛,比他殊胜多了,他要拐个弯。他对我们不恭敬是应当的,他不了解、有成见、有执著,他排斥。我们对他不能不恭敬,我们晓得天上人间,佛菩萨化身无量无边。『天帝』就是中国人讲的玉皇大帝,道教崇拜的。西方有一些宗教所说的上帝,大概都是忉利天主。『梵王』,大梵天王,印度有一些宗教,他们是崇拜大梵天的。
  【或现转轮王身。】
  『转轮王』福报就大了。这是人道,人道福报最大的是转轮王。我们在近代这些科幻报导里面,常常报导有外太空不明的飞行物,出现在地球上。这个报导很多很多,甚至於还说有外太空人。轮王的轮宝,实在说非常像飞碟,这是他的交通工具,也是他的武器。这些人即使是驾著飞碟到我们这边来了,是不是转轮王?不见得。转轮王派的人到这里来巡察巡察,决定不是转轮王。何以晓得?转轮王慈悲,对於一切众生决定不会有伤害。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做,如果是轮王的交通工具,他必定是轮王的使者。正如同我们现在派人到太空去探险,美国太空人去了,俄国太空人去了,绝对不是美国的总统、俄国的总统,是派遣人去的,这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现转轮王身。
  【或现居士身。】
  在家学佛的。
  【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
  『宰辅』是官,就是我们讲的大臣。现在所讲的总理、首相、部长,这是宰辅。
  【或现官属身。】
  这就是一般从政的官员。这是在家人的身分。
  【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
  这是示现学佛的身分。因为此地有优婆塞、优婆夷,前面有居士,这里头有差别。那个居士不一定学佛,是在家有学问、有道德,没有出来作官的这些人。这个地方有这么一点差别。
  【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释迦牟尼佛这一次的示现,是以佛身示现。释迦牟尼佛除了以佛身示现之外,也示现种种不同的身,百千万亿的应化身都在我们的世间。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现在在不在?当然在,不是以佛身出现。我们凡夫以为释迦牟尼佛灭度了,灭度是佛的身相灭度。他如果是现男子身、女子身、天龙身、鬼神身、居士身、宰官身、比丘、比丘尼身,我们怎么认识?时时在、处处在。在历史上我们只晓得,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他现的是比丘身。这是身分露出来大家知道,身分始终不暴露太多太多了!身分露出来,那只是万分之一、二而已,绝大多数身分不暴露。身分常常暴露,对於佛教的弘传有负面的影响,不利於教化众生,只偶尔露一下,这我们一定要晓得。所以对於一切人,常存恭敬心,我们的态度要常存欢喜心,要懂得这个道理,诸佛菩萨无不如是。再看底下经文:
  【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
  释迦牟尼佛示现,做出样子给菩萨看,教菩萨。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有能力千百亿化身,应当要学佛,广度众生。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就可以随类化身。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观世音菩萨,诸位必须要知道,《楞严经》上讲的观音菩萨是初住菩萨,不是等觉菩萨。讲他修行经历,修行依据的理论跟方法,向大家提出报告。他的功夫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破一品无明,见性之后,他就有能力三十二应。所以我们在楞严会上看到的观音是初住菩萨,发心住,菩提心刚刚发起来,就有这么大的能力。《华严经》上看到的观世音菩萨,这以后会讲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访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是第七回向位,七回向的菩萨。《法华经》的普门品是等觉观音菩萨。菩萨跟《华严》讲的普贤一样,有「道前」、有「道位」;道前是等觉以前,可以说从初信位到法云地叫道前;等觉是道位。成佛以后,倒驾慈航,再以菩萨身度化众生,就跟世尊此地讲的,不定现什么身,他有能力尽虚空、遍法界,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众生的感有显、有冥,显是什么?有心求佛菩萨。冥是什么?自己求佛菩萨那个念头,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很奇怪。为什么自己求佛菩萨来帮助,自己还不知道?实在讲是自己的善根福德已经成熟了,自己不晓得。但是你这个成熟就感动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一定应化来给你做增上缘,来帮助你、来成就你。你不找他,他来找你,《无量寿经》上所说:「做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你不请他,他就来了。下面是世尊要拜托他的事情:
  【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这么样清楚、这么样明白,把度化众生的事情委托给地藏 菩萨。曾经在世尊一代时教里面,包括末法时期,也就是说在释迦牟尼佛法运一万两千年之内,曾经闻过佛名,见过佛像,佛在世见过佛,佛不在世见过佛的形像,雕塑的也好、彩画的也好。或者听过释迦牟尼佛的名号,见过形像上的三宝,不论这个三宝是真是假,是有修、还是没修,没有关系,你只要接触过都种了善根。虽然种了善根,他的恶业习气很重。有善根厚的,生一点恭敬心,不肯依教奉行;善根薄的,有些不但不能生恭敬心,反而生毁谤。所以诸位要晓得,我们初学佛遭一点毁谤,算什么。诸佛如来应化在这个世间,遭毁谤之事太多太多了,佛没把它放在心上,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遭受一切毁谤侮辱,我们看众生造罪业,要生怜悯心,你还怎么能怪他?还怎么可以责备他?如果再生一念报复,那你就完全错了。你要知道他愚痴,他没有智慧,他烦恼习气太重造作恶业,怜悯都来不及,哪里会责备!这是诸佛菩萨示现给我们看,教我们怎样学习。但是造罪业的人必定堕地狱,『若堕恶趣,受大苦时』,这就是堕地狱,在佛法当中造罪业。
