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貝老師 發表於 2012-5-31 10:22:19

佛陀的故事─業

佛陀的故事─業
我們日常生活中,做事、說話、思想,善的、惡的一切,都叫做業。
簡單來說:業就是行為。
佛陀用他的智慧,觀察到做了業(行為)之後,會得到果報;所以,有某種業力,就感應得某類的果報。俗語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又說:「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都是這個道理。
身體四肢所做的行為,成為身業。例如:盛怒之下,揮拳打人,令對方受害,是錯誤的身業。生歡喜心,動手助人,令對方得益,是善良的行為。
說話的內容,就是語業。例如:欺騙的謊言,侮辱的惡口,是害人的語業。溫和的忠告,鼓勵的愛語,是良好的語言。
動作和語言,都靠思想的控制和指揮。佛陀教人自淨其意,就是希望人有純潔的思想,不存有邪惡的念頭。這樣,待人、處世,具備各種做人的美德。我們積集各種善良的行為經驗,好好的開展未來幸福的境遇和命運吧! 替子報仇從前有對父子住在森林旁邊。有一天,兒子走入森林中,被熊攻擊,身體被抓了好幾個傷口,好不容易才逃出了森林。父親一見兒子受傷,就問他說:「你的傷口怎麼來的?」兒子告訴父親:「有隻動物全身長滿了毛,是牠傷了我。」父親於是拿起弓箭,走到森林當中,正好碰到一位仙人,也是毛髮甚長,拿起弓箭就要射他。旁人連忙阻止說:「為何要射他呢?他並沒有傷害你的兒子,你該找的是那隻抓傷你兒子的熊啊!」
智慧小語~憤怒使人盲目,瞋恨的心,只會被此境所轉而鑄成大錯。心平氣和,事情才能真正解決。
本週弟子規~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清心語錄~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陀的故事─業