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班]佛陀的故事─六度(一)
本帖最后由 律貝老師 于 2012-11-14 19:37 编辑佛陀的故事─六度(一)
我們過河,想由此岸到彼岸,一定要經過橋樑,或者乘坐船筏。
學佛的人要由生死苦的此岸,渡過涅槃的彼岸,也需要像橋樑或者船筏一般的修行方法,這方法有六種: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現在把各種方法略釋於下:一、
布施:分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甲、
財施:隨個人的經濟力量,把財富布施給匱乏的人。乙、
法施:隨個人的正當知識本領,教化別人,尤著重佛法。丙、
無畏施:隨個人的威德,解除他人的危險恐怖。二、
持戒:戒是規則的意思,遵守戒律,就會使一切行為正當,心靈、身體、語言都淨化,不犯過失。戒有多種,凡是適合道德的規則,都應該奉行。八正道、五戒、十善等都是。三、
忍辱:辱即是苦難。環境上的橫逆,例如水旱災、風暴、地震、寒熱等,人事上的貧窮、疾病、飢餓等,心理上的貪愛、瞋恨、怨嫌等情緒都是。我們的意志要堅定忍耐,才能夠克服困難,抵抗誘惑,完成偉大艱巨的解脫生死的事業。母愛的例子
特叉尸利國與舍衛國交惡,關係相當不和順。當時的特叉尸利國王想探知舍衛國是否有智者,就送了兩匹是母子的牝馬給舍衛國。這兩隻牝馬形狀、體型與顏色都十分相似,無從分辨起,使者說:「貴國若能分辨出來,那可真是了不起啊!」
舍衛國的君臣大傷腦筋,煩惱著該如何分辨,才不會讓國家失去面子。有個叫梨耆彌的臣子從宮中回家,兒媳婦看他悶悶不樂的,便問他說:「什麼事讓您如此心煩呢?」梨耆彌一五一十地說了,兒媳婦聽了說:「這件事很簡單,只要將鮮嫩的糧草放在兩匹馬面前,如果是母馬,就會將糧草給子馬吃,而子馬一定會毫不客氣地大嚼大吃。」
梨耆彌趕緊晉見國王稟告此法,果真因此分辨出母馬與子馬,讓使者為之折服,大臣梨耆彌也因此受到重重獎賞。智慧小語~不管任何生命都一樣,母親總是維護自己的小孩,不讓他受任何傷害,讓他能得到最好的照顧。這就是母愛!學生心得分享~宗予:媽媽總是最疼愛自己的兒女,我們也應該好好孝順他!本週弟子規~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清心語錄~錯誤終歸毀滅,無知即是痛苦。 讚美律貝老師 發心教導!
" 我們過河,想由此岸到彼岸,一定要經過橋樑,或者乘坐船筏。"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