  下面这是世尊付嘱的话,『汝当忆念』,「汝」是指地藏 菩萨,这话对地藏 菩萨说:你应当要想到。『吾』是释迦牟尼佛自称,世尊『在忉利天宫』,今天『殷勤付嘱』,把这桩事情拜托给你。『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这不是普通的众生,都是遇到佛法,在三宝里面造罪业的众生,这我们必须...(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是铁为。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
  这是叙说无间地狱里面的现象。无间地狱是大地狱里面,最苦的一个范围当中。称为无间,后面会给我们说明,受苦无间,没有间断。由此可知,其他的地狱里面虽受苦,还有暂停的时候,换句话说,还有让你喘息的机会,无间地狱没有。
  【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
  床是受刑人的场所,好像一个台一样。这个台太大太大了,受罪的人他自己感觉到,他的身体就那么大,所有一切刑罚同时受,千万种刑具同时受。不是说这个刑罚受完之后,再去接受那个刑罚,那有间隔的,那不是无间地狱。无间地狱就是所有一切刑具同时受,刀山、剑树、油鼎一起同时受,不是一桩一桩来,决定没有间歇。许多人造这个罪业,各人感觉得各人自己身体都是遍满的,充满这个地狱,这是化身。也是《华严》讲的无障碍法界,受罪的人跟一些受罪的人没有障碍,同时受,同时感觉得自己身体遍满地狱。底下做个总结:
  【众业所感。获报如是。】
  《地藏 十轮经》里面给我们说五逆罪。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五逆罪堕阿鼻地狱,就是五无间地狱。「五逆」是大逆不道。
  第一个是「杀父母」。父母对自己有大恩,不能知恩报恩反而杀害父母,这是造无间地狱之罪。
  第二个是「杀阿罗汉」。阿罗汉是修行得道之人,他住在这个地区,是这一个地区人的福田,这个地区人有福,接受他的教化。阿罗汉现在不在,到哪里找阿罗汉?如果说杀害善知识,这个善知识能够教化一方,你去杀害他,这个罪过等於杀阿罗汉。第一句杀父母,这是父母亲,杀阿罗汉是老师,一切众生恩德最重的无过於亲、师,所以一切善行无过於孝道,孝亲尊师是善行里面的第一。
  第三是「破和合僧」。破坏僧团,也是破坏教学的场所,破坏教学的大众,这个罪过很重。
  最后是讲恶心「出佛身血」。怀著瞋恨之心,或者是嫉妒之心,佛的福报很大,没有人能够杀害佛,佛有很多护法神保护,没有人能伤害的。出佛身血是提婆达多的故事,是提婆达多想伤害佛,在悬崖上面推下大石头,想害佛的生命。金刚神在空中把石头拦截住,这个石头破碎了,碎片落在佛的脚面上,他受了一点伤流血,叫「出佛身血」,这个罪过也是堕无间地狱。换句话说,就是破坏正法,使社会一切大众闻法的机会断绝了,所以这个过失在无间地狱。
  【又诸罪人。备受众苦。】
  这一句是总说,下面也都是略说。
  【千百夜叉。及以恶鬼。】
  这是地狱里面变现出执行刑罚的这些恶鬼,夜叉恶鬼,《地狱经》里面叫他们做恶兽,牛头马面这些,他不是人的形状,恶兽的形状,非常可怕、非常恐怖。
  【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
  受罪的人看到地狱的形相总是想躲避。躲避到哪里去躲?四面都是火,上下也是火。这一些恶鬼,你想躲避,他把你抓来往火坑上送。
  【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
  这一些恶鬼戏弄受罪的人。古时候,兵器只有这些东西。我们能推想到,现在要是在地狱里面,一定有毒气、瓦斯、机关枪这些东西,有炮弹,甚至於核子弹爆炸,统统都有了。从前人心里头没有这些现相,变不出这些东西来,变他自己心里面所知道的这一些刑具。现在人很可怕、很可怜,为什么?看电影、看电视,看那些恐怖东西,他统统装在阿赖耶识里头,到阿鼻地狱全部现出来了,他统统都要受。所以这一些科幻恐怖影片少看为妙,纵然堕地狱,少了不少种刑罚,我讲的话是真的。你们喜欢看这些东西的话,阿赖耶识里面含藏这些种子,将来堕地狱比一般堕地狱要增加很多种的刑罚,一定的道理。所以一个真正懂得修学的人,眼不见恶色,耳不闻恶声,一切这些恶劣的境界,我们不要去接触、不要去沾染,好啊!对自己决定有大利益。这是说夜叉恶鬼。除这个之外,这就是科幻小说里头所讲:
  【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缴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万死千生。业感如是。】
  每一种刑罚都表无量的苦受,各有业因,佛在经典里面都有说明,总是不离贪、瞋、痴这三种根本烦恼。人在一生当中,实在讲,受愚痴之害是最严重的。愚痴是对於事理不明了,凭著自己的邪知邪见毁谤道德,自己心行不正,也诱导他人邪知邪见,共造恶业。佛劝我们布施,在末法时期,布施所产生的负面印象不能说没有,前面讲「伪作沙门。心非沙门」,欺骗众生的人真有,不是没有。特别是在末法时代,佛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些邪师从哪里来的?是魔王的子孙。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魔王波旬想破坏佛法,佛的智慧道德威神太大了,魔王无能为力,暂时就不破坏,也跟著佛学,也来听经闻法。可是破坏佛法的意念没消失,他跟佛报告,他说:「我总有一天要破坏佛法。」佛说:「我的法是正法,不可能破坏。」魔王就讲:「等到你法运衰的时候,末法时期,我让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出家,披上你的袈裟来破你的佛法。」释迦牟尼佛听了一句话不说,流眼泪,所谓是「譬如狮子虫,还噬狮子肉」。所以这些出家人不是佛弟子,是魔弟子,专门来破坏佛法的。
  众生看到这些人,不愿意布施。「你看布施,让他们在享福,我们受他们的欺骗。」毁辱布施,说布施没有果报,说他人布施得的是恶报。劝人积财,自己享受,跟佛法背道而驰,说修善不会得善果,造恶也不会得恶报,用这些邪知邪见蛊惑众生,使众生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这些人后面有魔王加持,有妖魔鬼怪在他身边兴风作浪。我们在现在这个时代看到,有些邪师势力很大,徒众很多,他手下有人才、有财富。修学正法的人很可怜,在这个世间走投无路,没有人认识正法,他们又何尝不想护持正法?但是不认识,把邪当作正,把正当作邪,所以弘扬正法没人理会。可是我们自己很清楚,虽没有人理会,善报在将来,这个是一定的道理。决定不能因为举世的人都迷惑,我们也随著迷惑颠倒,那就大错特错了!他迷,我不迷;他造罪业,我不造罪业。
