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故事─自力更生
本帖最后由 律貝老師 于 2012-6-29 13:24 编辑佛陀的故事─自力更生善羅尼賓信奉天神,遇到困難的事情,就去祭神求佛,可是十幾年來,他的心靈仍舊不滿足、不快樂。最近,他又有煩惱了,因為他常生病。他聞說佛陀善於說法,很會開解人的心志,就去謁見佛陀,請他開示怎樣才能得到健康。善羅尼賓,你看那些農夫,在春天,辛勤地播種、耕耘,秋天就豐收了。如果他不播種、不耕耘,只是天天祈禱,那麼,他會得到豐收嗎?」佛陀慈祥地問。「不會,如果他不下種、不耕種,任他怎樣祈求,荒蕪的土地,也不會有收穫的。」善羅尼賓答。「對了,同理,求神不能解脫痛苦,只有自力更生,注意飲食、運動和休息,身心有合理的調解,自會健康。就像耕耘的田地,逐漸秀茂起來一樣。」佛陀說。善羅尼賓聽了佛陀的話,心開意解,精神旺盛,就皈依佛陀,做一個虔誠的佛徒。清淨心從前在印度有個國王,常在處理國事之餘躺著休息。可是周圍服侍他的侍女們,手臂上都戴了很多叮叮噹噹作響的臂環,每次國王聽見侍女臂環的叮噹聲都會覺得心浮氣躁。於是國王就對侍女們說:「臂環的聲音實在太吵了,妳們把它都拿下來吧!」侍女們拿下臂環後,果然室內就恢復安靜了。國王很舒服地閉上眼睛,卻想到:「我的生活不就像剛剛那吵雜的臂環嗎?雖然身為國王,不過天天都要面對眾多的臣民、處理堆積如山的政事,而忙得團團轉。除了這些事情以外,我成天想著要吃好的、用好的,因為講究這些而花費了不少心力。要是我能抛開這些身外以事,就像手臂上沒有臂環,一定會淨淨、安穩多了!」
智慧小語~我們需要的不多,卻想要的太多。多餘的物質欲望其實是累贅,會使我們生活不清淨、不安穩。
學生心得分享~ 宗予:動口不如動手…求神並不能解決事情,努力耕耘比較實際。人的欲望一定比自己需要還要多,我們要改進這點。把時間花在檢討自己,別浪費在不重要的人身上,先把自己做到完美再去批評別人。 宗諦:我們要的東西不用太多,可是我們有了一個東西,還會再想要一個,就叫貪。如果有了貪,我們會永遠不滿足,我們的生活也會不清淨、不安寧。所以我們不能貪。 宗[言鬲]:聖嚴上人的108自在語裡面所講:「想要的太多,需要的不多。」人都有貪,貪就是自己有了還要貪求;慳是捨不得給別人,所以我們要修五戒十善。 本週弟子規~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清心語錄~多花時間自我改進,不浪費時間批評別人。 讚美 律貝老師發心開示!
" 多花時間自我改進,不浪費時間批評別人 "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不错,顶的人不多啊,快点继续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