  世尊当年在世,给我们做出了最佳的榜样,我们今天讲苦,要跟释迦牟尼佛比,我们的日子比他好得太多了。人家晚上大树底下坐一坐,去休息一下,吃饭到外面去托钵,我们至少还不需要去托钵,还有房子住。我们的衣服比释迦牟尼佛多的多,出去旅行还有行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出去旅行没有行李,三衣都披在身上,钵拿著,什么都没有。我们要不能认真办道的话,怎么能对得起佛陀!世尊当年在世,虽然有许多国王大臣、大富长者护持,释迦牟尼佛没有接受,例如:你替我盖一个大道场、大寺院…没有!所有这些道场都是借用的。只树给孤独园产权是只陀太子、给孤独长者的,接受他们的供养,我们常讲佛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有权是他们的,临时借用。都给我们想得很周到、很圆满,知道我们在末法时期,要遭到许许多多的苦难,想到佛陀当年的僧团,我们心就平了。再看底下经文:
  【动经亿劫。求出无期。】
  造作地狱罪业的人堕落在地狱,尤其是无间地狱,时间之长是以亿劫来算,『求出无期』。但是我们晓得,佛所讲世界,世界有「成、住、坏空」,成住坏空是一个大劫。『亿劫』,「劫」是大劫,每一个大劫里面,世界都有成、住、坏、空。这个世界坏了,这些堕地狱的人,他到哪里去受罪?世界坏了,地狱也坏了,他不是可以出来了吗?地藏 菩萨在此地说:
  【此界坏时。寄生他界。】
  我们这个世界坏了,别的世界没坏,他就转到别的世界无间地狱去了,还在无间地狱。
  【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展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
  这个事情麻烦大了,所以真的「亿劫求出无期」。我们造这个业实在讲,太容易了,不知不觉就造作地狱的罪业,哪里晓得将来受苦是这样凄惨,这么长的时间,谁知道?读这个经千万不要误会,这是佛吓唬我们的,不是事实,是劝我们不要做坏事。我们要这样想法,就大错特错!到果报现前,后悔莫及。佛怎么会骗人?佛教化众生方法太多了,不要用欺骗众生的方法。说老实话,世间一个正人君子都不肯欺骗众生,何况佛菩萨。诸位要晓得,因为欺骗众生,骗一次,以后人家对你永远不信任,所以一个正人君子不用这个手段,保持自己的信誉,这个重要。世间人尚且如是,何况诸佛菩萨。他们有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善巧方便,怎么会用这种笨拙的方法!我们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相信佛在经上讲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实的,决定没有一句是假话。我们能够接受、相信、奉行,是自己有福,有福的人才能修福,没有福的人想修福都修不到。佛在经上常常提醒我们,修福都是有智慧、有福德的人。
  【无间罪报。其事如是。】
  这是简单给摩耶夫人汇报无间地狱的概况。
  【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
  地藏 菩萨非常慈悲,再给我们说明,为什么这个地狱称作『无间』?是因为由五种事、五种业,感应这种苦报,所以称之为无间。这五种事没有间隔的。
  【何等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这是讲受刑罚的时间没有间断,从入地...(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品中生。我们学佛的人看到这里不服气,造作那么重的罪业,下下品往生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上品中生?才知道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一念回心那个人就是至善,真正善人,我们谚语里面常讲,「浪子回头金不换」,他真回头了,这一回头就超凡入圣。
  超凡入圣,给诸位说,地狱的罪业不受了,这可以免。债要不要还?要还。怎么还法?菩萨说法度众生是还债。在度众生里面,也有很多不如意的遭遇,统统都是还债。像释迦牟尼佛,这是如来果地上度众生,他的出家徒众里面还有六群比丘、提婆达多,天天扰乱他,天天叫他生烦恼,这是还债,过去的冤亲债主。所以世尊当年在世就表演示范给我们看,他老人家都免不了,我们后世的出家法师,有一些人造谣生事、毁谤陷害,这是正常的。明朝憨山大师还坐了不少年的牢。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猎人队里面躲了十五年,那是明心见性的真正的菩萨,不是普通人。在猎人队里头作下人、作佣人,给他们烧饭、洗衣服,伺候这些打猎的猎人,时间不是短,十五年。受这么大的屈辱,这是先世罪业,冤亲债主,你不能不还债。从这些地方,我们想像到佛在经里面告诉我们,这些事实真相,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正是所谓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节因缘也是很复杂的因缘果报,这个缘总有一天会遇到,总有一天你要受报应。底下这一句:
  【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
  这是我们世间所谓是前父后母,因为子女不是亲生的,往往虐待。他现在小,你虐待他,他会记恨在心,将来你老了,他长大了,报复就来了,现世报。所以佛教我们一个总原则、总纲领,我们要记住不与一切众生结冤仇,这是总原则、总纲领。宁愿受别人的侮辱、陷害,我们自己决定不能有一念报复想,我们这一生才能超越三界。如有一念怨天尤人,有一念怀恨的意思,换句话说,你依旧还要搞六道轮回。你跟这些冤亲债主关系没法子脱离,生生世世互相报偿,一次比一次残酷,你造作是极重的罪业,非常可怕。大乘经里面,诸位多读的时候真是寒毛直竖。我们往昔造作的罪业,不但这一生,这一生我们自己知道,还有过去生,过去无始累积的这些罪业还得了!愈想愈可怕,愈想知道这个事情严重,不得了!你要留到六道里面,冤亲债主无量无边,哪里有好日子过?
  所以我们冷眼观察这个世间,哪一个人不辛苦?无论你在这个世间享多大的富贵,你虽然享富贵,你的冤亲债主还是包围著你,仔细观察他们的日子不好过,我们要清楚、要明白。我们遇到佛法才找到一条生路,找到一条出路,脱离生死轮回,暂时脱离这些冤亲债主,不是永远脱离,是暂时脱离。脱离之后,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里去作菩萨、作佛,回来再还债。佛经上讲得很清楚,「佛不度无缘之人」,冤亲债主跟我都有缘,将来我都来度他。由此可知,冤亲债主多也不是不好,也很好,将来度众生多;回过头来帮助他们成佛,帮助他们也能脱离苦海。末后一句:
  【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
  这也是我亲身经历的,我干这个事情,受这个报应。一生当中家人不能团聚。这个经打开来的时候,我造这个因,受这个果报,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亲身经历感受非常之深。再看底下一段:
  【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瘖哑报。】
  这些话佛在经上讲的都是讲花报,果报在地狱。我们把底下这一句合起来看:
  【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
  我们把这两句合起来讲。轻视佛法,怠慢弘法,『教』是弘法利生,对於这些事情轻慢心来看待;换句话说,不重视。为什么有这么重的果报?从佛法我们也能联想到世法,在世法里面教育是根本,个人幸福的根本,家庭美满的根本,社会安定的根本,世界和平的根本,你把根本摧毁了,这世间怎么会不乱?儒家的教学,说个实在话,虽然中国教育政策、方向、目标,是汉武帝制定的。国家采取这个为教学宗旨,一直到满清,朝代不断的在变更,中国教学的政策没有变更,两千年没有变更。如果这个时候国家真正去执行,能够多做几分,国泰民安;如果不重视了,天下大乱,这可以在历史上看到很明显的证据。《学记》里面给我们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点都不错。建立一个国家、建立一个政权,领导全国人民什么最重要?教育,教学为先。如果是轻法慢教,问题就严重了。
  中国自古以来,不是以法来治国,西方人现在讲法治,我们中国人比他高明,中国人讲礼治。中国自古以来是讲「道德仁义礼」,用这五个字来治天下、来治国。「礼之用,和为贵」,我们佛法讲「六和敬」,他虽不讲六和,他至少讲三和。我们今天到北京去看看清朝的故宫,这个故宫是元、明、清三代,三代皇宫都是在一个地方,七百多年。它最主要的建筑物,我们民间讲「金銮殿」,其实它不叫金銮殿,叫「太和殿」,它讲「和」。太和殿后面「中和殿」,再后面「保和殿」,你看看什么意思?帝王有智慧聪明,以和治天下。这个意义多深多远,所以他能够享国两百六十多年,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清朝慈禧末年这些皇帝,还遵守老祖宗这些原理原则,今天还是清朝天下,还是大清国,它怎么会亡国?非常可惜末代子孙把祖宗的教训忘掉了,恣意所为它才会亡国。
  所以根据中国教育的原理原则,一个朝廷建立可以延续千年万世,你只要照做,老百姓人人都享福,不会想到要推翻你的政权。为什么?政权太好了,政府太好了,得到全民的拥护。你做得不满意,悖逆人心,人才会造反。你能够顺人心,能够一切真是爱民如子,一切都能够照顾很周到,爱护他、关怀他,全心全力去照顾他的生活,哪有不得人民拥护?你这个政权是千年万世,理所当然。你不爱人民、你糟蹋人民、不保护人民、不顾人民的死活,人民当然造反。历史是一面鲜明的镜子,经论是学问、历史是鉴史,是给我们做证明的。
  佛陀的教育,对中国社会治乱的影响也非常显明。中国在历朝,哪个朝代最兴旺的时候佛法最兴盛,这个朝代最衰败的时候佛法也就衰败,这里面互为因果。为什么有这现象?佛法教人善。佛法兴旺,人心善良;佛法衰微,换一句话说,信佛的人少,善人少、善心少了,做恶的人多了。所以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中国历代的帝王没有一个不认真努力来学习,将佛法发扬光大,佛教育普遍推行到民间,造成社会良好的风气,人人懂得因果报应,起心动念自然会收歛,不用法律。这绝对不是愚民政策,绝对不是欺骗老百姓,这里头有真理,事实真相。底下这一句:
  【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
  『破用常住』,前面讲过这是属於盗戒。盗常住物,佛在经上讲,造什么样的重罪佛菩萨都能救,偷盗常住物佛不能救。我们要是犯这个罪怎么办?这个罪很容易犯。我们偷盗,盗一个人的,结罪轻松,将来还债还一个人。如果盗国家的,事情可麻烦了,将来还债要还这一国之人,他们都是债主。国家财物从哪里来?人民纳税来的。所以个个都是主人,将来还债的时候,你一个一个的还。中国有十三亿人,十三亿人都是你的债主,你可有得还。佛门里面的常住更不得了。所以常住物我们要明了,这里头的因果不可思议。
  【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
  『污』是染污,在佛法里就是犯淫欲戒;『诬』是毁谤,毁谤出家人,这是『永在畜生报』。「永在畜生报」,也是地狱报出来之后受畜生报,这个果报决定是在地狱。青莲法师在这一段文里面,他引用《胜天子经》里头有一段话说,嘱咐我们流通这部经,「若有法师流通此经」,怎么叫流通?是不是我们多印一点送人叫流通?不是,那个范围太窄小。依教奉行叫流通,我们自己要做出样子给人看,这叫流通,才管用,才能真正利益众生。这是经上常讲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来给人看,真正是依教奉行,彻底依教奉行。法师所在之处、经典所在之处、道场所在之处,就是诸佛如来所在之处,这个功德利益佛菩萨都说不尽,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再看底下经文:
  【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
  下面讲的是杂业报,前面我们所看到的是恶业。我们读了感慨万千,都造过。汤火是什么?拿众生肉在煮。切肉的时候一刀一刀的砍,『斩斫』。我们今天杀害众生,吃众生肉,佛在经上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将来我们死了堕畜生道,他们作人,也把我们一块一块斩著吃,『轮回递偿报』。我们今天吃它的肉,将来它吃我们的肉,互相酬偿没完没了。现在世间灾难这么多,怎么来的?杀业太重。不但这些众生吃肉,还要吃活的,你说怎么得了!现在灾难为什么比过去多了很多倍?我们冷静的想一想,五十年前、六十年前,抗战以前以及抗战期间,这是我亲身经历的。那个时候人民生活很苦,农村里面大概一个月才有一次卖肉的,哪里说天天有肉吃?不可能的事情。几个乡村一个月杀一头猪,杀猪的时候找一个高树,树上摆个竹杆,竹杆挂一个黄纸,大家看到今天这里有肉卖,才跑到那个地方去...(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其是现在天主教带头,现在听说基督教的牧师都看《大藏经》,你说这个善根种下去多么深厚。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外教的这些信徒、牧师、阿訇,我都合掌称菩萨,他是真菩萨,不是假菩萨。我们这个形象他一见到,佛的念头他就生起来了。所以诸位要晓得,出家人功德很大,破戒的功德都不得了,你都没有办法比。你这个形象出去,人家心里头佛、菩萨的念头,怎么会生得起来?生不起来。可是我们头一剃穿上这个衣服,走到哪里去就能教一切众生心里面,生佛的念头、生菩萨的念头,所以外面走一趟多少人种了善根?出家人为什么称为三宝之一,宝就在此地,谁能比得了?持戒、破戒另当别论。单单就是讲,让一切众生生起佛菩萨的意念,这一个功德就不可思议。
  你要果然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地方注意『善男子。善女人』,他塑造菩萨形像心愿之广无量无边,这一尊形像度一切众生。他修这样殊胜的功德,『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堕於恶道。』一百次往返三十三天不堕恶道,这个利益不算太大,跟他的修功相比他应当得到,我们还有什么怀疑的?所以理明白之后,看事就不怀疑了。前面超越三十劫罪,这个地方一百次生三十三天,三十三天是忉利天,享天福,不堕三恶道,这是塑造菩萨形像之福。
  下面他还有余福,『假如天福尽故』,天上的福享尽了,一百次福享尽了,他还有余福。这个余福,『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到人间来还享人天的福报,人间福报最大的在古代是帝王。今天一般人不肯深究其中之理,迷於民主,大家赞叹民主,现在潮流如是,我们反对民主那还得了!其实真正有学问的人,他将古代帝制跟现在民主制度做一个细细的比较,帝制那个时候好处多,民主利益比不上帝制。诸位如果细细的去读历史,细细的去观察,君主固然有弊病,民主里面就没有毛病吗?各有利弊。
  你要用很冷静的头脑去思惟、去观察,这个世间要找一种制度,只有利没有弊,找不到,不可能。再好的一个制度,儒家说得好,「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总在人为。佛家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确实真的是究竟圆满,但是弘扬佛道也要靠人。如果这个人没有德行,他弘道这个道就变质了。道本身没有过失,到他手上就变成有过失了。这些道理决定不可以人云亦云,我们听人家说要仔细去思惟。
  在古代,我非常欣赏古时候的制度,这一点也受方东美先生的影响。方先生是最佩服《周礼》,他前后总给我讲过十几遍,他说《周礼》是全世界古今中外最好的宪法,《周礼》是周公订的。周朝后代的子孙,如果完全根据这个法去做的话,不会亡国,制度太完美了。方老师说这些话,目的是希望我去读这部书,可是这个书我翻了一翻,翻了几页之后我没读。三礼里面,我只读《礼记》,《周礼》跟《仪礼》我都没去读。因为以后学佛,对於政治没兴趣。《礼记》里面所说的东西,许许多多与我们戒律有关系,这是值得参考的。
  到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想的这一套方式倒是很好,非常可惜没有人能够继续把它发扬光大,这很可惜的。孙先生读书多,确实是广学多闻,对中国国学他有很深的造诣,对於西方这一些知识他相当丰富,所以他想出这个方法是,采取君主跟民主的优点,避免这两种的缺陷,他是这么个理想。发明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一党专政。他心目当中不是多党政治,是一党专政。这一党怎么来的?代替古时候帝王一个家族。古时候帝王统治国家,他是一个家族统治。我们现在用一个党,把全国有智慧的人、有才干的人集中在一起,我们来统治国家,一党专政。这就是有君主的优点,采取它的优点。他用五权宪法,用这个达到宪政的目标,这是采取民主的优点。他构想想得很好,可惜他老人家死了以后,谁懂三民主义?我常常给他叹息,好东西!他根本的原因,实在讲他一生劳碌奔波,满清推翻之后没有几年他就过世了,他的寿命太短了。如果他能够多活二十年,那个影响力就会很大。
  而且最重要的归根结柢还在教育,中国古圣先王建立一个政权,能够绵延几百年,他成功的因素在什么地方?在教育。汉朝政权是汉高祖建立的,可是到第二代汉武帝,就建立了国家教育的政策。他这个教育政策建立之后,中国虽然两千年当中,改朝换代,政权的转移,可是教育的宗旨始终不变,这很妙!汉武帝订下来之后,一直到满清都没改变,这也是很不可思议。诸位想一想,这个教育宗旨要不是很好的话,后代的帝王为什么不改变它?这个教育就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推崇孔孟,以孔孟的思想做为中国教育的主流,再配合诸子百家,以儒家为主。所以教育是教什么?教伦常。换句话说,教你懂得人与人的关系,这个成功了。知道夫妻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兄弟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就是君臣的关系,朋友的关系,你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才懂得做人。然后再教你,人与一切万物的关系,用现在的话说,你才知道尊重自然生态,保护自然生态,使我们生活环境过得更美好。最后教给你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是中国两千年来教育的宗旨、方针,所以人与人之间有深厚的感情,有道义。
  现在这个教育要是不讲了,舍弃掉了,把西方的功利主义拿来,这个不得了!天下只有大乱,不可能有承平,为什么?每一个人都争利,那还得了吗?争名夺利,不惜任何手段,这个世间还有太平日子过吗?今天西方已经感受到很大的冲击,遭遇到很大的困难。他们现在在思惟,在研究中国的东西。美国几乎每一个大学都有汉学中心,他们认真在研究中国古老传统的东西,研究印度古老的东西,希望在这里面找到一些,可以挽救现在社会的这些理论、原则。现在如果你对这些东西粗粗懂得一点,你到外国这些大学里面去讲解非常受欢迎。我知道得很浅显,一点点皮毛,可是我在外国这些学校里面,说说都非常受欢迎。他们听得很希奇,闻所未闻,中国还有这么好的东西,可惜没有人去介绍。
  这一段经文,青莲法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出几条很重要的参考资料。这里头最重要的,塑造佛像要用恭敬心,要用净财、净物表虔诚恭敬,才能起感应道交。彩画,你看看古时候的人,现在人已经很少了,画这一尊佛像,画佛像之前,一定净身、净手,洗得干干净净,穿上干净衣服,有能力的一定换上新衣服,没有能力的衣服一定洗得干干净净,表恭敬。所用的纸、笔绝不做其他用途。画佛像的笔就是画佛像的,决定不会拿去写其他东西,专用,都是表一个恭敬。所需要的财物钱财是净财,是自己本分里面应该得的,决定不是用不净之财。不净是我不应该得的,不是我的钱,我用其他的方法把它骗过来,或者威胁,逼著他不能不送来,这种钱财叫不净财。要用清净心、清净之物来造像。
  诸位现在有这个本子,这个地方在三十二面注解,倒数第二行最后一句,我念给你听。「又不许造半身像,善相不起,堕落生死。」希望大家要注重这一句。现在有很多地方供佛的半身像、菩萨的半身像,还有地方供佛菩萨一个头,供在那个地方造罪业,这个果报一定在地狱。供佛的半身像,已经罪业就不轻了,堕落生死没有功德。所以画菩萨的形像,也要画完整的,也要画全身像,不可以画半身像,无论是坐著的像、站著的像都要全身,这要特别注意!我们造人的像,可以造半身没有问题,佛菩萨像决定不可以。人的像可以造半身,你说哪一个人像造一个脑袋,其他都没有了。这在我们风俗习惯里头最不吉祥,脑袋被人砍下来了,哪可以这么作法?这不可以的。他在此地有这么一句,特别提醒诸位同修。
  注解里面他引用《造像功德经》里面的一段话,在三十三面第二行最后一句,「《造像功德经》云,若人临终,发言造像,乃至如麦麰。」这是大麦,就是说造像,那个像很小,像大麦那么大,这是很小了。「能除三世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有十一功德」,造这么小的像都有这么大的功德,何况造大的佛像、菩萨像?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大概现在有一些人看到这个话,都比赛造大佛像,比赛造大菩萨像,他们造这个像能不能有这么大的功德?看看前面,如果是不净财,那就没有这个功德。所以造像一定要衡量自己的力量,勉强聚集许许多多的不净财,这个像造得就不如法。
  所以造像是大家都能造,所得的功德大家不一样。是什么不一样?你造像的发心,你的起心,为什么动念头要造这个像,你的动机何在。如果这一尊像,确实是给一切众生种善根的,启发大众孝思的,这个功德就很大。如果这个动机是为了庄严我这个道场,显示我比别人道场更殊胜,这里面有高下心,佛家讲高下心,有一点像竞赛一样,这个心就不好,这个心是好胜心。好胜心纵然有很大的功德,将来落到哪一道?修罗道。修罗道,《楞严经》上告诉我们,福报最大的天阿修罗,其次的人间阿修罗,再其次的畜生阿修罗,饿鬼阿修罗,这四道都有阿修罗,只有地狱里没有阿修罗。所以阿修罗在哪一道,就随著这一道去称呼。因此佛经里面常讲五趣,五趣不说阿修罗,阿修罗在哪一道,算他是哪一道。说...(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藏 经》、《阿弥陀经》,它讲的是事,这些事讲得你能让人相信吗?所以讲这些经很难、很难。什么经最好讲?《金刚经》最好讲,讲理讲得你会点头,你不能不信。说理的经好讲,《楞严经》好讲,讲事的经难讲。所以讲事必须把理说透彻,事,人家才能相信;讲理的经一定要把事讲明白,理才能落实到事上,才能够有受用,否则的话变成玄谈,理虽然说得很好,事上做不到。供养地藏 一定要懂供养的理论,供养真正的修法,从事里头显理,我们晓得事相都是表法的。这里面的理、事要是完全搞清楚了,到那个时候什么供养?前面说「尽心供养」。尽心到什么程度?整个身心都供养,那这个功德当然不可思议了。整个身心都供养,这话怎么说?就是佛在经上常说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这个身体这一生一世,表演给社会大众看的,让社会大众看了觉悟,你不是全身都供养了吗?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做一切众生的好榜样,圆圆满满显示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教化众生。在事上教人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就是供养。
  地藏 是表什么?地藏 表孝亲尊师,落实在孝道的基础上,落实在师道上,你就是真的尽心供养地藏 菩萨。所以诸位要晓得,只有这些形式,香、花、饮食、衣服这些供养,不了解自己意思,自己里面还是贪瞋痴慢,还是是非人我,那这个供养是迷信,哪里有功德可言?所以从事相上供养达到我们尽心供养,这个事是表心的,这是真供养。普贤行愿里面讲「法供养」,法供养讲了七句,法供养里面最重要的是「依教修行供养」,换句话说,佛在经上教我们做的,我们都做到了。佛教我们做我们就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我们决定不做。经典好比是剧本,我们四众弟子好比是演员,一定要依照这个剧本来表演,觉悟六道迷惑的众生。我们表演目的是帮助他们觉悟,所以要演得很逼真,把剧本完完全全的表演出来。换句话说,一切经典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的见解、我们的行为,这叫「尽心供养」。你能做到了,说老实话你就成了佛,《地藏菩萨本愿经》你完全做到了,你就是地藏 菩萨,《无量寿经》你统统做到了,你就是无量寿佛。不做不行,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才叫『供养地藏 力故,及功德力』,「功德力」是你的善心愿心永远不断,这才能够成就圆满殊胜的果德。请看下面这一段:这是第二「厌丑病礼像获福」,这也是人之常情。
  【复次普广。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
  这是说自己的身相不善,多有疾病。
  【但於地藏 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
  我们先看这一段。容貌是业力变现的,业力则是心,世间看相算命的都说相随心转,我们也常常提醒同修们,相随心转,体质身体也随心转。不但身相随心转,我们的生活环境也随心转。佛在一切经论里面教化众生,这是一个重点的课程,也是非常切要的一门课程。谁不想自己离苦得乐?谁不想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满?古今中外一切众生都在那里祈求,都有这个愿望,为什么事与愿违?事实跟自己的愿望恰恰相背。是一切众生不知道这个事实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来的。这就说到善与恶,果报的根源。我们今天所受的从事相上来讲是果报,果必有因,因善果就善,因不善果就不善,所以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必定有恶报。佛在《业报差别经》说明,有十种不善的业得丑陋的果报,我们如果今天得这个果报,想一想看还有没有这个习气?因为过去生中造的这些恶业,得的现在的果报,往往还有余习,如果残余的习气还在,不能把它改掉,转业就困难了。
  十种不善的业,青莲法师节录在注解里面,在三十七面第二行。第一个喜欢发脾气。喜欢发脾气决定不是好事,不但你发脾气那个时候的相不好看,发脾气也伤身体会带来疾病,你身体多病,所以你想想发脾气那个相,好不好看?这才晓得丑陋疾病的来源。第二个是嫌恨,心里常常怀著嫌弃别人,怨恨怨天尤人,这个情绪也伤身体。所以你要想身体健康,这十种用现在的话来讲叫病毒,心理上的病毒。人家为什么相好?常生欢喜心,欢喜的时候那个相好看,发脾气相不好看。转业就从这里转,佛讲的真是合情合理,我们仔细冷静想想,佛讲得有道理。第三桩是欺骗别人、迷惑别人,这是不善业。第四种喜欢让众生生烦恼,扰乱别人,让别人身心不安。第五种不孝顺父母。
  第六个是不敬圣贤。圣贤人对於社会有大利益,这些人在这个社会上他的道德、学问、行持,都是这一个地区大众的好榜样,确确实实他能够教化这一方,对这一方的风俗人情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圣贤人绝不是要求别人尊重他,不是的。如果有希求别人恭敬供养,那是邪道,绝不是贤圣,那是欺骗人。我们为什么要尊敬他?尊敬他目的是劝导社会大众向他学习,是这么个意思。我们学佛为什么要尊敬佛?佛绝对没有说,你们一定要尊敬我,你到哪里去看到佛经有这个说法?我们敬佛是帮助佛弘法利生,帮助佛接引大众。社会大众不知道佛的好处、佛的功德,但是他从我们尊敬当中他见到了。我们自己本身在社会上,表现的就是善心善人,善心善人尊敬的那个人,那个人一定是好人,大家愿意亲近好人、向好人学习,我们尊敬目的在此地。所以见到佛像我们顶礼,不知道佛法的人一定要问,你为什么对佛像那么恭敬?为什么对佛像要礼拜?你就把这些道理说出来,这他才明了。由此可知,也是属於表演,表演给这些没觉悟的众生看,让他们来觉悟。
  佛法是师道,师道是建立在「敬」这个字的基础上,所以印光法师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学佛得利益多少,说老实话不在外面,在自己的诚敬之心。你有几分诚敬心,你得几分利益;你没有诚敬心,天天跟在佛的旁边也不得利益,这是真的。当年佛陀在世,提婆达多常在佛身边,六群比丘也常在佛身边,为什么不得利益?没有尊敬心。他们眼目当中看佛也是平常人,跟我差不多,所以在佛的身边不得利益。如果有真诚,不在佛身边也得利益,为什么?依教奉行,佛所说的他真正做到。
  事,是太琐碎、太繁杂,掌握著纲领,事不违背纲领就入佛境界。总纲领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诸位要记住,依《观无量寿佛经》的说法,「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事相上再烦再多,只要与这个相应,你所有一切事相都叫菩萨行,都归纳在六度万行里面。所以《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一切造作皆是魔业」。什么叫魔业?你所造作的这一切业,善业生三善道,恶业堕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就叫做魔业。与菩提心相应,你所造的是菩萨业,菩萨业叫净业,决定可以了生死、出三界,这不一样。所以我们自己要真正明了,这一生在世间完全是表演的,你这是佛的弟子。佛表演、菩萨表演,我们佛弟子统统参加这个剧团,我们来表演的。表演什么?没有自己,无我,完全是为人,完全照剧本演戏,他怎么不自在?是自在随缘。这个日子过得快乐,过得真的幸福。别当真,一当真就是凡夫,你就搞六道了,表演的。所以对圣教要生恭敬心。
  第七个是「侵夺贤圣,资生田业」,简单说就是对於圣贤人,他的生活必需品你侵犯他、夺取他,这个罪业就很重了。不但不供养还要夺取、还要霸占,障碍他弘法利生。第八种「於佛塔庙,断灭灯明」,这个意思很长。事上讲塔庙里面都燃灯,你把灯熄掉了,这是事上讲。理上讲塔庙是道场,这个道场是做弘法利生的事业,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12-19 14:03
那是放光明。每一天讲经,放光明;每一天念佛,放光明;每一天参禅,放光明。只要有人在那里真正修行,就是大放光明。我们一定要记住,有人看到的时候人得利益了,没有人见到的时候有鬼神见到。所以儒家讲「慎独」,你独自一个人不能放逸,不能说没有人看到可以随便一点,不可以。没有有形的人看到,有无形的人看到,无形的比有形的还多,不知道多多少倍。我们要度人也要度鬼神,我们给人做好样子,也要给鬼神做好样子,怎么可以放逸?这个样子修,我们的诚敬才修得出来,在人面前是个样子,背著人又是个样子,没有诚敬。这是许多同修,修行没有感应,修行得不到殊胜的果德,关键就在此地,不是用真诚心。由此可知,道场的道风跟学风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道风、没有学风,等於说塔庙里面灯明被灭掉了,断灭了。同样一个道理,如果这个道场确实有道风、有学风,到这个道场事相上点灯的人也多,烧香的人也多,这就说明来修学的人众多。
  第九种不善的业因是,见到这些贫穷下贱之人轻视他,对他生起傲慢,加以毁辱,这是大错特错。我们学佛的人看到贫穷下贱这些人,我们心目当中也是把他看作诸佛菩萨示现,他展示给我们看,告诉我们不修福慧就得这个果报,也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所以对这些人我们要生尊敬心、怜悯心,自己要知道怎样修学。末后一条是「习诸恶行」,这里面范围就广了,造作种种不善之行。
  佛讲这十种得丑陋的果报,往昔所造的这些不善业,这一生得的果报。这...(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
  事,是太琐碎、太繁杂,掌握著纲领,事不违背纲领就入佛境界。总纲领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诸位要记住,依《观无量寿佛经》的说法,「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事相上再烦再多,只要与这个相应,你所有一切事相都叫菩萨行,都归纳在六度万行里面。所以《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一切造作皆是魔业」。什么叫魔业?你所造作的这一切业,善业生三善道,恶业堕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就叫做魔业。与菩提心相应,你所造的是菩萨业,菩萨业叫净业,决定可以了生死、出三界,这不一样。所以我们自己要真正明了,这一生在世间完全是表演的,你这是佛的弟子。佛表演、菩萨表演,我们佛弟子统统参加这个剧团,我们来表演的。表演什么?没有自己,无我,完全是为人,完全照剧本演戏,他怎么不自在?是自在随缘。这个日子过得快乐,过得真的幸福。别当真,一当真就是凡夫,你就搞六道了,表演的。所以对圣教要生恭敬心。
  第七个是「侵夺贤圣,资生田业」,简单说就是对於圣贤人,他的生活必需品你侵犯他、夺取他,这个罪业就很重了。不但不供养还要夺取、还要霸占,障碍他弘法利生。第八种「於佛塔庙,断灭灯明」,这个意思很长。事上讲塔庙里面都燃灯,你把灯熄掉了,这是事上讲。理上讲塔庙是道场,这个道场是做弘法利生的事业,那是放光明。每一天讲经,放光明;每一天念佛,放光明;每一天参禅,放光明。只要有人在那里真正修行,就是大放光明。我们一定要记住,有人看到的时候人得利益了,没有人见到的时候有鬼神见到。所以儒家讲「慎独」,你独自一个人不能放逸,不能说没有人看到可以随便一点,不可以。没有有形的人看到,有无形的人看到,无形的比有形的还多,不知道多多少倍。我们要度人也要度鬼神,我们给人做好样子,也要给鬼神做好样子,怎么可以放逸?这个样子修,我们的诚敬才修得出来,在人面前是个样子,背著人又是个样子,没有诚敬。这是许多同修,修行没有感应,修行得不到殊胜的果德,关键就在此地,不是用真诚心。由此可知,道场的道风跟学风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道风、没有学风,等於说塔庙里面灯明被灭掉了,断灭了。同样一个道理,如果这个道场确实有道风、有学风,到这个道场事相上点灯的人也多,烧香的人也多,这就说明来修学的人众多。
  第九种不善的业因是,见到这些贫穷下贱之人轻视他,对他生起傲慢,加以毁辱,这是大错特错。我们学佛的人看到贫穷下贱这些人,我们心目当中也是把他看作诸佛菩萨示现,他展示给我们看,告诉我们不修福慧就得这个果报,也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所以对这些人我们要生尊敬心、怜悯心,自己要知道怎样修学。末后一条是「习诸恶行」,这里面范围就广了,造作种种不善之行。
  佛讲这十种得丑陋的果报,往昔所造的这些不善业,这一生得的果报。这一生果报能不能转?给诸位说,能转。你只要把这些习气、毛病统统改正过来,相貌逐渐就转变了,相随心转。真正有决心、有毅力改过自新,说实在话三个月到半年就有效果。要是三个月、半年没有见面的,朋友一见面,转了你不一样了,就很显著。天天跟你在一起,不怎么感觉到,不常在一起的时候,一见相貌变了。能够行之三年,那就明显的改变,你的家亲眷属天天在一起的时候,也觉得你变了,你不一样了。相貌变了,体质当然就变。
  这经里面,佛也给我们说十种业得多病的果报,他注解里这二十条我们要把它记住,你可以帮助很多人,改变他一些不好的习惯,改变他这些恶的果报。第一种喜欢打众生,「好喜打拍一切众生」,特别是小动物,看到的时候,也不见得不顺眼,看到就喜欢把它打死,蚊虫、蚂蚁、苍蝇看到就想把它打死,要晓得将来得多病的果报。印光大师值得我们学习,他老人家做出样子给我们看。在佛法里面遇到这些东西,不是把它打死,驱逐出境,把它赶走。可是印光法师不赶它们走,老法师传记里面说,他的侍者有别人看到老法师房间里面有跳蚤、有蚊虫,别人来替他赶,老和尚不许,老和尚说不要赶它。人家问为什么?老和尚说:「我自己德行不够,有它们在,好!常常警惕自己,我的德行还不能感化它们,它们在警惕我、警策我。」老和尚不赶它们。听说印光法师七十岁以后,这些东西再都看不见了。本来房间里面有蚊虫、有跳蚤、有苍蝇,有这些东西,老和尚到里面去一住,这些东西都搬家、都走了。由此可知,修养自己的德行重要,有它们在扰乱,是自己道德不够,没道德,它才会扰乱。真正肯修勇猛精进,你的道德有没有成就?看看这些小动物还有没有?如果果然没有了,证明你修行有功夫了。还有这些东西干扰,你功夫不够。你看看真正修行人他不责备外境,一切回归到内心,回归到自己,我自己不善,它们来扰乱、来侵犯是应该的,不足以为怪。所以这是应当要戒除的。
  第二种恶业「劝他令打」,自己虽然没打,叫别人打。第三个「赞叹打法」,对他打的方法赞叹,好!打得好,见打欢喜。这十条里面四条都是说打害众生,我们都有这个习气。看到小孩子打苍蝇,不错!打得好,都赞叹。哪里晓得这是多疾病的果报,造这个业因要得这个果报的。第五条是「恼乱父母」,让父母生烦恼,让父母身心不安。第六是对贤圣,使贤圣人生烦恼,也叫他不安。第七种「见怨病苦,心大欢喜」,看到跟自己过不去的人、自己讨厌的人得病了,他在那里欢喜。第八种「见怨病愈,心生不乐」,冤家、讨厌的人,他的病好了,很不开心。这里头著重冤家,你所讨厌的人,你不喜欢的人。第九「於怨病所,与非治药」,冤家生病,你去给他药,送药给他,这药不是治他的病,让他病加重。换句话说,你是去害他的,不是去帮助他的,干这种事情。第十「宿食未消,而复更噉」,你吃得很饱,还没有消化,看到好吃的还要吃,这是病从口入。十条里面,前面的九条是你造的恶业,后面这一条是饮食,不懂得饮食卫生,而感得疾病的果报。十条是得丑陋的果报,十条是得疾病的果报,我们一定要晓得。
  他的忏悔法,『但於地藏 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食顷之间」是说时间的短,时间短暂,这个业报就能够转得过来。「志心瞻礼」这是修学的方法,关键在「志心」两个字,志心是真心。瞻礼之间改过自新,修学地藏 法门。地藏 菩萨在一切菩萨里面慈悲至极,绝不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之下,这要知道。地藏 是表根本的慈悲,观音是把慈悲发扬光大。这个地方志心瞻礼,不是恭恭敬敬到那里去,天天去礼拜业障就消除了。礼拜是当然事相上的修学,形象上的。最重要的是要学地藏 菩萨的发愿,要学地藏 菩萨的存心,要学地藏 菩萨的为人,要学地藏 菩萨处事待人接物,这是真正志心瞻礼。你要能发这个大愿心,这个愿心清净、恳切,有决心、有毅力去照做,你转业力就快了。
  『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注解里面虽然不多,但是前面这两句话很重要,「此显暂时」,暂时发心,「瞻礼之功,不可思议」。暂时发心之后,是不是这个心就又没有了?这里面有两层意思在。暂时发心,「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我们能相信,确实「食顷之间」。但是现前的业报不能转变,现前这个恶业要报尽了,「志心瞻礼」的那个报就能现前,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世了。就如同《法华经》上讲,「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佛在世的时候,收一个出家人,在佛身边出家的都有大善根,没有善根怎么能出家?佛看到这个人来求出家,就让舍利弗、目犍连这些阿罗汉,看这个人有没有善根?这些人都有神通,阿罗汉神通有五百世,天眼通、宿命通,这些人一看,看到这个人五百世当中没有善根,给佛说不能出家,他怎么能出家?
  佛收了他,佛告诉这些弟子们,这个人在无量劫前,当然阿罗汉没有这个能力。无量劫前他是个砍柴的樵夫,在山上遇到一只老虎,老虎要吃他,他爬到树上叫了一声「南无佛」,就这个善根,今天缘成熟了,到我这个地方来,我给他剃度出家,跟这个意思一样。那一声一称南无佛,一声南无佛时间很短。食顷之间,一餐饭的时间,志心瞻礼地藏 菩萨当然可以得这个果报。如果他能够念念相续,刚才讲效法地藏 菩萨的行愿,他现在这一生就转了,不要等来生,这一生就转,转得就非常之快。经上所讲的这二十种恶行,全部都改掉,彻底改掉,他转得就很快。再看底下这一段:
  【是丑陋女人。如不厌女身。即百千万亿生中常为王女。乃及王妃。宰辅大姓。大长者女。端正受生。诸相圆满。】
  这是说她对女身并不厌弃,她得的身相就非常圆满。而且生尊贵之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出生於贵族、出生於望族,得人天福报。末后总结:
  【由志心故。瞻礼地藏 菩萨。获福如是。】
  青莲法师注解里面,也特别告诉我们,「志心二字,义深意重,贯於前后,勿轻看过。夫人之转报,诚非易事」,转自己业报不是容易事情。「今所获福,诚由志心。志者,心之所至也」,这几句话非常重要。礼佛也要事理圆融...(净公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www.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